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临床观察

陈旭芳

关键词:脑出血, 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改善
摘要:本文通过对脑出血的病因和康复护理对脑出血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康复护理对预防并发症及继发性损害,减少残疾患者功能活动障碍,提高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均起重要作用,在脑出血护理治疗上具有借鉴意义。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2013年7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设为观察组,并给予急救护理干预,并以2010年~2011年单纯给予急救和常规护理的7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为2.8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2.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6.57±6.6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6.71±3.46)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抢救,并配合高质量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蒋荔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1例急性白血病合并中晚期妊娠患者化疗期的护理

    介绍1例急性白血病合并中晚期妊娠患者在采用DA方案化疗期间,做好心理护理,定时监测宫内胎儿发育情况,加强化疗期间的护理,成功为患者产前取得病情部分缓解,经产科行剖腹产,母婴平安出院。

    作者:梁素岚;黄娇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糖峰值时间与胰岛β细胞功能

    目的:探讨糖负荷后血糖峰值时间与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分析2012年~2014年首次于我院内分泌科门诊行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OGIRT)、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查者的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值,根据糖负荷后血糖峰值时间分3组院30min组(T30)、60min组(T60)和120min组(T120),分析各组间血糖、血糖波动(AGF)、HbA1c、胰岛素、HOMA-IR、rI30/rG30、HOMA-β及AUC-i的差别。结果糖耐量正常(NGT)、糖调节受损(IGT/IFG)和糖尿病(DM)组患者T30比例逐渐减少,T60和T120比例逐渐增多;随着血糖峰值时间后延,OGTT各点血糖和HbA1c水平逐渐升高,AGF逐渐增大;rI30/rG30、HOMA-β及AUC-i逐渐降低,HOMA-IR逐渐增加。结论随着OGTT后血糖峰值时间后延,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抵抗逐渐增加,糖负荷后血糖峰值时间可以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状态。

    作者:王寒敏;陈卫文;陈珺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讨以腹部为首发表现的儿内科急危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目的:探讨以腹部为首发表现的儿内科急危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5例以腹部为首发表现的儿内科急危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65例以腹部为首发表现的儿内科急危症患儿中,30例患儿明确诊断为腹型过敏性紫癜,25例患儿明确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0例患儿明确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临床给予相应治疗后腹型过敏性紫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30/30),死亡率为0%(0/30)。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总有效率为92%(23/25),死亡率为8%(2/25)。暴发性心肌炎的总有效率为80%(8/10),死亡率为20%(2/10)。结论临床应根据以腹部为首发表现的儿内科急危症的临床特点来给予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治疗,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作者:陈学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加强精神科护理安全细节管理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方法使用安全实践和重点环节控制的方法进行。结果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护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治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在护理工作中的细节问题往往是不安全的隐患,只有重视细节管理并及时评价和考核,对减少和避免差错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陈玲;裴玉娟;王义梅;张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子宫输卵管造影用于不孕症诊治

    在女性不孕原因中,由输卵管因素导致的不孕占40%左右,其主要原因为输卵管的不通畅性和输卵管的炎症以及输卵管周围的粘性程度等,因此对输卵管通畅性的正确诊断是治疗女性不孕患者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临床上对输卵管通畅性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三种院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腹腔镜下美兰通液术,三种检测方法各有优点与不足。近年来,随着声学造影技术的不断发展,经输卵管的声学造影技术逐渐被应用到临床输卵管的通畅性检测中,本文就临床上常用到的输卵管通畅性造影检测方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陆雄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两个小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的Barthel Index评定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以及平均住院时间、费用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治疗后,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 Index评定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的评分均较低,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费用也较少,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不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赵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适护理干预用于股骨颈骨折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加强舒适护理后,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质量产生影响的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院施行一般护理同时加强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院施行一般护理模式。结果有效舒适护理措施干以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护患纠纷发生率有所下降,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所下降,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高。结论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一般护理同时加强舒适护理模式后,与一般护理模式相比,改善了护患之间的关系,患者满意度高,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在骨科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华;刘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调强放疗加腔内放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研究宫颈癌进行调强放疗(IMRT)加腔内治疗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185例(ⅡB郁A)首治宫颈癌,采取全盆腔IMRT 27~29次,对盆腔内直肠、膀胱、小肠、股骨头及盆骨进行必要的保护,宫颈肿瘤组织的总量院59.4~63.8Gy(2.2Gy/次);主要淋巴引流区总量院48.6~53.2Gy(1.8Gy/次)。盆腔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灶总量63.8~64.4Gy(2.2~2.3Gy/次)。盆腔IMRT后再行3~4次的腔内治疗,A点总量达78~82Gy(调强放疗+腔内治疗)。结果放疗后近期效果达CR为98.92%。1年、2年及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院99.26%、88.24%及83.33%;无病生存率为院91.85%、84.71%及81.25%;盆腔未控率为4.44%、5.88%及8.33%。放射性直肠炎及膀胱炎发生率分别为3.78%~4.65%;0%~2.33%。结论 IMRT+腔内放疗治疗宫颈癌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盆腔控制率好,肠道及直肠膀胱放射的损伤及并发症低。

    作者:丁云霞;陈宏;曹学武;康保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一年级医学生生殖科学和性文明知识及科普传播意愿调查

