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银花
目的:以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同时进一步分析与颈动脉狭窄程度、脑缺血症状的关系。方法对在我院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的380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并运行AW4.6工作台相关软件进行后期图像处理,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特点进行分析。结果颈动脉病变与脑缺血症状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颈动脉狭窄程度愈高,斑块溃疡发生率愈高,具有统计学关联;斑块形态与脑缺血症状关系不密切,不具有统计学关联。结论CTA可以准确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准确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患者预后评价提供特定参考价值。
作者:胡胜相;饶品峰;周飞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观察雌激素替代疗法(HRT)对妇女围绝经期综合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围绝经期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Kupperman评分及HAMD评分较前均有改(<0.05),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雌二醇水平均明显增加,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均明显下降,但是治疗组患者变化幅度更明显(<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增加(<0.05),治疗组患者增加幅度更大(<0.05)。结论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显著而且安全,但需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及禁忌症。
作者:王新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探讨射频治疗肝脏肿瘤方法及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肝脏肿瘤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射频治疗,并完善患者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各项护理,并总结分析。结果对患者进行射频治疗的同时又对患者进行了精心的护理,减少了射频术后的并发症,提高了治疗效果。手术治疗过程中虽然有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经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或消失,且无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肝脏肿瘤患者经射频治疗及各项护理后,其生存时间有所延长,且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
作者:冯引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陨期切除吻合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3例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陨期肿瘤切除吻合术的病例,术中行有效的肠管减压及结肠灌洗。结果53例患者经肠管减压及结肠灌洗后陨期肠切除吻合术,术后并发切口感染9例,吻合口漏4例,肺部感染3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在有效的肠管减压及结肠灌洗情况下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行陨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任宏凯;郭广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了解护理交接班中安全隐患因素及提出管理对策。方法分析和总结在护理交接班中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院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和管理因素。深化加强护理人员法律知识教育,培养护士前瞻性思维,健全和完善各项风险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规范工作流程,加强监控等措施。结果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明显提高,护理交接班中的安全隐患因素明显减少,无严重事故发生。结论加强护士前瞻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从而降低护理交接班中的安全隐患,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潘胜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胆囊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10月收治的使用腹腔镜方法进行胆囊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为对照组,一组在围手术期使用优质护理为观察组。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患者都成功的进行了手术,观察组的患者在住院时间上明显的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的差异。结论腹腔镜胆囊手术围手术期进行优质的护理,可以明显的增加护理的满意程度,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出现,产生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林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综合治疗及健康指导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医院2015年3月~9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多种药物综合治疗,并辅以积极的健康教育,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糖相关指标进行检测,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SBP、DBP、FPG、2hPG、HbA1c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5)。治疗有效率为85.0%(51/65)。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综合治疗及健康指导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肖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盐酸戊乙奎醚治疗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6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农药中毒患者共56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阿托品联合氯解磷定治疗;观察组应用应用盐酸戊乙奎醚联合氯解磷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并了解两组患者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用药次数。结果观察组重度患者显效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对比两组患者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用药次数,观察组两组患者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用药次数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效果显著,患者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用药次数均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德海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也是血糖达标的重要障碍。作为一种急性血糖异常状态,低血糖引发的机体病理生理改变可能与高血糖同样复杂,但目前我们对低血糖危害的认识甚至还不及高血糖。而随着近年强化降糖研究的进展,作为强化降糖的相伴结果,低血糖受到的关注逐渐增多,如何更好的避免低血糖所带来的危害,使糖尿病患者能够真正从强化血糖的治疗中受益变得很有必要。
作者:屠徐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现代化高速工具的使用,意外事故的发生,导致截肢的手术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车祸的发生所导致的截肢手术十分普遍。因截肢多为突发事件,不仅造成肢体的疼痛不适,更使患者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其精神、心理的创伤远远超过器官功能的损伤[1]。我科对2011~2012年12例不同部位的创伤截肢术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及跟踪随访,效果明显。
作者:罗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胎儿畸形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在我院接受超声检查的孕妇835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二维超声对孕妇进行常规检查,对检测疑似有异常情况的孕妇联合四维超声进行检查,记录检查中的异常。结果临床实际畸形发生47例,单纯二维超声后发现畸形39例,漏诊8例,诊断符合率82.9%;二维与四维联合诊断发现畸形45例,漏诊2例,联合诊断的符合率为95.7%,显著高于单纯二维诊断的82.9%(<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胎儿畸形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独采用二维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孙梦遥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了解2014年四川省金川县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水平、发病特点及流行特征,为制定法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年金川县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金川县报告甲乙丙类法定传染病11种164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年发病率为244.13/10万。结论金川县法定传染病疫情呈平稳状态,应加强重点疾病监测、做好重点人群干预,继续加大投入,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防止疫情发生和蔓延。
作者:廖波;卢银华;郭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剖析重症颅脑损伤运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9月,接收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共计72例。随机将72例患者均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前者接受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后者接受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比较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试验组良好率为61.11%,对照组为36.11%。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者共8例,对照组共18例。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死亡率为8.33%,对照组为30.56%。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将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积极用于重症颅脑损伤中,可预防并发症,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吴裕山;韩立虎;陈志明;佘希龙;冯康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儿保预防接种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中心于2013年5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行预防接种儿童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儿童不进行任何健康教育工作,观察组儿童予以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家长对接种禁忌症和适应症、接种手段、接种疫苗类型、接种作用预防接种知识认知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对照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36.4%,观察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5.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对照组儿童接种及时率69.7%,观察组儿童接种及时率94.1%,观察组及时接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健康教育在儿保预防接种工作中的作用突出,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严少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晕厥患者常见病因,分析其临床特点,以便及时得到预防和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因晕厥而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电话随访。结果118例晕厥患者病因中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占第一59/118例(50%),以女性患者为多33/59例(55.93%),心源性晕厥占第二37/118例(31.36%),以心律失常引起的晕厥为主27/37例(72.97%),在心源性晕厥中老年人占较大比例26/37(70.27%),而神经介导的反身性晕厥则以中青年为主39/59例(66.10%)。结论晕厥病因纷杂,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必要检查,尽快明确晕厥的病因并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可以挽救患者生命、降低致死致伤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任晓楠;刘芙蓉;赵霞;韩献华;王明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2.50%)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7.50%);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借助Meta分析方法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我国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检索自1990年以来各个数据库有关临床护理路径在我国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中应用效果的文献,借助Meta分析方法分析纳入文献。结果分析9篇文献,结果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尿潴留发生率、恶心呕吐、腰酸背痛、护理满意度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对于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护理路径,同时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卢昂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实施腹腔镜剔除术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腹腔镜剔除术。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优质护理)各30例,评估护理满意程度,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28例(93.3%),并发症发生1例(3.3%);对照组护理满意22例(73.3%),并发症发生7例(2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剔除术中,优质护理能够改善患者预后,获得满意的护理服务,值得推广。
作者:卞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文章在分析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呼吸内科护理风险防范对策,旨在有效避免呼吸内科护理中风险问题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韩杨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前,在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就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的现状和改进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以及分析,旨在考察当前在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方面面临的诸多挑战,积极寻找应对的策略,提高我国的疾病控制与应急能力。我们从提高卫生保健水平、建立有效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加强传染病防治监督和卫生执法及充分发挥相应的社会力量等五个方面重点对卫生监督与疾控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也就是今后需着重加强疾病预防应急制度和应急体系的建立,提高急救设备以及物资的储备标准,加强相关疾控状况的教育力度等方面入手。
作者:焦成洪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