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与MRI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脊柱外伤诊断的临床价值

袁莹

关键词:CT, MRI, 影像学检查, 脊柱外伤, 诊断
摘要:目的:比较CT与MRI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脊柱外伤诊断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00例脊柱外伤患者的CT与MRI检查结果,按照检查方法分为观察组(MRI检查)和对照组(CT检查),每组50例,并对患者的诊断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韧带损伤和脊髓损伤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0.05,差异明显,而对照组在骨折线检查诊断效果明显,<0.05,差异明显,其他方面两组检查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外伤诊断当中,CT和MRI检查均具有不同方面的优势,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可比较选择检查方法,当诊断不明确或判断不准确时,可以选择两种方法联合检查,提高检查的准确度。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检验及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检验及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100例生殖道感染女性患者临床资料,均进行正常妇科检查、实验室和临床检查,观察检验结果。结果100例患者中阳性检出率为93.0%,93例患者有阴道病原体感染,其中细菌源性生殖感染49例,感染率为49.0%;真菌生殖感染38例,感染率为38.0%;滴虫源性感染6例,感染率为6.0%。结论临床应该加强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检验,这样可以防止误诊、漏诊现象,进一步促进临床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廖文秀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钝针扣眼顺血流穿刺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钝针扣眼顺血流穿刺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动静脉内瘘穿刺法,观察组患者接受钝针扣眼顺血流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相关指标、內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按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明显高于对照组,穿刺点渗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0.05);穿刺后血管瘤形成、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內瘘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0.05)。结论钝针扣眼顺血流穿刺有助于缩短穿刺时间,减轻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

    作者:黄碧琴;谢根萍;林惠钗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冠心病患者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护理

    目的:强化冠心病PCI术后护理管理,建立新的护理模式。方法选取医院心导管室开展的冠心病PCI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90例,分别在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强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胡大栋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探讨尿液中黏液丝和上皮细胞对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管型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尿液中黏液丝和上皮细胞对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管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实验室收集的4784份尿液标本分,进行显微镜检查上皮细胞、各种管型尿、黏液丝和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管型结果。观察其阳性检出率、假阳性发现率,探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管型结果。结果正常尿液与管型尿液标本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测定结果与显微镜检查相符,但存在108份样本因上皮细胞和黏液丝被误认为管型尿液。结论尿液中的黏液丝和上皮细胞对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管型结果有影响,因此在进行尿液沉淀分析时,分析结果提示管型时,应进一步进行离心镜检。

    作者:徐萌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腹腔镜在胃肠穿孔治疗中的102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治疗胃肠穿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5年2月采用腹腔镜下胃肠穿孔修补术治疗的102例胃肠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9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采用腹腔镜下全层缝合结扎,再加盖大网膜后原结扎线结扎固定;5例小肠穿孔在腹腔镜下全层缝合,7例在腹腔镜下探明病变部位后于近邻腹壁开一小切口手术。结果9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及5例小肠穿孔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修补,7例小肠穿孔在腹腔镜协助下开腹完成修补术。手术时间35~90 min,平均(51.6±21.1)min,出血量平均为(8.2±3.1)ml;术后3~5 d开始进流质,平均住院时间为(6.8±2.1)d,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治疗胃肠穿孔具有创伤小、腹腔冲洗彻底、对腹腔脏器干扰小,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明显减少、恢复快、患者痛苦轻等优点。

    作者:唐海峰;唐程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脑出血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中下肢支具的应用探讨

    脑出血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多发性疾病。脑出血具有病程长,术后易发生瘫痪等特点。脑出血易产生神经功能障碍,成年人脑内存在自身分化增殖的神经干细胞,脑出血容易引发神经系统受损。脑出血术后,大脑受损区域水肿引发患者运动功能障碍,而且脑出血术后恢复期长,运动功能障碍引发患者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潘丽民;方家香;张冰珊;王敏;黄冬华;胡庭香;黄玉菁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探讨优质护理在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系统地探究在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80例2013年11月~2015年2月期间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期成两组,对照组行疾病的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对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的效果。结果两组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和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由于均<0.05)。结论在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的实际价值显著。

    作者:万向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下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与治疗

    目的:研究下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及治疗,探讨头孢噻肟钠与左氧氟沙星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14年1月~6月的360例确诊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症状及治疗进行观察、记录,通过回忆、整理、归纳、对比等方式对治疗的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以提高下呼吸感染治疗的有效性,降低治疗风险。结果显效280例,约占患者总数的77.8%;有效339例,约占患者总数的94.2%;效果不明显或无效占21例。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复杂,治疗多会用到抗生素类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对症用药是确保治疗有效性的根本,同时要注重基础治疗的配合,以确保患者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鹿庆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综合语言康复疗法在改善脑血管病后失语症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综合语言康复疗法在改善脑血管病后失语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我院神经内科收治70例脑血管病后失语症患者,将其平均分为A组与B组,各35例,B组患者给予神经营养、改善循环等常规治疗;A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综合语言康复疗法治疗。结果 A组语言功能评分显著高于B组,A组总治疗有效率91.4%明显较B组高,对比结果均为p<0.05。结论治疗脑血管病后失语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综合语言康复疗法,能够促进患者语言功能快速恢复,并增强疗效。

