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聚乙烯醇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研究

安朝碧

关键词:临床效果, 聚乙烯醇, 干眼
摘要:目的:研究聚乙烯醇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干眼症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5,采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和实验组(n=35,采用聚乙烯醇低眼液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8.6%进行比较,组间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IT、BUT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烯醇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优化护理流程缩短危重患者急诊停留时间

    目的:通过优化急诊患者,尤其是危重患者住院流程,缩短急诊滞留时间,使患者尽快得到专科治疗,解决患者住院难问题。方法设计急诊科与住院部专用专科护理记录单,缩短交接时间;增加后勤力量,增设担架工,做好延伸服务,保障患者安全转运;严格实行绿色通道、急诊优先住院程序等。结果除6例患者放弃治疗外,其余130例患者均得到有效安置,同时缩短了在急诊科的滞留时间。急诊护理路流程的优化过程中通过科学制定工作程序及严格按照程序开展护理工作,使护理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实现了急诊护理管理的优化,从而确保了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结论通过一系改进措施,优化转接流程,急诊留滞患者人数及时间缩短,转接迅速,患者安全风险降低,患者及住院部医护人员满意度增加,社会信誉度提高。

    作者:张小清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蜡样芽胞杆菌活菌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蜡样芽胞杆菌活菌胶囊联合四联疗法对HP阳性的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胃镜室诊断的HP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80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前者给予标准的四联疗法治疗,后者在四联疗法基础上加用蜡样芽胞杆菌活菌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的HP根除率、胃粘膜炎症的修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出现率有无差别。结果实验组HP的根除率(80%)高于对照组的(75.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胃粘膜改善率与对照组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腹泻、腹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蜡样芽胞杆菌活菌胶囊并不能提高四联疗法对萎缩性胃炎的HP根除率,对胃粘膜的炎症修复亦无明显改善作用,但其可减少四联疗法引起的腹泻、腹胀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新弘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效果及药学分析

    目的:探究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效果及其药学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12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行单纯降压治疗,观察组(68例)在其基础上联合调脂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脂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各血压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各血压指标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各血脂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治疗后TC、TG及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通过降压联合调脂药物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控制血压稳定。

    作者:赵红玉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膝关节炎

    目的:评价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这一治疗方法对于在治疗膝骨关节炎上的临床疗效以及其治疗的安全性。方法根据2012年1月~2015年3月,采用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的方法来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患者为100例,要求全部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都同意进行实验,不存在被迫实验的状态。在患者住院的期间,对其进行随机访问,并且观察患者的膝关节的功能以及膝关节在恢复状态是否良好。结果在所观察的100例患者中,其中有3例患者没有访问,其余97例患者均获随访,其中随访的时间均为24 w左右。在所有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的感染或者局部血肿等相关的并发症。参照Lequesne的指数评价来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做出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并采用的是尼莫地平法评定疗效,多数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效果相对好,而且在患者治疗后的24 w有关的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与患者在治疗后4 w的情况相比较,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膝骨关节炎是十分有效的。

    作者:李明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跟骨骨折采用异型钢板加植骨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跟骨骨折通过异型钢板加植骨进行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资料50例开展回顾性分析,50例患者全部接受手术切开复位以及异型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50例患者共55足,其中Ⅱ型15足,Ⅲ型30足,Ⅳ型10足,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记录50例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对50例患者治疗效果开展判定,其中优35足,良15足,可5足,治疗优良率为90.9%;50例患者中出现早期皮缘坏死15足,出现几率为27.3%。结论针对跟骨骨折采取异型钢板加植骨治疗效果显著,但是治疗期间需要注意患者切口皮瓣并发症情况。

    作者:欧隆江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超声波臭氧雾化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在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超声波臭氧雾化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在治疗阴道炎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84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阴道炎患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给予对照组超声波臭氧雾化治疗,给予观察组超声波臭氧雾化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观察组的临床积分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波臭氧雾化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在治疗阴道炎,不仅能帮助患者改善其各项临床症状,还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彭琴芳;刘卫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儿科疗区潜在的感染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1年发现的患儿感染症状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在儿科住院治疗过程中的感染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法是一种统筹性的分析方法,我院采用这种方法对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1137例儿科患儿进行资料分析,采用资料调查法、临床观察法研究患儿治疗过程中的感染因素。结果经过我院资料分析,手卫生不规范、操作(静脉穿刺等)不规范、环境卫生不到位、设备(湿化瓶等)消毒不及时引发的潜在感染、均会对儿科治疗造成威胁。结论感染因素对于儿科治疗患者来说具有威胁性,因此应该重视对感染因素的预防,提高患儿住院治疗过程中的安全。

    作者:玉荣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预见性护理、循证护理用于手术室麻醉患者的效果评价分析

