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64例四肢长管状骨多段骨折临床治疗总结

周景国

关键词:四肢长管状骨, 多段骨折, 固定术
摘要:目的:对四肢长管状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164例四肢长管状骨多段骨折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在316处骨折中,使用膨胀髓内钉,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行有限接触钢板内固定术,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关节置换术等。实施单独手术治疗,或实施联合手术治疗,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0.5~1.5年的随访中,愈合298处,骨折不愈合12处,畸形愈合6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0.7±0.3)年。结论在四肢长骨多段严重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通过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可减少发生并发症,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针药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与中药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西医功能性消化不良RomeⅢ诊断标准,同时按中医辨证分型属脾虚气滞的患者9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四君子汤合香砂枳术丸加减方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疗程均为4w。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4w末两组患者在上腹胀、上腹痛、早饱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凤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也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也变得多样化。胰岛素泵因为血糖控制良好,很少发生低血糖与高血糖事件而得到患者认同,与其它方法相比,血糖控制不良人数明显减少,糖尿病晚期并发症的发生得到有效延缓,于是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接受了胰岛素泵治疗。但是,胰岛素泵在中国开展时间不长,尚未得到广泛的使用,许多患者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经验,面对高新仪器的应用,大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顾虑,不少患者担心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后,血糖控制不理想以及24h佩戴会不舒适,担心操作不熟练影响治疗,对多次监测血糖产生恐惧。作为专业护理人员,我们应该做好哪些护理呢?下面,我们主要就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时的正确护理措施做一些阐述。

    作者:李发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治疗的重要性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恐惧﹑焦虑和烦躁情绪状况的影响。方法对28例心肌塞患者进行治疗和相关护理,其中10例在治疗心肌梗塞基础上进行常规护理,称对照组;另外18例针对患者焦虑及恐惧情绪状况附加专业心理护理干预,称为观察组。观察护理后患者焦虑及恐惧情绪状态变化情况。结果通过专业心理护理干预的心肌梗塞患者都能在预期计划内消除恐惧焦虑烦躁不安等各种不良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尽早的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结论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护理技术水平和心理道德修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曾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药浴联合缚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的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对药浴联合缚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的临床护理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强直性脊椎炎患者资料展开分析,归纳并总结患者的护理状况和效果。结果40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大大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所有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比较满意。结论对采用药浴联合缚敷治疗的强直性脊椎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策略,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愈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罗琳;张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基于合理用药水平分析药事管理效益

    药事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内容,其煮药事通过对不合理用药的干预,确保患者可以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和用药指导。当前,在大部分医疗机构的药品使用管理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合理之处,对药事管理效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医疗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对药事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从合理用药的角度对药事管理效益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作者:王健;胡金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CIN筛查及诊断方法评价

    目的: CIN筛查对宫颈癌防治诊断的重要意义。方法通过病理分级、转归、HPV感染诊断、细胞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综合评价CIN。结果许多HPV感染的妇女并无临床症状和体征。结论故单凭肉眼观察无法诊断CIN。必须依靠宫颈活组织病理学检查。

    作者:蒋玉蓉;祁华;朱海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生化分析仪与POCT血糖仪对血糖检测结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生化分析仪与POCT血糖仪对血糖检测结果。方法取2份低浓度(2.2mmol/L)和中浓度(7.00mmol/L)氟化钠抗凝的全血标本,分别使用3台POCT血糖仪对同一标本各测试20次,检测其精密度,取卫生部中心POCT室间质评价标本,在3台POCT血糖仪上分别测定其血糖,比较POCT血糖仪测定结果与相同组靶值的偏差,检测其准确度,并对比生化分析仪与POCT血糖仪对血糖检测结果。结果经过测定,3台仪器测定结果均在允许范围内通过POCT血糖仪检测,准确度较高,精密度检测,低浓度时变异系数为6.1~6.7%,中浓度时变异系数为2.0~2.3%,POCT血糖仪测定血清的结果低于生化分析仪的测定结果,两组比较结果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生化分析仪与POCT血糖仪对血糖检测结果相差不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晶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硝普钠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效果及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1年60例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所选患者常规治疗联合硝普钠药物治疗,同时给予相应临床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者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疗效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中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疾病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P<0.05。结论给予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硝普钠药物治疗有较好临床疗效,同时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能有效改善疾病治疗效果。

    作者:莫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实施干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0.05)。结论对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实施有效的抢救、治疗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付素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指导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语言、吞咽、认知等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及个体化原则,对残疾程度进行评估,分别采取物理、针灸、作业疗法、功能训练等方法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及护理。结果经12w康复治疗及护理,患者肢体、语言、吞咽、认知功能、心理障碍得以不同程度恢复,有效率分别为:85.4%、89.6%、91.3%、82.5%、98.1%,效果显著。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有利于其日常生活能力及躯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袁秀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围手术期目标导向治疗-高风险患者的容量指导

