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王逗逗

关键词:糖尿病, 胰岛素泵, 强化治疗, 临床观察,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的护理特点及应用价值,提高糖尿病专科护理水平。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72例糖尿病患者,将7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试验组患者通过应用诺和锐笔芯装于福尼亚胰岛素泵中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并配合心理疏导、动态血糖监测等综合护理及资料收集。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法并收集资料。结果7d后72例糖尿病患者血糖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试验组30例患者血糖控制理想,2例患者血糖控制较好,低血糖发生次数较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对照组19例患者血糖控制理想,7例患者血糖控制较好,低血糖发生次数较多。试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胰岛素泵是糖尿病强化治疗的佳手段,熟练正确掌握胰岛素泵使用,加强临床观察,动态血糖监测及相关知识宣教等综合护理,可减轻患者病痛,简化治疗疗程。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风险分析方法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36种风险分析方法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的论文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吴茵茵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医综合治疗克雷氏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探究中医综合治疗Col es(克雷氏)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0月我院接收的132例克雷氏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方式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可得,中医综合治疗粉碎性骨折的总有效率为71.43%、桡骨远端骨折为88.14%、桡骨远端合并尺骨茎突撒脱骨折为95.56%,不同类型的骨折之间的治疗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医综合治疗克雷氏骨折的总有效率为89.91%。结论中医综合治疗克雷氏骨折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小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专科护理体会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目前治疗乳腺癌有效的方法,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手术会造成患者形体的改变、患侧上肢的功能障碍,同时乳腺既是女性形体美的重要部分,也是夫妻性爱的抚触的部位,故乳腺对女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对患者的生理、心理造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早期、合理、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乳腺癌术后恢复效率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劼;李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的护理研究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代谢异常引发的肾小球硬化症,也是其全身微血管病的组成部分。在欧美等国家,糖尿病肾病是肾脏替代治疗的首要病因,约占1/2。在我国是继肾小球疾病之后第二位构成终末期肾病常见病因[1]。血管通路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得以成功的必要条件,而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好的方式则是动静脉内瘘。糖尿病肾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长期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低蛋白血症,大多存在广泛的血管病变,血管壁厚、脆、弹性差,穿刺点易感染,瘘管易堵塞等特点,使内瘘的制作、穿刺及护理带来一定难度,正确的维护和使用内瘘对延长内瘘使用期限及患者的生命时间有重大意义。本文就糖尿病肾病内瘘护理进展做以综述。

    作者:朱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产前健康教育对孕产妇焦虑和分娩的临床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产前健康教育对孕产妇焦虑情绪的改善及对分娩方式、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11月我院妇产科进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孕妇1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各9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对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差异进行比较。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的不同及围产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护理前SAS及SD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组护理前,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显著降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改善孕产妇焦虑情绪,降低剖宫产率及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刀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硝普钠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效果及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1年60例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所选患者常规治疗联合硝普钠药物治疗,同时给予相应临床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者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疗效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中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疾病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P<0.05。结论给予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硝普钠药物治疗有较好临床疗效,同时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能有效改善疾病治疗效果。

    作者:莫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慢性扁桃体炎早期肾损害与IgAN

    慢性扁桃体炎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多发的疾病之一,大量的临床病例观察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慢性扁桃体炎对机体远隔器官(比如心、肾、关节)的功能有巨大的影响[1-2]。但是,由于以往的研究中关于慢性扁桃体炎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的研究多局限于腭扁桃体局部[3-4],故至今为止,慢性扁桃体炎对机体远隔器官损伤的内在机制尚不明了。本篇综述的目的在于,通过研究慢性扁桃体炎早期肾损害与IgA肾病的临床特点,更深入的了解慢性扁桃体炎对慢性扁桃体炎合并IgA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影响,为今后对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基础及实验依据,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早期肾脏损害的预防及治疗带来新的策略[5]。

