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探析

徐俊

关键词:临床药物, 不良反应, 用药安全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累及系统/器官及药物给药途径.方法 选择我院近年来自行报告的326例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病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与不良反应发生相关的资料,主要包括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药物类别及构成比、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致不良反应临床药物的给药途径.结果 326例患者中,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药物类别比例居前三位的依次为抗菌类药物(31.29%)、中成药剂(16.56%)、循环体系药物(11.35%);不良反应所累积的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55.83%)、胃肠消化系统(13.50%)、全身性损害(9.20%);致不良反应临床药物的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68.40%)和口服(14.11%).结论 抗菌类药物是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药物,皮肤及其附件是药物不良反应累及的主要系统,静脉滴注是引发不良反应的重要途径.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分析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出现的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4年6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121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并发症发生原因,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研究护理效果.结果 1210例手术共发生并发症4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1%其中术中并发症30例,术后并发症19例,所有并发症经过针对性治疗和护理后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出现与术前准备、术中操作以及术后护理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腹腔镜手术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辛蕾;刘娅楠;于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厄贝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厄贝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厄贝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58.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连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3%石碳酸联合康复新液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伤口的疗效分析

    伤口感染是外科手术潜在的风险,也是临床非常棘手的并发症.在临床工作中,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伤口虽经常规换药和敏感抗生素治疗,伤口仍红肿疼痛、分泌脓性液而长期不愈.

    作者:曾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思乐扣在锁骨下静脉导管固定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锁骨下静脉导管固定的合适方法.方法 将60例放置锁骨下静脉导管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用缝合的方式固定导管,实验组采用思乐扣固定,观察两种不同导管固定方法的效果.结果 不同固定方法导致的导管脱落,导管部分脱出,导管成角,患者的不适感及计划外导管维护次数,用思乐扣组明显优于缝合固定导管组.结论 思乐扣用于锁骨下静脉导管固定,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减少,这样不但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而且减少了住院的费用.

    作者:罗艳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照护需求的十年文献回顾与分析

    目的 回顾并分析国内有关姑息照护文献的相关情况.方法 在CBM中分别以“姑息护理/姑息照顾/姑息照护”为关键词,对2005~2014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并使用万方、维普和中国期刊全文数字库(CNKI)补充查找.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CBM中检索到相关记录152条,在万方、维普、和CNKI中分别检索到8条、153条和140条相关记录,共检索到文献453篇.将所有文献查阅统计后,除去重复的或一稿多投的251篇,无法查到原文的文献23篇,终符合条件的相关文献共有179篇.结论 姑息照护正成为护理发展的新趋势,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研究方法的不完善,适用对象的范围狭窄,研究人群局限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讨和深思.

    作者:赵江;孙志岭;钱鑫;谷利斌;高海霞;焦文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要点及并发症观察

    目的 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发病因素以及相关护理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行腹腔镜就诊的妇科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相关医学参数,具有可比性(P<005).对照组利用传统护理方式进行相关护理工作,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并发症实时监测的护理方式.结果 治疗组无术后并发症出现,对照组出现术后并发症5例,相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利用有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能够在根本上减少并发症出现的概率.

    作者:曹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卡维地洛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血清IGF-1表达水平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卡维地洛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血清IGF-1表达水平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应用硝苯地平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服用美托洛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PW(左室后壁厚度)、LVGI(左室球径指数)、LVMI(左室重量指数)、IVS(室间隔厚度)及血清IGF-Ⅰ的改变.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LVMI、LVGI减少更为显著,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LVPW、LVM1、LVGI较治疗前改善程度多余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中IGF-1都低于治疗前,然而观察组的IGF-1治疗前的减少值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洛在治疗高血压心脏病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GF-1的表达,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炜旭;隆兴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气管镜下行肺活检术的护理

    对2013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中因肺部疾病的15例病例,我们采用经电子支气管镜下活检钳进行肺活检,支气管镜肺活检术(TBLB)具有安全准确、简便易行的优点,护士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评估,确定护理诊断,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通过检查和护理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李星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中患者低体温的研究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恢复快等优势.但由于前列腺增生患者自身生理特点以及书中需关系也持续冲洗,易引发围手术期中心体温低于36℃.一旦出现围手术期低体温即可造成麻醉药物代谢减慢、免疫功能受影响及凝血机制紊乱等.尤其对于患者各免疫系统功能来说,可能造成其循环系统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导致肺血管阻力升高、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等严重并发症.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应充分了解患者手术过程中造成低体温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提高重视、将降低低体温发生率作为工作重点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雪峰;王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清前蛋白及甲胎蛋白水平与重型肝炎患者预后效果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B)及甲胎蛋白(AFP)水平与重型肝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重型肝炎患者52例作为肝炎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肝炎组按照临床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各组的PAB及AFP水平.结果 肝炎组的PAB及AF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死亡组显著低于存活组(P<0 05);PAB与AFP水平越低,死亡率越高(P<0.05).结论 PAB与AFP水平可作为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预后判断指标,其水平与死亡率呈负相关性.

    作者:张国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安全管理在保健病房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医患纠纷逐渐增多,近几年杀医案、伤医案频发,医患之间不断被恶性事件纠缠,一线人员的压力越来越重,如何有效避免或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维护医护安全,有效化解纠纷,本文通过笔者在保健病房工作20年的工作经验做以总结.

