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目的 通过引入PBL教学模式在名医工作站中的应用,以提高跟师学习的质量,全面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方法 严格要求进入工作站的人员,应用PBL教学模式,通过名医侍诊、名医学术继承、名医查房、教学讨论与提高、继教项目等多种手段,达到有效的教学目的 .结果 应用PBL教学模式后学生的学习收获、对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的体会更加深入.结论 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和人才培养、学术传播的有效途径.
作者:尚菊菊;宁夏;安海英;周琦;来小磊;刘红旭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PICC 置管术后并发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策略.方法 采用对比治疗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观察期结束后,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方法的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期结束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68例观察组患者中,发生血栓8例,占比11.7%,没有发生血栓60例,占比88.3%,发生血栓的患者中,有Ⅰ级血栓7例,占比10.2%,有Ⅱ级血栓1例,占比1 4%,有Ⅲ级血栓0例,占比0.0%.结论 肥胖和糖尿病是造成置管术后并发静脉血栓的重要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临床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血栓发生率.
作者:喻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中HIF1和COX2水平的变化及其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入45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7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检测其血浆中HIF1和COX2的表达水平.另外,建立2型糖尿病肾病的大鼠模型,其中正常组和对照组各15只,分别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血液和肾脏中HIF1和COX2的表达水平.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清水平HIF1 (75.58±7.84)ng/mL及COX2水平(53.59±8.60)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1F1 (1.59±0.27)ng/mL,COX2(1.71±0.61)pg/mL] (P<0.05);HIF1和COX2之间存在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975,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大鼠血、尿HIF1和COX2水平均增高;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肾病组织中HIF1和COX2表达量明显上调.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肾病的大鼠模型血清中HIF1和COX2表达量都明显上调,表明二者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吴玲;汪亦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脑外伤患者70例,以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3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并分析两组护理模式对脑外伤患者并发症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加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实验组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只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外伤患者的护理中时,可起到促进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值得于临床脑外伤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继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丹参酮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2月收治的8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对照组表法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42例)给予丹参酮治疗,对照组(42例)等于布洛芬治疗,均治疗3d.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2%,两组对比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有10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丹参酮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作者:洪华烽;金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为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总结和分析了对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血糖控制是否有效.结果 干预组采用积极的护理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70%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而对照组只有10%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作者:廖翠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落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0例落枕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使用静脉输液治疗7d,治疗组采用静脉输液外,结合中医推拿、按摩、针灸治疗,疗程为7d.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于治疗与预防落枕效果显著,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利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配合神灯照射治疗带状疱疹(HZ)的方法.方法 采用中药辨证施治、西药抗病毒、增强免疫能力等多种中西医结合手段配合神灯照射治疗方法.结果 共39例患者,治愈30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44%.结论 中西医结合配合神灯照射治疗HZ能明显加快症状消除,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作者:周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工会经审工作是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系统、专业的方法对工会经费的收支及财产的管理进行评价,改善和促进工会实现其目标.工会经审也是工会强化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手段,是转换经营机制、规范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建立现代管理制度的客观要求.工会经审能否真正发挥检验、监督、鉴证、咨询职能,取决于工会经审的独立性.本文从审计独立性原则的内涵和作用等方面阐述了工会经审坚持独立性原则的必要性.
作者:吴轶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研究全身麻醉术后对中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2014年4月行全麻结肠术59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术前、术后0.5、1、3、7d的MMSE评分及PCOD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0 5、1、3d的MMSE评分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显著(P<0 01),术后7d时与麻醉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术后7d PCOD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术后0 5、1、3d(P<0.05).结论 对于中老年行仝身麻醉术患者来说,早期存在较高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可逐渐减轻,但仍需给予临床重视.
作者:李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总结了1例AECOPD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重视休克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做好机械通气管理、有效气道湿化引流、加强心理护理,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病情逐渐好转.
