学术投稿

社区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的重要性分析

张建梅

关键词:社区糖尿病, 监测血糖, 空腹血糖, 动态血糖
摘要:当前由于饮食的变化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急剧增加,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群众健康的重要疾病。持续性自我血糖监测能够提供患者动态血糖变化情况,可能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提高治疗预后效果。本文首先概述了社区糖尿病的发病状况,分析了自我血糖监测对于血糖控制的影响,深入探讨了自我血糖监测对于生活质量的影响,从而表明社区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的重要性。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风险分析方法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36种风险分析方法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的论文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吴茵茵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东菱迪芙联合银杏内酯B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东菱迪芙联合银杏内酯B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东菱迪芙治疗组40例,静脉滴注1疗程(首日10BU/d,隔日5BU/d);银杏内酯B治疗组40例,静脉滴注6ml/d;两药联合组40例,剂量同单药组。观察三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两药联合组显效率为77.5%明显高于东菱迪芙组55%和银杏内酯B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三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与东菱迪芙组及银杏内酯B组相比,联合用药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三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应用东菱迪芙联合银杏内酯B治疗疗效更为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王聃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氟伐他汀、贝那普利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贝那普利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内科住院部治疗的DN患者86例,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和联合组,各组43例,贝那普利组单纯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联合组在贝那普利组基础上应用氟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cr、BUN及24澡UAER的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cr、BUN、UAER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联合组降低程度更明显(P<0.05)。联合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贝那普利组(P<0.05)。贝那普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联合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氟伐他汀、贝那普利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效果明显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的Scr、Bun、UAER,降低蛋白尿水平,从而保护肾功能,而其安全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新疆少数民族医学生肿瘤内科临床实习带教探讨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带教老师需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为主线,从把握疾病特点、临床技能,培养临床思维、医德素质等方面探索,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效果,对医学生实习带教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医学院校有不同民族的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应该充分掌握不同民族学生各自的特点开展临床带教,从而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作者:汤旭山;曲颜丽;唐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DPP-IV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应用

    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DPP-4(二肽基肽酶-4)而减少GLP-1在体内的失活,使内源性GLP-1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改善糖代谢、减少β细胞凋亡和促进β细胞增殖作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应用中,具有降低HbA1c、FPG(空腹血糖)、PPG(餐后血糖)水平、体重及减少低血糖和副反应发生的作用。DPP-4抑制剂逐渐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选择。本文着重阐述DPP-4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李智;张瑞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普米克令舒、万托林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小儿喘息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万托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米克令舒、万托林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毛理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例成人斯蒂尔病并激素治疗相关性糖尿病的护理

    成人斯蒂尔病即平常说的变异性亚败血症,此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体温多高于39℃,关节炎、咽痛、肌痛淋巴结肿大脾肿大、腹痛、胸痛、肝肿大、胸膜炎、心包炎肺炎等但并非发病时所有症状全部表现可能在病程中需数月以至数年才能表现更充分,也可能始终未全部表现,我科于6月份收治1例成人斯蒂尔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向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护理

    目的:探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抢救。方法对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20例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进行药物和临时或永久起搏器的安置,探讨心电监护、用药护理、电极脱落的预防、消化道及呼吸道护理、感染的预防和心理护理等。结果20例AMI合并AVB患者入院后有8例患者给予了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短时间治疗,4转为I 度I型,2例转为I度AVB,2例转为窦性心律。其余12例患者中9例发生Adams-Stokes综合征,3例药物治疗无效,均行急诊手术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术后8例患者7d内回复至窦性心律,遂撤除起搏器,4例在10d内尚未恢复者植入永久性人工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所有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做好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及手术护理能够提高抢救率,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韩海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总结经验,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方法分析12例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手段及相关护理问题,初步总结该病护理要点。结果护理要点,主要包括生命体征及神志的观察、血生化监测,术后并发症防治,引流管护理及营养支持。结论通过精心护理,积极抗感染治疗,尽早防治并发症,注重管道护理,使其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李巧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重症肌无力合并Graves病1例诊疗体会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受累骨骼肌易疲劳,通常在活动后加剧,休息后减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Graves病(GD)是甲亢常见的病因。二者伴发临床少见,本科收治1例,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治伦;舒惠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心内科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综合效果研究

