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科急腹症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王媛媛

关键词:妇科, 急腹症, 的临床分析, 护理
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在治疗急腹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诊的89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性的方法,将本组试验的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44例患者接受常规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的45例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7%)较高,与对照组(84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5.0943,P<0.05).结论 及时的诊断与综合性的护理,有利于提高妇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乡镇居民对胆结石及其预后保护的认知情况调查——以宜宾市罗龙镇为例

    目的 了解宜宾市罗龙街道乡镇居民对胆结石及其预后保护的认知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并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宜宾市罗龙街道的乡镇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论 虽然近年政府部门以及医疗机构已经加大对胆结石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宣传力度,乡镇居民对胆结石及其预后保护已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基本卫生宣传保障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才能更好的提高对胆结石预防水平.

    作者:唐璞;巫振华;帅梦竹;黄珉洁;李丹;钟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SLIPA喉罩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气道管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SLIPA喉罩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 择期全麻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ASAⅠ ~ Ⅱ级,随机分为SLIPA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每组20例.根据体重及通过甲状软骨角的大小选择喉罩型号,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或气管导管.记录两组患者气管导管或喉罩置入前(T0)、气管导管或喉罩置入时刻(T1)、气管导管或喉罩置入后5min(T2)、手术结束后气管导管或喉罩提出前(T3)、气管导管或喉罩拔出即刻(T4)、气管导管或喉罩拔出后5min(T5)6个时段MAP、HR.记录T1、T2、T3三个时段Pet-CO2、Ppeak,记录T1、T3、T4呛咳、及术后24h咽喉不适、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组在T1、T3、T4时MAP、HR明显高于T0(P<0.05).与T组比较,S组在T1、T3、T4时MAP和HR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在T1、T2、T3时的Pet-CO2、Ppea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S组在T1、T3、T4及术后24h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T组.结论 SLIPA喉罩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气道管理中,操作简单快捷,通气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冯云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研究

    1 癌因性疲乏概况Piper将CRF定义为一种主观感受、不寻常的全身性过度疲乏,与癌症有关且受到生理周期的影响.持续时间和强度不定,其缓解与个人的行为和努力不成比例或不相关[1].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对肿瘤患者因性疲乏等提出明显标志,即:①患者四肢全身无力;②存在情绪反应;③患者精力难以集中;④缺乏激情、情绪低落;⑤睡眠后精力感觉没得到恢复;⑥活动困难;⑦不能完成原先能胜任的日常活动;⑧患者夜间发生睡眠或比较嗜睡;⑨短期记忆减退;⑩疲乏症状持续数小时不嫩缓解.而从认知方面角度来说:90%以上患者认为癌因性疲乏属于中一种正常现象,患者更多的原因忍受疲乏,并且他们觉得疲乏并不会加重病情.应对方式方面:当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疲乏后更多的患者选择原地休息或停止活动;10%患者坚持锻炼或在医师指导下锻炼[2].

    作者:黄蓓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预防坠床提高护理人员防范意识

    提高护士的防范意思是预防患者坠床工作中重要的,通过对住院患者坠床的原因分析,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预防住院患者坠床,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需要.提高护理人员防范意识,加强护理安全教育,防范医疗事故隐患,防止住院患者坠床的发生.

    作者:张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抗生素与抗病毒药物联合用药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分析

    目的 探讨抗生素与抗病毒药物联合用药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6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所有患儿均等予综合治疗措施,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炎琥宁进行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咳嗽缓解时间(3.71±1.11)d、发绀缓解时间(4.05±2.11)d、啰音吸收时间(2.62±0.95)d、哮鸣音消失时间(2.75 ±0.76)d、气促减轻时间(2.19±0.61)d、喘憋消除时间(3.11±1 2)d以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84± 1.22)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 抗生素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有利于迅速缓解急性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乔宏伟;杜灵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胃脘痛患者应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 观察胃脘痛患者应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负性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本院诊治的128例胃脘痛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64例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面情绪改善情况、遵医行为及临床疗效.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脘痛患者应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负面情绪,并提高遵医行为,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魏香贵;张见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PCI患者强化他汀治疗的临床意义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患者的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及死亡等)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标准剂量组(S组)(10mg/d)和强化组(H组)(40mg/d),S组给药1次/d,H组入院即给予40mg,然后给药1次/d,40mg/次,PCI术后20mg/d;观察两组患者近期(30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术后30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ALT、AST、CK.结果 H组较S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而两组患者ALT、AST、CK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短期强化他汀治疗可以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患者的近期心主要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而且是安全的.

    作者:杨长宝;郑海军;李爱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出生缺陷儿的母亲心理分析与护理

    目的 分析和研究出生缺陷儿的母亲心理状况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对不同分组产妇心理状况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 观察组产妇精神病性、恐怖、偏执、敌对性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产妇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组强迫、抑都等项评分低于初中及以下学历组P<0.05;躯体化、偏执等项评分各文化程度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出生缺陷儿产妇的心理状况较差,临床采取有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缓情绪.

    作者:陈凤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对症支持治疗方案,观察组以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基础,联合BiPAP呼吸机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两组经过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均明显降低,pH 、PaO2 、PaCO2 、SaO2等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采用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疗效确切.

