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依努尔·艾买提;吾斯曼江·台外库力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治疗胃溃疡伴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胃溃疡伴抑郁症状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9例和35例,比较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方案有效率分别为94.9%,80.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文拉法辛治疗胃溃疡伴抑郁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梁丹;陈嘉升;罗嘉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对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60例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14年7月~2015年9月,根据患儿治疗方式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均采取常规措施进行治疗,而研究组患儿加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黄疸新生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中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常规组83.33%,且黄疸消退时间为(3.56±1.25)h,平均住院时间为(2.76±1.54)d,短于常规组的(4.87±2.89)h、(4.35±2.54)d,数据对比有差异,<0.05。结论临床上对黄疸新生儿进行疾病治疗时,于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采取茵栀黄口服液能有效改善疾病疗效,有效缩短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对于疾病治疗及预后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江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是老年患者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综合症之一。本研究通过对一三甲综合医院急内科收集到的20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症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根据患者病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院本病的治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缺的治疗并不能把所有患者的疾病进行控制,且本病的发病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早发病年龄为37日龄。本研究结果可以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症的诊断、治疗的预防提供参考。
作者:马依努尔·艾买提;吾斯曼江·台外库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对乳腺恶性肿块的超声误诊进行分析。方法利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我院门诊890例乳腺实质性肿块病例进行检查,结合病理及随诊结果加以分析。结果在890例受检者中,发现乳腺肿块163例,占18.3%。超声检查良性肿块147例,占90.8%,怀疑乳腺恶性肿瘤15例,占9.2%。误诊2例,误诊率1.2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恶性肿块的诊断过程中,应结合临床及家族病史,随时复诊,降低误诊率。
作者:庞珺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非典型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从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非典型性脑膜瘤患者病历中选出61例,对患者病历进行研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特点,并分析其影像学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外科手术疗法,整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病灶多位于凸面、大脑镰旁,临床表现主要以头晕、头痛、四肢乏力等为主,少部分患者出现记忆力减退、视力模糊以及语言障碍等。在CT检查下患者肿瘤形状无规则性,内部回声具有不均匀加强情况,在肿瘤周围的脑组织出现明显水肿;在磁共振检查下T1WI信号为低混、T2WI为高混,肿瘤边界模糊不清。利用手术治疗后1年内复发率为19.67%(12/61),2年内复发率为37.70%(23/61),两年内死亡率为3.28%(2/61)。结论非典型性脑膜瘤患者术后容易复发,且临床检查无明显特异性,因此需要提高对该类病症的重视程度。
作者:杨威;陈崇毅;吴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尿道形成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的临床护理干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Th1、Th2百分比测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再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据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经过72 h护理后,其Th1、Th2百分比测量结果均显著优于手术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72 h两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采用尿道性成术治疗的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采取全面、细致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儿免疫力。
作者:艾向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方法及对肾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82例为被试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肾功能变化。结论观察组总有效率82.9%相较于对照组70.7%明显更优(<0.05);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组治疗后复发率16(38.1%)明显低于对照组32(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肾功能相关指标无显著差异(跃0.05),观察组治疗后尿红细胞(13.5±2.6)个/HP、尿蛋白(0.4±0.1)g/24h、尿微量蛋白(0.1±0.1)mg/L均明显较对照组(21.7±3.8)个/HP、(0.8±0.2)g/24h、(0.2±0.2)mg/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治疗中应用西咪替丁,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对肾脏功能改善有一定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张芳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医院药学服务是现代医院药学的主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质量第一,和谐健康”的人文理念。本文从医院药学的特定背景入手,分析其现有的呈现特点和内涵意义,并且在此前提下,引出医院药学服务的基础条件,进而提出开展医院药学服务的意义。
作者:阿依努尔·阿不来提;沙吾尔江·达吾提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凝血四项指标与抗磷脂综合征(APS)的相关性,评价其在APS诊断与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疑似APS患者120例,根据2006年新修正的APS诊断标准判别APS患者37例,非APS患者83例,对120例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D-二聚体(DD)、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PLT)计数进行检测,分析其在APS诊断与监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APS的APTT、PT、PLT水平与非APS比较无明显差异(跃0.05),APS患者DD水平明显高于非APS患者(P<0.05)。结论 DD水平与APS具有相关性,有助于对APS血栓形成进行评价,在APS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全民;牟红兰;游德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讨论烧伤患者外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烧伤科收治的108例烧伤患者。随机将参与实验的10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中患者人数为54例,对照组中的患者人数为54例。对照组中患者采用常规外科护理模式。实验组中患者采用急救处理、初期处理、创面处理、感染创面处理、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外科护理模式。通过不同护理模式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二次创面感染率以及住院时长。结果对照组中患者的二次创面感染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的患者。实验组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长明显低于对照组中的烧伤患者。结论实验组中患者采用急救处理、初期处理、创面处理、感染创面处理、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外科护理模式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外科护理。
