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清
目的 观察医用三氧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视疲劳患者随机分为眼药对照组和三氧配合眼药治疗组,每组60例.眼药对照组用司徒伦滴眼液点眼,1~2滴/次,3次/d,持续用药4w;三氧配合眼药治疗组在按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医用三氧治疗,2次/w,连续4w.然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眼药对照组总有效率86.7%,三氧配合眼药治疗组总有效率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而且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降低.结论 医用三氧治疗视疲劳疗效显著,可降低复发率,为治疗视疲劳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绿色环保的治疗方途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小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鼻内镜下单纯鼻底开窗术在上颌骨囊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8例鼻内镜下行单纯鼻底开窗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穿刺细胞学检查或CT检查,确诊为上颌骨囊肿疾病,随机特患者平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病例,观察组于鼻内镜下,实施单纯鼻底开窗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手术刮除治疗,经半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与并发症情况.结果 ①经随访得知,观察组中无患者疾病复发,对照组中有6例疾病复发病例,复发率为17.6%,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②观察组中有1例并发症病例,并发症率为2 9%;对照组中有6例并发症病例,并发症率为17.6%.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对患者行鼻底开窗术治疗,可以使手术操作更加简单,取得较好的疗效,改善患者疾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云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肝手术后胆漏症状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42例肝后手术胆漏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28例患者采用综合的手术治疗,对照组14例患者给予单纯治疗,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6.4%,没有并发症的出现,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71.43%,并发症发生率为14.3%.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肝手术后胆漏患者给予通畅引流,梗阻解除的综合手术治疗,可使其得到显著治疗,减少并发症,值得推荐.
作者:郭利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经乳腺钼靶检查,但又不能触及的病变,进行术前穿刺定位的配合.方法 对72例患者给予术前指导、心理护理、物品及药品准备,术中积极预防及处理迷走神经反应、气胸的发生,密切观察病情,妥善固定定位针;术后切除标本再摄片,预防感染等配合设施.结果 72例均一次性定位成功,离体标本摄片后证实切除全部病灶.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通过对58例胸腔积液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微管),采用虹吸原理引流胸腔积液的护理体会,虹吸方法在微管闭式引流中效果确切,护理管理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常规闭式引流.运用虹吸原理行微管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护患双赢的治疗方法.加强引流期间导管护理、引流液观察、皮肤护理,是保障引流通畅,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的关键.
作者:吴瑛;王秀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氧酸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SCF)的关系.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SCF的患者31例为SCF组,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冠脉无狭窄且血流正常者3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结果 SCF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发生SCF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呈正相关.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可能通过对血管内皮的损失作用参与SCF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夏继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治我院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组,治疗组31例,用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29例,单用二甲双胍,疗程12w,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FPG、2 hPG、HbA1C、HOMA-IR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且ISI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性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磊;张建伟;李博一;陈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治疗心室电风暴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心室电风暴患者均采用紧急电复律或电除颤,同时应用胺碘酮治疗,胺碘酮无效者联合应用艾司洛尔.结果 32例心室电风暴患者中13例应用胺碘酮后有效控制,胺碘酮有效率40.6%,19例胺碘酮无效患者应用艾司洛尔,15例得以有效控制,总有效率87.5%,4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胺碘酮联合艾司洛尔治疗心室电风暴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李文庆;程志勇;邓立菊;张春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基层医院肺结核咯血临床诊断、治疗经验,提高救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4月新疆巴楚县人民医院诊治的59例肺结核并咯血患者临床诊断、治疗及转归资料.结果 本组59例患者经过规范抗结核治疗及略血的对症处理,52例患者咯血量逐渐减少至停止,4例患者给予介入止血治疗,治愈出院,3例大咯血并严重并发症患者抢救性治疗效果不佳及时转院.结论 肺结核患者发生咯血是常见的症状,但基层农牧民往往不重视初期的诊治,基层医院应做好肺结核预防宣传工作,可根据患者咯血情况给予对症药物治疗,降低肺结核咯血量,减少患者发生生命危险的几率.
作者:苗玉林;钟玉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方法 胎儿超声筛查分3个阶段进行,对7283例孕妇(12w以上)进行超声检查,记录胎儿畸形的超声检查结果.与分娩、引产后度部分尸解后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经分娩、引产后及部分尸解后证实的胎儿畸形57例,超声检出54例,检出率7 41‰,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4.74%,漏诊3例,漏诊率5.26%.结论 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晓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已手术的65例子宫腺肌症的彩超声像图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65例子宫腺肌症中,均经手术病例证实,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90.8%(59/65),其中误诊6例:子宫肌瘤4例,占6.1%(4/65);子宫肥大症2例,占3.1%(2/65).结论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二维图像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依据,从而提高子宫腺肌症的诊断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雷;聂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124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方法,给予研究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记录并分析两组凝血指标、不良症状改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凝血酶原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比对照组长,纤维蛋白原浓度明显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偏瘫、语言障碍及视力障碍不良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呕吐、头晕、皮疹以及牙龈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抑制病情进展,并且用药安全系数较高.
