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家庭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

周卫东;涂磊;刘丽;罗莹娟

关键词:人感染H7N9禽流感, 家庭聚集性, 流行病学调查
摘要:目的 针对吉安市发生的首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家庭聚集性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探索可能的感染来源,为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名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其相关呼吸道标本,采用RT PCR方法开展H7N9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首例患者于2016年4月1日发病,17日确诊,被感染的途径为活禽市场暴露和与禽类接触;其母亲4月5日发病,17日确诊,被感染的可能途径有2种:(1)禽肉处理;(2)母亲与首例病例的密切接触.经过对患者的积极处置和救治,2名患者已出院,此次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 此次疫情所涉及的2例病例确认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家庭聚集性病例,首发病例通过禽类暴露而感染,续发病例因共同暴露感染可能性大,但无法完全排除有限人传人的可能性.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四川省急救医疗服务空间可及性研究

    目的 了解急救医疗服务的空间可及性特征,为有限急救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等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四川省内2017年所有提供急救医疗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为供方,四川省内所有人口为需方.采用短路径法计算所有需求点到近急救医疗服务设施点的短就医时间.结果 总体而言,四川省的急救医疗服务的空间可及性较好,但四川省内急救医疗服务可及性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与四川省东部地区相比,位于川西地区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急救医疗服务可及性稍差.结论 医疗资源多较集中地分布在人口密度较大、经济发展较好、自然条件等较优越的地方.通过短就医时间分析,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医疗资源的空间配置状况.对于急救医疗资源空间可及性较差的地区,除了新建/增设急救医疗机构外,可以通过增强居民自救技能等综合的策略改善急救医疗服务可及性,弥补由于有限条件导致的急救医疗服务空间可及性差的情况,有助于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

    作者:杨华珍;段占祺;彭勃;施迅;潘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2012-2017年武汉市HIV抗体确证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2012-2017年武汉市HIV初筛阳性样本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武汉市HIV抗体确证情况.方法 依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2015年修订版)》对各筛查机构HIV筛查阳性反应的样本进行酶联免疫复核和免疫印迹确证试验.结果 2012-2017年武汉市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共收到11 749份初筛阳性样本,经复核和确证试验,7 433份(63.26%)诊断为HIV-1抗体阳性,3 780份(32.17%)为HIV-1抗体阴性,536份(4.56%)为HIV-1抗体不确定.阳性病例多的年龄段为16 ~ 30岁.536例不确定样本中有156例(30.41%)进行了随访,120例(76.92%)确证为阳性,13例(8.33%)确证为阴性,23例(14.74%)仍为不确定.结论 2012-2017年武汉市HIV-1抗体阳性数增长趋势明显,应进一步加强急性期和不确定结果病人的管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刘盼;孔雯骅;唐力;朱泽荣;占建波;王夏;肖鹏;许骏;罗莉;刘满清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老年前列腺癌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前列腺癌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路径,为实施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心理资本问卷、健康指导质量问卷对234例老年前列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评测,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影响因素间的作用路径.结果 老年前列腺癌术后患者FoPQ-SF总分(32.64±5.32)分,疾病恐惧感功能失调比例占41.9%;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Gleason评分、症状群干扰程度、健康指导、心理资本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有关(P<0.05);通径分析结果年龄、症状群干扰程度可直接影响恐惧疾病进展,Gleason评分即影响症状群干扰程度又直接影响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心理资本即影响健康指导又能影响恐惧疾病进展(P<0.05).结论 老年前列腺癌术后患者存在较高的恐惧疾病进展;临床上应注意提高患者的心理资本、强化健康教育指导以有效地降低患者恐惧疾病的进展.

    作者:董建清;刘维;刘会静;陶小枫;王晓希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2008-2017年张家港市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分析张家港市近10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特点及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7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7年全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3种42 879例,报告发病率273.57/10万;死亡91例,报告死亡率0.58/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17种16496例,报告发病率105.05/10万;死亡90例,报告死亡率0.57/10万,丙类6种26 383例,报告发病率168.01/10万;死亡1例,报告死亡率0.01/10万.2008-2017年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稳步下降趋势,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该市丙类传染病呈上升趋势,今后的传染病防控重点应在继续加强乙类传染病如梅毒、肺结核、病毒性肝炎防治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丙类传染病如手足口病的防控力度.

