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大海;王树梅
目的 探究与分析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2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式下主观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试验组主观舒适度为95.00%,对照组主观舒适度为81.67%,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主观舒适度明显增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5.00%,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护理满意度明显增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主观舒适度,且满意度较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汤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心肌缺血预适应对初次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近期影响.方法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病例161例,按梗死前48h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缺血预适应(Ip)组78例和无缺血预适应(NIP)组83例,将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心肌梗死面积,心肌坏死标志物,QTd,AMI主要并发症,院内病死率IP组明显低于NIP组,LVEF高于NI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再梗死和h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肌缺血预适应具有保护心肌,减轻心肌细胞损伤,减少梗死面积,减少心律失常,改善左室功能的作用,提示心肌缺血预适应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预后.
作者:夏世杰;方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腰腿痛患者采用身痛逐淤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和优势.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牧治的143例腰腿痛的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82例患者采用身痛逐淤汤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61例患者服用腰痛宁胶囊的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0%,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较大,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腿痛患者采用身痛逐淤汤加减治疗,可使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谢计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析厄贝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厄贝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58.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连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计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措施,总结其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诊治24例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 经针对性的治疗以及护理2~3w后,24例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完全再通20例,部分再通4例,无肺栓塞和死亡病例.结论 重视脑卒中患者的高危因素,对于急性脑卒中并发DVT患者应认真分析成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改善预后.
作者:薛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腹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轻、治愈率高等优点,并且视野清晰、有助于辨别精细解剖结构等优势,在外科领域被广泛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器械改进创新,在泌尿外科领域,它已被广泛接受并逐渐走向成熟.
作者:纪坤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54例MHD患者,均在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 0g,2~3次/w,治疗3个月.结果 治疗后,患者透析相关低血压、肌肉痉挛度食欲不良现象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补充左卡尼汀可安全、有效地降低透析相关低血压、肌肉痉挛的发生强,明显改善患者的食欲.
作者:潘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骨科椎管内麻醉患者术前禁饮的适宜时间.方法 选择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骨科126例椎管内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2例,实验组64例.对禁饮期间、术中、术后6 h内以及术后3 d内分别进行有无口渴、呕吐、胃肠道反应、以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发生情况比较.结果 观察组禁饮期间口渴、术后胃肠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呕吐、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短术前禁饮时间可以减少患者口渴、术后胃肠道反应.
作者:林会芬;王建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医疗卫生保健期望的不断提高,医疗机构与就医人群之间时常发生医疗纠纷,并呈上升的趋势.本文结合肿瘤学的专业性和患者的特殊性总结出肿瘤专科医疗纠纷的特点和原因并提出有效地防范措施,为医院妥善处理医疗纠纷,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供数据支持和思路,为缓和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建议.
作者:陶丽;王金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初产妇常规会阴侧切术与选择性会阴侧切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102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所有产妇均常规给予会阴侧切术,观察组采用选择性会阴侧切术.结果 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150.36±30.31)mL、产后住院时间(2.11±0 61)d、性生活恢复时间(45.50±5.60)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水肿发生率(5.88%)、疼痛(9.80%)、切口感染(7.84%)、息肉(3.9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选择性会阴侧切术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章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鼻饲发生反流及误吸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昏迷鼻饲患者50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给予患者鼻饲护理的过程中发生反流误吸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与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中明显反流8例,可疑反流6例,其中误吸4例中1例出现吸入性肺炎.反流及误吸的发生与患者鼻饲卧位,胃管位置,胃管插入深度及粗细,输注速度与注入量,腹胀,胃内残留量多及吸痰刺激等有关.结论 在对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患者反流误吸的现象发生率较高,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引起呼吸系统并发症,给患者的生命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作者:邓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经口、咽入路处理颅颈交界区病变的应用解剖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2月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18例,通过模拟不同经口、咽入路入路手术,对经口、咽入路处理颅颈交界区病变的应用解剖进行分析.结果 单纯经口咽入路处理显露于斜坡下1/3~C2椎体下缘范围;经软、硬腭切开入路处理使纵向显露范围增加,且能显露于斜坡中部至C2/C3间隙范围;经上颌骨截骨入路使纵向显露提高,且能显露至斜坡上1/3及蝶窦.结论 临床采取经口、咽入路进行颅颈交界区病变处理能较好显露病变,且临床创伤小,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术式处理颅颈交界区病变,有较好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彭耀金;聂团文;邓春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单位根据市局统一部署,在上级督导组和联系点领导的督导指导下,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努力健全服务群众的体制机制,有效促进了采供血服务能力新跨跃.
