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层螺旋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分析

李乾民

关键词:多层螺旋CT, 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摘要:目的 分析多层CT在诊断宫颈癌淋巴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了在2012年3月~2014年5月入住我院的早期宫颈癌患者108例,年龄33~72岁,平均年龄(45 3±5.4)岁,采用多层螺旋CT方法与病理方法检测,对宫颈癌的分期进行判断,并对其特征进行归纳和判断淋巴结转移的阴阳性.结果 多层螺旋CT检测显示78例符合标准,其中Ⅰa期3例、Ⅰb期21例、Ⅱa期38例、Ⅱb期10例和Ⅲ期6例,其特征在下文描述;且多层螺旋CT检测的假阴性率为21.55%,假阳性率为20.0%.结论 由于多层螺旋CT的引入,经济,快速,便捷,且对宫颈癌是否发生淋巴转移诊断效果较好,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但是其运用仍然需要多种影像学技术相结合,同时可结合临床肿瘤标记物等相关指标,从而进一步提高对阳性淋巴结的检出率,提高对患者诊断的准确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124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方法,给予研究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记录并分析两组凝血指标、不良症状改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凝血酶原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比对照组长,纤维蛋白原浓度明显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偏瘫、语言障碍及视力障碍不良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呕吐、头晕、皮疹以及牙龈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抑制病情进展,并且用药安全系数较高.

    作者:何雄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分析益妇止血丸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分析益妇止血丸临床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 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选取我院治疗的78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人工周期法与性激素的止血方法,以常规的治疗方法调整患者的月经周期;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益妇止血丸的药物治疗,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的治疗药物.对两组患者的出血时间、临床效果和止血时间等临床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6%,组是综合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发生不良反应、出血时间与止血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显著.结论 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益妇止血丸的药物治疗,有助于加强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

    作者:谢春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进展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约有37~74%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正常的吞咽过程受到大脑皮层、脑干神经核、皮质延髓束、吞咽中枢等影响,其需要口、咽部、食管等协调完成.而吞咽障碍主要特征是不能安全的将食物由口送到胃,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误吸、误咽,轻者导致营养不良,重者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死亡.大量脑卒中患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康复训练,则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病死率,致使脑卒中预后不良.因此,早期全面的康复干预,做好脑卒中吞咽护理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管理近况作以下概述.

    作者:鲁付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乌鲁木齐市中老年口腔疾病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进入老龄化社会后,我国中老年人口腔疾病患病率持续走高,牙周病、牙髓病、口干综合征、粘膜病、口腔肿瘤、舌痛症等疾病时刻困扰着中老年人的正常生活[1].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乌鲁木齐市某口腔医院就诊的189例口腔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136例,女性患者53例,年龄在45~82岁,平均年龄为(56.23±1.12)岁,病程在1个月~12年,平均病程(3.23±0.92)年.经调查,患者的生活状态、病程长短、就诊次数、对口腔疾病的重视程度各有不同,且年龄、性别、病症状态存在差异,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秀玉;段晓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剖宫产手术术中大出血抢救的护理配合体会

    对2013年1月~2014年5月对我院发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8例患者术中抢救配合进行分析.体会到:结果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原因不一,病情危急,急救方法采用综合处理措施:①迅速增建1~2条静脉输液通道,快速补液、输血等纠正或改善休克;②迅速以纱垫填塞宫腔压迫止血;③热盐水纱布子宫按摩;④缝扎子宫动脉上行支;⑤子宫切除术.5例均如期治愈出院.结论剖宫产术中大出血采用综合处理措施止血迅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避免了切除子宫的盲目性,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严密的组织管理,术前充分的评估,抢救准备,术中巡回护士积极主动配合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抢救是取得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发芬;陈雪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对疾控系统中基层食品检验工作的探讨与反思

    目的 探讨分析当前疾控系统中基层食品检验工作的管理情况以及检验能力,并针对性的提出几点措施,为今后的工作提高与改进提供可靠性的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目前疾控系统中基层食品检验工作的情况,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我国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食品检测设备相对落后,人力资源匮乏,检测能力不足,检测范围狭窄.结论 我国疾控系统中的基层食品检验工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极大的影响了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的健康,特别是对于比较落后的基层食品检验工作室.此外,由于我国各地食品检验部门常存在交叉工作,因此,合理有效的资源整合也是今后食品工作的重要项目之一.

    作者:班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骨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体会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病房开展的方法和体会.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调整排班模式,实行护士站前移,建温馨病房.患者满意度从90%提高到97.25%,护理质量大大提升,护患关系进一步融洽,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

    作者:翟高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骨科椎管内麻醉患者术前禁饮时间的研究

    目的 探讨骨科椎管内麻醉患者术前禁饮的适宜时间.方法 选择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骨科126例椎管内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2例,实验组64例.对禁饮期间、术中、术后6 h内以及术后3 d内分别进行有无口渴、呕吐、胃肠道反应、以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发生情况比较.结果 观察组禁饮期间口渴、术后胃肠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呕吐、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短术前禁饮时间可以减少患者口渴、术后胃肠道反应.