作者:陈香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在治疗婴儿听力障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听力障碍患儿103例,随机分为两组院针刺组53例,常规组5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疗法,并配合药物治疗和听力训练康复治疗,常规组采用听力训练康复治疗、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针并配合高压氧的常规康复治疗方法。临床观察指标院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评估。结果针刺组有效率95.0%,常规组有效率72.0%,对比具有统计意义(2=15.14,<0.01)。结论针刺疗法能更有效地促进婴儿听力障碍的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曹务莲;张康;高建平;李有;邓顺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观察乳果糖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肝性脑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乳果糖口服,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给予谷氨酸钠+谷氨酸钾静脉滴注,米醋+碳酸氢钠灌肠。两组治疗7 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并检测血氨及肝肾功能判断临床疗效。结果7 d后治疗组血氨水平下降,肝肾功能指标恢复及临床表现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乳果糖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能够有效的降低血氨改善肝功能。显著提高肝性脑病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文雅;赵丽;毛艳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于2014年8月~2015年6月之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病历资料作为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较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增加(跃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也无明显差异(跃0.05)。结论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术后各项效果差异不明显,但由其可通过一次手术同时解决胆囊、阑尾的病变,有效地节省疾病治疗时间及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余恒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与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缬沙坦与硝苯地平缓释片,对照组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2 w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96.67%VS 70.00%,<0.05);观察组的降压效果,在收缩压与舒张压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确切,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许志刚;左正琴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心脏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引起本病的原因包括神经性、器质性、病原性、药物性等多种因素;本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但药物治疗的临床使用适用范围更广。方法为了研究缓慢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方法,本论文对25例缓慢性心律失常分为5组,分别采取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中草药、氨茶碱+中草药5种不同药物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氨茶碱+中草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心脏病在治愈率、疾病治疗预后、患者满意度方面都优于其它单独用药组。结论氨茶碱+中草药在临床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心脏病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
作者:布合丽其木·斯麦提;马依努尔·艾买提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癌症手术后饮食是配合病人病情及营养需求的饮食,合理充足的营养能帮助病人维持体力,预防体重减轻,避免身体过度破坏,重建正常组织。从改变生活方式、早期发现癌症迹象及早就医;改善饮食结构、做到饮食营养化、多样化、均衡化,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致癌物摄入、增加保护性食物的摄入、食疗和药膳等方面调整,提高病人自身免疫力,达到促进恢复功效。
作者:冯克菊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结合信息时代数字化教学的发展趋势,就泌尿外科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创建意义、建立方法、运用与维护进行探讨,说明其在数字化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刘晓龙;薛波新;阳东荣;孙传洋;单玉喜;高鹏;朱进;周毅彬;许立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肱骨小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07年1月~2015年1月收治肱骨小头骨折患者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组和螺钉固定组。就两组患者愈合时间和肘关节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组肘关节优良率高于螺钉固定组,统计处理呈<0.05。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组患者愈合时间少于螺钉固定组,统计处理呈<0.05。结论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肱骨小头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可加速骨折愈合,改善患者肘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鲁海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门诊输液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挂号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以及对门诊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安全事故发生率28.33%,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程度83.33%,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何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颅内动脉瘤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囊内出血,常见于动脉分叉,尤其是大脑底动脉环,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脑内动脉瘤破裂往往会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故常常被称之为颅内的“不定时炸弹”[1]。动脉瘤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动脉瘤形成的病因,概括有以下几种:①先天性因素;②动脉硬化;③感染;④创伤;⑤吸烟、酗酒;⑥遗传。此外还有一些少见的原因如肿瘤等也能引起动脉瘤,烟雾病,颅底异常血管网症,脑动静脉畸形,颅内血管发育异常及脑动脉闭塞等也可伴发动脉瘤。颅内动脉瘤病人在破裂出血之前,90%的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只有极少数病人,因动脉瘤影响到邻近神经或脑部结构而产生特殊的表现。动脉瘤症状和体征大致可分为破裂前先兆症状、破裂时出血症状、局部定位体征以及颅内压增高症状等。
作者:刘芬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