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蕾
随着我国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主要存在于患者,护士,医疗护理技术,药物因素及消毒隔离方面.现对50例人院的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访问,以了解产科的护理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对策.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8月人院的孕产妇50例,年龄25~35岁,接受访问的孕产妇家属80例,所有受访者一般资料及心理均无异常.
作者:杨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探讨脑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观察,旨在为临床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脑梗死介入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对手术相关并发症进行原因分析,并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伤口出血、脑水肿、下肢静脉血栓、颅内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率.结果 脑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主要是伤口出血、脑水肿、下肢静脉血栓、颅内出血,研究组患者分析并发症原因并给予优质护理后伤口出血率为12.0%、脑水肿4.0%、下肢静脉血栓0.0%、颅内出血8 0%,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对并发症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给予针对性优质护理能显著降低伤口出血、脑水肿、下肢静脉血栓、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宫颈上皮内癌变是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一般多有HPV感染,HPV将其DNA片段整合到宫颈细胞核内DNA上,可引起染色体数量的改变,形成非整倍体细胞,GIN宫颈细胞多有DNA非整倍体改变.通过DNA图像分析,来判断细胞核内染色体倍体数量及发布来判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严重程度.组织病理学诊断的CIN1、CIN2、CIN3/CIS和宫颈癌病历中,出现非整倍体细胞分别为66%、70%、89%和88%非整倍体细胞越多,非整倍体细胞峰越多,病变程度越重,预后越差本文阐述CIN分级与DNA非整倍体细胞的关系在临床中筛查和治疗的体会.
作者:黄纯;郑申莉;彭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对于肝癌等疾病,除了西医和中医的已有方案之外,新著《袁氏新医药模式与临床》已经提出了别具一格的理论阐释和临床方案.正如本文以肝癌为例简约所示,其中关于生命应激医学的5个层次,可以说是从一个崭新视角,揭示了原发性肝癌甚至其他疾病在体内的生理病理的整体过程.另在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亦有清新的见解和措施.这不能不说得益于中国经络的古代经验和科学探讨.由此明确提示,不仅应用中西医融通的新医药模式防诊治肝癌等疾病是现实可能的,而且也预告了“1+1>2”的中国新医药学时代的到来.
作者:袁其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酒精性肝硬化(AC)治疗中腺苷蛋氨酸的临床效果.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酒精性肝硬化(AC)患者64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治疗,并对两组临床资料、治疗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ALT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AST、TBIL、DBIL、ALP及γ-GT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总有效率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腺苷蛋氨酸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效果较为确切.
作者:何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ICU综合治疗心肺脑复苏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37例心肺脑复苏患者实施ICU综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配合相关护理措施,注意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30例逐渐康复,无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后遗症,2例有痴呆及轻微后遗症,3例成植物人,2例不幸死亡,总有效率为81.08%.结论 对心肺脑复苏患者实施ICU综合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显著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陈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流程化沟通方式(CICARE),即接触(Connect)-介绍(Introduce)-沟通(Communicate)-询问(Ask)-回答(Respond)-离开(Exk)沟通方式在提高低年资护士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2010~2012年入科的1 5名低年资护士进行CICARE培训,建立CICARE沟通的服务流程,采用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护士培训前后的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与培训前比较,住院患者对低年资护士的满意度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CICARE沟通方式可以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提高住院患者对低年资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郑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利多卡因的不同给药方式对颅脑损伤患者因吸痰引起的全身及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Glasgow评分<8分,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42例,在丙泊酚镇静下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1):静脉给药组(V组)和雾化吸入组(A组).A组于吸痰操作前40min雾化吸入2mg/kg利多卡因与生理盐水混合液6ml.V组于吸痰操作前1min静脉给予利多卡因2mg/kg.记录A组患者在雾化吸入前、雾化吸入15min、30mim两组患者在吸痰前、吸痰后即刻、吸痰后5min、吸痰后10min时的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结果 与雾化吸入前比较,A组患者在雾化吸入后15min、30min的ICP、CPP、MAP、HR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吸痰前比较,A组患者的ICP、CPP、MAP、HR在吸痰后各时间点的变化不明显(P>0.05);V组患者的ICP、MAP、HR在吸痰后各时刻显著高(P<0.05或P<0.01),而CPP显著降低(P<0 05).结论 利多卡因气雾剂本身没有引起ICP显著的变化.相比静脉注射,雾化吸入利多卡因(2mg/kg)可以更有效防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吸痰操作所引起的ICP升高和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
作者:李津源;翁亦齐;王刚;王永旺;喻文立;杜洪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胎儿窘迫的相关临床因素以及处理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自2010年3月~2014年6月的654例胎儿窘迫病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造成654例胎儿窘迫的相关因素中脐带因素占48.17%,胎盘因素占18.20%,羊水因素占11.47%,母体因素占4.13%,胎儿因素占2.60%,产力因素占6.27%,不明因素占9.16%.不同的分娩方式也会对胎儿造成不同程度的窘迫现象,其中臀位助产发生胎儿窘迫的概率高达91.89%.结论 胎儿窘迫的产生是由多种不同因素造成的,往往会对胎儿产生严重的后果,因而需要及时给予治疗和处理,以降低新生儿出现窒息现象的概率.
