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廷凤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对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从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子宫切口妊娠的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经腹部彩超诊断,观察组则经阴道彩超诊断,对比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经对比,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经阴道彩超的方式对子宫切口妊娠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是诊断该症的佳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周完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早期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各70例,对比两组患者神经系统恢复和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恢复和ADL改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0.05﹚。结论本次实验表明,脑卒中患者早期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ADL。
作者:李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系统规范的健康宣教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了本院于2012年5月~2014年7月收治入院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均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额外实施健康宣教,比对不同护理方法下的临床护理效果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治疗,显效25例(50%)、有效20例(40%)、总有效率90%,与对照组20例(40%)、15例(30%)、70%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支气管患者通过实施健康宣教干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护理工作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护理效果,能够成为临床护理的首选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农惠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门诊无线输液系统,实现了输液患者身份准确识别,药物信息准确提取,患者和药物准确匹配,实时呼叫。确保患者输液安全,改善输液秩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准确统计护士工作量,方便护士绩效考核,合理分配护士资源,提升门诊输液室整体管理水平。
作者:高自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重型肝炎并发胰腺炎的护理问题。方法本文选取了院内从2011年1月~2013年12月30例患有重型肝炎并发胰腺炎的患者给与了相关的护理,包括心理干预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禁食与肠胃减压等等护理方面,以防止患者发生休克为重点,强化患者抵抗并发症的能力,同时在患者康复后给与了日常饮食上的指导以及健康方面的宣传教育。结果通过后期的不断治疗和全面护理,30例患有重型肝炎并发胰腺炎的患者中10例患者临床治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5例患者病情有所好转,10例患者因经济负担自动出院,5例患者死亡。结论重型肝炎并发胰腺炎的患者需要加强后期的护理以及治疗上的时效性,有利于保障患者的治愈水平和康复程度。
作者:戚思华;黄惠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学免疫学网络课程建设对成人教育是必要的,因Blackboard在线教学管理系统平台可以将文字、符号、图片、影像、动画等多种教学技术集于一身,同时又具备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教学过程的交互性。课程建设通过欢迎页面、信息公告、学习导航、课程内容、资源共享、中英文词汇、案例分析、在线测试、在线评价等栏目,构建立体化多媒体资源,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通过双方交流沟通、学生自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作者:潘凤兰;曾令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使用高压氧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显效率、有效率及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3年1月在我科室住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2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术后降压及康复等常规治疗;高压氧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添加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简写成GCS)分值及治疗后各组显效率及有效率。结果高压氧组治疗4w后及出院时,患者GC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0.05);且高压氧组的显效率、有效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高压氧能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显效率及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吕洪志;董玉林;张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男性尿失禁患者留置导尿与使用保鲜袋接尿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更适合男性尿失禁患者接尿方法。方法回顾我院综合病房2012年5月1日~2013年9月30日就诊男性尿失禁患10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应用保鲜袋接尿法,对照组应用留置导尿。结果通过1个月观察期间,两组并发症对比,观察组尿道感染与阴茎糜烂、管道脱落、漏尿、4 w总费用、患者满意度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男性尿失禁患者使用保鲜袋接尿方法避免了有创留置导尿,并减少了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与经济负担,同时减少了漏尿与皮肤损伤的问题,提高了患者舒适度,方便可行,是与家庭护理紧密衔接的方法,值得在长期卧床尿失禁患者中普遍采用。
作者:张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在临床教学中护理查房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当护理工作者在护理查房的过程中,能够将已学的医学知识、临床治疗、诊断、护理技能运用在一起,从而培养一定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在护理查房中结合成人教育理论,可以有效解决此类问题。
作者:邱华;陶功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随着人类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心理问题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心内科住院患者自身疾病严重且复杂,病程长,为家庭和亲人增加生活负担以及经济压力,这都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这就导致心内科住院患者产生烦躁、抑郁、焦虑、恐惧、绝望,孤独等心理问题。为提高老年患者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良好的护士素质和心理护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我科2013年1月~6月对老年患者进行躯体疾病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宫延荣;宋忠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微小RNA-146a(miR-146a)在大黄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去致热源培养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株NR8383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处理组和大黄素+LPS处理组,细胞培养6 h后收集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细胞中miR-146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LPS作用后细胞中miR-146a、TNF-α和IL-6表达量明显升高;与LPS处理组相比较,大黄素+LPS处理组中miR-146a表达量显著上调,而TNF-α和IL-6表达量显著下调。结论大黄素可上调肺泡巨噬细胞中miR-146a的表达,大黄素可抑制巨噬细胞中TNF-α和IL-6的表达,miR-146a可能参与调控大黄素抗肺泡巨噬细胞炎症反应过程。