    作者:林会芬;王建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尿毒症患者常见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

    本文探计了尿毒症患者的安全护理措施.对尿毒症患者常见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保证尿毒症患者的护理安全.通过对患者充分、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并落实个体化的防范措施,减了或防止患者现存或潜在的危险因素的发生.护理安全是提高尿毒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保证.

    作者:吴建华;伍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关于肠梗阻手术时机的探讨

    目的 探讨肠梗阻的手术时机,降低肠梗阻的病死率,提高外科治疗肠梗阻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外科医师对肠梗阻的认识及认知.方法 选取分析我院2006年7月~2014年10月入院治疗的10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因手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9例好转出院,其余的78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鉴于目前医患矛盾及其紧张,而胃肠外科中尤以肠梗阻病情为风险及难以把握,所以严格把握及适当放宽手术指征,早期积极手术干预应该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是降低肠梗阻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郭令飞;葛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罗格列酮胰岛素泵强化联合用于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 罗格列酮胰岛素泵强化联合用于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分析.方法 资料为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平均分为A、B、C三组,给予A组胰岛素泵联合罗格列酮钠治疗;给予B组单纯的胰岛案泵治疗(CSò),给予C组多次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MDI),并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C肽、胰岛素用量等进行分析.结果 A组使用的胰岛素量较少,且HOMA-IR有显著降低,而IAI有明显增多,低血糖的发生率较低,体重无明显增加.结论 罗格列酮胰岛素泵强化联合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其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而且较大程度上减少了胰岛素的用量,减弱了胰岛素的抵抗性,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宋玉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输尿管肾镜取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的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输尿管肾镜取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的疗效应安全性.方法 收集尿路结石患者24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ESWL治疗,实验组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临床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输尿管镜下取石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的优点,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高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影像学方法对肢体神经鞘瘤诊断可信度比较

    目的 研究不同的检查方法对神经鞘瘤的诊断阳性率的差异.方法 选择临床上病理诊断为肢体的神经鞘瘤的8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收集其入院前在我院所行的辅助检查B超、CT和MRI及其诊断;并作比较研究.结果 B超和病理诊断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4.05>3.84,P<0.05);CT和MRI和病理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6;x2=0.24,均P>0.05).结论 B超检查在神经鞘瘤的诊断中可信度较CT和MRI低,且和病理诊断存在相对大的差异.

    作者:李艺龙;杨志;胡建华;魏新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氧酸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SCF)的关系.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SCF的患者31例为SCF组,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冠脉无狭窄且血流正常者3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结果 SCF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发生SCF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呈正相关.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可能通过对血管内皮的损失作用参与SCF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夏继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乌鲁木齐市某社区中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调查研究

    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数量与日俱增,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结合基层医院临床资料可知,牙病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口腔疾病有损咀嚼功能、降低食物吸收率,所以其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常见病拥有共同危险因素,是21世纪要着重探讨的医学课题.基于此,本文将结合乌鲁木齐市某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情况,深入调查口腔行为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

    作者:刘志诚;焦丽;王瑞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产地白术多糖含量考察

    目的 分析测定浙江、安徽、河北不同产地白术的多糖含量.方法 用乙醇除去干扰物质后采用水浸提法提取多糖,以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 多糖含量高的为浙江白术,其次为安徽白术,再次为河北白术.结论 浙江、安徽、河北三产地白术原药材中多糖含量有存在明显的差异.

    作者:张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微创技术在拔除埋伏阻生牙的临床应用探索

    目的 分析与探讨采用微创技术拔除埋伏阻生牙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拔除埋伏阻生牙的患者86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组与常规组,每组各43例,实验组患者实行微创技术拔除,常规组患者实行传统的拔牙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疼痛程度、畏惧发生率也低于常规组,张口受限程度也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 采用微创技术拔除埋伏阻生牙效果显著,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史勇勇;邓智明;周仕宏;张铁柱;彭柏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1例宫颈癌术后膀胱阴道瘘的护理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临床Ⅰ至Ⅱa期患者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清扫术,效果较好,由于手术范围比较广或术中视野不清或盆腔广泛粘连,解剖层次不清楚,操作不细致而损伤了膀胱,导致膀胱阴道瘘,实践证明其发生率为0.26%[1].我院2014年2月发生1例宫颈癌合并膀胱阴道瘘患者,行留置尿管保守治疗,通过精心护理和治疗,患者顺利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小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哺乳期使用宫内节育器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可逆的避孕工具,是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有70%的妇女采用放置宫内节育器.随着避孕及时率的提高,宫内节育器的普遍使用,特别是哺乳期妇女使用IUD人数增多,宫内节育器使用的并发症如节育器异位、嵌顿、断裂、残留及子宫穿孔等有所增加.本文旨在探讨哺乳期使用宫内节育器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王锦秀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185例人性化护理用于手术室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用于手术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37例手术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护理组185例和对照组152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护理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等内容.观察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术后感染和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护理后,护理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用于手术室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依从率,从而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对临床手术患者有重要意义.

    作者:白英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