    目的:针对手术室当中接受麻醉的患者行以预见性护理干预以及循证护理干预所起到的临床效果展开评价和分析。方法随机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接受麻醉的手术室患者当中择取50例,将其分成A组和B组两组(n=25),对A组行以循证护理,对B组行以预见性护理。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在整体满意程度上,预见性性护理干预的B组要稍微高于A组,但是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另外,在手术之后情感功能和认知功能评分上,循证护理干预的A组要高于B组,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当中,针对手术室麻醉患者,行以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获得略好于循证护理干预的患者满意程度,但是在手术后,情感功能的恢复以及认知功能的恢复情况却完全相反,因此在临床中可以将两种护理方式联合起来进行共同使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

    作者:王慧敏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洗胃效果的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洗胃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45例患者。实验组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的模式进行洗胃,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洗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洗胃的总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患者,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洗胃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洗胃的总时间。

    作者:邓爱华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预防性维护理念在医院CT维护中的应用

    预防性维护理念主要由西门子公司提出,该项理念的执行使CT机机械故障率显著降低,同时提高了设备的开机率。本文首先介绍预防性维护人员的配备,其次介绍预防性维护保养的具体方案和保养效果,后总结分析预防性维护理念的应用前景。

    作者:徐明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奥拉西坦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安全性及可能的机制

    目的:分析奥拉西坦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及药理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4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2例,分别给与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对比显著改善,且实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拉西坦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作者:邹华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5例以急腹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儿,将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术后病理及其他检查结果相对照。结果195例患儿中,超声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53例,阑尾炎48例,肠套叠38例,肠梗阻13例,内脏出血5例,胆囊结石1例,超声未见明显异常37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急腹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是小儿急腹症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刘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鄂州市儿童脑性瘫痪的患病情况及临床类型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鄂州市0~6岁儿童脑性瘫痪患病情况及临床各种类型的分布情况。方法于2014年7月~2015年7月对鄂州市0~6岁儿童全部进行查体。由省专家组对参与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经三级筛查确诊。所有调查资料整理后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鄂州市0~6岁儿童共74281人,实查71310人,诊断为脑性瘫痪患儿106例,患病率为1.55‰。脑性瘫痪患儿中,早产、窒息、低出生体重儿等脑性瘫痪患病率高。在脑瘫各种类型中,痉挛型脑瘫多见,占67.9%;以下依次为肌张力低下型(17.0%)、共济失调型(4.7%)、不随意运动型(6.6%)、混合型(3.8%)。结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鄂州市小儿脑瘫的患病率为1.55‰。脑瘫的各种类型中以痉挛型多见。

    作者:王芳;黄先平;熊芦英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HIV感染合并慢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的病原微生物检测分析

    目的:分析HIV感染合并慢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的病原微生物,为患者提供佳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6月我中心HIV感染合并慢性腹泻患者65例的粪便作为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分析。结果65例标本中存在51份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真菌的检出率47.06%,比例大。其次是隐孢子检出率21.57%,之后是分歧杆菌17.65%,空肠弯曲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的检出率分别是5.88%、7.84%。结论在对HIV感染合并慢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发现主要以真菌、隐孢子、分歧杆菌、空肠弯曲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为主,为患者积极寻找致病菌,为患者提出及早的预防以及治疗方案。

    作者:买日叶木古丽·吐尔逊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应用PDCA循环在儿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PDCA循环在儿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4年4月~2015年7月,选取我院152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方法与传统护理管理方法,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临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方法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0.7±3.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方法的(87.4±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方法非常满意患儿占比60.76%(48/79)、满意度97.47%(77/7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方法的42.47%(31/73)、87.67%(64/73),且其不满意程度占比2.53%(2/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3%(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护理管理方法能够显著改进儿科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临床满意程度,在儿科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魏贵红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健康教育用于糖尿病患者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用于糖尿病患者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5例来进行统计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P<0.05);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生活方式、遵医嘱行为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于糖尿病患者优质护理中的效果突出,可有效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作者:曾巧玲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人尿激肽原酶滴注治疗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人尿激肽原酶滴注治疗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采用常规联合人尿激肽原酶滴注疗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0.00%)高于对照组(43.33%),P<0.01;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Rankin评分、治疗配合度及治疗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3/30)与对照组10.00%(3/3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源性脑栓塞患者采用常规联合人尿激肽原酶滴注治疗方式后,可以充分发挥药物功效,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张纯桥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活血化瘀法在慢性肾衰竭临床应用中研究分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在西医上认为是由于多种原因作用于肾脏,导致肾脏出现慢性、进行性、不可逆行性损害,使其无法保障基本功能,终使得终末期肾病出现。临床出现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全身各器官均受影响为主要表现,一般为不可逆,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1]。近年来,人们对于治疗慢性肾衰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如何缓解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维持肾小球功能,而关于传统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艾霜兰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针灸早期介入治疗术后尿潴留43例

    目的:针灸早期介入治疗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早期介入治疗术后尿潴留疗效显著。

    作者:陈柳丹;艾亮;丁淼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的护理分析

    随着国家新的生育政策出台,我国孕妇出现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几率将明显增加,为保障产妇身体健康,避免或尽可能减小因凶险型前置胎盘导致产后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总结1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作者:余林玲 刊期: 2016年第3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