    目的:了解一年级医学生的生殖科学和性文明知识及科普传播意愿的情况。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调查表,在某医学院的一年级下学期末面向789名2012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0%的学生非常希望学习生殖科学和性文明知识,而且大多数希望通过专门的课程学习;近90%的学生首先希望学习提升性健康和相关疾病预防的实用知识,50%以上的学生希望学习能提高性文明、道德和法律修养等方面的实用知识;近63%的学生希望面向自己的同学、校友、家人及亲友传播生殖和性文明方面的科普知识,不足20%的学生愿意在家乡的城乡居民中传播这些知识。结论医学院校的绝大部分一年级学生对生殖科学和性文明知识的学习意愿很强,但是大多数人希望传播这些科普知识对象范围很有限。

    作者:梅劼;陈幔如;郭晓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电动吸奶器用于母婴分离产妇促进泌乳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电动吸奶器用于母婴分离产妇促进泌乳的效果。方法将新生儿因各种原因转至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接受治疗的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后第1d行常规健康教育及乳房护理;试验组产后在常规健康教育及乳房护理基础上,使用电动吸奶器进行乳房干预。观察两组产妇产后乳房肿胀、泌乳量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产妇产后乳房肿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不同时期泌乳人数及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母婴分离产妇使用电动吸乳器进行乳房干预可促进乳腺管通畅,减少乳房肿胀增加泌乳量,减轻产后护理的工作量。

    作者:鞠海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进行认知、心理以及行为等方面长达1年的优质护理干预。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年后,观察组患者在SCL-90测评中躯体化症状、抑郁、焦虑以及睡眠得分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肝功能正常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降低患者心理压力,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钟华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消化系疾病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与护理分析

    目的:筛查老年消化系疾病住院患者营养风险以及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28例老年消化系疾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果经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筛查之后,结果显示院142例患者中,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2.39豫,营养不足检出率为13.38豫(19例),营养风险发生率比较高的疾病类型分别是消化道出血(52.94豫)、消化道恶性肿瘤(41.18豫)、肝硬化(36.33豫)。结论老年消化系疾病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医院应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相应的营养支持和护理,解决营养风险问题。

    作者:邵静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

    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护理。对2009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38例手术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配合手术和围手术期护理的佳方案。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晚期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之一,除手术技术外,围手术期间护理是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作者:李晓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院健康管理科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医院健康管理科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总结健康管理经验,为改善健康管理科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健康管理科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实践,总结我院健康管理服务的经验。结果通过认识健康管理服务的基本特征,明确健康管理建设核心内容,要以健康需求引导建设等措施,可以推动健康管理科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结论医院健康管理科要根据现代医疗服务发展趋势,努力探索符合本院实际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和路径,以尽量满足不同群体的健康需求。

    作者:欧阳斌;刘迎新;朱小玲;陈志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滁州地区健康人群血脂水平调查

    目的:通过对滁州地区健康体检人员血脂四项的检测,了解本地区成人血脂水平的变化趋势,为临床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我院健康体检的4352人,按年龄和性别分组统计。结果本地区人群总胆固醇(TC)平均为4.96 mmol/L,三酰甘油(TG)平均为1.91 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C)平均为1.47 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平均为3.41 mmol/L,血脂总平均水平男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滁州地区人群血脂异常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建议加强宣传提高保健意识。

    作者:汪祖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强化降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143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住院期间强化降压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在规范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收缩压控制水平将143例CHF患者分为低血压水平组(80mmHg~100mmHg)、中血压水平组(101mmHg~120mmHg)和高血压水平组(121mmHg~140mmHg),观察不同血压水平CHF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显效、有效、和无效,恶化率在低血压水平组分别为46.8%(29/62)、45.2%(28/62)、8.1%(5/62),中血压水平组为27.3%(18/66)、54.5%(36/66)和18.2%(12/66),高血压水平组为12.5%(8/64)、50.0%(32/64)和37.5%(24/64)。结论CHF患者急性加重时血压水平进行强化降压治疗,在一定范围内控制越低,临床症状改善越快,近期疗效越好。

    作者:沈迎春;施红宇;罗建华;王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节镜辅助下髌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髌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髌骨骨折患者12例,在关节镜辅助下复位,经皮采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2例随访6~30个月,平均10个月,髌骨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失败,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为100%。结论关节镜辅助下髌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髌骨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早期发现并处理关节内损伤,固定牢固可靠、提高复位质量、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安全、有效、经济、微创的方法。

    作者:陈琼;张伟;邹澍;张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20例粘连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对粘连性中耳炎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2年8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粘连性中耳炎患者,对23耳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手术完成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根据记录结果对患者听力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并与术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23耳在手术后的气骨导差要明显好于手术前,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治疗有效率高达87%。结论为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应从粘连性中耳炎患者的病情出发进行手术治疗,采用有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方式,以有效提升临床疗效,降低、避免粘连性中耳炎的复发率,尽快使患者病情得到恢复。

    作者:庞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重型乙型脑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型乙型脑炎护理体会。方法将从2014年2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15例重型乙型脑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5例患者均为成年人,对其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5例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后,治疗效果较好,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在临床上对重型乙型脑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状况,提升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