    作者:王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护理

    目的:探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抢救。方法对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20例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进行药物和临时或永久起搏器的安置,探讨心电监护、用药护理、电极脱落的预防、消化道及呼吸道护理、感染的预防和心理护理等。结果20例AMI合并AVB患者入院后有8例患者给予了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短时间治疗,4转为I 度I型,2例转为I度AVB,2例转为窦性心律。其余12例患者中9例发生Adams-Stokes综合征,3例药物治疗无效,均行急诊手术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术后8例患者7d内回复至窦性心律,遂撤除起搏器,4例在10d内尚未恢复者植入永久性人工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所有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做好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及手术护理能够提高抢救率,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韩海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用于脑梗塞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探讨优质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组,每组患者分别为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表现满意率达到98.0%,对照组满意患者89.0%,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还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效率。优质护理值得在临床上能够推广使用。

    作者:黄红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24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可以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降低血压,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杨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糖代谢异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心血管住院患者糖代谢的异常情况,为排除相关的危险因素与治疗提供依据,同时对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糖代谢的情况进行测定并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空腹血糖浓度超过7.0mmol/L心内科住院患者甘油三酯、胆固醇浓度、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情况均显著高于无糖代谢异常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合并糖代谢几率较高,但是临床确诊率相对较低,因此应重视心血管内科患者自身糖代谢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胡慧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总结了自2008年5月~2013年12月,行术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186例患者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经验。包括充分评估术前、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结合患者病情制定详细完整的护理计划,实施整体护理,并总结评价护理效果。认为对行术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实施科学系统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提高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改善患者的生活、工作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脑瘫患儿选择性脊神经离断术后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探论脑瘫患儿给予选择性脊神经离断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60例选择性脊神经离断术患儿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护理组给予全面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登记并分析。结果护理组术后的并发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0.05)。结论脑瘫患儿进行选择性脊神经离断术后实施全面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华芸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成批烧伤患者整形修复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成批烧伤患者整形修复围术期的护理措施,为此类临床护理方案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选取2013年01月~2014年0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3批次烧伤患者12例,所有患者均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手段予以精心护理。结果3批次12例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后,均治愈后出院。结论成批烧伤患者整形修复的关键在于抢救时机的把握、休克期的有效复苏、感染的预防等,这也是此类患者的救治难点,因此,成批烧伤患者整形修复配以精心合理的整体护理,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陈红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联合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联合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28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病毒、补液、调节肠道微生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经皮给药及口服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9豫,对照组84.4豫,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0.05)。结论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联合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可缩短病程,疗效显著,无痛苦,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伟敏;张晓伟;杜泽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实施干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0.05)。结论对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实施有效的抢救、治疗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付素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微创穿刺术与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预后及再出血因素比较分析

    众所周知,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 hage,HICH)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目前高血压脑出血是我国中老年人常见病,约占全部脑出血患者的60%~80%,高血压脑出血常见发生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区,约占70%[1]。本文对我院从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应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6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作为治疗组与我院神经外科6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采用去骨瓣减压术作为对照组,对其预后及再出血发生因素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杨永红;贺学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腹壁结肠永久性造口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腹壁结肠永久性造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4月~2014年3月于我院进行腹壁结肠永久性造口治疗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后,比较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结果经上述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92.09±5.18)分和(76.35±3.0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且观察组的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水平,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腹壁结肠永久性造口中,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况,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

    作者:吴苏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行动导向教学中通过病例实施启发式教学提升民族地区高职医学教育质量的探究

    目的:探究在行动导向教学中通过病例实施启发式教学对民族地区高职医学教育质量提升效果。方法选取我系临床大专12级全体学生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和转研组,比较组间对相同病例的分析处理能力及综合素质变化。结果实验组与转研组明显优于对照组(<0.01);实验组与转研组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中通过病例实施启发式教学,对培育学生自导式学习、探究、思考和意义建构能力的提升,在高职医学教育中具有其肥沃的土地和强大的教育生命力。

    作者:杨彩鸾;李树禄;尹勤芳;吴婷;李小松;黄德玉;肖芳梅;唐春丽;何丽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后运动功能恢复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后运动功能恢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4年4月入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与健康知识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出血偏瘫患者做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姚明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