    作者:邵海枫;徐玲;陈海明;杜国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2005-2016年桂林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和时空分析

    目的 了解桂林市2005-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聚集区分布,为该地区的腮腺炎防治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 对所收集的报告病例进行人群、时间、地点的三间分布情况进行描述,进一步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桂林市各区县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时空扫描分析,识别腮腺炎发病的时空聚集区.结果 2005-2016年,桂林市共20 796例腮腺炎报告病例,平均发病率35.4/10万,男女比例为1.4∶1,以5~9岁儿童多见,占总人群的40.7%,流行高峰在春末夏初的5-7月,主要发生于幼托机构及学校.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Moran's I>0、P<0.05,表明桂林市腮腺炎的发病有地区聚集性.时空扫描结果显示:一级聚集区发生在象山区、秀峰区、叠彩区、七星区和雁山区,聚集时间为2010年5月-2012年6月,聚集范围半径为17.6 km.结论 针对桂林市流行性腮腺炎主要发生于幼托机构和5~9岁儿童,且主要聚集在五大城区,提示今后应根据桂林市腮腺炎疫情的高危人群和热点区域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蒋芹;喻国旗;覃健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三氯生的致突变性和致癌作用研究进展

    目的 澄清三氯生的致突变性和致癌作用.方法 以“三氯生”、“致突变性”和“致癌作用”作为CNKI数据库的检索关键词;以“triclosan”、“mutagenicity”和“carcinogenicity”作为关键词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结果 鼠伤寒沙门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和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显示,三氯生不会引起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突变;彗星和微核试验显示,三氯生不具有致哺乳动物DNA损伤和染色体畸变作用;现有资料不足以支持三氯生暴露会直接引起人体罹患肿瘤.结论 三氯生对细菌、哺乳动物和人都不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为三氯生的科学管理与合理使用提供了依据.

    作者:孙东雷;赵田禾;张遵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2013-2018年度保定市流感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保定市2013-2018年度流感监测资料,阐明流行特征,为制定流感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保定市哨点医院5个流行年度的流感样病例(ILI)、病原学、暴发疫情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2018年度保定市流感哨点医院共收集流感样病例数51 591例,就诊比例为2.81%,流感样病例中15岁以下儿童占83.37%.采集咽拭子标本8 586份,核酸阳性881份,阳性率为10.26%,H3N2亚型324份,甲型H1N1亚型292份,B型260份,混合型5份.5个监测年度共报告ILI聚集疫情6起,均发生在小学,1起为腺病毒感染引起,5起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疫情病毒型别与当年流行的优势株一致.结论 2013-2018年度保定市流感高峰期出现在冬季;各年度流感病毒优势毒株轮流出现;流感样病例以15岁以下少年儿童为主,聚集疫情主要在小学发生,应加强中小学校等聚集性场所暴发疫情监测.

    作者:王磊;王春艳;国红娟;祖文刚;崔立周;杜文标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2014-2016年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监测资料分析

    目的 掌握郑州市2014-2016年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状况,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河南省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报告的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发病数据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的死亡数据,分析2014-2016年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结果 2014-2016年间,郑州市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病新发病例合计162 203例,死亡38 082例,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749.06/10万、175.86/10万.男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842.49/10万,死亡率为205.34/10万;女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为654.45/10万,死亡率为152.09/10万.随年龄增长,男女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60岁以后明显上升,80岁~老年人发病率、死亡率达3 334.56/10万和1 819.78/10万.结论 心脑血管病严重危害郑州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应重视监测管理、强化对老年人群和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加强针对性干预和防治措施,减少其发病和死亡.

