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肠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探讨

付如祥;倪淑明;梅艳

关键词:急性肠胃炎, 临床治疗方法, 探析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肠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3月某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对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和西药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急性肠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的时间和不良反应勤快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急性肠胃炎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底部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疗效方面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症状消失的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方面进行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能够显著的提高治愈的效果。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川芎嗪联合激素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联合激素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10月确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88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丹参川芎嗪联合激素组(44例)、激素组(44例),2 w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丹参川芎嗪联合激素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激素组,经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尿蛋白、血尿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激素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激素的治疗慢性肾炎方法可以有效地减轻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蛋白尿,能提高疗效,不良反应少,改善患者的肾脏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周玮莎;张超;郭金彪;郭欢芳;张春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ICU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9月~2015年9月116例ICU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58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n=58例,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睡眠质量、感染以及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DS、SAS以及睡眠质量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12.07%)明显低于对照组(3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ICU重症患者不良情绪及其睡眠质量,并减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马春香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中的现状

    近些年,伴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检验理论与技术也突飞猛进,微生物学检验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我院2015年微生物实验室共收标本559例,平均每天不到2例,国家要求医院临床工作根据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我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远低于国家要求,抗生素存在滥用现象,根于临床医护对细菌培养不够重视,细菌培养知识不足,检验与临床沟通过程中出现许多的问题。检验科微生物室要进一步加强微生物学检验相关理论的学习,更好的配合临床,避免抗生素的滥用以及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的产生。

    作者:甘秋民;邹薇;王丹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开展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做法和体会

    目的:探讨重庆市巴南区开展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做法和体会,探索适合本地区慢性疾病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采取社区动员、小组长培训、6轮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开展,教会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成员实施自我管理活动的内容和方法。结果参加活动的慢性病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率从开展活动前的49.43%提高到开展活动后的68.72%;血糖控制率从活动前的44.13%提高到活动后的65.96%。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从开展活动前的45.00%提高到活动后的68.00%;糖尿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从开展活动前35.00%提高到活动后的63.99%。结论慢性病患者主动参与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是快速提高慢病健康管理效果的有效方法。

    作者:申宏;陶小红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任督脉灸治疗卵巢早衰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运用任督脉灸法在治疗卵巢早衰中的临床疗效。方法97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32例,采用任督脉灸法治疗;对照1组31例,给予口服性激素治疗;对照2组34例,口服补肝益肾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痊愈率分别为37.5%、25.81%、20.59%,总有效率分别为93.8%、80.65%/58.83%。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任督脉灸法治疗卵巢早衰比单纯口服性激素或补肝益肾中药治疗更显著,长期效果更好。

    作者:庄俊会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聚乙烯醇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聚乙烯醇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干眼症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5,采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和实验组(n=35,采用聚乙烯醇低眼液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8.6%进行比较,组间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IT、BUT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烯醇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安朝碧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脑梗塞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脑梗塞患者共计80例作为此次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患者均为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实施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观察不同护理方案,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接受护理后自理能力、以及心理状态的评分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自理能力、SAS、SDS评分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非常确切,对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改善心理状态方面有重要价值,需要引起重视。

    作者:王峥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iPad在中职卫校教学中的应用

    iPad具有直观显示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法以及便捷制作和传播影像资料等优势,采用iPad辅助传统教学方式对护理实习学生进行临床教学,有利于弥补传统教学不足,提高学生临床实习效果。

    作者:兰雪萍;张美媛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七叶皂苷钠治疗混合痔嵌顿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七叶皂苷钠联合金玄痔科熏洗散及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急性混合痔嵌顿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独使用金玄痔科熏洗散及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做对比。方法统计分析治疗混合痔嵌顿100例患者,发病时间均在3d以内,症状为肛门肿物脱出无法回纳伴有疼痛、出血等,根据是否使用七叶皂苷钠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统计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总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七叶皂苷钠联合金玄痔科熏洗散及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急性混合痔嵌顿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陈恩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中医院校《急救医学》教学改革体会

    急救医学的兴起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为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对现代中医院校提出了较高的挑战。我教研室顺应时代发展,结合中医院校学生特点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主要包括案例式教学由兴趣启发学习主动性的教学理念改革,适应急救医学特殊性的教学方法改革,将Mini-CEX结合OSCE的临床技能考核方式的改革,以及具有中医特色中医急救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等。

    作者:赵雷;钱风华;沈梦雯;丁纯蕾;夏一春;郭健;钱义明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儿科疗区潜在的感染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1年发现的患儿感染症状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在儿科住院治疗过程中的感染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法是一种统筹性的分析方法,我院采用这种方法对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1137例儿科患儿进行资料分析,采用资料调查法、临床观察法研究患儿治疗过程中的感染因素。结果经过我院资料分析,手卫生不规范、操作(静脉穿刺等)不规范、环境卫生不到位、设备(湿化瓶等)消毒不及时引发的潜在感染、均会对儿科治疗造成威胁。结论感染因素对于儿科治疗患者来说具有威胁性,因此应该重视对感染因素的预防,提高患儿住院治疗过程中的安全。

