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丁兰;周龙兰
新生儿糖尿病通常指出生后6个月内发生的糖尿病,是一种较少见的特殊类型糖尿病。作者总结近年新生儿糖尿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整理综述,为临床研究提供相关依据。
作者:陈海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比较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方案有效率分别为93.6%,79.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梁丹;陈嘉升;梁莉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颅内动脉瘤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囊内出血,常见于动脉分叉,尤其是大脑底动脉环,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脑内动脉瘤破裂往往会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故常常被称之为颅内的“不定时炸弹”[1]。动脉瘤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动脉瘤形成的病因,概括有以下几种:①先天性因素;②动脉硬化;③感染;④创伤;⑤吸烟、酗酒;⑥遗传。此外还有一些少见的原因如肿瘤等也能引起动脉瘤,烟雾病,颅底异常血管网症,脑动静脉畸形,颅内血管发育异常及脑动脉闭塞等也可伴发动脉瘤。颅内动脉瘤病人在破裂出血之前,90%的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只有极少数病人,因动脉瘤影响到邻近神经或脑部结构而产生特殊的表现。动脉瘤症状和体征大致可分为破裂前先兆症状、破裂时出血症状、局部定位体征以及颅内压增高症状等。
作者:刘芬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逼尿肌过度活动及尿失禁采用电针调节骶3神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0例脊髓损伤逼尿肌过度活动及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大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及充盈末期逼尿肌压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患者每周尿失禁次数、24 h排尿量、24 h排尿次数、每日夜尿次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电针调节骶3神经治疗脊髓损伤,有效的改善了患者尿失禁的症状,减少了患者尿失禁的次数、排尿急迫次数及急迫程度,患者耐受性好,安全、有效。
作者:陈燕颜;刘德清;杨幸华;肖喜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舒血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疗效确切,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作者:牛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腺醇联合卡前列甲脂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经阴道分娩的135例足月妊娠,随机分为卡前列甲脂栓组,米索前列腺醇口服给药组,卡前列甲脂栓和米索前列腺醇联合治疗组,每组各45例。观察各组产后2 h、24 h内的出血量,并进行分析。结果卡前列甲酯栓组产后2 h、24 h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31.23±11.34)和(246.45±22.64)ml,米索前列腺醇口服给药平均出血量组分别为(125.3±14.63)和(245.35±22.45)ml,卡前列甲脂栓和米索前列腺醇口服给药联合治疗组平均出血量组分别为(105.37±15.76)和(188.27±18.51)ml;其中联合治疗组的出血量明显减少与卡前列甲脂栓、米索前列腺醇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0.01)。结论卡前列甲脂栓联合米索前列腺醇直肠给药对预防产后出血优于两种药单独使用,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英碧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眩晕的诊断分析及治疗,提高院前急救时对眩晕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院前急救对180例眩晕症患者进行密切的临床观察,通过头部CT、头部彩色多普勒(栽悦阅)及心脏彩超等检查,进行病因分析的临床资料。结果前庭中枢性眩晕139例,其中包括后循环缺血(PCI)者128例[其中椎动脉近段者(椎动脉入颅到小脑后下动脉处)59例;椎动脉中段者(小脑后下动脉至小脑上动脉)41例;基底动脉尖(小脑上动脉以远)者15例;合并颈椎骨质增生13例],药物中毒性眩晕4例,脑干梗死3例,小脑出血2例,小脑梗死2例,占,77豫;前庭周围性眩晕34例(其中梅尼埃病29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5例),占19%;非前庭系统性眩晕7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4例)占4豫。结论眩晕症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院前急救时不能单纯注意这种症状,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加以综合分析,做出相应的诊断,并且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相应的治疗。
作者:许森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奥硝唑与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62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取甲硝唑治疗,观察组采取奥硝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疗效及临床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推广应用。
作者:杨昌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桥本甲状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另筛选我院体检健康人员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根据超声影像结果进行诊断。结果高频超声确诊62例,确诊率为91.18%,与病理证实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根据超声形态学特点将其分为5类,其中轻型病变性21例,弥漫回声减低型18例,结节型13例,局灶回声减低型9例,萎缩性7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甲状腺上动脉PSV、ED、RI指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高频多普勒超声诊断桥本甲状腺炎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并且可根据超声影像特点进行疾病分型,有助于病情的准确评估以及治疗方案的指导与选择。
作者:韩莉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某公司职工食堂发生疑似食物中毒,调查采样寻找原因,为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样品采集和实验室检测分离查找致病菌。结果分别在患者的肛拭和剩余的凉拌花生中检出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 O 9,12院H g,m)。结论根据流行病学特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认了这是一起由肠炎沙门菌污染所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作者:谢雯;高海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门诊铁质角膜异物取术护理经验。方法充分表面麻醉后用一次性针头将异物取出,异物多或锈环嵌顿牢固者可间隔2~3d再次取出。结果通过术前有效沟通,本组患者均配合治疗,无继发感染。结论角膜异物重在预防,伤后应到正规医院治疗,门诊裂隙灯下取异物安全,无需到手术室。
