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防坠床提高护理人员防范意识

张艳

关键词:坠床, 住院患者, 防范意识
摘要:提高护士的防范意思是预防患者坠床工作中重要的,通过对住院患者坠床的原因分析,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预防住院患者坠床,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需要.提高护理人员防范意识,加强护理安全教育,防范医疗事故隐患,防止住院患者坠床的发生.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骨外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骨外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的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 以我院骨科二病房2013年9月~2014年4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骨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分析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30例糖尿病骨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前后血糖稳定,术后恢复良好,没有发生并发症,仅有1例患者发生轻微感染,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6.67%.结论 对骨外科糖尿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减少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王晓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产科护理干预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母乳喂养存在的问题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1540例产妇在产后母乳喂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临床调查分析,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结果 因心理因素经过健康宣教后100%顺利哺乳;乳房扁平以及乳头凹陷者经积极治疗后吸吮成功率为98.5%;乳共皲裂者治愈率为961%;乳胀者经积极处理后乳胀消除,成功率为100%.结论 通过产科护理干预,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取得明显效果.

    作者:李桂琼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车祸致头部外伤患者的生命监护及初级处理措施对脑外伤患者的康复干预

    目的 对车祸致头部外伤患者的生命监护及初级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以有效的指导临床实践和研究.方法 对我院院前急救站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现场救活转运因车祸致头部外伤的患者60例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研究并分析我院对头部外伤患者的生命监护以及实施的初级护理措施对患者康复的影响.结果 通过对车祸致头部外伤患者的生命监护和初级护理干预后,痊愈35例,好转17例,总体的生存率为86.67%.结论 对患者实施初级护理措施,进行生命监护可有效地提高车祸致头部外伤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邵光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调节钙磷代谢及PTH改善肾性骨病的研究

    目的 观察尿毒症患者进行钙磷调节及PTH调节改善肾性骨病的进展.方法 随机选择长沙市第四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50例,治疗原发病并进行常规血液净化的基础上,通过饮食、药物等进行钙磷调节及控制PTH,每15 d监测患者血液钙、磷水平,每月监测患者PTH水平,观察时间为6个月.结果 治疗1个月后患者血磷有所下降血钙有所升高,3个月后患者血钙血磷有稳定控制,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3个月后PTH均存在明显下降趋势,数据分析无统计学意义,骨痛及肌肉无力等症状存在一定程度缓解,影像学治疗均显示好转趋势(骨折患者存在愈合等),6个月时,血钙、血磷及PTH均有明显改善,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骨瘤及肌肉疼痛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影像学治疗显示骨折愈合.结论 积极的钙磷调节及控制PTH可改善CKD-MBD患者预后,防止病情进展,促进骨折愈合等.

    作者:曾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冠心病治疗过程中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1年5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60例冠心病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有3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基础的护理治疗,给予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分析两组的终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治愈冠心病上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苏亦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择2013年4月~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疝气患者60例,按住院顺序分人数均等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的30例患者使用高频电刀进行手术,对对照组30例患者使用普通手术刀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在结束手术之后,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结果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发生伤口感染的情况有6例,发生脂肪液化的情况有4例,经过统计,愈合不良率占33.3%;对照组患者没有发现脂肪液化的现象,其中伤口感染患者有2例,经过统计,愈合不良率达到6.6%.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愈合不良率,两者的差异比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对于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在对症治疗后,其症状都不同程度的消失.结论 通过研究证明,对疝气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高频电刀对手术切口的愈合会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因此,使用高频电刀进行手术的时候,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作者:成海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产科护士疼痛知识培训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通过对产科护士进行疼痛知识的培训,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方法 对我院产科20名护士进行疼痛知识培训,通过问卷调查,对培训前后产妇的疼痛护理满意度以及疼痛缓解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培训前后:产妇对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7%和97%,对疼痛缓解的满意度分别为70%和87%,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和疼痛缓解满意度在疼痛知识培训后都有了显著上升,P>0.05.结论 开展疼痛知识的培训,提高产科护士对疼痛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者:谢华英;陈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和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三组,分别为子宫动脉栓塞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组和经阴式子宫肌瘤剔除组,每组各20例患者,将其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三组患者均保留子宫,临来症状改善明显,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在术后的随访过程中发现,子宫动脉栓塞组恢复时间较子宫肌瘤剔除组的稍慢,复发率子宫肌瘤剔除组的患者较子宫动脉栓塞组稍高.结论 研究发现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和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效果非常明显,但是各有优缺点,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用合适的治疗手段.

    作者:宋秀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35例中西药联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联合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7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为治疗组135例和对照组1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的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高于对照组的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联合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动脉功能,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宁永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胃肠减压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胃肠减压进行护理干预,来了解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胃肠减压期间所产生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在2011年9月~2012月3月入住的要进行胃肠减压的62例新生儿进行常规的护理,这作为对照组;对2012年3月~9月入住的58例要进行胃肠减压的新生儿实施优质舒适的护理干预服务,这作为实验组.比较两个组其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引流通畅、皮肤损坏以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实验组在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引流的通畅程度都优于对照组,并且其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胃肠减压中的应用使得操作过程一次性成功率更高,引流更通畅,使护理质量有了更明显的提高.