    作者:玉荣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蜡样芽胞杆菌活菌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蜡样芽胞杆菌活菌胶囊联合四联疗法对HP阳性的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胃镜室诊断的HP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80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前者给予标准的四联疗法治疗,后者在四联疗法基础上加用蜡样芽胞杆菌活菌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的HP根除率、胃粘膜炎症的修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出现率有无差别。结果实验组HP的根除率(80%)高于对照组的(75.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胃粘膜改善率与对照组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腹泻、腹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蜡样芽胞杆菌活菌胶囊并不能提高四联疗法对萎缩性胃炎的HP根除率,对胃粘膜的炎症修复亦无明显改善作用,但其可减少四联疗法引起的腹泻、腹胀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新弘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儿童接种水痘疫苗的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儿童接种水痘疫苗的不良反应,总结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种水痘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儿童130例,观察出现不良反应的类型,总结接种水痘疫苗护理方法。结果接种水痘疫苗后患儿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微发热、红肿疼痛、轻微皮疹、类水痘疹,不良反应人数比例分别为54.61%、10%、13.85%、21.54%。5~8岁出现不良反应人数高,为48.46%。1~3岁和3~5岁儿童儿童出现不良反应几率分别为24.62%、26.92%。结论童接种水痘疫苗后不良反应以轻微发热、红肿疼痛、轻微皮疹、类水痘疹为主,加强接种前询问、接种时心理护理以及接种后观察等护理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芦咏梅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经脐单孔与传统多孔腹腔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为60例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传统多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ectomy,LC,A组);30例为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TUSILS,B组)。对比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费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切口长度及腹壁美容程度。结果在两组的的评价指标中,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费用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切口长度及腹壁美容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纯的胆囊良性疾病(包括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是安全可行的,且术后疼痛轻,更微创、美容效果更佳、恢复快,但所需的手术时间比较长,手术操作要求较高。

    作者:苏章权;杨达平;张垂金;余永忠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25羟维生素D水平对糖代谢和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对糖代谢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其中男性63例,男性平均年龄54.15岁,女性87例,女性平均年龄56.58岁。根据血清25(OH)D 水平分为<12ng/ml为严重缺乏,>12 ng/ml且<20 ng/ml为缺乏,>20 ng/ml且<30 ng/ml为相对不足,>30 ng/ml为充足。应用统计学分析25羟维生素D水平对糖代谢和骨密度的影响。结果150例2型糖尿病中严重维生素D缺乏者73例,占48.7%;缺乏者54例,占36%;相对不足者21例,占14%;充足者2例,占1.3%,维生素D缺乏与患者年龄无相关,与骨密度、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水平、HBA1C、HOMA-IR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绝大部分存在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的水平将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和骨密度,导致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增加。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应进行常规维生素D检测,并及时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治疗,可改善糖代谢指标,预防骨质疏松。

    作者:童颖剑;孟世英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天疱疮并发感染患者的循证护理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天疱疮并发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我院天疱疮并发感染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程序,检索相关文献,选择佳护理证据,并结合临床经验及患者需求,制订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共收集26例天疱疮并发感染患者经治疗及循证护理后17例临床治愈出院,8例好转,1例因原发宫颈癌放弃治疗,愈转率96.15%。结论对天疱疮合并感染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措施,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杨素莲;张云青;陈巧萍;区凤仙;陈海燕;陆春;赖维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效果及药学分析

    目的:探究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效果及其药学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12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行单纯降压治疗,观察组(68例)在其基础上联合调脂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脂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各血压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各血压指标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各血脂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治疗后TC、TG及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通过降压联合调脂药物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控制血压稳定。

    作者:赵红玉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胸腔内药物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胸腔内药物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胸腔内药物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采用胸腔内药物注射治疗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

    作者:罗峻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舒适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植入术中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舒适护理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植入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4月的280例PTCA&Stent的患者。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对照组少,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植入术中,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小玲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舒芬太尼鞘内注射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鞘内注射用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术中镇痛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经皮椎间孔镜下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60例,随机、双盲分成2组。实验组(A组,n=30),予鞘内注射舒芬太尼7.5μg;对照组(B组,n=30),予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各时点的VAS评分、MAP、HR、麻醉相关不良反应、患者和术者对麻醉的满意等。结果与B组比较,A组镇痛效果更好,术中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患者及术者对A组麻醉的满意度显著高于B组。结论舒芬太尼鞘内注射用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术中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少且可控。

    作者:吴健;赵亚土;赵国军 刊期: 2016年第3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