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OCT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与研究

李庆一

关键词:OCT, 斑块, PCI, 射频消融术
摘要:光学相干层析(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新的断层成像技术,其利用弱相干光干涉及相干的基本原理,用近红外线产生实时高解析断层图像。该技术具有微米级的高分辨率,OCT技术的出现为冠心病的斑块性质识别、心梗介入、介入术后评估、心外膜射频消融术及临床提供了的安全有效的新手段。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学理论体系中传统哲学思想的表达

    本文归纳了传统哲学思想在中药学理论体系中的体现或表达,阐明其对中药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以期对中药属性(自然属性、人文属性和效应属性)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柴天川;刘丽芬;张茹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表现分型与核黄疸的危害

    新生儿黄疸因血中游离胆红素与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导致,游离胆红素(即未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未与白蛋白结合的部分)具有较强的亲脂性,能透过细胞膜,当它进入脑组织后,可产生胆红素的毒性作用而致胆红素脑病。故应及早治疗,一有黄疸即到医院就诊可减少后遗症发生。

    作者:孙红丽;宋永芹;王永霞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头孢地尼胶囊联合奥硝唑分散片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头孢地尼胶囊联合奥硝唑分散片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7月~2015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50例盆腔炎随机分为A组(75例)和B组(75例),A组患者采用口服孢地尼胶囊以及奥硝唑分散片方法治疗,B组患者采用口服左氧氟沙星以及奥硝唑分散片方法治疗。结果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B组患者(85.3%),A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B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24.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地尼胶囊结合奥硝唑分散片治疗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发生率低。

    作者:吕春艳;张焕芝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PICC置管患者静脉炎的预防及治疗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其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性大,是唯一护士可独立操作的中心静脉置管术。可用于中长期输液,输注血制品、高渗、化疗等药物,特别是减少了化疗药物经外周静脉用药给患者静脉带来的损伤,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但若维护不当,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静脉炎是置管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报道,其发生率高达15%~30%[1]。我院肿瘤内科自2010年开始进行PICC置管术,至今600例,其中静脉炎发生1.67%,远远低于目前界内报道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维萍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临终关怀对晚期肿瘤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晚期肿瘤患者实施临终关怀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100例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临终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归为对照组;同时采取临终关怀的患者记为观察组。比较护理后组间患者情绪变化以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情绪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和依从性分别为84.0%(42/50)和90.0%(45/50),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93.0±9.3)分、躯体职能(60.2±5.8)分、躯体疼痛(81.4±8.5)分、总体健康(75.6±6.2)分、生命活力(82.5±7.2)分、社交功能(87.5±10.1)分、情感职能(86.4±9.1)分和心理健康(79.5±7.1)分,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终关怀以满足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特点和需求为中心,改善负面情绪,从而改善肿瘤患者晚期生活质量。

    作者:张凤全;华红霞;任国琴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胫腓骨骨折治疗方法与内固定方法选择分析

    目的:剖析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及内固定方法。方法按照电脑随机盲法,分组76例胫腓骨骨折病例:分成研究与对照两组,各38例。研究组采取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为78.9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对照组为23.68%。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法合理用于胫腓骨骨折中,有助于骨折创口的快速愈合,十分安全可靠。

    作者:万琪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数字档案安全性保护的影响因素分析

    数字档案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它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数字档案的载体材料脆弱,附加设备众多,技术成分复杂,影响因素广泛,这就使得它的安全保护比纸质档案的安全保护还要重要和困难得多。本文从数字档案安全保护的视角出发,对损坏数字档案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相关的防治对策提出了建议。

    作者:谢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健康教育用于糖尿病患者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用于糖尿病患者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5例来进行统计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P<0.05);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生活方式、遵医嘱行为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于糖尿病患者优质护理中的效果突出,可有效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作者:曾巧玲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究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脑出血术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结果护理6个月后,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显著提高,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MMSE评分(29.67±3.15)显著高于对照组(24.16±3.28)(P<0.05),观察组NIHSS评分(7.34±1.68)显著低于对照组(8.97±1.54)(P<0.05)。结论脑出血术后患者尽早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认知障碍。

    作者:赵晶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护理人员30名作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7月~12月实施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观察实施前(2015年1月~6月)、实施后护理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及护理质量。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及护理质量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及护理质量。

    作者:江月波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6年1月入院的60例食管癌患者按是否愿意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外科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首次排气、首次排便、平均住院费用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性少于或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单一早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殷峻;白雪;黄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塞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心肌梗塞通过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7月~2016年2月随机抽取的80例心肌梗塞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运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2.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为17.5%,对照组为15%,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心肌梗塞通过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在保证治疗疗效的同时,不会显著提升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安全与效果均有保证。

