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恶性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

郭金环

关键词:恶性肿瘤患者, 临终关怀, 姑息治疗, 症状, 医疗及护理, 医学领域, 医务人员, 医疗护理, 文明发展, 生存时间, 交叉学科, 疾病, 肿瘤科, 同义语, 边缘性, 医院, 业务, 控制, 近代, 家庭
摘要:临终关怀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临终关怀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给患者增添痛苦的、或无意义的治疗,但要求医务人员以熟练的业务和良好的服务来控制患者的症状。由于临终关怀必然要涉及到各种症状的姑息治疗,所以在肿瘤科领域它和姑息治疗往往是同义语。临终关怀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是社会的需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就世界范围而言,它的出现只有20、30年的时间。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探查技术在胃肠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在胃肠外科手术中的疗效及优点,以明确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42例胃肠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5例,接受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对照组67例,接受剖腹探查术胃肠外科手术。通过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资料,总结腹腔镜探查在胃肠外科手术应用中的疗效。结果观察组68例患者(90.67%)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7例患者因无法继续腹腔镜下操作中途转为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在平均失血量、住院时间、平均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0.05),但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0.05)。结论腹腔镜探查在胃肠外科手术中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治年;唐建文;吴章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康复外科理念在胃肠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在胃肠手术的护理措施中,应用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治疗胃肠疾病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法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选取我科收治且接受胃肠手术治疗后的78例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应用康复外科理念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针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在肛门的排气时间、手术伤口的愈合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接受胃肠手术的患者护理,应用康复外科理念到具体的护理工作中,有助于缩短患者疾病康复的时间,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足度。

    作者:姜丽丽;宋立业;张来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探讨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接受支架植入术后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从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心内科接受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选取5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住院期间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同时进行心电监控,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在治疗后,共有10例出现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7.24%,其中有2例发生心力衰竭,6例发生心率失常,2例发生心源性休克。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并进行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尹胜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对肝移植患者术后脑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肝移植患者术后脑损伤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肝移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院DEX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麻醉诱导前DEX组给予DEX负荷量0.5μg/kg,10 min内泵注完毕后以维持量0.5μg/kg/h继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在相同时间内NS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余同DEX组。分别于术前(T0),切肝前60 min (T1),无肝期10 min(T2)、60 min(T3),新肝期10 min(T4)、60 min (T5)及术毕(T6)时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抽取颈内静脉球部血液,测定血清中星型胶质细胞S-100β蛋白(S-100β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与NS组比较,DEX组HR于T1~T6时降低(<0.05,<0.01)。与NS组比较,DEX组MAP、CVP和H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与T0比较,NS组和DEX组S-100β蛋白、NSE水平分别于T1~T6时均升高(<0.05,<0.01);与NS组比较,DEX组S-100β蛋白、NSE水平分别于T1~T6时均降低(<0.05,<0.01)。结论 DEX用于肝移植患者可减轻脑损伤,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吴亚辉;刘艳萍;乔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外科手术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防护教育

    大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历来都是高校的中心问题之一。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稳定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基础。校园安全通常指的是校园内的水、电、易燃易爆危险品安全、消防安全以及师生的人生安全,但对活体动物实验过程中涉及到的生物安全问题一般重视程度不够。为加强我校大学生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结合外科手术学实验教学的特点[1],谈谈我们在动物实验过程中涉及到的生物安全防护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

    作者:芮馨;钱大青;柴智明;张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如何做好血站业务档案管理工作

    血站业务档案工作管理是采供血机构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它是记录采供血工作活动的真实记录,是血站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及领导决策的历史依据和重要基础,是维护献血者及献血者和采供血机构、医疗机构公正的重要依据。做好业务档案管理并充分应用档案进一步推动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提高血液质量和服务质量,开展输血科学研究和处理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尤为重要。

    作者:王桥红;曹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脑卒中患者康复的体位护理

    目的:探讨正确的体位护理,促进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防止褥疮、坠积性肺炎、预防痉挛模式的出现及继发性关节挛缩、畸形及肌萎缩,促进患者的康复。方法根据病情、病程,采取不同的体位护理,同时配合按摩,通电针刺法等治疗。结果66例脑卒中患者中无一例发生褥疮,其中一例发生坠积性肺炎。治疗后步行恢复率为85%。结论正确的体位护理,配合按摩,通电针刺等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孟令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谈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高血压病是一种全球的慢性疾病,所以老年人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是一场持久战,它就要求护理人员有一定的水准,不仅要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还要学会心理安抚的能力,对我们的患者进行耐心的健康教育。为防止老年人因高血压而引起发病,人们对发病老年人的康复诊疗及护理有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邓英捷;赖志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同型半光氨酸对不同类型高血压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同型半光氨酸(HCY),作为心脑血管新的危险因素,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多项研究表明院(HCY)与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本文从HCY与高血压,HCY与妊高症,HCY与老年人高血压,HCY与H型高血压,HCY与中青年超重和肥胖高血压HCY与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HCY与绝经后女性高血压,HCY与高血压危险分层等方面对高血压的影响及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作者:董文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经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治疗的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上均少于开腹手术组,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疗效优于开腹手术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孟庆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ICU床边纤支镜操作的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分享ICU床边纤支镜操作的护理。方法在监护下配合医生对86例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行纤支镜检查及治疗。结果通过护士的协调配合,顺利完成所有纤支镜操作,无并发症及意外情况发生。结论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床边纤支镜检查,即依赖于医生娴熟的操作技能,也得益于协调的护理配合。

