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护理讨论

周芬

关键词:老年患者, 深静脉置管术, 老年人, 股静脉置管术, 周围静脉, 危重病例, 临床工作, 静脉通路, 病情变化, 安全, 锁骨下, 合并症, 技术
摘要:深静脉置管术是一种较安全且可靠的技术,可以减轻患者痛苦,为临床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老年人病情变化快、合并症多、危重病例多,常需要建立稳定可靠的静脉通路,而老年人往往周围静脉条件差,故深静脉置管术尤其适合在老年患者中开展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和股静脉置管术各有优缺点,后者更加安全[1].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心衰患者Pro-BNP,细胞外基质重构(ECM)IL-6三类标志物联合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Pro-BNP,细胞外基质重构(ECM)IL-6三类标志在心力衰竭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9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的90例无心力衰竭患者为对照组,在清晨空腹提取所有患者的静脉血3毫升,离心提取血清后低温保存,然后采用ELISA法、放射免疫法和酶标多克隆抗体夹心法对三种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 3种标志物与心力衰竭显著相关.结论 3种标志物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反应出心力衰竭的情况,如果在临床上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巩贵宏;杨建涛;张海波;李红梅;徐聪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老年性糖尿病合并缺血性中风护理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讨研究老年性糖尿病合并缺血性中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糖尿病合并缺血性中风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患者实施护理,包括心理、饮食、跌倒等方面.结果 本次护理对糖尿病合并缺血性中风患者有显著效果,显效患者为21例,占总人数的42%;有效患者为27例,占总人数的54%;无效患者为2例,占总人数的4%.结论 有效护理对糖尿病合并缺血性中风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有效地帮助患者克服害怕、恐惧等不良情绪,能够帮助其降低血糖,促进患者顺利出院,获得非常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解义艳;袁兴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基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 探析运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治疗和护理,48例患者痊愈,2例患者中转开腹治疗后痊愈,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结论 运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术后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郎滢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超声检查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

    淋巴结结核居肺外结核发病率的首位,其中以颈部淋巴结结核为多见[1],因其位置表浅,高频超声作为一种无痛性诊断技术已成为颈部淋巴结结核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特别是近年来多普勒技术、超声造影技术及弹性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超声检查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进一步提升.现就各种超声检查技术在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价值做作一综述.

    作者:成瑞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理在社区老年哮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社区老年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45例,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人性化护理、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度评分为(94.52±5.23)分,用药依从性良好率为91.11%,1年内复发率为2.22%,患者满意度为100.0%,以上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社区老年哮喘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雪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7例双镜联合治疗胃间质瘤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7例行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患者术前充分评估,做好心理护理、皮肤准备;术后加强饮食、活动、管道、用药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或预防并发症.结果 7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井发症,均于术后1w左右出院.结论 细致周到的护理是保证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成功的关键之一.

    作者:付洁琼;吴伟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儿童伴分泌性中耳炎的腺样体肥大的诊断治疗

    目的 探讨儿童伴分泌性中耳炎腺样体肥大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伴分泌性中耳炎腺样体肥大患儿111例,回顾分析治疗方法及临床资料.结果 111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使用辅舒良喷鼻治疗之后,治愈98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2%.结论 儿童伴分泌性中耳炎腺样体肥大患者使用辅舒良喷鼻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症状,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崔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有效方法,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分析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呼吸道管理的方法和处理措施.结果 经畅通呼吸道、雾化吸入治疗、有效拍背排痰、充分补液、抗炎等综合治疗和护理干预,治疗好转出院87例.结论 充分做好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干预,可提高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慢阻肺的发作次数,延缓病情,缩短住院时间,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作者:吴韩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的作用探究

    目的 探讨分析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临床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性化护理应用干小儿肺炎的作用较大,可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指导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聂贤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手术切除后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后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 对68例瘢痕疙瘩患者采用手术切除,根据患者需求,手术后32例应用曲安奈德注射预防瘢痕形成和36例应用芭克外用预防瘢痕形成,然后评价疗效.结果 32例瘢痕疙瘩治疗结束后,经过2年随访,其中治愈3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8%芭克治疗36例其中治愈2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6.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切除后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具有良好的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君;朱传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在疼痛科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于疼痛科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50例疼痛科患者中将心理护理普遍运用在护患沟通中: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②加强护理对象的支持体系:(1)协调并促进护理对象间的良性交往;(2)争取家属,亲友,领导的支持和配合;(3)加强护理宣教创造良好舒适的环境;(4)合理使用心理治疗方法.结果 心理护理对护理工作产生显著效果.也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结论 正确运用心理护理对于护理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使患者的配合程度产生明显提高.

