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外科术后护理中口腔冲洗应用效果分析

张凌雁

关键词:口腔外科, 术后护理, 口腔冲洗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外科术后护理中口腔冲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8例口腔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集资料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术后口腔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口腔冲洗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速度、口腔感染情况及术后口腔清洁满意度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经口腔冲洗护理后的伤口愈合时间为20.71±3.21,感染率为6.12%,口腔清洁满意度为95.9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采用口腔冲洗方法可以加快患者的伤口愈合速度、降低口腔感染几率、提高口腔清洁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慢支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究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康复的影响,提高老慢支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社区内3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9例。对照组不进行社区健康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老慢支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包括讲解防治疾病的知识、自我保健等;时间为期6个月,然后将两组老慢支患者的生活质量依据生活质量测评表加以评估。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能力、心理状态等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促进了他们的早日康复,有效的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钱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盐酸利托君与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利托君和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先兆早产孕妇8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各有患者40例,对观察组采用盐酸利托君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镁药物进行治疗,分析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盐酸利托君药物的观察组治疗疗效要明显高于采用硫酸镁药物治疗的对照组,观察组40例患者中显效29例(72.5%),有效9例(22.5%),总有效率达到95%;对照组40例患者中显效11例(27.5%),有效13例(32.5%),总有效率为60%。经过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利托君药物要比硫酸镁药物治疗先兆早产生效快,能够有效延长孕期,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各大医疗机构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红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2013年新宾满族自治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为掌握新宾满族自治县法定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控制和降低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率,为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13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3年报告法定传染病18种共计890例,年发病率为290.83/100000,报告死亡2例,死亡率0.65/100000,法定传染病发病与上年同期比下降11.44%,全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其中乙类传染病13种,共报告发病400例,占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数的44.94%,发病率130.71/100000,发病率比去年同期下降6.76%。报告发病数居前2位的病种依次是: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报告丙类传染病5种,共报告490例,占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总数的55.06%,发病率为160.12/100000,报告发病主要病种是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结论2013年全县传染病发病率虽有下降,但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手足口病发病较高,应加强对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监测及防治工作。

    作者:那宝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浅谈农村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的几点体会

    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快,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在广大的农村出现了父母带着孩子去打工,更多的孩子则成了留守儿童,由年迈的老人照看,而这些孩子很多在1~5岁,且小年龄组儿童居多,是免疫规划服务对象,是预防接种工作的重点。大量流动儿童的出现,给城市的免疫规划工作接种带来了挑战,也给农村的预防接种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分析原因归纳为:①外出打工地点偏僻,暂居地点远离居民区和医院,或者辗转多地,在每一处停留时间短,加之照顾留守儿童人员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知识量少的缘故,保健意识差,对预防接种认识不够,这些孩子没有或者没有及时接种疫苗;②在一些农村存在计划外生育儿童,这些孩子家长怕被一些部门发现,不愿主动接种疫苗,造成免疫规划管理的漏洞;③还有一小部分儿童是临时走亲串户,或父母在外地将孩子寄养在老家,这些孩子居住时间较短,也未能及时接种疫苗。

    作者:张明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影响女性患者导尿一次性成功率的因素及处理

    目的:探讨影响女性患者导尿一次性成功率的相关因素及处置措施,提高导尿操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87例女性导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影响一次性导尿成功率的因素、操作技巧和并发症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7例患者有85例顺利插入导尿管,成功率97.70%(85/87)。本组未出现严重尿道痛疼、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导尿术中结合女性尿道解剖学特点,针对影响女性患者导尿的相关因素,采用适当的手法,注意操作技巧,可明显提高导尿一次性成功率,并减少导尿并发症发生。

    作者:肖云红;胡正华;郝安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改良式灌肠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探讨与使用

    目的:探讨实际应用中妇科手术前灌肠的佳体位和插管长度。方法将妇科需灌肠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使用改良方法,即头低臀部抬高20~30cm,左侧卧位,肛管插入长度为18~20cm,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即左侧卧位,肛管插入长度为7~10cm,比较两组患者的灌肠次数、肠道清洁度、一次性耐受灌肠入液量(以下简称灌肠液量)、腹部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灌肠次数、肠道清洁度、灌肠入液量及腹部疼痛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式灌肠能减少灌肠次数、增加肠道清洁度、易于患者一次性接受较多灌肠液、减轻甚至消除患者腹部疼痛,且操作方便、简易、安全,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有效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陈海红;谈素梅;王林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1571例产妇,研究术后腹部切口愈合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用Logistic逐步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571例剖宫产术后患者中有43例发生脂肪液化,发生率为2.73%。单因素分析表明肥胖、皮下脂肪厚度(≥3cm)、妊娠期糖尿病、低蛋白血症、高频电刀、手术时间(≥1h)、切口选择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相关(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肥胖、皮下脂肪厚度(≥3cm)、糖尿病合并妊娠、低蛋白血症、高频电刀、手术时间(≥1h)、贫血(P<0.05)是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结论肥胖、妊娠期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术中使用电刀、手术时间延长是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改善患者全身情况,控制妊娠内科并发症,选择横切口、关闭切口前使用甲硝唑常规冲洗、皮下脂肪层不缝合、皮肤间断缝合、放置血浆管负压引流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减少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作者:罗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肝储备功能检测中两种注射针在门诊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研究两种注射针在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进行肝储备功能检测试验的门诊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套管针组55例、头皮针组55例。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门诊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试验成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调查有统计学意义(P<0.05)。套管针组在价格上高于头皮针组100.58元。结论综合比较后,门诊患者在进行肝储备功能检测时更倾向于使用头皮针。

