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燕
目的 调查社区高血压患者对饮食与药效相关知识的知晓度,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重要的方向.方法 选取我社区2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计问卷调查对患者性别、年龄、学历、病程食与药效相关知识的知晓度等内容进行调查.结果 60~70岁、70~80岁、>80岁患者知晓率分别为77.78%、66.67%、49.3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中学及以下、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患者知晓率分别为68.89%、77.14%、90.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200例患者中,157例患者知晓饮食对高血压药物药效有影响;在常见呋塞米、优降宁、氢氟噻嗪药物调查中,>70%患者知道服用时间,但均对服用时饮食要求知晓率较低.结论 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社区高血压患者对饮食与药效相关知识知晓度不见相同,详细了解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方向,对减轻患者病情,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退休妇女的健康情况,更好地提高退休妇女对妇科疾病的预防及保健意识.方法 收集在我院进行定期体格检查539名妇女的妇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39名退休妇女中患病人数为266例,患2种及以上妇科疾病为58例,其中,妇科疾病患病率43.97%,乳腺疾病患病率5.38%,居于前列的疾病是子宫肌瘤(23.0%)及细菌性阴道(9.83%).结论 采取各种措施加强退体妇女的健康保健,降低妇科疾病的患病率,以达到提高退休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凌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基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的临床检验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4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痰液标本,并对所有标本进行涂片检查以及菌落培养,通过相应的微生物药敏分析系统对其中所含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 400份痰液标本中共检测出244株病原体;其中革兰阴性杆菌的数量多为148株,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54株,真菌42株.结论 对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进行痰菌检验,并根据致病菌的药敏实验结果来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的针对性,且不会出现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有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
作者:周伟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交通事故伤所致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急救措施和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活的682例交通事故致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2例交通事故致伤患中以18~39岁青壮年所占比例高(53 96%),发生于18:00~24:00的事故多(44 43%);交通事故伤以多发伤较多(46.33%);682例患者死亡67例,救治成功615例,救治成功率90.18%(615/682).结论 交通事故伤以多发伤较多,伤情较为复杂,救治时需动作迅速,根据患者的具体伤情,认真分析,及时给予相应的抢救措施,以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二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超短波辅助治疗儿童细菌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分析我院自2012年9年1月~2013年12月就诊的支气管肺炎72例.随机分为两组,洁疗组42例,药物+超短波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药物治疗.对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消失进行时间比较.结果 治疗组平均治愈天数和啰音消失天数较对照组短,两组对比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短波辅助治疗儿童细菌性肺炎,可促进炎症吸收,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作者:安媛媛·安林;王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问题.方法 系统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经外科手术治疗的62例>60岁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治性手术47例,姑息性手术15例,并发症1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2%,死亡1例,病死率1.6%.结论 老年人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特点是晚期,合并病多,恢复慢,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及时手术治疗解除梗阻,切除肿瘤,可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掌握手术时机,合理的手术方式,防治术后并发症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吴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肝病发病率呈现直线上升趋势.肝病主要包括原发性肝癌,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脂肪肝性肝病及急、慢性肝炎等多种疾病,对人类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中医护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辩证施护、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的护理方法,是祖国传统中医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本病区自2009~2014年共收治86例肝病患者,通过对患者开展中医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作者:赵克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宫颈上皮内癌变是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一般多有HPV感染,HPV将其DNA片段整合到宫颈细胞核内DNA上,可引起染色体数量的改变,形成非整倍体细胞,GIN宫颈细胞多有DNA非整倍体改变.通过DNA图像分析,来判断细胞核内染色体倍体数量及发布来判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严重程度.组织病理学诊断的CIN1、CIN2、CIN3/CIS和宫颈癌病历中,出现非整倍体细胞分别为66%、70%、89%和88%非整倍体细胞越多,非整倍体细胞峰越多,病变程度越重,预后越差本文阐述CIN分级与DNA非整倍体细胞的关系在临床中筛查和治疗的体会.
作者:黄纯;郑申莉;彭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管理与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方法 选择2013年1月~5月于我院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150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选择2013年6月~10月于我院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150例为观察组,进行加强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输液效果.结果 护理人员在实施加强管理后的知识考核评分显著高于加强管理前的评分,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静脉穿刺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门诊输液实施加强管理,对提高医护人员业务能力,保证患者安全用药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娄开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计同步放化疗在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01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分为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各4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2年的生存率以及毒副反应;结果 在放疗结束后,同步放化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5.8%)和2年的生存率为(64.6%)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83.3%)和(45.8%),且P<0.05,然而同步放化疗组的骨髓发生率和消化道反应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结论同步放化疗方式跟单纯的放疗方式相比,前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率,其毒副反应跟单纯放疗相比较高,但经治疗后均能耐受.