    作者:陈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品管圈护理预防食管癌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和研究食管癌术后应用品管圈护理预防早期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2014年,我院收治食管癌患者15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至两组,实验组采用品管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肺部并发症、心脏并发症、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结果 相比对照组,实验组经品管圈小组护理后的并发症包括:肺部并发症(9.8%)、心脏并发症(3.0%)、伤口感染(0%)的发生率都有明显降低,平均住院天数(15±3.8)d明显减少,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采用品管圈护理可以明显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各项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说明品管圈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对食管癌术后护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谢玲;周加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全身麻醉术后对中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研究全身麻醉术后对中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2014年4月行全麻结肠术59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术前、术后0.5、1、3、7d的MMSE评分及PCOD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0 5、1、3d的MMSE评分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显著(P<0 01),术后7d时与麻醉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术后7d PCOD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术后0 5、1、3d(P<0.05).结论 对于中老年行仝身麻醉术患者来说,早期存在较高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可逐渐减轻,但仍需给予临床重视.

    作者:李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医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病例60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分别命名为治疗A组,治疗B组和对照组,对治疗A组的患者采用加味四物汤进行治疗,对治疗B组采用加味四物汤治疗8w后,外用本院外洗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开瑞坦进行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A组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90.0%,治疗B组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85.0%.结论 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顽固性皮肤瘙痒症,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治疗与预防措施

    目的 在分析与研究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探讨其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 资料选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妇科接受剖宫产手术的62例术中出血患者,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一般情况,并予以针对性治疗方法,同时总结出预防措施.结果 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生命体征均趋于稳定,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剖宫产术中出血的诱发因素较多,包括切口异常、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以及凝血障碍等.针对这些因素,需要临床医护人员制定出预防措施,从而大限度提升母婴的生存质量与预后质量.

    作者:邴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美多巴、泰舒达结合运动疗法对中轻度帕金森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及康复进程的影响

    目的 研究对中轻度帕金森患者采取美多巴、泰舒达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3月100例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同时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美多巴、泰舒达、运动疗法综合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UPDRS:分(38.34±10.84)VS(44.19±10.44),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美多巴、泰舒达结合运动疗法可显著改善中轻度帕金森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神经系统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蔡朋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内漏的研究现状

    目的 对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后不同类型内漏的诊断以及治疗作一综述.研究现状 内漏是EVAR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二次干预常见的指征,并且是EVAR术后瘤体破裂的常见原因.影像学是诊断内漏的重要方法.Ⅰ型和Ⅲ型内漏为预防腹主动脉瘤破裂需要进行紧急干预.对于其他类型的内漏,如果随访期间瘤体持续增大也同样需要及时进行二次干预.大多数的内漏可以通过腔内修复进行治疗.如果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很高且无合适的腔内治疗方法可选择或者腔内治疗已经失败可以考虑行开放手术治疗.总结 本综述对EVAR术后不同类型内漏的治疗方法进行讨论:持续内漏是不可忽视的并发症,预防动脉瘤破裂,所以EVAR后需要长期随访进行内漏的诊断和治疗.大部分的内漏可以通过腔内技术治疗,但少数内漏需要开放手术治疗.

    作者:钟林堃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

    妇产科护理一直是困扰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护理过程中导致其风险产生的原因较多,如果未能及时处理,不仅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医院及妇产科社会形象,产生的影响较为深远.因此,针对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风险控制进行分析并提出个人见解,不仅能够丰富现有研究内容,也能够为妇产科改进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价值较高.

    作者:朱俊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目的 探讨并分析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以及对策.方法 收集整理2012年8月~2014年4月我院消化内科所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法总结分析患者于住院护理过程中所存不安全因素,基于此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 经分析发现,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护士自身、用药安全、陪护、患者自身等,基于这些安全隐患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系统且全面的治疗以及护理,老年患者出院时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结论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在消化内科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加强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同时针对这些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处理,除了可降低院内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外,还可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且舒适的治疗环境,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杨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药注射剂的合理用药与临床管理

    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药剂学方法从天然中药材单方或复方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可注入人体的灭菌制剂.随着现代化制剂方法的不断改进,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出现,使中药注射剂疗效突出.为减少中药注射剂使用的不良反应,笔者对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方式及临床管理措施进行探究,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提出几点参考.

    作者:杨宾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晚期胃癌的内科治疗

    胃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大多数胃癌患者在确诊时分期较晚,因而积极有效的内科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姑息性化疗、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阐述.

    作者:段金龙;赵爱光;陈静;徐燕;曹妮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46例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布洛芬在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46例早产儿,所有患儿均存在动脉导管未闭情况.患儿均采用布洛芬悬浊液10mg/kg口服,对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调查.结果 46例患儿经过治疗后有37例患儿治疗痊愈,占比例的80 4%;有9例患儿治疗失败,占比例的19.6%.46例患儿中有19例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一过性少尿症状,占比例的41.3%,所有患儿均发生在第一次给药后,但患儿生命体征均无改变.结论 口服布洛芬在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中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罗红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