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奉芹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及护理效果.方法 田顾性分析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补充水电解质,纠正酸碱失衡,监测血糖变化,控制血糖,观察生命体征,处理诱发因素,防治并发症,配合医生及时抢救,对患者进行饮食、休息、活动、用药,如何自我管理监控血糖,如何识别诱发因素等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大部分患者经及时抢救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均能康复出院.结论 通过及时抢救治疗和耐心细致的护理,使患者得到不同程度的身心恢复并治愈出院,防止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姜蓓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10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致病因素,为临床下一步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总结10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上呼吸道反复感染和下呼吸道反复感染,并分析各类患者病因.结果 发现108例患者中,36例为上呼吸道反复感染,其中4例致病原因为胃食管反流,16例病因为慢性鼻窦炎,15例病因是慢性扁桃体炎,其余1例致病原因尚不明确;72例为下呼吸道反复感染,其中2例因胃食管反流而致病,40例因免疫缺陷而致病,13例因气管异物致病,11例因纤毛不动综合症致病,6例致病原因不明.结论 引起呼吸道反复感染的因素错综复杂,甚至原因不明.而且上、下呼吸道反复感染的致病原因差异较大,病因较多.多因素相互作用是导致呼吸道反复感染出现的重要因素,因此医师应该精准判断患者临床病因,综合分析后对症用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翁泽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强调电子病历系统在医院信息高的应用,临床路径是一种在医院管理中逐步被广泛应用的质量效益型医院管理模式,举例说明电子病历在临床中的运用优势.电子病历和临床路径都是为了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持由易到难,降低医疗成本,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两者结合提高了电子病历和临床路径在医院管理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许锦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利凡诺羊膜腔外注射联用来非司酮、安定在羊水过少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2例羊水过少中期妊娠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2例,米非司酮50mg/次,早晚口服,次日行羊膜腔外注射利凡诺100mg,并于规律宫缩后缓慢静推安定10mg.对照组100例,单纯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观察并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引产成功率,引产总时间,产后2h内出血量及患者疼痛程度.结果 引产成功率及产后出血量,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总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缩痛较对照组减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凡诺羊腹腔外注射联用米非司酮、安定在羊水过少的中期妊娠引产中,引产时间减少,出血量少同时患者的痛苦减轻.
作者:侯亚梅;徐英慧;苗艳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两种置胃管方法在抢救急性中毒患者中的洗胃效果.方法 将我院158例急性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64例)和改进组(94例),常规组64例患者采取压舌板、开口器等传统方法进行插胃管洗胃治疗,改进94例患者采取麻醉用一次性开口器做牙垫,使胃管从中间通过进行置管洗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插管成功率、洗胃时间、洗胃液用量以及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堵管率,根据这些指标评价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改进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7.8%,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90.6%,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组患者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常规组患者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3%,两组患者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改进组患者的堵管发生率为3.2%,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的17.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同时改进组患者的洗胃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洗胃液使用量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麻醉用一次性开口器急诊洗胃插管,能有效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缩短插管所需时间,减少相关不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洗胃效果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医学临床深入推广和广泛应用.
作者:邵雄英;周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中HIF1和COX2水平的变化及其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入45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7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检测其血浆中HIF1和COX2的表达水平.另外,建立2型糖尿病肾病的大鼠模型,其中正常组和对照组各15只,分别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血液和肾脏中HIF1和COX2的表达水平.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清水平HIF1 (75.58±7.84)ng/mL及COX2水平(53.59±8.60)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1F1 (1.59±0.27)ng/mL,COX2(1.71±0.61)pg/mL] (P<0.05);HIF1和COX2之间存在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975,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大鼠血、尿HIF1和COX2水平均增高;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肾病组织中HIF1和COX2表达量明显上调.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肾病的大鼠模型血清中HIF1和COX2表达量都明显上调,表明二者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吴玲;汪亦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效果.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6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6分钟步行时间以及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的疗效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李继雄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探讨几种不同种的抗-HIV临床检测试剂的质量以及应用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阳性HIV患者血清45例,101份未知样本速自我院的性病门诊患者,其中阳性结果样本经过western blot确认;从5个厂家选择5种初筛HIV抗体检测试剂(A1,A2,A3,A4,A5)进行检测,其中A2和A4为ELISA非竞争法第二代试剂,A1和A3为ELISA双抗原夹心法第三代试剂,A3为进口试剂,A5为免疫胶体金快速实验的试剂;记录5种试剂对样本的检测的结果,以及该5种试剂的诊断性能的指标情况.结果 通过检测,得到5种检测试剂的质量性能指标均在97.65%以上,而且国产的检测试剂与进口的检测试剂相比,已经非常的接近,对HIV快速诊断的试剂的灵敏度要比ELISA检测试剂的灵敏度稍低.结论 在本研究中可以看出国产HIV的检测试剂已经基本上能满足临床上的需要,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试剂进行HIV检测.
