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爱华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联合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4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回顾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电切术手术时间平均为(63.2±2.3)min,与术前I-PSS指标、QOL指标、PSA指标比较,术后均有下降;Omax与术前比较,有升高表现;残余尿量较术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2~60个月随访,失访1例,存活36例,为低分化腺癌。肿瘤复发死亡1例;因心、脑等原因死亡2例。结论前列腺癌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全雄激素阻断联合应用,可显著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徐小涵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利用腹部X线、CT及超声检查对肠梗阻患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文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在我院选取经手术治疗的110例肠梗阻患者临床的资料,比较患者X线、CT及超声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超声检查的诊断正确率均显著低于X线和CT检查,在梗阻原因判断上CT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与超声检查,绞窄性的肠梗阻诊断准确率X线显著低于超声和CT检查,比较差异均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05)。结论肠梗阻存在与梗阻部位判断用X线和CT检查没有显著的差异,梗阻原因与绞窄性的肠梗阻诊断比较CT检查好于X线和超声检查。
作者:包有兰;吴志刚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主要探析米非司酮对改善子宫肌瘤雌、孕激素水平和受体表达的效果,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并已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不采用米非司酮,实验组患者术前口服10 mg/d的米非司酮,连续服用90 d,对观察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浆激素的水平以及子宫的大小进行观测;同时对两组手术患者子宫肌瘤组织中的雌、孕激素的水平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水平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用药90 d后,子宫肌瘤的体积与用药前相比显著缩小(P<0.05);激素的水平无显著改变(P>0.05),实验组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的患者少于对照组(P<0.05),且肌瘤组织中孕激素受体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强阳性率仍较高,与对照组对比的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能够显著改善子宫肌瘤患者雌、孕激素水平和受体表达,且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马晓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为60例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传统多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ectomy,LC,A组);30例为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TUSILS,B组)。对比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费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切口长度及腹壁美容程度。结果在两组的的评价指标中,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费用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切口长度及腹壁美容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纯的胆囊良性疾病(包括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是安全可行的,且术后疼痛轻,更微创、美容效果更佳、恢复快,但所需的手术时间比较长,手术操作要求较高。
作者:苏章权;杨达平;张垂金;余永忠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腘窝囊肿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34例腘窝囊肿患者,回顾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情况开展关节镜下腘窝囊肿切除术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34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术中未损伤血管和神经,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等并发症。34例患者术中均发现伴关节内疾病,得到有效准确处理。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8±0.4)d;术后随访至今,无1例患者复发,术后患者囊肿分级均恢复至0级。结论采用关节镜下腘窝囊肿切除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并进行使用。
作者:姚星贵 刊期: 2016年第31期
新农村合作医疗作为我国民生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住院费用的报销作为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合作医疗开展质量,更对农民的医疗满意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首先从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并探讨农村合作医疗中住院费用报销所存在的不规范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提高新农村合作医疗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作者:陈均羽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颌骨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不同大小的颌骨囊肿的2种不同手术方案。结果75例颌骨囊肿术后均未复发,10例接受开窗术减压治疗的大型囊肿术后愈合良好。结论颌骨囊肿需要早发现早治疗,根据不同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作者:孙衍波;徐莹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早孕药流患者的心理特别和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孕药流患者2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选取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观察组100例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100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之后,不给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发现早孕药流患者的心理特点主要体现在恐惧以及担忧两个方面。针对200例患者,观察组的满意人数95例,占观察组总人数的95%,对照组的满意程度人数仅仅为61例,占对照组人数的6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早孕药流患者心理特点,同时针对不同患者不同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之后,能提升药物流产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万小琴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究采用循证护理对于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有效性。方法通过对采取了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置入术治疗的78例(86眼)老年白内障患者进行对照护理,一个设置为常规护理组,剩下一个组设为循环护理组;将常规护理组设为A组,共有40例(43眼)老年白内障患者(A1,A2,A3……),循环护理组设为B组,共有38例(43眼)老年白内障患者(B1,B2,B3……);对比观察并分析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 A、B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差异明显,A组并发症案例明显多于B组。结论采取循证护理的方式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董慧敏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治疗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0月9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58例牙髓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进采用干髓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根管治疗术及干髓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1%vs72.4%),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治疗牙髓炎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王菡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评价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这一治疗方法对于在治疗膝骨关节炎上的临床疗效以及其治疗的安全性。