    作者:伊展;贺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髌骨治疗髌骨骨折

    对46例髌骨骨折患者选择髌骨环作为内固定物治疗的疗效进行回顾分析,认为髌骨环治疗髌骨骨折具有固定牢靠、操作简易、利于术后功能训练等优点,是治疗髌骨骨折特别是粉碎性髌骨骨折的一个不错选择。

    作者:袁翔;柯雯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PGE2水平在消化道出血患者胃黏膜损伤中的临床表达意义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2(PGE2)在消化道出血患者胃黏膜损伤中的临床表达意义。方法从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进行研究,设为观察组。并从同期本院收治的使用阿司匹林但未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选择5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后复查,观察组的前列腺素E2(PGE2)水平较之对照组出现显著的下降(P<0.05),但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较之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阿司匹林导致消化道出血和阿司匹林引发的前列腺素E2(PGE2)水平下降有关,且基础PGE2水平较低的患者出现出血的风险更大。

    作者:苏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观察补肾调经育子汤合西药治疗

    目的:分析研究补肾调经育子汤合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某院自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共有66例。该院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了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共有30例患者,仅采用西药治疗,即单服二甲双胍薄膜片;观察组共有36例患者,采用的是补肾调经育子汤合西药治疗,即在自拟补肾调经育子汤口服的基础上,加服二甲双胍薄膜片。该院在两组进行相关治疗的过程中,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及时的记录与对比。结果对照组的排卵率与妊娠率分别为36.7%与23.3%;对照组的排卵率与妊娠率分别为75.0%与58.3%。两组数据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因此观察组的整体疗效要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调经育子汤合西药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单独采用西药治疗,可使混着的排卵率与妊娠率得到显著的提高,因而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与种植修复的临床应用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与种植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牙齿残根保存修复的60例牙患作为A组,种植修复的60例牙患为B组,进过一段时间进行走访,对比A、B两组牙患牙齿保存修复与种植修复的效果和牙患满意程度。结果比较A、B两组牙患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与种植修复的满意程度,统计学差异有统计意义<0.05,比较成功率,P>0.05,证明统计学无意义。结论牙齿残根经过保存修复与种植修复治疗后效果没有明显差异,但进过治疗有助于改善牙患咀嚼功能,提高牙齿修复后的质量,同时手术操作简便、价格便宜、值得临床研究广泛使用。

    作者:于江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为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有症状子宫肌瘤的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子宫肌瘤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予米非司酮片口服25mg/d及12.5mg/d,连续90d,予米非司酮片口服5mg/d,连续90d,并在用药期间观测不良反应及在用药结束后观测肌瘤体积。结果三组患者肌瘤体积平均缩小无明显差异,但12.5mg及5mg组较25mg组不良反应发生减少。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治疗作用同较大剂量相似,但发生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胡桂梅;燕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65例生脉注射液和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心脑血管病分析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和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心脑血管病分析。方法选取采用生脉注射液和血塞注射液进行治疗的心脑血管患者65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并诊断,其中脑梗死39例,脑溢血14例,脑萎缩12例。具有高血压病史患者为41例。研究人群主要采用基本治疗、生脉注射液和血塞通注射液进行治疗,采用显效、有效和无效进行治疗效果评价。结果对研究人群治疗效果分析研究显示,其中显效例数为46例,占70.77%,有效例数为15例,占23.08%,无效例数为4例,占6.15%,总有效率为93.85%。结论采用生脉注射液和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心脑血管病临床效果较好,应加强临床推广。

    作者:任庆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CT检查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CT检查对活动性肺结核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86例,比较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CT征象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肺实变、磨玻璃影、空洞、树芽征、模糊结节等的检出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 CT检查对于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治疗以及转归观察具有指导意义,可作为临床疗效观察的影像学指标。

    作者:方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栓剂在非淋菌性宫颈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栓剂在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91例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栓剂治疗,对照组患者单一阿奇霉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w,疗程结束后7d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41/46),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9%(31/45),对比差异有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患者为3例,表现为恶心、头痛头晕、转氨酶增高,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4例,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栓剂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较少,临床可广泛应用。

    作者:刘晓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脑复康穴位注射联合早期康复治疗脑梗塞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研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脑复康穴位注射联合早期康复治疗脑梗塞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收集2013年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行早期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家用脑复康穴位注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6个月死亡率为6.12%,与对照组的10.20%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I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而OHS及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脑复康穴位注射联合早期康复治疗脑梗塞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运动功能,降低病残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后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手足口病护理经验与体会的探讨

    目的:总结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经验进行探讨。方法择我院于2013年4月~2011年4月因手足口病而住院治疗的患儿76例,对患儿采取消毒隔离、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对患儿患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76例患儿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之后,96%的患儿病情得到了明显的好转,无院内感染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掌握手足口病发病规律的情况下,为患儿提供积极的治疗及全面的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金红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护理健康教育在门诊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讨论护理健康教育在门诊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接诊的14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门诊中适当的引入护理健康教育,不仅投入的成本比较低,且方法比较简单,取得的效果也非常明显,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高素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输尿管镜碎石术用于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72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单纯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观察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输尿管镜碎石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达到94.59%,对照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为71.4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行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输尿管镜碎石可有效提高结石清除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尊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