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在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余德清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 小儿, 心肌酶谱
摘要:目的:观察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酶谱变化情况,探讨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在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06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46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心肌酶谱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可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可及时发现心肌损伤,有利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和预后。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6年1月入院的60例食管癌患者按是否愿意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外科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首次排气、首次排便、平均住院费用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性少于或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单一早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殷峻;白雪;黄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针灸结合穴位贴治疗小儿抽动症研究

    目的:研究针灸结合穴位贴治疗小儿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诊断标准选取本院治疗的100例小儿抽动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灸结合穴位贴治疗,对照组采用氟哌啶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治愈患儿多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显效患儿和对照组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中治疗无效患儿人数明显高于观察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的总不良反应率高于观察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结合穴位贴治疗小儿抽动症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张作成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PICC置管患者静脉炎的预防及治疗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其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性大,是唯一护士可独立操作的中心静脉置管术。可用于中长期输液,输注血制品、高渗、化疗等药物,特别是减少了化疗药物经外周静脉用药给患者静脉带来的损伤,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但若维护不当,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静脉炎是置管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报道,其发生率高达15%~30%[1]。我院肿瘤内科自2010年开始进行PICC置管术,至今600例,其中静脉炎发生1.67%,远远低于目前界内报道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维萍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奥拉西坦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安全性及可能的机制

    目的:分析奥拉西坦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及药理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4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2例,分别给与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对比显著改善,且实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拉西坦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作者:邹华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阴道炎护理中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阴道炎护理中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120例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干预应用在阴道炎护理中,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念华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四肢骨折不同内固定物治疗后发生骨不连的局部因素

    目的:探究四肢骨折不同内固定物治疗后发生骨不连的局部因素。方法在2012年10月~2016年10月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四肢骨折不同内固定物治疗后发生骨不连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了解治疗后发生骨不连的局部因素。结果48例四肢骨折不同内固定物治疗后发生骨不连患者局部因素中,医源性因素37例,占77.1%;患者自身因素11例,占22.9%。结论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发生的局部因素中以医源性因素为主,需要对其发生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尽快促进骨折的愈合,缩短患者康复的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广智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洗胃效果的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洗胃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45例患者。实验组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的模式进行洗胃,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洗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洗胃的总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患者,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洗胃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洗胃的总时间。

    作者:邓爱华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后伴发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后伴发静脉血栓的原因以及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科行PICC置管后伴发静脉血栓的9例肿瘤患者参与研究,分析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总结有效护理方法。结果导致静脉血栓出现的原因主要有患者原因、导管原因、药物原因以及护理人员原因。结论护理人员具备熟练穿刺技术,做好规范化护理,能够有效预防静脉血栓发生。

    作者:张璇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07月~2014年10月我科采用钢板联合下胫腓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的35例急性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的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随访8~25个月,平均11个月,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定:优30例,良2例,差3例(优良率91%),2例差者为合并严重踝关节骨折和距骨骨折远期发生创伤性踝关节炎;全部病例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切口感染、钢板螺钉外露及断裂等情况。结论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通过切开复位钢板联合下胫腓拉力螺钉的手术治疗方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蒋骏伟;刘佳;冉春;冉川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强化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强化护理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其控制医院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06月~2015年03月于我院住院治疗患者100例,按双盲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模式进行医院感染控制,研究组应用强化护理管理进行医院感染控制。结果研究组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掌握得分为(55.62±3.21)分,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0.0%,临床满意度为98.0%,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0%,与对照组的(44.66±3.63)分、20.0%、86.0%、6.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管理可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爱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电动吸乳器结合手法治疗对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动吸乳器结合手法治疗对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作用。方法本组病例均来自我院自2013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5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配的原则,将产妇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2例,两组产妇均给予专门的产科宣传教育,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方式,指导并协助产妇进行正确挤奶,观察组产妇采用电动吸乳器结合手法治疗。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在24 h内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产后第1 d,两组产妇泌乳量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产后第2 d、第3 d、第4 d泌乳量比较,观察组产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电动吸乳器配合手法治疗,可使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提前始动,同时提高泌乳量,这对于增强母亲母乳喂养的信心,降低乳房胀痛等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袁蔚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早孕药流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早孕药流患者的心理特别和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孕药流患者2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选取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观察组100例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100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之后,不给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发现早孕药流患者的心理特点主要体现在恐惧以及担忧两个方面。针对200例患者,观察组的满意人数95例,占观察组总人数的95%,对照组的满意程度人数仅仅为61例,占对照组人数的6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早孕药流患者心理特点,同时针对不同患者不同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之后,能提升药物流产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万小琴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优质护理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24例患者,按随机分配分为观察组(n=62)和对照组(n=62),观察组予以患者优质护理,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接受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方面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

