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用于糖尿病患者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曾巧玲

关键词:健康教育, 优质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用于糖尿病患者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5例来进行统计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P<0.05);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生活方式、遵医嘱行为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于糖尿病患者优质护理中的效果突出,可有效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5例以急腹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儿,将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术后病理及其他检查结果相对照。结果195例患儿中,超声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53例,阑尾炎48例,肠套叠38例,肠梗阻13例,内脏出血5例,胆囊结石1例,超声未见明显异常37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急腹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是小儿急腹症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刘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ICU危重患者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的有效监护及并发症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ICU危重症患者实施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滤过(CVVH)的监护和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对15例ICU危重症患者实施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以及在治疗的各个阶段实施的有目标的严密监测和护理。结果13例患者的超滤目标量达到,且未出现导管感染、血栓阻塞和导管脱落等情况,并为出现电解质失衡、加重和出血以及原有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其他2例患者由于出现了较难改善的低血压,及时终止了该种治疗手段。结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法是治疗重症患者的一种十分安全并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高质量的护理是保证CVVH治疗顺利实施,减少并发症的保证。

    作者:周翠翠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奥拉西坦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安全性及可能的机制

    目的:分析奥拉西坦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及药理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4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2例,分别给与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对比显著改善,且实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拉西坦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作者:邹华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浅谈医院市场营销战略

    随着医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营销策略已成为医院经营与管理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而制定医院的营销战略一定要结合自己医院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市场环境、评估医院的机会与困难、瞄准目标市场、选择整体战略、制定出适合自己医院的市场营销组合,扩大医疗市场所占份额。

    作者:孙有为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急性肠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探究急性肠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3月某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对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和西药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急性肠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的时间和不良反应勤快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急性肠胃炎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底部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疗效方面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症状消失的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方面进行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能够显著的提高治愈的效果。

    作者:付如祥;倪淑明;梅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天麻素联合丹参川穹嗪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伴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天麻素联合丹参川穹嗪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伴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8例后循环缺血伴眩晕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设计治疗方案时将单纯予以丹参川穹嗪注射液治疗的设为对照组(70例),将联合天麻素治疗的设为研究组(58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眩晕残障指数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8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DHI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但研究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循环缺血伴眩晕患者行天麻素与丹参川穹嗪注射液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使其神经功能尽早恢复,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辜家莉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研究规范门诊急救物品管理对降低护理风险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规范门诊急救物品管理对降低护理风险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本疾控中心12名护理管理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其进行管理,要求护理管理人员规范开展各项工作,观察和比较PDCA循环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理管理工作人员管理急救物品的能力和管理的合格率。结果经过对护理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观察及问卷调查,规范管理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急救物品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实施后,且实施规范管理前,急救物品存放合格率为92.1%,急救物品登记清楚率为93.1%,急救物品完好率为94.1%,规范管理实施后,均提高到100%,前后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急救物品管理中实施规范管理,能够提高护理管理人员管理急救物品的能力,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孟秀玲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早期综合护理对新生儿黄疸的预防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对新生儿黄疸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1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治疗组基础上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90例患儿临床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80.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黄疸消退时间和血清胆红素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6.12±2.11)vs(8.74±2.63)d,(110.63±11.12)vs(169.47±18.96)μmol/L],(P<0.01)。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者实施早期综合护理能够显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缩短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临床疗效显著,可起到防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作用。

    作者:梁苾瑜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短期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行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存在血栓负荷现象,随机分为应用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为治疗组(43例),同期应用替罗非班未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为对照组(43例)。比两组术后患者的心肌梗死血管血流变化(TIMI分级)、术后2 h ST段回落程度、术后1 w及3月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出血性并发症和住院期间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即刻TIMI血流、术后2 h ST段回落程度、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住院期间出血性并发症以及术后1w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内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3月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内径随访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行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PCI术可以改善STEMI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再灌注,还可以提高患者术后左心室功能。

    作者:李兆伟;刘俊;陈金国;张军;周利民;李峰;李开如;杨体霞;方春梅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云南白药、阿莫西林、甲氰咪胍联合用药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析消化道溃疡运用云南白药、阿莫西林、甲氰咪胍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消化道溃疡患者114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阿莫西林+甲氰咪胍+洛赛克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云南白药+阿莫西林+甲氰咪胍联合治疗,对两组的复发率和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经过6w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随访1年,两组在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云南白药+阿莫西林+甲氰咪胍对消化道溃疡进行联合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还能使复发率降低。