作者:刘夏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实行视频探视系统后的效果。探讨既满足家属的需求又杜绝了病房内交叉感染的新型ICU探视与管理模式。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我院于2012年7月1日正式采用实行视频探视系统。现将2014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入室探视方式,将2014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视频探视方式;比较两个期间监护室空气,物品表面及探视人员手的细菌数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监护室空气培养、物体表面细菌数及探视人员手采样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探视方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86,<0.01)。结论实行ICU视频探视系统及针对行的实施探视制度的宣教后,对于医护人员普遍关心的由于频繁探视导致的交叉感染问题得以解决,更加满足患者及家属对探视的心理需求,缓解了家属的焦虑情绪,充分发挥了患者家庭及社会支持的作用。应用视频探视效果好,在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芦颖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的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做体检的健康人员60例作为临床研究的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受检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肝硬化患者不同分级的肝功能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白蛋白、血清胆固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胆汁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0.05);在不同分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中,child-pugh分级越高,则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白蛋白、血清胆固醇的检验结果越低。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对判断肝功能受损程度以及肝炎肝硬化的病变程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刚 刊期: 2016年第27期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是老年患者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综合症之一。本研究通过对一三甲综合医院急内科收集到的20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症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根据患者病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院本病的治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缺的治疗并不能把所有患者的疾病进行控制,且本病的发病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早发病年龄为37日龄。本研究结果可以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症的诊断、治疗的预防提供参考。
作者:马依努尔·艾买提;吾斯曼江·台外库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发生感染性腹泻的原因,并探讨其护理措施,提出安全护理管理对策。方法针对近一周出现感染性腹泻的患者进行分析,提出讨论与整改方案。结果126例患者中存在感染性腹泻的有10例。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身体体质、药物因素等。结论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腹泻的现象较为普遍,精神科临床科室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同时加强预防与控制。
作者:刘红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在麻醉复苏期间血气分析患者中进行护理干预对其疼痛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手术麻醉的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在麻醉复苏期间进行血气分析,根据其手术时间对患者进行小组划分,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将疼痛护理应用于干预组患者中。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穿刺成功率均比对照组患者高,另外其痛感比对照组低,将上述三种对比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结果证明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并且两组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结论对于麻醉复苏期间血气分析患者,进行疼痛护理能够减轻其痛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穿刺成功率。
作者:冯智彬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伴随着移动互联设备的普及和广泛应用,现代社会步入了“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新医疗改革的环境下,研究微信公众号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微信公众号的相关概念、具体功能切入话题,分析其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并对如何保障其作用的发挥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作者:朱晶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为有效改善患者贫血症状,临床观察康力龙、环孢素A联合补肾养血生髓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6月96例经诊断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分为单一组48例,联合组48例,按挂号单双数进行分配。单一组使用环孢素A、康力龙,联合组在单一组用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养血生髓方。结果两组临床有效率相比联合组高达93.8%,单一组为83.3%,联合组较单一组疗效好,<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值差别无意义,>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各指标值改善程度好,<0.05。结论临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时采用康力龙、环孢素A联合补肾养血生髓方,患者治疗效果好。
作者:张永强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用于全麻诱导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麻醉前用药和方法相同。观察组麻醉诱导为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舒芬太尼0.6μg/kg,依托咪酯乳剂0.3mg/kg,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对照组麻醉诱导为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5μg/kg,依托咪酯乳剂0.3 mg/kg,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麻醉期间常规监测ECG、BP、MAP、HR、SpO2、PETCO2。观察麻醉前1 min,麻醉诱导后2 min,气管插管后即刻,气管插管后3 min,气管插管后5 min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两组在麻醉诱导后SBP、DBP、MAP、HR均比诱导前显著降低(<0.05),观察组SBP、DBP、MAP、HR低于对照组。两组气管插管后即刻SBP、DBP、MAP、HR均升高,与诱导后2 min相比有显著差异(<0.05)。观察组插管后各时刻点SBP、DBP、MAP、HR均低于对照组(<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用于麻醉诱导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循环应激反应,使插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仕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探讨射频治疗肝脏肿瘤方法及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肝脏肿瘤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射频治疗,并完善患者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各项护理,并总结分析。结果对患者进行射频治疗的同时又对患者进行了精心的护理,减少了射频术后的并发症,提高了治疗效果。手术治疗过程中虽然有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经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或消失,且无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肝脏肿瘤患者经射频治疗及各项护理后,其生存时间有所延长,且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
作者:冯引凤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