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骨质疏松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王德满

关键词:糖尿病, 骨质疏松, 发病机制
摘要: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病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的机制极其复杂,糖尿病引发的葡萄糖浓度升高,胰岛素缺乏,降糖药物的应用以及糖基化终末产物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对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以及有效的治疗.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多螺旋CT平扫对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多螺旋CT平扫检查对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首诊未考虑急性阑尾炎,而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病例51例.患者术前均进行了多螺旋CT平扫,对不典型急性阑尾炎CT表现进行观察分析,并对诊断符合率进行分析.结果 阑尾直径增粗、壁增厚者39例,阑尾结石11例,阑尾周围渗出性政变38例,阑尾及回盲部周围少量游离气体影4例;阑尾脓肿形成5例,伴有小肠梗阻1例,2例女性患者表现为盆腔脓肿或盆腔积液.结论 多螺旋CT能清楚显示阑尾的位置、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不典型阑尾炎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张志芳;刘青;张宗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中老年女性焦虑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对中老年女性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80例中老年女性为对象,随机分为练功组(n=40)和对照组(n=40),练功组锻炼开始后,集中练功3次/w,1h/次,共20w,对照组则不参加任何集体或个人有计划的健身活动.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实验前和20w练功后对实验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练功组在总分均值、正评均分、反评均分在练功前后比较均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各项得分在练功前后比较也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在实验前后各项测试指标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而对照组各项得分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锻炼能降低中老年女性焦虑水平.

    作者:王宾;陆松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62例老年人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老年人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问题.方法 系统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经外科手术治疗的62例>60岁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治性手术47例,姑息性手术15例,并发症1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2%,死亡1例,病死率1.6%.结论 老年人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特点是晚期,合并病多,恢复慢,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及时手术治疗解除梗阻,切除肿瘤,可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掌握手术时机,合理的手术方式,防治术后并发症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吴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三种方法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临床比较

    探讨使用不同材料充填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选择个体条件相同、楔状缺损程度相近的96例、368颗患牙,分别采用3M玻璃离子(A组)、卡瑞斯玛光固化复合树脂(简称卡瑞斯玛树脂)(B组)、AP-X光固化复合树脂(简称AP-X树脂)(C组),随访6~24个月.在楔状缺损修复中AP-X树脂比卡瑞斯玛树脂及3M玻璃离子的疗效好.

    作者:王晓光;白吉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6月81例在我院行宫颈leep刀手术患者进行入院宣教、术前常规检查宣教、术前教育、术后及出院指导、随访的效果.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消除了患者不良情绪,调动患者积极性,提高手术的治愈率和康复.结论 在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中健康教育的开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周艳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用抗生素试验性治疗疑似肺结核患者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用抗生素治疗疑似肺结核患者临床意义,提高诊断质量,为搞好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对阿克陶县人民医院2010年结核病门诊登记的有咳嗽、咳痰、X线胸片显示肺部不同部位感染,且3次痰涂片检查阴性的40例患者作为治疗对象,均用抗生素治疗15d后观察其临床变化.结果 阿克陶县人民医院感染科2010年共治疗疑似肺结核40例:有效9例,占22.5%(9/40);可能有效12例,占30%(12/40);可能无效6例,占15%(7/40);无效13例,占32.5%(11/40)总有效率为52.5%.结论 用抗生素进行试验性治疗对患者的误诊大大减少,避免了52.5%的患者过诊、过治、漏诊和误诊,降低了医疗风险,对诊断肺结核起到了显著佐证.在“双降”上,充分发挥医疗机构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使之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发挥更大、更强,起到决定性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士职业倦怠的干预措施

    职业倦怠是在从事连续、紧张、大量的工作而又无法获得预期目标时产生的一种对工作的厌恶和冷淡,对服务对象的退缩和不负责任及由此所导致的身心耗竭状态[1-2].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患者需求的提升及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护理行业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护士群体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她们不仅面临工作、学习的压力,同时面临来至婚姻,家庭,孩子等多重挑战.据大量文献报道,目前我国护士职业压力问题尤为突出,工作高度倦怠者高占59.1%[3],这一严重现象,不仅损害了护士的身心健康,降低了工作、生活质量,进而导致人才流失,阻碍了优质护理进程,更加阻碍了医院内涵发展建设的步伐.这一严重现象应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干预,提前预防,为护士的身心健康,保障患者就医安全,进一步提高优质护理,进而为提升医院内涵做出实际举措.就目前一线护士所面临的职业倦怠提出具体的干预措施,为管理者提供参考.