作者:何雄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小剂量雌激素治疗更年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更年期妇女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4例更年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性心脏病患者,按动脉造影检测结果的不同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为32例冠脉管腔狭窄≥50%伴心肌缺血;对照组为32例将冠脉正常或冠脉狭窄<50%;两组患者应用小剂量雌激素治疗,观察激素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通过对两组观察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性激素雌二醇(E2)、雌三醇(E3)、孕酮(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性激素争酮(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小剂量激素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更年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性心脏病影响着妇女的生活质量,通过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给予小剂量雌激素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血脂、血糖.
作者:代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甲强龙冲击疗法治疗急性期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甲强龙1组(n=21)、甲强龙2组(n=18)和地塞米松组(n=21),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甲强龙1组21例中显效16例(76.2%),有效3例(14.3%),无效2例(10.0%);甲强龙2组18例中显效12例(66.7%),有效3例(16.7%),无效3例(16.7%),地塞米松组21例中显效12例(57.1%),有效3例(14.3%),无效6例(28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入院时EDSS评分分别为(5.5±1.7)、(5.6±1.7)、(5.4±1.8),出院时分别为(2.4±1.4)、(2.6±1.4)、(3.1±1.6),EDS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强龙1组出院时EDSS评分显著低于甲强龙2组及地塞米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甲强龙1组为3.9%,甲强龙2组为4 2%,均显著低于地塞米松组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强龙递减式冲击治疗效果优于普通冲击治疗及地塞米松治疗.
作者:王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手足皲裂是一种多发于冬季的一种物理性疾病,其病因较复杂.临床病例多位年龄较大,接触酸碱、有机溶剂,真菌感染及一些先天遗传病等引起.本病既可以是手足癣、湿疹等多种疾病的伴随症状,也可是一个独立的疾病.由于手足掌跖先天缺乏毛囊和皮脂腺角质层,所以保护性增厚使得手足部皮肤干硬,以减少外界因素对手足部刺激.
作者:贾大海;王树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影响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的因素与控制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将调查对象选择为我院检验科的48名人员,向其发放我院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总结分析其选出临床生化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并研究控制方法.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检验科的人员选择的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因素主要为:饮食与药物占97.9%,生理因素占93.8%,检验仪器占89.6%,标本处理过程占87.5%,检验者自身素质占87.5%.结论 在分析影响因素,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的同时,检验科的人员需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检验,定期保养设备,维持良好状态,使不同因素影响检验结果的程度尽可能降低获得的预防,使生化检验的质量得到保证.
作者:丁春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药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建立药患双方的和谐关系.方法 对门诊药房的药患纠纷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结果药师服务质量、患者个人因素和医院管理不足是引起药患矛盾的主要原因.结论 药师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医院加强管理等,可减少和防范药患矛盾的发生,有利于构建和谐药患关系.
作者:强东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总结45例唇裂手术患儿手术前心理沟通效果,为保证护患沟通的连续性,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由心理咨询师及护士根据不同年龄患儿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与患儿建立亲密的关系;沟通时注意融入患儿的生活中,与患儿一起玩耍,缓解家长的心理压力;灵活运用各种沟通技巧,使患儿能主动配合护士进入手术室.
作者:石琼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多层CT在诊断宫颈癌淋巴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了在2012年3月~2014年5月入住我院的早期宫颈癌患者108例,年龄33~72岁,平均年龄(45 3±5.4)岁,采用多层螺旋CT方法与病理方法检测,对宫颈癌的分期进行判断,并对其特征进行归纳和判断淋巴结转移的阴阳性.结果 多层螺旋CT检测显示78例符合标准,其中Ⅰa期3例、Ⅰb期21例、Ⅱa期38例、Ⅱb期10例和Ⅲ期6例,其特征在下文描述;且多层螺旋CT检测的假阴性率为21.55%,假阳性率为20.0%.结论 由于多层螺旋CT的引入,经济,快速,便捷,且对宫颈癌是否发生淋巴转移诊断效果较好,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但是其运用仍然需要多种影像学技术相结合,同时可结合临床肿瘤标记物等相关指标,从而进一步提高对阳性淋巴结的检出率,提高对患者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李乾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累及系统/器官及药物给药途径.方法 选择我院近年来自行报告的326例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病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与不良反应发生相关的资料,主要包括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药物类别及构成比、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致不良反应临床药物的给药途径.结果 326例患者中,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药物类别比例居前三位的依次为抗菌类药物(31.29%)、中成药剂(16.56%)、循环体系药物(11.35%);不良反应所累积的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55.83%)、胃肠消化系统(13.50%)、全身性损害(9.20%);致不良反应临床药物的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68.40%)和口服(14.11%).结论 抗菌类药物是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药物,皮肤及其附件是药物不良反应累及的主要系统,静脉滴注是引发不良反应的重要途径.
作者:徐俊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