    目的:论述人性化护理在老年心内科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老年心内科患者为实验组,对其实施人性化护理,另选取100例老年心内科患者为对照组,不对其实施人性化护理,将实验组、对照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在病情改善状况、心理状态以及治愈时间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表明人性化护理对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对老年心内科患者的情况作出正确评估,并根据其特点制定人性化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危险、保障患者的医疗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桂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的护理特点及应用价值,提高糖尿病专科护理水平。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72例糖尿病患者,将7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试验组患者通过应用诺和锐笔芯装于福尼亚胰岛素泵中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并配合心理疏导、动态血糖监测等综合护理及资料收集。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法并收集资料。结果7d后72例糖尿病患者血糖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试验组30例患者血糖控制理想,2例患者血糖控制较好,低血糖发生次数较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对照组19例患者血糖控制理想,7例患者血糖控制较好,低血糖发生次数较多。试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胰岛素泵是糖尿病强化治疗的佳手段,熟练正确掌握胰岛素泵使用,加强临床观察,动态血糖监测及相关知识宣教等综合护理,可减轻患者病痛,简化治疗疗程。

    作者:王逗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钙网织蛋白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meta分析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钙网织蛋白(calreticulin,CRT)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检索2014年6月以前收录在Pubmed、Cochrane图书馆、Elsevier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中的英文和中文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评价。并用RevMan 5.0软件对各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和评价分析,同时用2检验对其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纳入符合要求的国内外3篇文献共205例数据进行后续研究分析。在淋巴结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间3种研究无异质性(=0.56),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发现CRT在胃癌不同淋巴结转移组间有差异性表达=0.17,:0.07~0.42),其中=0.0001。在粘膜浸润组与肌层浸润组间三种研究无异质性(=0.19),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发现CRT在胃癌不同浸润程度组间有差异性表达(=0.21,:0.06~0.77),其中=0.0008。此外,用2检验结果发现:CRT表达量在胃癌不同淋巴结转移组及不同浸润深度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值分别为0.000和0.002;不同TNM分期组间CRT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0.155);CRT的表达量在胃癌患者不同生存率间无显著性差异(=1.000)。结论 CRT与胃癌的浸润及转移相关,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贾小婷;彭聪;贺智敏;郑国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H型高血压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究合并H型高血压与合并非H型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差异。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29例研究对象,其中H型高血压患者88例(占68.2%),非H型高血压患者41例(占31.8%)。29例(22.5%)研究对象未患冠心病,100例(77.5%)研究对象患冠心病。结果1.H型高血压组的冠心病患病率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2.H型高血压患者冠心病病变支数更多。3.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的Gensini评分明显高于非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结论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程度与H型高血压有关,H型高血压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可能更严重。

    作者:郑扬;杜广胜;邱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改善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焦虑情绪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适当的健康教育对改善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ARMD)焦虑心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36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8例患者,对照组18例患者,两组全部进行常规治疗,对试验组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从而判断健康教育改善患者焦虑情绪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适当的健康教育改善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焦虑情绪的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红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护理效果治疗。方法本文选取盘锦市中心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6月入院治疗的心血管患者95例,均接受过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其中55例患者经过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40例患者普通临床治疗作为对照组,通过两组患者的治疗对比,分析护理治疗在术前、术中、术后中的重要作用。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在手术中进展非常顺利,患者心理较为平稳,术后健康恢复也非常快。对照组患者出现术前焦虑、恐慌、害怕的心理特征,术后心理压力大,更是不利于术后的身体恢复。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是现阶段医务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被广泛的应用到各大医院,对患者的身体恢复也起到了很多的促进作用,大大提高了医院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可视喉镜在麻醉和急救工作中的应用

    可视喉镜是一种新型的视频插管工具,其镜片前端安装一个高清晰度防雾摄像头,并由两个发光二极管提供光线和对比度,通过光缆将图像传递并放大至7英寸的液晶显示屏上,术者对患者咽喉结构可以清晰观察,确保声门暴露清楚[1]。与普通喉镜相比,它具有可控性强、可视性好、活动度较大、对黏膜损伤小等特点,能够显示气管与食管的解剖结构,更好地进行气管、胃管插管,使咽喉受到的刺激减少,减轻不良反应[2],提高了急诊预处理的能力,使麻醉学和急救医学进入新时代[3]。

    作者:柏满云(综述);廖琴(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护理风险紧急预案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紧急预案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28例手术室患者,随机分为64例观察组和64例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紧急预案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结论护理风险紧急预案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翠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80例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门诊及住院部8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腹膜透析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总并发症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是临床上治疗肾功能衰竭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美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20例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

    自发性气胸是指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突然自发破裂,或因靠近肺表面的肺大泡、细小气肺泡自发破裂,使肺及肺支气管内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的气胸。若治疗和护理不及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现就我院20例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周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