    作者:付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腔内同期治疗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行TURP手术时同期微创处理膀胱结石的方法.方法 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行同期手术治疗时,我们先用肾镜用EMS清石系统处理结石,再换电切镜行前列腺电切.结果 98例患者均同期治疗疗效肯定,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术中出血与单纯前列腺电切相仿.讨论 前列腺电切和肾镜联合EMS清石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是微创,疗效肯定,避免开放手术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华松;李扬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妊高征患者肌酐和尿酸水平变化分析

    目的 探讨妊高征患者肌酐和尿酸变化情况,进而为预防妊高征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 选自2012年12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妊高征患者36例,将其命名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正常孕妇36例,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肌酐和尿酸变化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研究组妊高征患者肌酐及尿酸水平在4w内显著上升,且中度妊高征及重度妊高征患者的肌酐及尿酸上升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妊高征患者.结论 通过测定肌酐及尿酸,能够了解孕妇是否有患有妊高征的危险,并且能够科学的分析妊高征患者的严重程度.

    作者:陈小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的分析和探讨

    目的 探讨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 选取某院妇产科曾收治的126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住院期间患者感染情况,记录出妇产科患者的感杂率及感染部位.结果 在所选取的126例患者中,妇科手术患者(67例)的感染人数为7例,占总调查人数的10.4%;产科手术患者(59例)的感染人数为10例,占总调查人数的16.9%.其中妇产科手术患者的感染部位通常以切口感染、宫腔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及肠胃系统感染居多.结论 妇产科护理过程中产生的感染因素很多,重视妇产科的感染因素,加强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及规范性,以此降低妇产科住院患者的感染率.

    作者:姜玉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酸化水在烧伤浸浴治疗的应用

    目的 探讨酸化水浸浴治疗烧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烧伤科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研究组采用酸化水浸浴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于治疗1w后取创面分轻物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创面细菌培养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植皮手术时机优于对照组.结论 烧伤患者采用浸洛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疼痛,保持创面清洁,减少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促进创面的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蔡颖;胡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口腔科护理人员防护状态与院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通过调研对口腔科消毒护士的职业暴露,进行自我防护,杜绝院内感染和职业感染的发生.探讨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因口腔科器械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污染比较严重.消毒护士承担着回收消毒灭菌工作,污染的器械对护士的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据统计口腔科医务人员因接触HBV患者发生污染机会可增3~6倍.血清HBsAg阳性率是其他科室人员的4倍,是感染HIV、HBV、HCV的高危人群.而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无法确定每个就诊患者是否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因此我们采取严格的预防措施是很有必要的.口腔科护士的自我防护和控制预防院内感染是我们工作中的重点.

    作者:穆美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肿瘤患者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前瞻性护理

    目的 分析研究肿瘤患者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前瞻性护理工作.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92例肿瘤PICC置管患者,分析PICC置管行前瞻性护理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的经验.结果 108例患者为满意,75例患者为基本满意,不满意患者有9例,患者的满意度为95.31%.结论 肿瘤患者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前瞻性护理的关键在于置管前的充分准备,置管中的娴熟操作,重管后的局部护理,每一步从预防角度出发,对控制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朱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利用LIS系统优化检验工作流程

    目的 优化现行的医院检验科的工作流程,提高LIS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检验质量.方法 通过实验室仪器双向通讯和LIS系统通讯中条码技术的使用,使现代仪器的自动化特点得到充分体现,提高标本的处理速度和缩短检验结果回报时间(TAT)[1].结果 同样处理400个标本的条件下,优化工作流程后TAT时间平均减少了30min,每次100个标本所需的编号时间从30min减少到10min,所需人员从2人减少到1人,同时,减少了人为差错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论 随着标本量逐年的增加,运用更优化的检验流程能更高效地处理标本信息的录入和缩短报告结果的时间,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惠志强;朱立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快速康复外科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首次下床时间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7月~2014年7月某院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护理,试验组将快速康复外科运用于术后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术后24h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运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能有效促进早期下床活动及疾病康复.

    作者:周加玲;王志成;曹林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维生素D缺乏对儿童疾病的影响

    目的 分析探讨维生素D缺乏对儿童疾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到市妇儿医院门诊就诊的3~8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100例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同时随机选取100例维生素D缺乏的儿童作为观察组.检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儿童血清25-(OH)D3、IgA、IgM、IgG、IL-4、IFN-γ水平,分析维生素D缺乏与免疫功能低下和哮喘之间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儿童血清25-(OH)D3+、IIgA、IgM、IgG、IFN-γ水平(65.92±9.23nmol/L,0.59±0.27g/L,1.61 ±0.59g/L,10.56±.2.93g/L,15.23±2.33pg/m)较观察组(26.84±3.65nmol/L,131 ±0.70g/L,1.77±0.52g/L,11.12±2.01g/L,23.24±6.01pg/m)为低,且差异显著(P<0.05);血清IL-4(21.77±5.21pg/m,6.34±0.79pg/m)水平较对照组为高,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维生素D缺乏免疫功能低下和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应注意防范儿童维生素D的缺乏.

    作者:杨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