    作者:吴秀;李晓琴;刘晓莉;孙小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卡维地洛联合福辛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脑钠肽水平及心室重构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卡维地洛联合福辛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脑钠肽水平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卡维地洛治疗组(29例)、福辛普利治疗组(28例)、卡维地洛联合福辛普利治疗组(38例),所有患者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BNP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后的血浆BNP水平明显优于卡维地洛治疗组和福辛普利治疗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的LVEDd及LVEF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但治疗后三组患者LVEDd及LVEF水平之间的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福辛普利治疗能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及LVEDd及LVEF水平,保护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李守萍;胡晓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培养病原菌分布情况简析

    目的 我科室对怀疑为菌血症的患者做了血培养,以便为临床大夫提供可靠诊断依据.方法 采用梅里埃公司的Bact/Alert 3D Select半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培养,西门子公司WalkAway 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结果 806份标本中检出110株病原菌,阳性率为13.15%,革兰氏阴性杆菌57株,占51.82%,主要为大肠埃希菌26株和肺炎克雷伯菌10株,分别占23.04%和9.1%;革兰氏阳性菌53株,占48.18%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15株和屎肠球菌7株,分别占13.64%和 6.36%.值得关注的是分离的致病菌中有3株布鲁杆菌.结论 血培养分离出的细菌表现为多样化,有许多是由于污染了皮肤表面定植菌造成的假阳性,因此我院各科室要进一步加强血培养采集的规范操作培训.

    作者:郑媛媛;金小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全程护理在降低急诊危重患者医疗护理风险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全程护理在降低急诊危重患者医疗护理风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推行全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接受护理干预后SDS、SAS评分(42.32±9.41,43.02±9.4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1.02±10.44,50.61±10.48)分,且风险因素认知率、风险事件发生率(100.00%,5.41%)明显优于对照组(67.57%、32.43%),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在降低急诊危重患者医疗护理风险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齐艳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非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指征探讨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非手术治疗适应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3年5月4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2例溃疡穿孔均经非手术治疗,其中40例治愈,2例并发腹腔脓肿行腹腔穿刺引流术后治愈.2例因腹膜炎加重采取手术治疗.结论 掌握好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非手术治疗适应症,可避免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可减少医疗费用,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吴春波;王立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重点探索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初~2013年底在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126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法看护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法看护63例观察组患者,对比两组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选28.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 3%,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然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仅为79.4%.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达96.8%.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然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永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肌腱移植转移皮瓣修复手近指间关节背侧复合组织缺损

    目的 研究应用肌腱移植转移皮瓣修复手近指间关节背侧复合组织缺损的手术效果.方法 根据患者手近指关节背侧复合组织缺损范围于近指间关节及手指中节两侧设计切取扇形皮瓣深达伸肌腱浅层,再于腕掌侧掌长肌腱体表根据供皮区范围切取中厚皮片,根据复合组织缺损面积切取掌长肌腱一部分,供区直接缝合,继而将肌腱移植于近指间关节背侧复合组织缺损区,用3-0肌腱吻合线给予“8字”缝合固定,调整手指状态为伸直位,使修复后复合组织松紧适度,将皮瓣旋转90°覆盖皮肤缺损区域,间断缝合.结果 本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5~9个月,平均6.5个月.术后皮瓣均已成活,仅2例患者植皮部位边缘出现少许坏死,经多次换药愈合.术后随访移植组织皮肤质地外观满意.术后3个月,13例患者患指主动屈曲活动度为70°~110°,平均90°.术后4 5个月按照中华手外科学会手指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价,其中优9例,良3例,可1例.结论 肌腱移植转移皮瓣修复手近指间关节背侧复合组织缺损,具有操作简易、成活率高、术后手指外观功能恢复较满意等优点.