    作者:郑静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在牙体牙髓病的治疗中CBCT的应用探究

    锥形束CT(CBCT)是上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够清晰显示颔面部的三维解剖结构,克服了二维图像中相邻解剖结构干扰问题的三维成像技术,由于它有较快的扫描速度、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较小的辐射剂量、较少的图像伪影等优点,在牙体牙髓病的各个领域都得以广泛应用.本文就在牙体牙髓病领域中CBCT的应用探究做出概述.

    作者:易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产科子宫切除60例临床分析

    为了研究分析产料子宫切除的主要因素,期以降低产科子宫切除率,减少子宫切除并发症的发生频率,提高产科质量,并探讨手术方式.本人分析了我院近十年间的60例子宫切除情况及并发症.在分娩的18653例中,共有子宫切除60例,子宫切除率为0.03%,且全部因分娩后大量出血.其中胎盘因素占据首位.胎盘因素以及剖腹产因素是产科子宫切除的主要因素.想要有效地减少产科子宫切除率,就要减少胎盘因素的发生,预防产后出血.

    作者:蒋春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车祸伤后15d肺脂肪栓塞致死引发医疗纠纷法医学分析1例

    肺脂肪栓塞临床发病突然,可致急性死亡,在法医学实践中并不多见,易漏诊误诊,导致案件处理错误.在法医学检案中应系统尸体解剖,详尽的组织学检验,必要时还需进行相应的特殊检查,分析肺脂肪栓塞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法医学特征.

    作者:殷达明;李志洪;龚道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丹参酮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酮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2月收治的8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对照组表法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42例)给予丹参酮治疗,对照组(42例)等于布洛芬治疗,均治疗3d.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2%,两组对比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有10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丹参酮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作者:洪华烽;金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以扳髋推臀揉压法及推挡摇摆正筋法为主结合医疗练功治疗慢性腰肌劳损49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以“扳髋推臀揉压法”、“推挡摇摆正筋法”为主结合医疗练功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结果.方法 笔者收集了2001~2009年的49例临床病例,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为诊断依据,推拿治疗以“扳髋推臀揉压法”、“推挡摇摆正筋法”为主,配以常规放松手法,治疗后指导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医疗练功.结果 本组腰肌劳损患者49例,治愈率22.4%,总有效率90%;多数患者病程较长且组织变性较严重,故达到病理康复的目的 很难,这里所提及的治愈是以临床康复为标准的治愈.结论 采用“扳髋推臀揉压法”意在矫正因长期不良姿势导致的骶髂关节倾斜移位;“推档摇摆正筋法”是根据“正骨先正筋”的指导思想,在动态环境下尽大可能纠正腰部生理曲度;对于患者而言,推拿疗法属被动运动,医疗练功属主动运动,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起到协同和互补的作用.

    作者:李炜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对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测定血清中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探讨其在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科2013年9月~2014年5月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5例,同期健康对照组20名,采用自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PCT,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CRP,同时检测患者白细胞计数.结果 3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PCT、CRP、WBC计数的对感染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2.9%,82.9%,48.6%,特异性分别为70%,100%,100%;对细菌性感染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100%,100%,63.2%,特异性为81.3%,37.5%,68.8%,且在细菌性感染中,PCT、CRP、WBC计数升高较非细菌性感染显著.结论 测定血清中PCT、CRP含量对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段前梅;韩长鸣;姚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红外线治疗带状疱疹39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配合神灯照射治疗带状疱疹(HZ)的方法.方法 采用中药辨证施治、西药抗病毒、增强免疫能力等多种中西医结合手段配合神灯照射治疗方法.结果 共39例患者,治愈30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44%.结论 中西医结合配合神灯照射治疗HZ能明显加快症状消除,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作者:周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

    目的 重点探索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观察、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2年1月~2013年8月我院住院及门诊的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加强对患者的护理,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总共有125例,显效率高达62.5%,治疗效果为有效的总共有48例,有效率达到24%.治疗效果为无效的总共有27例,无效率达到3.50%.患者不满意的总共有1例,不满意率为0 5%.较满意的总共有40例,满意率达到20%,非常满意的总共有159例,患者的满意度仅仅达到79.5%.结论 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覃文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微创手术治疗76例儿童疝气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效果

    目的 探讨与分析微创手术对儿童疝气术后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收治的76例儿童疝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手术治疗组(简称对照组)38例以及微创手术治疗组(简称观察组)38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相关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的相关指标(自主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在儿童疝气中应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佳,主要表现在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加快下床自主活动时间,减少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具有较好推广价值.

    作者:刘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快速康复外科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首次下床时间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7月~2014年7月某院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护理,试验组将快速康复外科运用于术后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术后24h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运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能有效促进早期下床活动及疾病康复.

    作者:周加玲;王志成;曹林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