    围手术期液体治疗是临床麻醉工作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目标导向性治疗是现今围手术期容量治疗的新方法。恰当的目标性导向性治疗避免了患者的容量不足和容量过负荷,可以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相对于一般患者,高风险患者从中获得的益处可能更大。生理优化方案促进个体化的容量治疗,代表了在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管理的的一种可能的简单方法。

    作者:何君君;金孝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84例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迷宫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瓣膜置换手术同期行改良迷宫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84例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迷宫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结果84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术毕转为窦性心律73例;随访3~12个月,共77例转为窦性心律,转复成功率91.6%。结论术后密切监测循环系统功能,保护应用心外膜临时起搏,做好抗心律失常、抗凝药物的护理观察,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作者:陈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脑出血(HICH)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指的是高血压引发的脑内细小动脉或者毛细血管等破裂而导致的脑实质内自发性的出血疾病。从各大研究报告及临床治疗来看,本病患者多以老年人为主,这类患者除了有生理功能衰退,同时伴有多种基础疾病,从而致残率与致死率较高,应加强重视。HICH临床治疗有很多难题,其中HICH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成为当前加速康复外科(FTS)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加强HICH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可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同时还能起到预防并发症的效果。为此,本文就HICH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借鉴。

    作者:陈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延续护理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院后生活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院后生活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来住我院,经病理和细胞学确诊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观察组通过追踪随访,用电话和家访的方式施以延续护理,用美国舒适护理专家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评价出院3个月后两组患者舒适度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生活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延续护理明显提高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舒适度。

    作者:郭红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腔镜脾切除与传统开腹脾切除的护理比较

    自1991年Delaitre等完成首例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因其创伤轻,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常见的腹腔镜手术之一。方法对来我院诊断、治疗的20例行脾切除的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20例手术均获成功,LS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短于OS组(<0.05);LS组患者住院费用略高于OS组(<0.01);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指标差异不显著(>0.01)。结论脾脏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冯霜;王秀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阴道镜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3~2014年所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中选取20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阴道镜检查、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以及阴道镜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观察三组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差异。结果阴道镜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阴性率以及假阳性率等都优于单一阴道镜检查、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病变患者采用阴道镜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李晓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和D-二聚体的影响

    目的:了解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和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抽样,选取8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予以辛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胆固醇(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D-二聚体变化。结果治疗8w后实验组TG、TC、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且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抗炎、降脂、抗血栓效果颇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晓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蒽环类药物相关研究进展

    蒽环类药物是一种抗瘤谱广且高效的抗肿瘤药,对乳腺癌、恶性淋巴瘤、肺癌、卵巢癌、软组织肿瘤、肝癌均具有很强的抗癌活性。蒽环类药物包括阿霉素、表阿霉素、吡柔比星、去甲氧柔红霉素和米托蒽醌等,属周期非特异性药,其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随着G-CSF等药物的出现和治疗手段的进步,使得蒽环类药物的单次使用剂量和化疗周期数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其急性剂量限制性毒性-骨髓抑制可得到有效的防治,而其慢性剂量累积限制性毒性-心脏毒性严重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和长期使用,使得复发或转移的肿瘤患者不得不使用其它药物治疗而影响治疗效果。表阿霉素(Epirubicin,EPI)是目前临床应用为广泛的蒽环类药物,近年来在提高表阿霉素临床疗效与降低其心脏毒性反应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作者:雷巧;陶静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休克患者乳酸和乳酸清除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症休克患者乳酸和乳酸清除率的影响,为了脓毒症休克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脓毒症休克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d、3d的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CVP)、APACHEⅡ评分、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第1d、3d APACHEⅡ评分、心率、乳酸均明显低于治疗前(<0.05),收缩压、舒张压、中心静脉压明显高于治疗前(<0.05),治疗后第3d乳酸清除率高于治疗后第1d(<0.05)。治疗后第1d、3d,观察组APACHEⅡ评分、心率、乳酸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收缩压、舒张压、中心静脉压、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休克患者具有明显的效果,可降低患者血清乳酸水平,提高乳酸清除率,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减轻疾病严重程度。

    作者:钱军;王海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医中药在社区高血压防治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在社区高血压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社区健康体检的13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和基础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中药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生存质量差异。结果干预后12个月实验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生理机能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中药干预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提高生理机能,减轻患者痛苦,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贾源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