方法根据2012年1月~2015年3月,采用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的方法来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患者为100例,要求全部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都同意进行实验,不存在被迫实验的状态。在患者住院的期间,对其进行随机访问,并且观察患者的膝关节的功能以及膝关节在恢复状态是否良好。结果在所观察的100例患者中,其中有3例患者没有访问,其余97例患者均获随访,其中随访的时间均为24 w左右。在所有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的感染或者局部血肿等相关的并发症。参照Lequesne的指数评价来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做出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并采用的是尼莫地平法评定疗效,多数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效果相对好,而且在患者治疗后的24 w有关的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与患者在治疗后4 w的情况相比较,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膝骨关节炎是十分有效的。
作者:李明 刊期: 2016年第31期
总结1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是严密监测患者出血量、生命体征,行血液净化治疗,予局部抗凝,确保血液净化顺利进行而无出血加重是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患者病情得到控制,10d后出院,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黄冬雪 刊期: 2016年第31期
床宫外孕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患者输卵管管腔出现炎症或发育畸形,形成管腔不畅,进一步制约孕卵的正常发展,并始终着床在输卵管内,随着孕期的推迟使得输卵管妊娠出现破裂。宫外孕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有停经、阴道出血,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体克和晕厥等情况。随着高度敏感放射免疫测定血HCG及超声检查的成熟应用,异位妊娠早斯诊断率显著提高,进一步为保守治疗创造了条件。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有助于患者更快康复,推动护理的有效展开,增进护患关系,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孙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护理人员30名作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7月~12月实施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观察实施前(2015年1月~6月)、实施后护理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及护理质量。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及护理质量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及护理质量。
作者:江月波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提高肾结石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的护理方法和措施。方法对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80例结石患者收集并分析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总结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80例患者中有6例出血,5例感染,护理治愈,无死亡病例发生,治疗效果理想。结论对肾结石患者进行微创经皮肾穿刺术具有良好的疗效,提高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能提高肾结石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梅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外科临床治疗的疗效,选择出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科学有效的方法。方法以2010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手术的方法治疗,观察组使用非手术的方法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有效率、患者死亡率。结果经过临床观察,手术方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有效率为87.9%,死亡率为10.3%;非手术方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有效率为91.2.%,死亡率为7.1%,两组患者对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主要以非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措施,手术治疗做为辅助,这样的临床治疗措施有利于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使患者因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大幅度降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乐晏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凝血功能和血气分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88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依据,均进行凝血功能及血气分析检查,研究相关性。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与缓解期FBG,D-D二聚体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组患者D-D二聚体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P<0.01),FBG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COPD患者在发展的过程中,均会出现高凝状态,要密切监测D-D及FBG水平,可以更好的了解病情,给予对症的治疗。
作者:帕力达·买买提;喀哈尔·阿合尼牙孜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GE宝石能谱CT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0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7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7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下叶实变33例,小叶性肺炎24例,支气管炎19例;患儿左肺18例,右肺27例,双肺31例;76例中20例合并胸膜增厚,占26.3%,6例合并胸腔积液,占7.9%,9例合并磨玻璃样改变,占11.8%,5例合并肺门淋巴结肿大,占6.6%。7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经相应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CT影像特征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结合CT诊断及小儿临床表现,可有效提高诊断的确诊率。
作者:沈兰;管彬;谭乐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3月收治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改善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并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由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标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并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延缓病情发展速度。
作者:俞晓萍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07月~2014年10月我科采用钢板联合下胫腓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的35例急性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的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随访8~25个月,平均11个月,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定:优30例,良2例,差3例(优良率91%),2例差者为合并严重踝关节骨折和距骨骨折远期发生创伤性踝关节炎;全部病例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切口感染、钢板螺钉外露及断裂等情况。结论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通过切开复位钢板联合下胫腓拉力螺钉的手术治疗方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蒋骏伟;刘佳;冉春;冉川 刊期: 2016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