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科技期刊数字化利弊

孙婧;张秋君

关键词:科技期刊, 数字化, 利弊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网络及期刊数字化的迅速普及,期刊的传统经营模式开始发生改变,编辑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在向好的方面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对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利弊进行了分析。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2例长期意识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

    目的:观察实施新型康复护理程序对改善长期意识障碍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效果,为制定长期意识障碍患者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例长期意识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新康复护理方案,意识、关节痉挛等方面的QOL来评价该护理程序的效果。结果该2例长期意识障碍患者上,下肢关节挛缩有所改善,可经口摄食,回家与家人一起生活等好的效果。结论对意识障碍患者实施适合综合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QOL。

    作者:帕丽达·买买提;骆朝辉;纸屋克子;日高紀久江;李慧;麦热也木古·米吉提;热比古丽·热合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文护理模式对糖尿病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模式对糖尿病疗效的影响,为护理模式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8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治疗及其护理模式,观察组42例在此基础上采用人文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结果。结果经统计比较,结果证明观察组病例无论在患者满意率还是血糖控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人文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提高患者满意率及控制血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研究及推广。

    作者:蒋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肝豆状核变性所致精神障碍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提高对肝豆状核变性所致精神障碍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1例肝豆状核变性所致精神障碍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有肌张力增加、震颤、肝硬化等临床表现,角膜可见K-F环。精神症状有情绪障碍,进行性智能减退和人格改变等表现。实验室检查有铜代谢障碍的证据。结论对于青壮年起病,以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伴有锥体外系症状,如肌张力增高、上肢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应考虑肝豆状核变性所致精神障碍的可能,加强神经系统检查、肝功能检查和必要的铜代谢检查是避免本病误诊的关键。

    作者:胡惜岚;熊海兵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96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均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氧饱和度指标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9%,高于对照组的81.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两组治疗后血氧饱和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采用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有助于改善患者动脉血气,疗效确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贺石良;许峰;谢清清;肖金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高血压病合并持续性房颤采用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后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联合用药;对照组30例,采用胺碘酮单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平均转复时间为(172.7±20.4)h,对照组为(204.6±20.4)h;实验组的转复率为76.7%,对照组为46.7%,;实验组的复发率为10.0%,对照组为26.7%;实验组在转复率、转复时间、左心室功能恢复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左心房内径、舒张和收缩末期面积、舒张和收缩末期容量均明显减少,射血分数增加,左心房各项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好转,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坎地沙坦和胺碘酮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缩短转复时间,提高转复率,降低复发率,改善左心室功能,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伟;李俊;陶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对LEEP宫颈环切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慢性宫颈炎行LEEP宫颈环切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40例行LEEP宫颈环切除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7.15%,对照组总满意度为6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行LEEP宫颈环切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患者实行术前、术中与术后的优质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直丝弓矫正技术在替牙期牙齿畸形矫正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正技术在替牙期牙齿畸形矫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16例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不锈钢丝矫正技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直丝弓矫正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畸形矫正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6%。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直丝弓矫正技术治疗替牙期牙齿畸形可持久有效矫正牙齿畸形,操作方便,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莹;张志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神经梅毒的诊断及治疗新进展

    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NS)是由梅毒螺旋体(TP)侵犯脑膜和(或)脑实质引起的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因侵犯的部位而不同,如侵犯视神经则可引起视力下降或失明、语音神经则引起语言障碍、甚至还会出现痴呆。由于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而且目前缺乏统一的诊断金标准,因此在临床上极易漏诊。本文对关于神经梅毒的诊断和治疗的近几年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希望能增加对于神经梅毒的认识,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边艳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胃超声助显剂胃充盈检查在进展期胃癌诊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胃超声助显剂胃充盈检查在进展期胃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胃超声助显剂胃充盈检查法对5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予以检查,与胃镜检查结果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超声胃癌诊断符合46例(92%),病变位置诊断符合49例(98%),手术病理浸润深度分期符合为38例(76%),淋巴结转移检出符合26例(52%),癌灶浸润肝脏检查25例(50%)。结论胃超声助显剂胃充盈检查应用于进展期胃癌临床诊断,病灶检查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姬传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集多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工作模式[1]。该模式是根据标准的护理计划,为同类疾病患者制定每日护理图示,根据护理计划及图表为患者提供护理,使护理常规化、程序化及标准化、防止遗漏护理项目,使护士主动地、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从而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缩短住院天数,以提高护理质量,以经济的方式取得佳的治疗效果[2]。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85例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将入院指导、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出院计划等内容制订取到临床护理路径内,通过采取此种护理策略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粟渺渺;周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基于合理用药水平分析药事管理效益