    作者:孟霞;刘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改善门诊导医服务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通过整改门诊导医服务提高门诊就医患者满意度.方法 通过发放调查表,对2012年前半年来本院门诊就诊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采取以下措施:①人员选择与培训;②导诊人员参与分诊;③改变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④改善门诊导医服务流程等措施,之后对2012年下半年门诊患者再次进行满意度调查[1].结果 改善门诊导医服务质量后,门诊就诊患者满意度较改善前有明显提高(P<0 05).结论 门诊导医的发展不再是以前的单一服务,现在是面向医院,面向患者的利益考虑,多方面发展,在不断改进中让患者的身体得到更好的恢复,获得更满意的肯定.不断提高门诊导医服务对门诊就医患者细微处体现人文关怀,满足患者需求,减轻了患者就医难、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

    作者:张秋菊;黎明;周娅;万潇潇;周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采用精索内动静脉同时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采用精索内动静脉同时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对患者生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到我院接受精索静脉曲张治疗的患者76例患者,征得患者同意后,随机分成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采用单纯精索静脉结扎手术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实施精索内动静脉同时结扎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问以及术前和术后6个月患者的精于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力以及精子畸形率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的改善,术前术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但两组改善程度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精索内动脉在解剖学上作为睾丸的主要供血来源,应尽可能将其保留.但在分离困难或术中出血需立即处置时,可以考虑采用动静脉同时结扎,防止出现与精索内动脉随行的静脉漏扎现象,大限度减少手术的失败率.

    作者:项汉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六手操作在控制口腔外科门诊手术交叉感染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临床实践分析六手操作护理配合在控制口腔外科门诊手术交叉感染中的作用分析.方法 临床研究中随机选择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外科门诊2013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168例口腔种植手术患者参与临床对照试验,探讨分析六手操作在预防交叉感染中的效果.结果 术后交叉感染率统计分析显示,实验组术后交叉感染率仅为1.19%(1/84),而对照组患者中术后交叉感染率达到5.95%(5/84).结论 通过长期临床实践证实,在口腔外科门诊手术中采取六手操作护理配合,有救防控医院交叉感染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伏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霉菌性阴道炎的诊治进展

    霉菌性阴道炎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全世界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逐年增加.目前我国的女性患有霉菌性阴道炎的人数较多,主要原因有生活习惯和个人体质两方面的问题,白色念珠菌的感染引起的炎症导致患霉菌性阴道炎主要途径,以孕妇、糖尿病患者居多.本文对霉菌性阴道炎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行分析.

    作者:高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产地白术多糖含量考察

    目的 分析测定浙江、安徽、河北不同产地白术的多糖含量.方法 用乙醇除去干扰物质后采用水浸提法提取多糖,以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 多糖含量高的为浙江白术,其次为安徽白术,再次为河北白术.结论 浙江、安徽、河北三产地白术原药材中多糖含量有存在明显的差异.

    作者:张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究与分析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2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式下主观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试验组主观舒适度为95.00%,对照组主观舒适度为81.67%,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主观舒适度明显增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5.00%,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护理满意度明显增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主观舒适度,且满意度较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汤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液净化护理中的风险隐患及对策管理

    目的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医疗意识也随之提高,因此对于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现今,由于人们在饮食中不注意、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食物中毒或是需要进行血液净化的的患者越来越多,因此吸引了大量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本文就血液净化护理中的风险隐患及对策管理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方法 对在血液净化护理中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且对其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实施进行讨论和分析.结果 通过对在血液净它化中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分析,例如在血液净化护理工作中存在着护理人员的风险隐患、患者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护理人员存在的潜在风险隐患或是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隐患、科室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以上这些在血液净化护理存在的风险隐患需要通过加强医护关系、严格的进行操作、做好对科室的管理工作和卫生清扫工作以及感染预防工作.结论 在血液净化护理工作中只要对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有效的干预措施就能够减少护理矛盾,并做好医护沟通这样就能够提高为患者的服务效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易江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124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方法,给予研究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记录并分析两组凝血指标、不良症状改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凝血酶原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比对照组长,纤维蛋白原浓度明显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偏瘫、语言障碍及视力障碍不良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呕吐、头晕、皮疹以及牙龈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抑制病情进展,并且用药安全系数较高.

    作者:何雄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利多卡因不同给药方式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道管理的影响

    目的 比较利多卡因的不同给药方式对颅脑损伤患者因吸痰引起的全身及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Glasgow评分<8分,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42例,在丙泊酚镇静下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1):静脉给药组(V组)和雾化吸入组(A组).A组于吸痰操作前40min雾化吸入2mg/kg利多卡因与生理盐水混合液6ml.V组于吸痰操作前1min静脉给予利多卡因2mg/kg.记录A组患者在雾化吸入前、雾化吸入15min、30mim两组患者在吸痰前、吸痰后即刻、吸痰后5min、吸痰后10min时的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结果 与雾化吸入前比较,A组患者在雾化吸入后15min、30min的ICP、CPP、MAP、HR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吸痰前比较,A组患者的ICP、CPP、MAP、HR在吸痰后各时间点的变化不明显(P>0.05);V组患者的ICP、MAP、HR在吸痰后各时刻显著高(P<0.05或P<0.01),而CPP显著降低(P<0 05).结论 利多卡因气雾剂本身没有引起ICP显著的变化.相比静脉注射,雾化吸入利多卡因(2mg/kg)可以更有效防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吸痰操作所引起的ICP升高和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

    作者:李津源;翁亦齐;王刚;王永旺;喻文立;杜洪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