    作者:叶凤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人文关怀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的改革,医疗服务机构要想生存和发展很好的走向市场,人性化的服务是必须的,这也是进一步改善医疗行业和医患关系的向导。在胃镜室检查中人文关怀是必不可少的,不仅可以使患者感受被爱护、尊重和关心,也可使患者主动配合检查,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代婷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开展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做法和体会

    目的:探讨重庆市巴南区开展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做法和体会,探索适合本地区慢性疾病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采取社区动员、小组长培训、6轮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开展,教会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成员实施自我管理活动的内容和方法。结果参加活动的慢性病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率从开展活动前的49.43%提高到开展活动后的68.72%;血糖控制率从活动前的44.13%提高到活动后的65.96%。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从开展活动前的45.00%提高到活动后的68.00%;糖尿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从开展活动前35.00%提高到活动后的63.99%。结论慢性病患者主动参与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是快速提高慢病健康管理效果的有效方法。

    作者:申宏;陶小红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11月收治的80例外伤性颅内血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开颅术,观察组进行快速开颅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骨窗完成的时间为(30.2±7.8)min,观察组骨窗完成的时间为(15.7±1.8)min,观察组骨窗完成的时间比对照组要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颅内压分别为(38.23±1.8)mmHg、(26.83±2.5) mmHg,观察组术前、术后颅内压分别为(35.67±3.2)mmHg、(13.53±1.3)mmHg,观察组在术后的颅内压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快速开颅术在治疗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上,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提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淇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晚期羊水过少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对于晚期(35孕周及以后)发生的羊水过少妊娠,确定胎儿宫内储备能力的有效观察指标;选择分娩方式的指导指标。方法回顾总结于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住院分娩的,35~42孕周经B超测量羊水指数小于5 cm,并经产后证实的孕产妇34例妊娠结局,其产前采取NST评分、AFI、胎盘成熟分级联合方法监护胎儿宫内储备情况,至产时采取胎动、CST、羊水性状等综合监护方法决定分娩方式。结果34例(中2例37孕周前终止妊娠)足月分娩率94.11%,均活产;34例中18例直接选择剖宫产,占52.9%。胎儿窘迫9例,占50.0%;达到观察监护标准孕妇16例试产,自行出现宫缩或人工破膜发动产程,结果12例成功分娩,成功率75%。初产妇、经产妇各占50%,1例新生儿轻度窒息。结论羊水过少明显增加妊娠、分娩风险,是胎儿宫内缺氧的早期征象,胎心电子监护评分、AFI、胎盘成熟分级能全面确定胎儿宫内储备情况,监护妊娠进展,指导选择正确终止妊娠时间及方式,避免过早干预,增加早产率及剖宫产率;产程中加强胎动、羊水性状、CST的监护,能及时发现胎儿急性窘迫。监护方法安全性高,且简捷方便,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

    作者:王丽波;姜振彩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HPLC法测定丹芪益肾胶囊中淫羊藿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丹芪益肾胶囊中淫羊藿的含量。方法样品采用超声处理的方法提取。色谱柱为CenturySIL C18-BDS(250×4.6 mm),流动相乙腈-水(30:70),检测波长为270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淫羊藿苷平均回收率为104.2%,RSD为1.4%(n=6)。结论含量测定的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稳定性好,灵敏度高,能够有效的控制丹芪益肾胶囊的质量。

    作者:张年田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蜡样芽胞杆菌活菌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蜡样芽胞杆菌活菌胶囊联合四联疗法对HP阳性的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胃镜室诊断的HP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80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前者给予标准的四联疗法治疗,后者在四联疗法基础上加用蜡样芽胞杆菌活菌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的HP根除率、胃粘膜炎症的修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出现率有无差别。结果实验组HP的根除率(80%)高于对照组的(75.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胃粘膜改善率与对照组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腹泻、腹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蜡样芽胞杆菌活菌胶囊并不能提高四联疗法对萎缩性胃炎的HP根除率,对胃粘膜的炎症修复亦无明显改善作用,但其可减少四联疗法引起的腹泻、腹胀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新弘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小蓟对败血症休克大鼠血浆炎症因子及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观察小蓟对败血症休克大鼠血浆炎症因子和代谢指标的作用。方法复制败血症休克大鼠模型,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测定大鼠心率和平均动脉压,ELISA法检测血浆IL-1β、TNF-α和IL-6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大鼠血浆葡萄糖水平。结果败血症休克模型组大鼠心率增加,平均动脉压降低,IL-1β、TNF-α、IL-6和LDH水平升高,血糖降低;小蓟干预后,大鼠心率减慢,平均动脉压升高,IL-1β、TNF-α、IL-6和LDH水平降低,血糖增加。结论小蓟能减轻败血症休克大鼠的过度炎症反应并改善机体的代谢水平。

    作者:杨晓玲;梁军;田珏;蒋袁絮;贾月霞;姜怡邓 刊期: 2016年第3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