    作者:孙文慧;阎秀芳;王松强;韩同武;李新庆;陈欣然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中国部分地区埃可病毒30型分离株VP1区基因序列的特征分析

    目的 研究中国部分地区埃可病毒30型(Echovirus 30,Echo30)分离株的基因特征和遗传进化规律.方法 利用Mega6.0软件对GenBank核苷酸数据库收录的分离于中国10个地区的Echo30分离株全长VP1区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测算分离毒株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计算核苷酸分子进化速率.结果 纳入中国10个地区E-cho30分离株合计361株,分析结果显示中国10个地区地区Echo30流行毒株潜在的优势基因型为D.收录中国10个地区Echo30分离株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差异性为7.8%~26.1%和1.2% ~ 9.1%,与其他基因型分离株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差异性为17.3%~28.5%和5.3%~9.5%.基因型D分离株核苷酸进化速率为5×10-3/(位点/年).结论 GenBank数据库收录的中国地区Echo30分离株以基因型D为主,各亚型间毒株序列核苷酸差异性较小,亲缘性较近.

    作者:姚学君;张雪峰;沈进进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真空臭氧消毒机对家庭饮用水消毒效果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真空臭氧消毒机对家庭饮用水的消毒效果.方法 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8099作为指示菌,按照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不同水量、水温、盛水容器下的饮用水消毒效果进行检测.结果 当消毒机箱内压强为50 kPa时,对各水样消毒15 min后,50、100、150 ml水样的平均杀灭率分别为(79.14±0.01)%、(70.99±0.00)%、(64.12±0.02)%;常温(22℃)和低温(4℃)水样的平均杀灭率分别为(70.99±0.00)%、(92.01±0.00)%;100 ml烧杯、250ml烧杯、平皿(150 mm)所盛放水样的平均杀灭率分别为(67.48±0.01)%、(70.99±0.00)%、(97.75±0.00)%.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所用真空臭氧消毒机对家庭饮用水中的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杀菌效果,具有开发成为家庭日常杯量饮用水消毒机器的潜力.

    作者:陈梦曦;李欣洋;代黄梅;张遵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2015-2017年抚州市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抚州市2015-2017年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降低动物致伤事件的发生和有效防治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7年抚州市各级疾控中心门诊狂犬病暴露者就诊信息,对暴露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42 138例暴露者中,15岁以下人群暴露比例高,为36.32%,其中以5岁~年龄组占比高(14.43%);致伤高峰期为5-10月(25418例,占60.32%);暴露部位以四肢为主,占92.68%;Ⅱ级和Ⅲ级暴露占93.63%(39 454/42 138);Ⅲ级暴露者中有25.05%(4 303/17 176)注射了免疫球蛋白;在疾控中心门诊规范处置伤口的有33 878人(80.40%);伤人动物以狗为主,占比73.09%(30 767/42 096);伤人动物中有免疫史的占4.76%(2 003/42 096).结论 应加强对动物(尤其是犬类)的管理和免疫工作,减少动物伤人事件的发生;加大狂犬病防治健康教育力度,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提高暴露后疫苗接种率及Ⅲ级暴露者被动免疫制剂的接种率,从而达到大限度地减少狂犬病的发生.

    作者:严秀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2005-2017年成都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成都市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流行病学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成都市报告的2005-2017年丙肝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5-2017年成都市共报告丙肝病例13 587例,平均年发病率为8.69/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x2=2 626,P<0.05).各区(市)县均有报告发病,不同地区报告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x2=141.80,P<0.05).全年每月均有病例报告,有明显季节性(x2=86.43,P<0.05).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x2=106.98,P< 0.05),50~54岁年龄组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x2=6 148,P<0.05),病例主要为农民,占总病例42.03%.结论 成都市丙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应针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开展防控工作.