    作者:徐涛;马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DPYD基因多态性对5-FU等氟类药物用药指导的研究进展

    氟类药物作为一类抗代谢药物,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实体肿瘤的治疗.氟类药物是尿嘧啶的氟代衍生物,包括5-氟尿嘧啶(5-FU)、替加氟、卡莫氟、氟尿苷、脱氧氟尿苷以及卡培他滨(希罗达)等.大约有80%以上的氟类药物在肝脏中经二氢嘧啶脱氢酶(DPD)分解代谢为没有活性的产物二氢氟尿嘧啶(DHFU);另外约20%可被细胞迅速摄取且沿几种途径迅速代谢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

    作者:南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定位之我见

    在社会主义市场看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各行业改革正稳步推进,医院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也在不断探索中寻求新的进步和创新.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发展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医院财务管理仍存在较多问题,如何定位财务管理目标是工作人们面临的主要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管理经验,从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意义着手,对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定位措施做了简单介绍.

    作者:刘永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充填术后高眼压的临床分析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充填术治疗高眼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82例(182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充填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患者高眼压发生情况,并探讨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 ①在182例患者中,有43例患者出现术后高眼压,高眼压发生率为23.6%;②不同原发病患者在高眼压发生率上对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行玻璃体切除术中联合晶状体摘除术的患者中,高眼压患者26例,发生率为36.6%.在不联合晶状体摘除术的患者中,高眼压患者17例,发生率为15.3%.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在高眼压发生率上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患者术后高眼压的发生与手术方式存在较大关联,通过采取前房放液、气体释放等措施,有利于达到降眼压的目的.

    作者:税永刚;袁小江;史萍;于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黄葵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黄葵胶囊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血压正常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饮食、锻炼、胰岛素降糖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组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治疗12W后比较两组患者血肌酐、24 h尿总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总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超敏C-反应蛋白均好于治疗前(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葵胶囊联合厄贝沙坦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微炎症状态,发挥肾保护作用.

    作者:郦文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计划免疫预防儿童传染病的效果与对策探讨

    目的 探讨并分析计划免疫预防儿童传染病的效果以及对策.方法 采取多阶段调查抽样法,把2011年2月~2012年8月低于6岁的80例儿童作为E组;把2012年9月~2014年3月低于6岁的85例儿童作为F组,对比分析两组计划免疫预防传染病效果,且构建调查报告,基于此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对策.结果 经调查分析发现年龄低于6岁的儿童,常见传染病有乙型肝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以及百日咳等,E组儿童传染病发生率为62.5%,F组儿童传染病发生率为10.6%,F组儿童传染病发生率明显比E组少,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两组儿童接种率均比较高,所存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我县儿童在免疫接种上,其接种率相对比较高,但是依旧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生物制品的管理不够规范、对于计划免疫预防传染病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全面以及免疫宣传力度较低等.预防以及控制儿童传染病为有效、经济以及简便的方式为计划免疫的实行,加强儿童传染病免疫预防工作,可使儿童传染病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得到明显地下降.

    作者:王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优化医院门急诊流程的探讨

    目的 结合本院门急诊医疗服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优质、人文、高效的门急诊服务流程的构建.方法 根据门急诊流程现状及诊疗实践及面临问题,通过加强信息化辅助流程建设、简化就诊流程、加强导医服务、合理诊疗及辅助检查功能区布局等持续改进方式,对比流程优化前后效果.结果 门急诊流程优化后就诊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优化医院门急诊流程为方便患者就诊提供了保障,也对医院的长远发展有促进作用.

    作者:杨雍;刘纪宁;吕汝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及对策

    目的 提高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药物职业暴露的认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职业损伤,保护护理人员的安全.方法 采用试卷方式对化疗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0%的护士能够明确说出化疗药物的危害性,70%的护士能说出化疗药物的危害途径,40%的护士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结论 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药物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自我防护意识薄弱,无完善的化疗防护措施.要求肿瘤科护士应正确采取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加强职业危害的防护意识,增强职业防护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降低职业危害性,达到职业防护目的.

    作者:王淑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