作者:陆淑梅;蔡和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合并左卡尼汀对肾性贫血患者实施治疗的效用.方法 抽选本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接收的肾性贫血患者124例,运用平均分组法将124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单独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为对照组实施治疗;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后,再给予本组患者左卡尼汀推注治疗,连续治疗12w后,运用Hot及HB分数对用药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肾性贫血病情均有所好转,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为肾性贫血患者实施治疗时,采用促红细胞与左卡尼汀双药联合方案进行治疗能够大幅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王仲甜;高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联合FOLFOX4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口服沙利度胺200mg/d,服用1~10 d;同时奥沙利铂85 mg/m2静脉滴注2h第1d,甲酰四氢叶酸(CF)200 mg/m2静脉滴注第1、2d,5-氟尿嘧啶(5-FU)400 mg/m2静脉推注第1、2d,5-FU600mg/m2静脉滴注22 h第1~2d,每2w重复,4周期后评定疗效,按照WHO实体瘤近期客观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60例评价患者中,CR8例,PR 30例,SD 15例,PD7例,总有效率(CR+PR)为63.33%(38/60)主要不良反应为神经系统毒性、恶心呕吐、白细胞降低.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肯定,安全性较好.
作者:马金国;张冰;满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分析EIF-4G和mTOR及BCI-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集的乳腺癌组织(40例,1组)、癌旁正常组织(40例,2组)、纤维腺瘤组织(40例,3组),以S-P免疫组化染色法进行检测,比较3组EIF-4G和rTOR及BCI-2表达情况.结果 EIF-4G表达阳性率(1组>3组>2组),mTOR表达阳性率(1组<2组<3组),BCI-2表达阳性率(1妇>2组>3组),1组与2组、3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与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EIF-4G和mTOR在1组中的表达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年龄无关,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BCI-2在1组中的表达阳性率与年龄有关(<50岁者较高),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癌中EIF-4G和mTOR的表达较高,BCI-2和细胞凋亡有关,可为乳腺癌靶向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张潇;王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使用脑眷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取60例我院2010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抗结核、保肝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达97.5%,远好于对照组77.5%,P<0.05;而观察组患者生化指标与压力、白细胞数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使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进行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王志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通过对小儿急诊中毒洗胃护理进行阐述,认为给予小儿及家长充分的心理抚慰,选择适当的洗胃管、洗胃液、置管方法,加强护士对洗胃过程中小儿的观察等技能训练,是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和洗胃的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项良;冯国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结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1例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癌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结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对照30例,采用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结果 治疗组客观疗效(CR+PR)达61 3%,对照组43.3%,比较有差异性(P<0 05);治疗组在提高生活质量、保护免疫和肝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及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结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转移癌能提高客观疗效,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护免疫功能及肝功能等.
作者:严海莹;邱菊香;刘涛;陈崇;杨兴凯;张丽丽;李翠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进行分析探究.方法 对18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选择的分娩方式及分娩结果进行分析,特产妇按照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与再次剖宫产例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8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产妇中,再次进行剖宫产的有150例,其中由产妇及其家人自行选择的剖宫产有142例,后由阴道试产改成进行剖宫产的为8例,选择阴道试产的有46例,实际进行阴道分娩的有38例,其阴道分娩试产的成功率为82.6%.分娩方式为剖宫产的产妇住院时间与出血量、并发症等方面数据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可以优先考虑阴道分娩方式,这样能够减少因手术带来的并发症,同时因为住院时间较短而减少产妇的经济负担,阴道分娩对提高胎儿自身抵抗力更有好处,故该分娩方式在各方面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大力推广.
作者:李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在分析与研究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探讨其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 资料选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妇科接受剖宫产手术的62例术中出血患者,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一般情况,并予以针对性治疗方法,同时总结出预防措施.结果 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生命体征均趋于稳定,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剖宫产术中出血的诱发因素较多,包括切口异常、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以及凝血障碍等.针对这些因素,需要临床医护人员制定出预防措施,从而大限度提升母婴的生存质量与预后质量.
作者:邴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不同海拔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B型钠尿肽(BNP)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对入选的110例(2260m62例、3300~3500m 48例)CHF患者测定了血清TNF-α 、AngⅡ和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和室壁应力(MWS);同时选择各海拔27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随着海拔升高,CHF患者心功能恶化,血清TNF-α、AngⅡ和BNp水平以及MWS和LVMI逐渐升高;海拔3300 mCHF组患者血清TNF-α 、AngⅡ和BNP水平以及MWS和LVMI明显高于2260m CHF组患者(P<0.01);CHF患者MWS和LVMI与TNF-α 、AngⅡ和BNP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 CHF患者TNF-α、AngⅡ和BNP水平的海拔性升高参与了高海拔CHF心室重构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高海拔CHF患者TNF-α、AngⅡ和BNP水平升高使CHF心室重构加重化.
作者:何林盈;郗爱旗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