    作者:郑杏桔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泌尿系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讨论泌尿系疾病使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对我科2012年4月~12月住院患者行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20例进行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实施各项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手术,手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疾病在临床迅速发展,对手术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预防并发症,有助于加快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秦艳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发热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发热患者分层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通过对我院2011年以来临床的90例发热患者采用分层护理的方法。其中男性65例、女性25例,年龄15~65岁。退热时间2~4h 65例,5~7h25例。结果临床对90例发热患者采用分层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在发热患者护理中,采用分层护理服务模式,可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增强患者满意度。

    作者:金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微小RNA-146a在大黄素对脂多糖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微小RNA-146a(miR-146a)在大黄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去致热源培养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株NR8383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处理组和大黄素+LPS处理组,细胞培养6 h后收集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细胞中miR-146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LPS作用后细胞中miR-146a、TNF-α和IL-6表达量明显升高;与LPS处理组相比较,大黄素+LPS处理组中miR-146a表达量显著上调,而TNF-α和IL-6表达量显著下调。结论大黄素可上调肺泡巨噬细胞中miR-146a的表达,大黄素可抑制巨噬细胞中TNF-α和IL-6的表达,miR-146a可能参与调控大黄素抗肺泡巨噬细胞炎症反应过程。

    作者:张三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院手卫生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策略的成效分析

    目的:主要探讨医院手卫生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策略的成效分析。方法根据临床的需求对医院洗手设备以及配备的手消毒剂,再安装相对应的洗手设施,观察在洗手液与消毒液相结合的情况下,再结合监督考核反馈机制,医院手卫生质量管理的效果是否有效提升。结果于2010年~2013年,临床吸收设备在不断的更新与完善,医院干手设备也慢慢的合理化;在洗手液与消毒液的使用上,每床每日20ml左右的科室,从2012年第一季度的5个增加到2013年第四季度的20个,同一个时期消耗消毒液和洗手液的量为每床每日15ml左右的科室,由以前的15个增加到现今的45个;我院手卫合格率在2011年~2012年,上升了5%;医院的感染力下降了1%。结论医院实施手卫生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策略,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还能够有效的较低医院的感染率。

    作者:黄宜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护理

    中药注射剂是中国特有的经静脉给药的一类药物,是一种或多种中药中提取的多种组分物质。在临床发挥疗效的同时,也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心律失常是其危及到生命的主要不良反应。本文就中药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的心律失常机理及护理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陈可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纤支镜下肺活检对肺结核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纤支镜肺活检对肺结核早期诊断价值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10月就诊我院呼吸科拟诊肺结核患者,结合临床及影像学,分别行痰查抗酸杆菌检测、PPD实验和结核蛋白芯片检测和纤支镜下刷片、灌洗和活检。结果纤支镜下可以直观看到支气管浸润情况,PPD、结核蛋白芯片检测机纤支镜肺活检阳性率分别为42.3%、46.2%、80.8%。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肺结核阳性率显著高于痰检和PPD实验及结合蛋白芯片检测。痰查抗酸杆菌纤支镜激惹后阳性率34.6%明显高于纤支镜前15.4%。结论纤支镜术特别是肺活检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肺结核的诊断率及结核杆菌的检出率,有助于早期明确结核诊断。

    作者:蓝楠;郑俊兰;王孝芸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青蒿琥酯对膀胱癌T-24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rt干预人膀胱癌T-24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用药后细胞增殖的改变;划痕实验检测鱼藤素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和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rt可显著抑制人膀胱癌T-24细胞株增殖(<0.01);划痕实验结果显示,鱼藤素可降低T-24细胞的迁移能力;FCM结果显示Art可使人膀胱癌T-24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并可诱导T-24细胞的凋亡(<0.01)。结论 Art可显著抑制T-24细胞的增殖以及降低其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Art使T-24细胞生长周期阻滞在G0/G1期并诱导其凋亡相关。

    作者:袁红纲;张路生;董自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未婚胎儿畸形引产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未婚胎儿畸形引产患者中的影响。方法通过选取2011~2013年我科收治的未婚胎儿畸形引产患者,给予其护理干预,观察其引产后心理和身体的恢复情况。结果在通过有效地护理干预后,患者在引产后心理和身体都恢复的比较好。结论给予未婚胎儿畸形引产患者有效地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引产后心理和身体的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周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利妥昔单抗二线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4年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利妥昔单抗治疗重型持续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2013年在我科二线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24例,分析其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无效率、有效时间,缓解持续时间、复发率、复发时间,副作用,并与既往报道的脾切除疗效、安全性对比。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妥昔单抗治疗重型持续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与脾切疗效相似,早期应用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但均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部分可致命,应用时应谨慎。

    作者:金北平;全清清;张国英;张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