作者:杨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科转运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质量改进小组,分析转运设备完好率低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制定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结果 经过五个月的持续质量改进,急诊科转运设备的完好率由92.6%提高到了100%,使急诊科危重患者的转运安全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科转运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杨陈琴;张海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3个月)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72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分成生存组和死亡组,记录入院时的临床资料,进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和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并收集患者血清检测降钙素原(PCT),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单项及联合应用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生存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浓度为(0.47±0.36)ng/mL,显著低于死亡组的(1.31±1.27)ng/ml(P<0.001).血清降钙素原(PC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5(0.667~0.883) (P<0.001).对血清降钙素原(PCT)、SIRS及CTP评分等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联合预测模型,联合预测因子的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888(P<0.001).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PCT)可用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临床预后的预测,与其它指标的联合运用可有效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作者:唐宗青;张小斌;赵秋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职业倦怠是在从事连续、紧张、大量的工作而又无法获得预期目标时产生的一种对工作的厌恶和冷淡,对服务对象的退缩和不负责任及由此所导致的身心耗竭状态[1-2].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患者需求的提升及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护理行业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护士群体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她们不仅面临工作、学习的压力,同时面临来至婚姻,家庭,孩子等多重挑战.据大量文献报道,目前我国护士职业压力问题尤为突出,工作高度倦怠者高占59.1%[3],这一严重现象,不仅损害了护士的身心健康,降低了工作、生活质量,进而导致人才流失,阻碍了优质护理进程,更加阻碍了医院内涵发展建设的步伐.这一严重现象应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干预,提前预防,为护士的身心健康,保障患者就医安全,进一步提高优质护理,进而为提升医院内涵做出实际举措.就目前一线护士所面临的职业倦怠提出具体的干预措施,为管理者提供参考.
作者:吴秀;李晓琴;刘晓莉;孙小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用于手术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37例手术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护理组185例和对照组152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护理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等内容.观察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术后感染和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护理后,护理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用于手术室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依从率,从而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对临床手术患者有重要意义.
作者:白英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青老年甲亢差异及心理治疗对老年甲亢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50例老年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0例青年甲亢患者为对照,入院开始就进行检查完善和评估,并对老年甲亢进行分组,25例进行密集的心理干预,剩余的不做心理治疗处理.对照研究疗效.结果 老年甲亢多项临床表现明显比青年甲亢较严重,且存在少数自杀倾向;心理治疗老年甲亢早期可以起到明显效果,效果优于为对照组(P<0.05).结论 青老年甲亢存在较大差异,心理治疗对老年甲亢的早期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江燕;梁瑜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暴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2年1月~2014年6月已经运用了中西结合治疗暴聋的26例患者的临床治疗的相关资源进行总结性回顾分析.结果 采用中西医治疗暴聋的26例患者中,12例痊愈,为461%;8例好转,为30.7%;4例显效,为15.3%;2例无效,为7.9%;总有效率达92.1%.同时,病程的长短和疗效有很大的关系,7d内和8~30d的病程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30d以上的.讨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暴聋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的身体尤为重要,人们对医疗护理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手术室护士对手术体位的潜在危害性要有充分认识,正确安置手术体位,术中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医疗事故,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以保证患者安全[1].因此,掌握标准手术体位的安置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是保证患者安全舒适及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措施.
作者:罗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