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燕
目的:了解心理护理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施以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肾小球滤过率(GFR)、尿白蛋白(UA)、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肌酐、总胆固醇(TC)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94.12豫)明显高于对照组(61.76豫),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可显著调节患者心理状态,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彭曼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医院图书馆是医院建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储存和传播知识信息的重要源头,也是开展医护人员素质教育的阵地之一,用以提高整体素质,更是推进临床科研的重要保障,其发展和服务不但体现了医院的文化内涵及知识底蕴,也是医院提高诊疗水平,扩大社会知名度的重要保障[1]。图书馆工作的优劣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影响着医务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医院的医疗水平。因此,加强医院图书馆建设,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作者:李莉;宋霞;徐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干扰素α-2b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2例HSK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0.15豫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干扰素α-2b滴眼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1.67豫)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豫,且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和角膜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2b滴眼液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缪丁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111例心胸外科术后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心胸外科术的11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睡眠情况并对患者失眠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术后PSQI得分(5.82±4.14)显著低于对照组(11.32±4.38),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情况明显得到改善(<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心胸外科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左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消渴丸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T2D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消渴丸联合甘精胰岛素,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与消渴丸。结果两组治疗后FPG、1h PG、2h PG、3h PG、HbA1C、qTC、TG比治疗前降低(均<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均<0.05)。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2.58±0.34)d、低血糖发生率10%(5/50),对照组分别为(5.52±1.25)d、6%(3/50),<0.01。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率90%(45/50),对照组明显改善率50%(25/50),<0.01。结论消渴丸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T2DM可有效降低血糖、血脂水平,缩短血糖达标时间,较好改善患者症状,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作者:朱丽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技术健康教育已在社区护理服务中得到广泛应用,其是通过有系统、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活动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本文首先概述了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探讨了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方式与方法,后重点分析了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要点。
作者:王红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胃超声助显剂胃充盈检查在进展期胃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胃超声助显剂胃充盈检查法对5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予以检查,与胃镜检查结果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超声胃癌诊断符合46例(92%),病变位置诊断符合49例(98%),手术病理浸润深度分期符合为38例(76%),淋巴结转移检出符合26例(52%),癌灶浸润肝脏检查25例(50%)。结论胃超声助显剂胃充盈检查应用于进展期胃癌临床诊断,病灶检查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姬传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围手术期液体治疗是临床麻醉工作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目标导向性治疗是现今围手术期容量治疗的新方法。恰当的目标性导向性治疗避免了患者的容量不足和容量过负荷,可以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相对于一般患者,高风险患者从中获得的益处可能更大。生理优化方案促进个体化的容量治疗,代表了在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管理的的一种可能的简单方法。
作者:何君君;金孝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4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83.9%;组间对比(<0.05)。观察组焦虑、抑郁程度轻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采取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李红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骨科患者疼痛的状态及治疗,通过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能够在较舒适环境下早日康复。方法对某院2012年收治的100例骨科病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总结骨科护理的有效护理途径及经验。结果通过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等,可有效减轻骨科患者的疾病痛苦,提升了患者抵抗疾病的信心和能力,使其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确保了骨科疾病的治疗效果。结论对骨科患者疼痛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很有帮助。
作者:万旭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呼吸衰竭临床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呼吸衰竭治疗的患者9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患者住院时间、PHQ-9评分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运用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治疗时间,降低PHQ-9评分,治疗效果得到了很大提高,效果非常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白仙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服务创新是当今医院档案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医院档案工作实际,从思想观念、管理方法、业务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医院档案工作服务创新的思路和途径,指出转变观念是医院档案工作服务创新的前提,加强管理是医院档案工作服务创新的保障,提升业务水平是医院档案工作服务创新的核心,加强档案人员队伍建设是医院档案工作服务创新的关键。
作者:赵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瓣膜置换手术同期行改良迷宫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84例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迷宫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结果84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术毕转为窦性心律73例;随访3~12个月,共77例转为窦性心律,转复成功率91.6%。结论术后密切监测循环系统功能,保护应用心外膜临时起搏,做好抗心律失常、抗凝药物的护理观察,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作者:陈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本文介绍了我院推广电子医嘱之后,护理处理医嘱的基本过程,总结了电子医嘱系统对护理工作模式改变的影响,指出电子医嘱系统的推广使用显著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保证护理质量安全,有效促进医患和谐,促进护理工作的发展。
作者:朱晓瑾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我国法医学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教育体系。作为一所211高校,我校上世纪80年代成立法医学教研室,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但在其他院校扩充教师、设备,不断有学校开设法医学本科专业的同时,我校法医学出现了教师人员流失、设备逐渐老化、教学和科研水平下降以致停滞不前的局面,加之高校合并资源整合,学科逐渐边缘化。
作者:李艳红;许小明;郑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36种风险分析方法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的论文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吴茵茵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中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诊治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08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4例患者予常规护理,研究组5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早期护理,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骨折复位情况,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骨折复位良好49(90.74%)例比对照组39(72.22%)例多,依从性94.44%比对照组74.07%高,并发症发生率5.56%比对照组25.93%低,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具有积极应用价值疗效显著,且依从性高并发症少。
作者:夏红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同速度静脉推注速尿,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取得单位时间内推注速尿的佳剂量,以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在我科静脉推注速尿的94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不同速度推入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94例患者静脉推注速尿时间>12 mg/min发生不良反应有49例,发生率为53%,<8 mg/min发生不良反应有14例,发生率为14%。结论静脉推注大剂量速尿时推注的速度越快,推注时间越短,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因此在静脉推注速尿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推注速度,以8 mg/min速度为适宜,并应随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戴光惠;叶芳;柯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噬菌体展示技术初是由美国Missouri大学的Smith创建的,是一种噬菌体表面表达及筛选技术[1]。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原理是以噬菌体为载体将外源蛋白的核酸片段克隆至噬菌体衣壳蛋白基因中,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于噬菌体表面,用固定化的靶分子筛选与外源蛋白亲和的噬菌体分子,不能结合的噬菌体被洗掉,而能结合的噬菌体被保留下来并通过感染大肠杆菌得以扩增、富集和筛选[2,3]。本文将概述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类型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韩冬;徐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工髋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的4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0例患者功能均恢复良好,无1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的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媛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