作者:夏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对医院门诊护理中的风险因素管理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特我院门诊2014年1月~9月收治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特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2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风险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投诉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投诉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医院门诊护理工作中加强风险因素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密切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美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颈椎病伴焦虑或抑郁表现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来我科诊治的167例颈椎病患者,伴有焦虑或抑都患者106例,将其中伴发焦虑或抑郁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联合黛力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SAS评分为(51.2±8.9)分,低于对照组(44.5±8.6)分(P<005);实验组SDS评分为(38.5±8.7)分,低于对照组(45.8±9.4)分(P<0.05);实验组治疗前21例伴焦虑症状,19例伴抑郁症状,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3个月后随访,实验组5例伴焦虑症状,9例伴抑郁症状,低于对照组(P<0 05),实验组患者复发住院人数、治疗满意度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颈椎病伴焦虑或抑部表现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黛力新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本宏;何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Pro-BNP,细胞外基质重构(ECM)IL-6三类标志在心力衰竭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9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的90例无心力衰竭患者为对照组,在清晨空腹提取所有患者的静脉血3毫升,离心提取血清后低温保存,然后采用ELISA法、放射免疫法和酶标多克隆抗体夹心法对三种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 3种标志物与心力衰竭显著相关.结论 3种标志物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反应出心力衰竭的情况,如果在临床上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巩贵宏;杨建涛;张海波;李红梅;徐聪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脐尿管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畸形疾病,也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属脐尿管畸形,本文介绍1例1岁3个月的男患儿,超声诊断:肚脐皮下无回声区,性质待定(不除外脐尿管囊肿可能).患儿转上级医院治疗,经手术证实为脐尿管畸形-脐尿管囊肿.脐尿管囊肿通过临床观察分析可以提高诊断符合率,超声能明确囊肿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尤其高频探头对确定脐尿管囊肿定性有很大帮助.同时本病应与腹壁疝,肠系膜淋巴管囊肿,皮脂腺囊肿,肠套叠,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相鉴别,超声显像在脐尿管囊肿病灶中的特点.在临床诊断中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柏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PICC 置管术后并发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策略.方法 采用对比治疗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观察期结束后,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方法的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期结束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68例观察组患者中,发生血栓8例,占比11.7%,没有发生血栓60例,占比88.3%,发生血栓的患者中,有Ⅰ级血栓7例,占比10.2%,有Ⅱ级血栓1例,占比1 4%,有Ⅲ级血栓0例,占比0.0%.结论 肥胖和糖尿病是造成置管术后并发静脉血栓的重要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临床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血栓发生率.
作者:喻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母婴同室对产妇产后泌乳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足月分娩产妇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母婴分室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母婴同室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的产后泌乳量与泌乳情况以及新生儿并发生发生率.结果 经护理干预,两组产妇的产后泌乳量均有明显增加,且观察组的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产后泌乳优良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96.7%vs80.0%),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7%v26.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产妇进行母婴同室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产妇产后的泌乳情况,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杜学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计论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胆总管切开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疗效85.0%明显优于对照组6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5.0%与对照组2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切除术式比之胆总管切开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李加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胜骨头坏死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参与本次临床治疗的60例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为我院2012年7月~2014年1月收治的,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患者,分别命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组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股骨头部分重建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83.3%.结论 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胜骨头坏死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临床治疗的有效率高,该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泽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动态心电图对两组患者的发病次数,特续时间等严密监控和记录分析,治疗上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服用复方丹参滴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中益气丸.记录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 30例,有效2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2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1.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测是临床上对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检测和诊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复方丹参滴丸合用补中益气丸对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红;王泽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护理在治疗急腹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诊的89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性的方法,将本组试验的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44例患者接受常规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的45例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7%)较高,与对照组(84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5.0943,P<0.05).结论 及时的诊断与综合性的护理,有利于提高妇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运行与药师的作用,有效地进行临床用药,加强药品管理、提升药物治疗水平.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运行效果及药师发挥的作用,进行合理的分析.结果 通过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加强了药师与医师沟通交流,对医师有效、合理地应用药物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结论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运行与药师有效的促进临床用药,意义重大.
作者:陈先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86例肝癌患者及同期选择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86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两组所有成员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 、CD4/CD8)水平.结果 经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后实验组的CD3、CD4、CD4/CD8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CD8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CD3、CD4/CD8的值与对照组在比较上,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肝癌患者免疫功能明显异常,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有助于了解肝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状况,为患者疗效应判断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学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