    作者:姚春华;木尼热·库纳洪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膝关节炎

    目的:评价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这一治疗方法对于在治疗膝骨关节炎上的临床疗效以及其治疗的安全性。方法根据2012年1月~2015年3月,采用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的方法来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患者为100例,要求全部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都同意进行实验,不存在被迫实验的状态。在患者住院的期间,对其进行随机访问,并且观察患者的膝关节的功能以及膝关节在恢复状态是否良好。结果在所观察的100例患者中,其中有3例患者没有访问,其余97例患者均获随访,其中随访的时间均为24 w左右。在所有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的感染或者局部血肿等相关的并发症。参照Lequesne的指数评价来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做出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并采用的是尼莫地平法评定疗效,多数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效果相对好,而且在患者治疗后的24 w有关的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与患者在治疗后4 w的情况相比较,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膝骨关节炎是十分有效的。

    作者:李明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在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观察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酶谱变化情况,探讨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在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06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46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心肌酶谱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可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可及时发现心肌损伤,有利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和预后。

    作者:余德清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GE宝石能谱CT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GE宝石能谱CT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0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7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7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下叶实变33例,小叶性肺炎24例,支气管炎19例;患儿左肺18例,右肺27例,双肺31例;76例中20例合并胸膜增厚,占26.3%,6例合并胸腔积液,占7.9%,9例合并磨玻璃样改变,占11.8%,5例合并肺门淋巴结肿大,占6.6%。7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经相应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CT影像特征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结合CT诊断及小儿临床表现,可有效提高诊断的确诊率。

    作者:沈兰;管彬;谭乐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优化护理流程缩短危重患者急诊停留时间

    目的:通过优化急诊患者,尤其是危重患者住院流程,缩短急诊滞留时间,使患者尽快得到专科治疗,解决患者住院难问题。方法设计急诊科与住院部专用专科护理记录单,缩短交接时间;增加后勤力量,增设担架工,做好延伸服务,保障患者安全转运;严格实行绿色通道、急诊优先住院程序等。结果除6例患者放弃治疗外,其余130例患者均得到有效安置,同时缩短了在急诊科的滞留时间。急诊护理路流程的优化过程中通过科学制定工作程序及严格按照程序开展护理工作,使护理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实现了急诊护理管理的优化,从而确保了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结论通过一系改进措施,优化转接流程,急诊留滞患者人数及时间缩短,转接迅速,患者安全风险降低,患者及住院部医护人员满意度增加,社会信誉度提高。

    作者:张小清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CT、MRI进行股骨头坏死放射诊断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CT与MRI在股骨头坏死放射诊断的应用效果加以对比。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56例,先对其行CT检查(对照组),而后再对其行MRI诊断(观察组)。对2组患者股骨头坏死结果及坏死症状加以对比。结果本研究观察组、对照组股骨头坏死检出率分别为75.0%与96.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0.500,P<0.05);观察组、对照组股骨头坏死症状检查结果在骨髓水肿、线样征及骨小梁结构模糊三方面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字2=8.575,12.997,11.655,P<0.05);在囊变方面则无显著对比差异,故无统计学意义(字2=1.757,P>0.05)。结论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行MRI放射诊断具有诊断率高,诊断结果确切的优势,故值得借鉴。

    作者:胡萍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护理操作中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诊治的200例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0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内分泌护理措施,观察组的10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相关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应用不同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操作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服药依从性,加强自我护理能力,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对血糖水平进行有效的控制。

    作者:冷婷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人文关怀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的改革,医疗服务机构要想生存和发展很好的走向市场,人性化的服务是必须的,这也是进一步改善医疗行业和医患关系的向导。在胃镜室检查中人文关怀是必不可少的,不仅可以使患者感受被爱护、尊重和关心,也可使患者主动配合检查,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代婷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经脐单孔与传统多孔腹腔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为60例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传统多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ectomy,LC,A组);30例为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TUSILS,B组)。对比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费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切口长度及腹壁美容程度。结果在两组的的评价指标中,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费用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切口长度及腹壁美容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纯的胆囊良性疾病(包括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是安全可行的,且术后疼痛轻,更微创、美容效果更佳、恢复快,但所需的手术时间比较长,手术操作要求较高。

    作者:苏章权;杨达平;张垂金;余永忠 刊期: 2016年第3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