    药事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内容,其煮药事通过对不合理用药的干预,确保患者可以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和用药指导。当前,在大部分医疗机构的药品使用管理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合理之处,对药事管理效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医疗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对药事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从合理用药的角度对药事管理效益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作者:王健;胡金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64例四肢长管状骨多段骨折临床治疗总结

    目的:对四肢长管状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164例四肢长管状骨多段骨折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在316处骨折中,使用膨胀髓内钉,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行有限接触钢板内固定术,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关节置换术等。实施单独手术治疗,或实施联合手术治疗,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0.5~1.5年的随访中,愈合298处,骨折不愈合12处,畸形愈合6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0.7±0.3)年。结论在四肢长骨多段严重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通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可减少发生并发症,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周景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妇科腹腔镜器械的规范化管理

    目的:加强妇科腹腔镜设备和器械的规范化管理,确保腹腔镜手术的顺利进行。方法通过建立妇科腹腔镜专科组,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建立管理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加强专科护理人员的分层级规范化培训、考核,提高其操作技能,减少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设备和器械损坏。要求专科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每套腹腔镜设备的操作流程,每套器械的组成,以及每把腹腔镜器械的构造、拆装、清洗、灭菌、使用方法。还要熟练掌握每台手术的配合及注意事项,专科的的操作如套扎结的打法等,及时解决常见故障。结果加强妇科腹腔镜设备和器械的规范化管理,降低了妇科腹腔镜设备和器械的损坏率,延长了妇科腹腔镜设备和器械的使用寿命,保证妇科腹腔镜器械的及时供应,保证了手术时设备和器械的性能良好。结论加强妇科腹腔镜设备和器械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了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确保了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患者和手术医生的满意度。

    作者:赖志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探讨

    目的:通过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合理解决并给予合理建议。方法采用我院2009年8月~2013年8月的80例心血管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于在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给予对策和建议。结论心血管内科等护理工作水平决定了患者的后期康复进程,此外更加需要医患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相互沟通,从而在根本上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

    作者:唐晓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对在我院2012年5月~2014年3月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73例患者采取护理配合的方法进行护理,并且在护理结束后,观察73例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结论在针对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中,通过采用护理配合的方法,能够收到较好的护理效果,护理配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儿脑瘫的综合性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对90例患儿的真实治疗资料回顾分析。结果实施综合性护理3~12个月以后,21例年龄小于6个月的患者,13例效果显著,6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超过90.5%。在30例6个月~1岁的患者中,有19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86.7%。39例大于1岁的患者中,24例效果明显,10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87.2%[1,2]。结论小儿脑瘫的治疗,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早普查、早诊断,趁并发症少、病情轻的阶段早治疗,加强护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丁梦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尿毒清联合爱西特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尿毒清联合爱西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单纯给予对照组患者尿毒清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爱西特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治疗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BUN、Scr水平改善程度及总有效等,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应用尿毒清联合爱西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周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医学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及课程体系的建立初探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成为人们进入工作单位的门槛。由于医学院校的特殊环境,医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有必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以此来顺应社会发展需要。本文从医学院校对计算机课程的安排和重视度,以及医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态度和掌握程度着手,提出了计算机教学课程的重要性,并探讨医学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建立新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作者:范胜廷;陈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性化管理在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人性化管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产科在2014年2月~11月收治的15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在为观察组产妇提供产科护理时融入人性化管理理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0.05)。结论人性化管理有助于改善产科的临床护理效果,应加以重视。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吸痰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吸痰引起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1月~2014年11月共收治需吸痰患者560例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出现并发症42例,总发生率7.5%,其中低氧血症25例,约占59.5%;呼吸道黏膜损伤7例,约占1.7%;感染5例,约占1.2%;心律失常、阻塞性肺不张各2例,各占0.48%;气道痉挛1例,约占0.42%。结论通过对吸痰引起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并给与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林属芳;李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