    作者:彭中;吴学庆;吴思芮;姜维华;施雅莹;代珍;刘芳;段振华;范双凤;何勤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2005-2015年哈尔滨市预防接种后过敏性皮疹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哈尔滨市接种疫苗后发生过敏性皮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特征,为规范监测报告、调查诊断与处置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哈尔滨市AEFI报告登记信息和全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5-2015年报告中终诊断为过敏性皮疹的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哈尔滨市2005-2015年共报告过敏性皮疹130例,报告发生率为6.96/100万剂;其中异常反应和偶合症分别为122例(93.85%)、8例(6.15%);男性高于女性;93例(71.53%)为2周岁以下婴幼儿;7-9月病例报告数略高;97例(74.62%)为第1剂接种,且多见于接种当天出疹,但不常伴发热;报告发生率居前3位的疫苗种类为: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结论 过敏性皮疹作为常见异常反应,起病急且原因复杂,需加强接种后24 h观察和护理;加强接种后过敏性皮疹AEFI监测敏感性,进一步规范调查诊断标准与处置.

    作者:高晓丽;郑秀娟;郭爽;侯捷;于洪媛;李玺琨;胡丽楠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燕山山脉桔梗对土壤中9种元素的富集及健康风险评价

    目的 检测土壤和药材桔梗中9种元素的含量,并进行元素富集能力以及生态和健康的风险评价.方法 选择河北省北部燕山山脉药材种植基地采集桔梗和对应的土壤样品,微波消解法消解样品,利用ICP-MS法检测土壤和桔梗中9种元素的含量.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法对土壤样品进行生态风险评价;采用靶标危害系数法对药材中的多种有害元素进行健康风险评价并计算桔梗对元素的富集系数.结果 采集地土壤中除Hg外其他元素含量符合一级土壤标准;Cd和Hg的潜在生态危害Eir分别为84.08和827.40,多种金属元素的总危害指数IR为925.22,其中Hg的贡献率达80%;桔梗中Cu和Hg的含量超标;桔梗对金属元素Cu、Zn、Cd富集系数大于1;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桔梗中重金属每日摄入量EDI均低于每日大允许摄入量RfD,且对人体不具有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结论 河北省北部燕山山脉土壤中重金属Hg的污染明显,多种元素的总体生态风险大;桔梗对Cd、Cu、Zn具有主动富集的能力;服用桔梗煎剂不具有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

    作者:孟春燕;高振杰;刘英莉;李强;李金伟;高红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2016年德阳市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德阳市噪声作业工人健康状况,为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病防治和相关部门监管、制度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6年德阳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上报的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个案卡》,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收集9 186名噪声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资料,平均年龄为(41.07±8.60)岁,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3.2%,血压异常为13.7%,心电图异常为16.0%,听力损失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x2=91.181,P< 0.05),血压异常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x2=65.054,P<0.05),心电图异常检出率男性低于女性(x2=7.677,P< 0.05);听力损失和血压异常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长而升高;不同企业规模、不同地区工人健康损害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地区噪声检测的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882,P<0.01);职业性噪声聋主要集中在中小型、私有、国有、制造业.结论 德阳市噪声作业工作健康损害较严重,需监管部门、企业和劳动者共同采取措施,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作者:罗丽;刘勇;徐昇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维生素A摄入量与类风湿关节炎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究维生素A(VitA)摄入量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关系.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选取于2017年3月-2017年10月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就医的成年RA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142人,通过面对面访谈方式使用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生活方式及膳食数据信息.采用食物频率法获得调查对象过去1年内各种食物的摄入频率及次均摄入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VitA摄入量与RA之间的关系.结果 共有284名调查对象纳入研究.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VitA摄入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7,P<0.05);病例组VitA摄人量的平均值为(504.84±300.84) gRE/d(中位数454.00 gRE/d),对照组VitA摄入量的平均值为(627.13±428.65) gRE/d(中位数528.00 gRE/d),病例组VitA摄入量低于对照组;控制人口及社会经济因素、健康相关行为等因素以及能量和碳水化合物摄人量等膳食因素后,该差异仍存在,和VitA摄人量低四分位组相比,第4分位组的OR值(95%置信区间)为0.10(0.02~ 0.55).结论 膳食VitA摄入量不足可增加RA的患病风险.

