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翠平
目的:探讨并总结严重多发伤患者急诊抢救护理质量管理的经验。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75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5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抢救前有3例已经心跳停止死亡,其余72例患者均抢救有效转入医院治疗。抢救成功率高达96%,在于医院严格规范风险管理、细化观察内容,从而更有效患者生命安全。结论合理、规范的急救护理是严重多发伤患者生命安全的保障,医院必须加强对急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知识的培训,急救护理中仔细观察患者,随时注意患者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恐惧、紧张的情绪,为严重多发伤患者抢救争取机会。
作者:帅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干扰素α-2b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2例HSK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0.15豫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干扰素α-2b滴眼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1.67豫)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豫,且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和角膜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2b滴眼液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缪丁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随着我国网络及期刊数字化的迅速普及,期刊的传统经营模式开始发生改变,编辑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在向好的方面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对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利弊进行了分析。
作者:孙婧;张秋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同速度静脉推注速尿,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取得单位时间内推注速尿的佳剂量,以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在我科静脉推注速尿的94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不同速度推入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94例患者静脉推注速尿时间>12 mg/min发生不良反应有49例,发生率为53%,<8 mg/min发生不良反应有14例,发生率为14%。结论静脉推注大剂量速尿时推注的速度越快,推注时间越短,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因此在静脉推注速尿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推注速度,以8 mg/min速度为适宜,并应随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戴光惠;叶芳;柯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临床流行病学》网络课程建设遵循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由学习导航、课程内容自主学习、交流互动、测试评价等部分构成课程整体框架,包括课程信息、电子课件、章节测验、案例分析、讨论互动、综合测试等内容。其课程实施是以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学生自主、协作完成任务的方式。
作者:肖焕波;裴金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64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护理。结果64例患者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5例(占0.78%),其中肺部感染2例,泌尿道感染3例。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尔勤;刘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管饲喂养的早产儿早期实施非营养性吸吮、腹部按摩及刺激肛门等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4月对我院新生儿科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腹部按摩及刺激肛门。将两组患儿的胃内残余量、胎粪排净时间、黄疸持续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早产儿胃内残余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胎粪排净时间、黄疸持续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也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非营养性吸吮、腹部按摩及刺激肛门能激发排便反射、促进结肠动力成熟及胃排空、畅通排泄途径,有效的促进胃肠功能成熟,缩短住院时间,且经济、安全,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顾娟;刘艳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比研究生化分析仪与POCT血糖仪对血糖检测结果。方法取2份低浓度(2.2mmol/L)和中浓度(7.00mmol/L)氟化钠抗凝的全血标本,分别使用3台POCT血糖仪对同一标本各测试20次,检测其精密度,取卫生部中心POCT室间质评价标本,在3台POCT血糖仪上分别测定其血糖,比较POCT血糖仪测定结果与相同组靶值的偏差,检测其准确度,并对比生化分析仪与POCT血糖仪对血糖检测结果。结果经过测定,3台仪器测定结果均在允许范围内通过POCT血糖仪检测,准确度较高,精密度检测,低浓度时变异系数为6.1~6.7%,中浓度时变异系数为2.0~2.3%,POCT血糖仪测定血清的结果低于生化分析仪的测定结果,两组比较结果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生化分析仪与POCT血糖仪对血糖检测结果相差不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晶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小儿喘息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万托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米克令舒、万托林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毛理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妇产科行无痛人流手术麻醉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妇产科收治的主动要求施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早孕患者188例,采用随机原则进行分组,每组94例患者。对照组早孕妇女在行手术前给予静脉注射丙泊酚进行麻醉,治疗组患者首先给予芬太尼注射液静注,之后给予丙泊酚注射液静注。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麻醉效果、镇痛效果、术后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及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94例患者麻醉剂镇痛效果100%,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苏醒时间及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进过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在人工流产麻醉过程中应用,麻醉及镇痛效果明显,并且手术苏醒时间短、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陈治俭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临床通过对重症肺炎的认真观察与细心护理,能够及时发现急性心力衰竭(心衰)的发生,为医生诊断治疗及抢救提供第一手资料。方法对2010年2月~2011年2月入住我院ICU的68例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心衰的婴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2例入院时已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5例因经济,家庭等原因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外,6例重症肺炎逐渐好转,急性心衰得以控制。结论加强对病情细微变化的观察与护理,能够及早发现问题,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从而争取抢救时间,使患儿脱离危险恢复健康。
作者:田素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药浴联合缚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的临床护理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强直性脊椎炎患者资料展开分析,归纳并总结患者的护理状况和效果。结果40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大大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所有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比较满意。结论对采用药浴联合缚敷治疗的强直性脊椎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策略,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愈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罗琳;张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在社区高血压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社区健康体检的13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和基础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中药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生存质量差异。结果干预后12个月实验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生理机能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中药干预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提高生理机能,减轻患者痛苦,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贾源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DPP-4(二肽基肽酶-4)而减少GLP-1在体内的失活,使内源性GLP-1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改善糖代谢、减少β细胞凋亡和促进β细胞增殖作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应用中,具有降低HbA1c、FPG(空腹血糖)、PPG(餐后血糖)水平、体重及减少低血糖和副反应发生的作用。DPP-4抑制剂逐渐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选择。本文着重阐述DPP-4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李智;张瑞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小儿哮喘雾化吸入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小儿哮喘84例,对所有患者采用雾化吸入治疗的同时予以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患儿的肺功能(PEV、PEFR、FCV、PaO2和SpO2)状态,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后患儿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患儿的治疗依从率92.86%,显著高于护理前58.33%(P<0.05)。结论小儿哮喘雾化吸入应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敏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脑积水是孤残儿童的常见疾病,由于脑积水患儿头围增大,头部皮肤受压,血液循环差,头部皮肤容易发生破溃,因此护理工作显得极为重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早日康复的关键步骤。这就要求护士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扎实掌握相关的医学知识,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巧,而且要及时给予患儿安抚、及时有效的与患儿家属沟通,得到家属的积极配合,使患儿得到好的治疗,促进皮肤破溃早日康复,达到治疗的目的。
作者:汪耀黎;吕红芳;唐凯;陆雅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合理解决并给予合理建议。方法采用我院2009年8月~2013年8月的80例心血管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于在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给予对策和建议。结论心血管内科等护理工作水平决定了患者的后期康复进程,此外更加需要医患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相互沟通,从而在根本上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
作者:唐晓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胰岛素微泵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肝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肝脓肿合并糖尿病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一组为观察组,采取胰岛素微泵联合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方法,即予以常规的对血糖进行控制同时予以抗生素进行治疗。以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为观察指标,分析研究胰岛素微泵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肝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4.1±1.6)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2.4±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胰岛素微泵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肝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少,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夏全兵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方法、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5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残余液量、引流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5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术中死亡病例。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残余液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但观察组的引流时间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CSDH,具有安全、简单快捷、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孟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大疱摘除术改善巨型肺大疱患者肺功能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巨型肺大疱患者,全部患者均行肺大疱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肺功能(以第1s用力呼气容积为准)、血氧饱和度的差异。结果患者术前肺功能检查第1s用力呼气容积为(1020±1)ml,明显小于术后的(1260±20)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患者术前检测血氧饱和度平均约(91.2±1.6)%,明显小于术后检测血氧饱和度(96.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大疱摘除术治疗巨型肺大疱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血氧饱和情况,临床治愈率高,术后症状改善明显,且术后并发症出现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的借鉴和应用。
作者:徐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