作者:张三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精神科临床面临很多风险如用药的风险,管理风险,合并躯体疾病的风险,和少见的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误诊的风险。本病例通过1例夜急诊个案,提醒我们夜急诊相关情况不明时进行处理的医疗风险,警惕内分泌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在做精神科检查时要注意体格方面的检查,注意医疗安全,规避医疗风险。
作者:龚云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护理实习生的教育模式从学校教育转变为临床教育,期间的安全教育尤为重要,关系着学生护理实习生的职业生涯,也关系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
作者:邓俊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将健康教育贯穿于门诊输液室,输液患者治疗的全过程。从细微之处入手,为静脉输液患者提供健康教育,从而能提高服务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护患关系,有效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医护人员利用所学的知识,主动为患者讲解输液前的准备,输液中的观察要点及输液后的注意事项。在门诊输液室中为静脉输液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增强了患者战胜疫病的信心,提升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乐季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术中保温对预防高龄全髋置换患者低温性寒战的效果。方法将62例高龄全髋置换患者随机分为保温组和对照组,保温组32例,对照组30例。保温组患者术中术中所有补液均为(36.5~37.5℃)的温热液体,并予恒温水浴箱加温后至37℃的生理盐水进行创面冲洗;常温组患者使用室温(22~24℃)的手术室内放置液体静脉输入及术区冲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麻醉30min、术中1h、2h、3h、术毕即刻6个观察时相体温变化、术中失血量及发生寒战情况。结果保温组患者术中体温维持稳定,手术前后体温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术中体温显著下降,与术前及保温组比较均显著下降(<0.05);术中出血量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保温组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术中保温措施在维持高龄全髋置换患者体温恒定的同时,能够降低术中寒战的发生,而且《不会增加术中失血量。
作者:姜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后对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采取自愿的方式,对100例社区高血压防治健康活动室血压异常者实施健康教育,教育一年后对干预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干预,100例血压异常者高血压评价标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控制率以及治疗率明显提高,干预前后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0.05;其生活方式较合理;同时相对于干预前,健康教育后,患者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水平明显下降,所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即<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采取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不仅可提高患者知识知晓率,同时还可使患者所存不良习惯得到有效地改善。
作者:洪维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运用品管圈(QCC)方法,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减少护理纠纷。方法成立QCC小组,采用对本病区现状进行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对策实施,效果确认等措施。结果住院患者6个月内跌倒发生次数由实施QCC前7例下降到1例。结论通过QCC的实施降低患者跌倒的发生率,守护了患者的安全,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凝聚力,提高了护理工作的预见性,防范减少了护理纠纷,为患者提供了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作者:林金燕;黄海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气分析仪检测血钾(K+)、血钠(Na+)、血糖(Glu)、总二氧化碳(TCO2)和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Hct)分别与生化分析仪相同项目的可比性以及呼吸指数(RI)是否会影响血气以上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方法用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对193例患者动脉全血进行K+、Na+、Glu、TCO2、RI的检测,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以上患者静脉血清进行K+、Na+、Glu、TCO2检测,分析其差异性。结果 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测定K+、Na+结果均低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Glu、TCO2果无统计学差异(>0.05)。 RI对血气K+测定影响有统计学意义(<0.05),对血气Na+、Glu、TCO2测定影响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血气Glu、TCO2可分别用于血糖水平、呼吸功能的评估,而血气K+、Na+指标仅有参考价值。
作者:余建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通过对6例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患者有效的护理与观察,认为对血液透析患者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患者采取有效预见性护理,可延长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和透析生存率。
作者:高勤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在胃肠外科手术中的疗效及优点,以明确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42例胃肠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5例,接受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对照组67例,接受剖腹探查术胃肠外科手术。通过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资料,总结腹腔镜探查在胃肠外科手术应用中的疗效。结果观察组68例患者(90.67%)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7例患者因无法继续腹腔镜下操作中途转为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在平均失血量、住院时间、平均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0.05),但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0.05)。结论腹腔镜探查在胃肠外科手术中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治年;唐建文;吴章森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