    作者:周林桦;周明明;曾香;包骐林;陆葵青;王丹;胡景清;李云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贫困县县乡医疗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基于一个县级地区健康扶贫实践的分析

    目的 探索适合贫困县的县乡医疗一体化管理模式,以提高贫困县的医疗服务能力.方法 采用案例研究,对贵州省赤水市(全国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县)开展的市人民医院托管官渡镇中心卫生院县乡一体化模式开展的原因、实施过程及成效进行分析.结果 赤水市依据地理分布、群众就医特点、目前医疗服务能力等确定官渡镇中心卫生院开展托管,取得一定成效.结论 贫困县以县级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的县乡一体化模式具有可行性.

    作者:陈楚;唐吉;王秀丽;潘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1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家庭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针对吉安市发生的首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家庭聚集性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探索可能的感染来源,为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名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其相关呼吸道标本,采用RT PCR方法开展H7N9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首例患者于2016年4月1日发病,17日确诊,被感染的途径为活禽市场暴露和与禽类接触;其母亲4月5日发病,17日确诊,被感染的可能途径有2种:(1)禽肉处理;(2)母亲与首例病例的密切接触.经过对患者的积极处置和救治,2名患者已出院,此次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 此次疫情所涉及的2例病例确认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家庭聚集性病例,首发病例通过禽类暴露而感染,续发病例因共同暴露感染可能性大,但无法完全排除有限人传人的可能性.

    作者:周卫东;涂磊;刘丽;罗莹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膳食与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膳食及营养状况,为指导其营养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称量法,对159名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进行膳食调查;按照军标进行人体学测量,并采用酶法检测血生化指标进行营养评估.结果 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平均能量摄人量为2 932.5 kcal/d,蛋白质摄入量102.7 g/d;钠、铁、钾摄人量分别为推荐摄入量的2.62、1.59和1.21倍,钙摄入量达到标准的72.0%;维生素A、B1、B2分别达到摄入量低限的54.2%、65.0%、和65.0%.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供能分别为410.8、1 296.9、1 224.8 kcal,占能量来源的14.0%、44.2%、41.8%;飞行员早餐供能占比为24.3%,晚餐供能占比38.1%.体重超标者为54.7%,体脂肪超标者30.8%,内脏脂肪率超标者17.0%,腰围超标者44.8%,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25.8%,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10.1%,高尿酸血症患病率17.6%,高血糖患病率为0.6%.结论 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膳食结构不够合理,呈“高脂肪、高钠、低碳水化合物”模式,部分营养素摄入偏高或不足,超重/肥胖、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占比较高.建议进行膳食营养干预,以促进身体健康.

    作者:房龙梅;王若永;穆慧玲;李彤;杨昌林;白霜;杜鹏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市场外环境禽流感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利用

    目的 为更好地利用市场外环境禽流感监测数据指导防控工作.方法 用生态学趋势研究方法对中山市2014-2017年的市场常规外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合人感染H7N9的病例数进行等级相关分析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中山市市场外环境样本总计H7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阳性率(下简称H7阳性率)为5.37%(397/7396);月度市场外环境的H7阳性率与发生人感染H7N9病例数存在正相关(r=0.52,P< 0.05),H7污染情况为人感染H7N9病例的危险因素(RR=5.92,P<0.05,95%CI:1.43~ 24.56);综合市场H7的阳性率6.72%要显著高于禽类批发市场的1.85%(x2=68.16,P<0.05);砧板、刀具及台面的H7阳性率为7.43%,高于禽类笼具及冰箱物表的4.28%和禽类粪便、污水及地面的2.73%(x2=68.96,P<0.05).结论 综合市场的活禽交易区仍应是禽流感防控的重点区域之一,但小范围的短期的活禽交易限制对减少人们暴露的作用有限;单纯依靠市场外环境监测结果开展预警、预测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扩大外环境禽流感病毒的监测.

    作者:张瑞红;李雷;陈雪琴;王曼;冯志锋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