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红;贺学龙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于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3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8例和对照组125例。两组手术前后均给予常规药物和生命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优良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或<0.01)。结论人性化护理用于胃癌手术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海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总结条形码追溯系统在普外科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普外科手术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使用等环节进行条形码质量追溯。结果条形码追溯系统缩短了普外科手术器械的质量追溯时间。结论实施普外科手术器械质量条形码追溯管理完善了原来的质量管理机制,也为院感质量跟踪和追溯提供了依据。
作者:顾爱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后运动功能恢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4年4月入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与健康知识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出血偏瘫患者做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姚明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口腔医疗废弃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对策,切断交叉感染的途径。方法完善口腔医院(科)医院感染与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改进处置设施、加强环节控制与监督治理机制的落实。结果通过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层层落实、彻底改变口腔医院(科)医疗废弃物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使医疗废弃物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结论有效地防止口腔医疗废弃物等污染源传播疾病,控制口腔医院的医院感染,确保医疗安全,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汪延宝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并总结严重多发伤患者急诊抢救护理质量管理的经验。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75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5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抢救前有3例已经心跳停止死亡,其余72例患者均抢救有效转入医院治疗。抢救成功率高达96%,在于医院严格规范风险管理、细化观察内容,从而更有效患者生命安全。结论合理、规范的急救护理是严重多发伤患者生命安全的保障,医院必须加强对急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知识的培训,急救护理中仔细观察患者,随时注意患者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恐惧、紧张的情绪,为严重多发伤患者抢救争取机会。
作者:帅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瓣膜置换手术同期行改良迷宫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84例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迷宫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结果84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术毕转为窦性心律73例;随访3~12个月,共77例转为窦性心律,转复成功率91.6%。结论术后密切监测循环系统功能,保护应用心外膜临时起搏,做好抗心律失常、抗凝药物的护理观察,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作者:陈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呼吸衰竭临床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呼吸衰竭治疗的患者9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患者住院时间、PHQ-9评分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运用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治疗时间,降低PHQ-9评分,治疗效果得到了很大提高,效果非常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白仙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4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住院时间(30.1±2.4)d,观察组住院时间(14.2±3.5)d,两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两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应用系统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徐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硝普钠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效果及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1年60例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所选患者常规治疗联合硝普钠药物治疗,同时给予相应临床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者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疗效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中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疾病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P<0.05。结论给予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硝普钠药物治疗有较好临床疗效,同时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能有效改善疾病治疗效果。
作者:莫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对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实施的护理,发挥临床护理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尽快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方法对20例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一般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及健康教育,并做好临床观察,预防并发症等。结果20例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经救治与护理,19例症状改善,1例死亡。结论老年急性左心衰是心内科中的急诊,需要积极救治及认真护理,从而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慧;钱爱萍;孙静;张红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本之总结340例新生儿咽下综合症患儿的护理体会,包括呕吐的观察及护理,洗胃的护理,禁食及补液的护理及基础护理。
作者:张汉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本文介绍了我院推广电子医嘱之后,护理处理医嘱的基本过程,总结了电子医嘱系统对护理工作模式改变的影响,指出电子医嘱系统的推广使用显著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保证护理质量安全,有效促进医患和谐,促进护理工作的发展。
作者:朱晓瑾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中西结合护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0年3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126例。患者年龄在60~78岁,平均67岁。采取随机抽样分类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63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另外63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一定干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实验组和常规组,组间指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中西结合护理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马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管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产科在2014年2月~11月收治的15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在为观察组产妇提供产科护理时融入人性化管理理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0.05)。结论人性化管理有助于改善产科的临床护理效果,应加以重视。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胃肠转流术后短期使用微量泵泵入普通胰岛素,以维持患者术后血糖稳定。通过护理探索一种安全、有效、平稳的控制血糖方法。方法胃肠转流术后116例患者均采用微量泵泵入普通胰岛素,通过定时监测血糖变化来调整泵速,以维持血糖稳定。结果116例胃肠转流患者术后72h内血糖控制满意,使患者血糖控制在目标值7~10mmoL/L波动小的范围内。结论术后持续泵入胰岛素,可有效的控制血糖,有利于患者切口愈合,利于血糖恢复,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患者情绪稳定,达到佳康复状态。
作者:李鹏;李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配合在孕妇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过程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8例在孕时间15~20w接受产前筛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免疫发光分析仪检测孕妇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的浓度,并结合孕妇年龄、体重、病史等外在影响因素,用相关分析软件对胎儿唐氏综合征风险进行评估。结果在唐氏综合征筛选阈值1:370以上的孕妇35例,筛查阳性率为3.55%;其中对38例胎儿实施染色体检查,确诊为唐氏综合征胎儿3例,阳性率为7.03%。结论在孕15~20w孕妇的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血清甲胎蛋白(AFP)及游离雌三醇(uE3)的浓度是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重要指标,对其进行产前筛查可以有效减少唐氏患儿的出生率。另外,护理人员密切配合医生做好孕妇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护理配合工作,给予孕妇正确的孕期指引降低唐氏患儿出生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冯学梅;朱中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集多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工作模式[1]。该模式是根据标准的护理计划,为同类疾病患者制定每日护理图示,根据护理计划及图表为患者提供护理,使护理常规化、程序化及标准化、防止遗漏护理项目,使护士主动地、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从而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缩短住院天数,以提高护理质量,以经济的方式取得佳的治疗效果[2]。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85例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将入院指导、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出院计划等内容制订取到临床护理路径内,通过采取此种护理策略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粟渺渺;周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复方岩杖胶囊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Sl80荷瘤小鼠模型,以环磷酰胺(CTX)作阳性对照,观察复方岩杖胶囊对荷瘤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变化、抑瘤率、脾脏及胸腺指数的变化。结果复方岩杖胶囊对S180荷瘤小鼠经CTX化疗所致血液中白细胞降低有拮抗作用(P<0.05),对小鼠肉瘤S180无直接抑制作用,对化疗所引起脾脏及胸腺指数下降未见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复方岩杖胶囊能提高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减轻肿瘤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作用。
作者:黄鹏;黄其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培门冬酶治疗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观察总结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院19例应用培门冬酶治疗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不良反应及采取的措施。结果19例患者中15例2个疗程完全缓解,3例3个疗程完全缓解,1例4个疗程完全缓解。给予适当的护理,成功减少培门冬酶治疗的不良反应。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培门冬酶的毒副作用对患者治疗的影响,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占丽;向永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皮质醇(COR)水平的关系。方法将2011年11月~2013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27例抑郁症患者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标准分为9种中医体质。患者口服0.75mg地塞米松后测定次日16时血清中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并于中医体质类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9种中医体质类型中气郁质、气虚质、痰湿质占前三位,比例分别为85.2%、63.0%、51.9%。27例抑郁症患者血COR值平均为(179.26±23.17)μg/L,显著高于正常值。 ACTH值平均为(81.47±12.16)μg/L。相关分析示气虚质、痰湿质、气郁质与血COR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气郁质、阳虚质与ACTH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阴虚质与ACTH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肾上腺皮质的束状带和网状带功能亢进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病相关,而中医体质类型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抑郁状态。
作者:毕斌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