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男
《临床流行病学》网络课程建设遵循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由学习导航、课程内容自主学习、交流互动、测试评价等部分构成课程整体框架,包括课程信息、电子课件、章节测验、案例分析、讨论互动、综合测试等内容。其课程实施是以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学生自主、协作完成任务的方式。
作者:肖焕波;裴金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类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呈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在其临床症状中,COPD的肺外效应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骨骼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到COPD的生活质量及预后,近年来也有许多学者对于COPD功能衰退机理进行了各个方面的研究,本文就COPD肌肉纤维类型,肌蛋白及酶的代谢,线粒体的相关变化进行综述。
作者:余鑫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提高对肝豆状核变性所致精神障碍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1例肝豆状核变性所致精神障碍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有肌张力增加、震颤、肝硬化等临床表现,角膜可见K-F环。精神症状有情绪障碍,进行性智能减退和人格改变等表现。实验室检查有铜代谢障碍的证据。结论对于青壮年起病,以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伴有锥体外系症状,如肌张力增高、上肢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应考虑肝豆状核变性所致精神障碍的可能,加强神经系统检查、肝功能检查和必要的铜代谢检查是避免本病误诊的关键。
作者:胡惜岚;熊海兵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儿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7.4%)明显比对照组(89.7%)高(<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0.05)。结论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升对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可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硝普钠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效果及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1年60例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所选患者常规治疗联合硝普钠药物治疗,同时给予相应临床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者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疗效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中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疾病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P<0.05。结论给予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硝普钠药物治疗有较好临床疗效,同时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能有效改善疾病治疗效果。
作者:莫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总结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结果79例患者中1例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在转运途中抢救无效死亡,78例均得到及时救护,安全转移到医院,进行下一步治疗,其中有2例转入ICU后抢救无效死亡,其余76例患者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及时、规范、高效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是挽救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命的重要保障,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病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韩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对在我院2012年5月~2014年3月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73例患者采取护理配合的方法进行护理,并且在护理结束后,观察73例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结论在针对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中,通过采用护理配合的方法,能够收到较好的护理效果,护理配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2013年~2014年本院收治的66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3例。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未实施护理干预,分析患者护理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在PaO2、PaCO2、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改善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给予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控制病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智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1临床资料患儿,男,1岁3个月,因流涕3d,双下肢无力伴口角歪斜1d入院。入院前3d因受凉后出现流涕,偶有咳嗽。入院前1d出现双下肢乏力,不能站立及行走,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右侧歪斜。无呕吐,无抽搐,无呼吸费力,无大小便潴留,入院治疗。患儿系足月顺产儿,出生体重3.4 kg,生长发育史正常,3个月抬头,7个月会坐,8个月会爬,1岁会走。按时接种疫苗,父母健康,家庭中无遗传性疾病。
作者:张欣;陈四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在习惯性流产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4月由妇产科收治的84例习惯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烯丙雌醇联合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保胎率、临床症状积分、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了不同用药方案的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高于对照组的52.4%;保胎成功率观察组78.6%,远远高于对照组的52.4%,两者结果在比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效果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应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曾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术后并发重症感染的相关因素,得到控制感染的有效途径,提高手术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医院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并发重症感染者3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未发生感染者30例进行对照,对两组患者梗阻情况、输尿管镜操作时间、术前感染情况、结石情况、术中灌注压、术后引流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以上这些因素均对感染发生率有一定成程度的影响。结论手术方法、结石情况、术后引流等可引起输尿管弹道碎石术有并发重症感染,术前充分准备,术中规范操作、低压灌注,术后家访是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作者:朱田开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社区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效果进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48例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4例,1组作为实验组进行社区护理,2组为空白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进行了解。结果1组患者平均舒张压为(79±9)mmHg,2组为(90±10)mmHg;1组患者平均收缩压为(135±10)mmHg,2组为(152±10)mmHg,P<0.05。两组患者有7例未戒烟,占比例的29.17%;4例饮食习惯差,占比例的16.67%;8例不运动的患者,33.33%;2组仅有1例未戒烟的患者,占比例的4.17%,无饮食情况差和不运动的患者,P<0.05。结论社区护理能够帮助老年患者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生活习惯。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成批烧伤患者整形修复围术期的护理措施,为此类临床护理方案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选取2013年01月~2014年0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3批次烧伤患者12例,所有患者均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手段予以精心护理。结果3批次12例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后,均治愈后出院。结论成批烧伤患者整形修复的关键在于抢救时机的把握、休克期的有效复苏、感染的预防等,这也是此类患者的救治难点,因此,成批烧伤患者整形修复配以精心合理的整体护理,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陈红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以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多见,是早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临床以腹胀、腹泻、黏液血便和胆汁样呕吐为主要表现,腹部X线平片以肠壁囊样积气为特征,肠道病变范围可局限或广泛,回肠累及多,黏膜呈凝固性坏死,粘膜下层弥漫性出血或坏死,严重者肠壁全层坏死甚至穿孔[2]。临床表现、腹部X线片是NEC诊断常用的方法,其特异度高,但灵敏度较低,因此寻找一种更有效的诊断指标,对提高NEC的早期诊断率,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是近年来应用于NEC诊断的新指标,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本研究通过检测NEC患儿血清中的I-FABP,观察其在不同严重程度的NEC中的变化,探讨其在NE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张娟;王跃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慢性扁桃体炎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多发的疾病之一,大量的临床病例观察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慢性扁桃体炎对机体远隔器官(比如心、肾、关节)的功能有巨大的影响[1-2]。但是,由于以往的研究中关于慢性扁桃体炎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的研究多局限于腭扁桃体局部[3-4],故至今为止,慢性扁桃体炎对机体远隔器官损伤的内在机制尚不明了。本篇综述的目的在于,通过研究慢性扁桃体炎早期肾损害与IgA肾病的临床特点,更深入的了解慢性扁桃体炎对慢性扁桃体炎合并IgA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影响,为今后对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基础及实验依据,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早期肾脏损害的预防及治疗带来新的策略[5]。
作者:王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截肢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总结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3例不同原因截肢的患者心理护理经验。结果早期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截肢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心理护理能使患者更好的接受现状,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恢复社会功能。
作者:吕明英;赵小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精神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机制复杂,诱因也比较多,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疾病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目前精神疾病已经成为全世界重大的公共问题和比较严峻的社会问题,而由于精神疾病引起的经济负担也跃居前列[1]。精神疾病和其他疾病相比具有疾病发病时间长,长期治疗效果不理想,复发率高等特点。目前,医学界对于这种疾病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常规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更多的以社区、家庭为主,不仅能减轻患者症状,还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章会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肿瘤放疗患者的病情特点和护理方法。方法对本科53例肿瘤放射治疗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细致的病情观察、精心的护理。结果上述患者均顺利完成放疗,且放疗过程中副反应较轻。结论对肿瘤放疗患者进行细致有效的护理,减轻了放疗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贤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64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护理。结果64例患者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5例(占0.78%),其中肺部感染2例,泌尿道感染3例。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尔勤;刘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临床通过对重症肺炎的认真观察与细心护理,能够及时发现急性心力衰竭(心衰)的发生,为医生诊断治疗及抢救提供第一手资料。方法对2010年2月~2011年2月入住我院ICU的68例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心衰的婴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2例入院时已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5例因经济,家庭等原因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外,6例重症肺炎逐渐好转,急性心衰得以控制。结论加强对病情细微变化的观察与护理,能够及早发现问题,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从而争取抢救时间,使患儿脱离危险恢复健康。
作者:田素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