    作者:孙振伟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超声波臭氧雾化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在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超声波臭氧雾化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在治疗阴道炎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84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阴道炎患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给予对照组超声波臭氧雾化治疗,给予观察组超声波臭氧雾化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观察组的临床积分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波臭氧雾化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在治疗阴道炎,不仅能帮助患者改善其各项临床症状,还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彭琴芳;刘卫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活血化瘀法在慢性肾衰竭临床应用中研究分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在西医上认为是由于多种原因作用于肾脏,导致肾脏出现慢性、进行性、不可逆行性损害,使其无法保障基本功能,终使得终末期肾病出现。临床出现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全身各器官均受影响为主要表现,一般为不可逆,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1]。近年来,人们对于治疗慢性肾衰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如何缓解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维持肾小球功能,而关于传统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艾霜兰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治疗牙髓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治疗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0月9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58例牙髓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进采用干髓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根管治疗术及干髓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1%vs72.4%),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治疗牙髓炎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王菡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护理人员30名作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7月~12月实施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观察实施前(2015年1月~6月)、实施后护理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及护理质量。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及护理质量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及护理质量。

    作者:江月波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0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在冠状动脉疾病检查中的效果。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冠状动脉小直径为(2.23±0.46)mm,直径狭窄率为(32.21±8.76)%,病变长度为(13.27±6.61)。与血管内超声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超声对钙化灶和病变有较好的敏感性。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可能低估了冠状动脉疾病的严重程度,而血管内超声能准确判断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特征,对冠心病诊断和介入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诚高;王祥贵;许祖芳;陈友佳;陈丰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护理干预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影响及作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效果及改善临床症状的影响及作用。方法抽取2013年5月~2015年1月期间收住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和健康指导,观察组给予综合干预(包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出院指导、定期随访等),经过3个月的护理结束后,行胃镜检查,并进行疗效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通过3个月的后胃镜结果比较提示: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后可以提高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早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近期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兆家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水胶体敷料及3M透明贴在Ⅱ期压疮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水胶体敷料治疗Ⅱ期压疮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40例压疮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清洗后无菌纱布覆盖:观察组采用水胶体敷料及3M透明贴。结果观察组压疮好转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水胶体敷料及3M透明贴,可以保护和促进肉芽生长,减轻换药痛苦,明显缩短治愈的时间。

    作者:奚娟;陆红;翟亚湘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电动吸乳器结合手法治疗对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动吸乳器结合手法治疗对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作用。方法本组病例均来自我院自2013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5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配的原则,将产妇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2例,两组产妇均给予专门的产科宣传教育,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方式,指导并协助产妇进行正确挤奶,观察组产妇采用电动吸乳器结合手法治疗。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在24 h内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产后第1 d,两组产妇泌乳量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产后第2 d、第3 d、第4 d泌乳量比较,观察组产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电动吸乳器配合手法治疗,可使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提前始动,同时提高泌乳量,这对于增强母亲母乳喂养的信心,降低乳房胀痛等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袁蔚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膝关节炎

    目的:评价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这一治疗方法对于在治疗膝骨关节炎上的临床疗效以及其治疗的安全性。方法根据2012年1月~2015年3月,采用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的方法来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患者为100例,要求全部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都同意进行实验,不存在被迫实验的状态。在患者住院的期间,对其进行随机访问,并且观察患者的膝关节的功能以及膝关节在恢复状态是否良好。结果在所观察的100例患者中,其中有3例患者没有访问,其余97例患者均获随访,其中随访的时间均为24 w左右。在所有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的感染或者局部血肿等相关的并发症。参照Lequesne的指数评价来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做出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并采用的是尼莫地平法评定疗效,多数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效果相对好,而且在患者治疗后的24 w有关的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与患者在治疗后4 w的情况相比较,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膝骨关节炎是十分有效的。

    作者:李明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加全雄激素阻断治疗40例前列腺癌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联合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4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回顾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电切术手术时间平均为(63.2±2.3)min,与术前I-PSS指标、QOL指标、PSA指标比较,术后均有下降;Omax与术前比较,有升高表现;残余尿量较术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2~60个月随访,失访1例,存活36例,为低分化腺癌。肿瘤复发死亡1例;因心、脑等原因死亡2例。结论前列腺癌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全雄激素阻断联合应用,可显著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徐小涵 刊期: 2016年第3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