作者:王亚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治疗组采取泮托拉唑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叶素治疗[1].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止血时间进行记录比较,从而得出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80%;治疗组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为(23.15±7.12)d,对照组为(38.89±8.11)d,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刘东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有效地实施药学服务,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确保患者安全用药、合理用药.
作者:于翔屏;李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护理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方法 通过对发生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新生儿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大多和新生儿腋窝处皮肤皱褶多,穿刺对不易绷紧,腋下静脉相对隐蔽,新生儿肌张力高、哭闹等都是导致留置失败的主要因素.结论 要求护士正确并熟练掌握腋下静脉穿刺方法、正确掌握封管方法并做好腋下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即可延长腋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周金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院志愿服务工作是一项社会事业,需要用社会化的方式推进,它的发展既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也需要对各种资源和组织进行充分有效的整合,相应法律法规的保障和规范,形成推动医院志愿服务社会化发展的合力.本文通过对医院志愿服务社会化内涵、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推进医院志愿服务社会化的对策和思考.
作者:任毅;林伟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实验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犬面神经缺损的效果,以更好的应用于临床研究.方法 选用8只成年当地犬,抽取骨髓液得到单个核细胞,经体外培养、纯化后获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犬的两侧面神经颊支分别造成平均25mm的缺损,一侧硅胶管套管连接后植入MSCs修复,另一侧单纯硅胶管套管修复.于术后第4、8、12、16w行大体现察,作组织学检查,,以评价神经再生恢复情况.结果 第4w时双侧管内未见明显再生神经纤维;第12,16w时,再生神经的有髓神经纤维计数,MSCs侧,均高于单纯套管侧,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促进面神经缺损的修复,MSCs可应用于外周神经缺损的修复.
作者:李阳;刘樱;王吉;曲卫国;马卫东;屈振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造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HCV感染高发时间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90年代流行病学调查显示HCV抗体流行率约3.2%,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研究者发现IL-28B基因附近的两个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位点-rs12979860和rs8099917-与抗病毒治疗应答密切相关.
作者:颜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疏肝活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原发性痛经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采用疏肝活血法治疗)和对照组42例(采用布洛芬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高达92.86%,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66.67%,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的治愈率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35.72%,P<0.05.结论 疏肝活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法.
作者:叶晓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过程中,应用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病例均为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6月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管擦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椎管内麻醉,对照组应用全身麻醉.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下地活动所需的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地活动所需时间为(3.26±1.1)d,住院时间为(20.2±3.8)d,平均住院时间为(10.3±2.7)d;对照组患者术后下地活动所需时间为(4.5±1.4)d,住院时间为(25 7±4.6)d,平均住院时间为(12.8±4.2)d,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后恢复过程中,应用椎管内麻醉的临床效果优于全身麻醉,患者的住院时间较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本文简要分析了腰-硬联合麻醉在治疗妊高症剖宫产过程中的效果.方法 建择我院在2012年2月~2014年2月入院接受剖宫产治疗的135例妊高症产妇,对其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记录下出现麻醉效果的时间,麻醉效果、患者生命体征、术后并发症、新生儿出生时间及评分.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方法效果明显,起效时间相对较快,患者在麻醉前后生命体征没有明显变化,患者术后没有出现并发症,新生儿出生平均时间为(21±2)分,评分在8~10分.结论 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治疗妊高症剖宫产安全性较高,效果显著.
作者:肖莉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探计在急性阑尾炎的检查中超声与16排螺旋CT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2例,患者均为术后病理证实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在手术治疗前所有患者均进行过超声与16排螺旋CT检查,将CT检查结果作为实验组,将超声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的阳性率和对病理分型检查结果的准确率.结果 对照组检查方法的阳性率(67 74%)明显低于实验组检查方法的阳性率(93 55%),同时,实验组病理分型检查结果的准确率(85 48%)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理分型检查结果的准确率(59 6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前诊断过程中,16排螺旋CT的检查方法较准确,可以精确地确诊疾病.
作者:阮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阐述中药注射剂的历史由来、定义和发展状况,尤其是近年来临床用药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是不良反应的增多,在几次大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后,国家加强了中药注射剂的管理,发布了几个规定、制度,属于高危药品管理C级,不良反应监测也加大了力度.综合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分析中药注射剂自身存在的各种缺陷,临床用药方面的错误.后报告了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提出应重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严格遵照中药注射剂使用原则合理用药,保证人民群众安全用药.
作者:易伟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