作者:吴海霞;沈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显微支撑喉镜下摘除声带近前联合处复杂型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声带近前联合处复杂型息肉患者,按教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给予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对照组(42例)给予纤维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结果 观察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w嗓音学参数NNE、Shimmer、Jitter相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息肉残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采用显微支撑喉镜下摘除声带近前联合处复杂型息肉,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年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对高龄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高龄患者80例.将他们根据抽签法平均的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各有4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临床干预,并统计、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临床对比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护理总有效率(95.0%)以及护理总满意度(92 5%)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75 0%,72 5%),组间对比结果的差异性较大,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高龄患者的术后护理当中,采用综合护理模式的疗效显著,干预对进行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因此,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的临床护理措施.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活动义齿修复中应用磁性附着体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取70例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牙列大部缺损患者,对其实施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对患者应用磁性附着体前后的咀嚼效果、固位力改善持况以及应用磁性附着体3年君的情况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 对比应用磁性附着体前,应用磁性附着体后的咀嚼效率与固位力等均得到显著提升,且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患者龈缘炎、义齿折裂以及游离端基牙远中骨吸收具有较高发生率.结论 研究表明,在活动义齿修复中应用磁性附着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杨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研究腹部手术之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的原因、机理,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在2010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中挑选满足要求的17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和讨论,主要就患者障碍发生的时间,接受治疗后恢复(胃动力恢复)的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主要发生在手术之后3~12d,且所有患者都在6w之内恢复,不存在死亡案例.其中,4w内痊愈的有14例(82 3%),6w内痊愈的有3例(17 7%).结果 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具体原因还未完全得知,对于此种症状,我们可以采用胃镜检查和消化道造影来诊断胃排空障碍和鉴定机械性梗阻,同时可以非手术的疗法就能够完全解决患者的状况从而避免患者再次接受手术.
作者:马陆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两种干预方式对胶囊内镜在胃肠道运转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行胶囊内镜检查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物理干预组30例和药物干预组30例.两组患者吞服胶囊后实时监控,发现其在胃内滞留1h左右不能进入幽门者,均实施不同干预方法.物理干预组采取转换体位、散步、咀嚼口香糖等方法同时进行,促使其通过胃窦幽门进入小肠.药物干预组采取口服促胃动力药,记录两组胶囊内镜在胃内运转时间(GTT),小肠内运转时间(SBTT),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两组全小肠检查完成率.结果 药物干预组平均GTT明显短于物理干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平均SB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药物干预组全小肠检查完成率较物理干预组高,P<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药物干预组缩短腔囊内镜GTT优于物理干预组,并提高全小肠检查完成率.
作者:张婷;董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全程护理在降低急诊危重患者医疗护理风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推行全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接受护理干预后SDS、SAS评分(42.32±9.41,43.02±9.4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1.02±10.44,50.61±10.48)分,且风险因素认知率、风险事件发生率(100.00%,5.41%)明显优于对照组(67.57%、32.43%),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在降低急诊危重患者医疗护理风险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齐艳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从心理干预、揭胶布方法、拔针方法、按压手法、护士自身因素等方面综述减轻静脉输液拔针疼痛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个指引.1 心理干预Lindsay对拔针过程中向患者施以认知和行为心理干预进行了研究[1].认知心理干预主要包括从认知上分散注意力,例如数数,让患者想象能让自己高兴的事情,催眠,操作者解释操作步骤,停止消极思想,自我暗示,提供建议,改变关于拔针的不良回忆.
作者:丁晓瑜;曾绍勇;石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儿童期易感染,近年成人麻疹的发病率升高[1-5],我院2013年1月~5月收治的成人麻疹46例,经积极治疗和护理,46例全部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3年1月~5月收治的麻疹患者46例进行分析,其中男30例,女16例,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2岁.
作者:张素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科转运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质量改进小组,分析转运设备完好率低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制定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结果 经过五个月的持续质量改进,急诊科转运设备的完好率由92.6%提高到了100%,使急诊科危重患者的转运安全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科转运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杨陈琴;张海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疗机构的护理管理.方法 通过对基层医疗机构存在的诸多护理管理困扰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基层医疗机构护士待遇低、护理队伍不稳定;护理人员结构不呈梯队;护理人员配置比例不当;护理管理与实际工作脱节.结论针对诸多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因地制宜地制定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与之共勉.
作者:谢吉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