    作者:盛艳珍;钟兵;赵亚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肺癌合并肺栓塞的原因分析与治疗进展

    恶性肿瘤因各种因素导致高黏血症从而导致静脉血栓形成(VTE)和肺栓塞(PTE或PE),发生率可高达20%,约是普通人群的7倍,又以肺癌特别是腺癌为常见。手术、化疗以及使用靶向治疗药物、静脉留置导管、合并有基础疾病、吸烟、病人卧床等均为增加肺栓塞发生率的危险因素。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可导致静脉炎后综合症,而肺栓塞确诊后4年内继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超过50%,导致慢性肺动脉高压甚至心源性猝死,因此合并肺栓塞的肺癌患者其生存时间明显低于无肺栓塞的肺癌患者,预后不良,是肺癌患者住院期间第二位死因,且一旦发生势必影响到患者的抗肿瘤治疗,而抗凝治疗又可导致严重的出血事件。因此针对存在肺栓塞的高危因素的肺癌患者或合并肺栓塞的患者,及时有效的防治肺栓塞对于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高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专科医院信息化建设探讨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项目,专科医院的信息化水平对医院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专科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本文就专科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过程进行探讨。主要论述:医学进步是专科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动力;专科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专科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对策。讨论专科医院的特征;专科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信息化的转变以及对信息化的认识。讨论现阶段专科医院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专科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总结,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专科医院信息化建设管理机制。

    作者:吴新跃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将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5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中效果显著,对于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升治疗配合度等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天湖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舒适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90例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与护理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舒适护理,对比两组疼痛程度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骨折术后患者采取舒适护理,能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桂光琼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外科重症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行鼻胃管结合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行鼻胃管结合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2月在我院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患者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按1:1的随机方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普通鼻导管营养,治疗组行鼻胃管与鼻肠管营养。结果治疗组患者住院天数为(15.48±3.48)d;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为(21.03±6.47)d,2组比较有差异(<0.05);治疗组在营养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14.7%;对照组在营养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50%,2组比较有差异(<0.05)。结论鼻胃管结合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对外科重症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雷慧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不同包装的碘伏成本核算及感染控制分析

    目的:探讨磨口瓶盛装碘伏与一次性小瓶碘伏的成本效益及控制医院感染的细菌学检测的效果分析。方法对我院临床使用的磨口瓶盛装碘伏(对照组)与一次性小瓶碘伏(观察组)在相同用量下进行成本核算及细菌学检测。结果磨口瓶盛装碘伏的成本价格是10.11元,细菌学检测合格率为87.50%;一次性小瓶碘伏成本价格是1.88元,细菌学检测合格率为97.91%。结论使用一次性小瓶碘伏显著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碘伏的细菌检测合格率,有效控制了医院的感染,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美芹;吕淑林;王翠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连参通淋片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湿热下注证)Ⅲ期临床试验

    目的:观察连参通淋片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湿热下注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多中心研究,入选435例病例,随机分配到连参通淋片组(4片/次,3次/d,n=326)和三金片组(3片/次,3次/d,n=109)疗程2 w,从中医证候疗效、单项症状疗效、晨间首次尿离心沉淀物的多形核白细胞变化或尿道拭子涂片的多形白细胞变化、病原学的变化等方面进行疗效评定,并观察临床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后ITT(意愿治疗Intent To Treat)中,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医症状有效率分别为77.6%、66.2%,愈显率分别为52.5%、33.9%,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PP(符合方案Per Protocol)中,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医症状有效率分别为77.4%、62.3%,愈显率分别为53.0%、62.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试验组治疗后尿沉渣白细胞数定性、定量,治疗后支原体和衣原体的转阴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尿痛、尿道刺痒、尿道红肿等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连参通淋片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湿热下注证)安全、有效。

    作者:李海兵;陈军霞;张华健;王正品;舒蕙荃;张霞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计算机技术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分析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蕴藏我国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疗效已被医疗实践反复证明[1]。中医药理论体系复杂,是聚集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医学科学。利用现代自然科学方法与技术进行中医药内在规律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是中医药的科学性与现代化的问题,也是中医药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

    作者:黄友良;郭凤英;翟兴;刘仁权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该病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基础疗法)、研究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结束后评定效果。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临床针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行椎体后凸成形术作用突出,可改善病症,减轻疼痛度,值得借鉴。

    作者:韦宝堂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对122例糖尿病非住院患者行专科医生兼职联合全职家庭医生管理模式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非住院患者行专科医生兼职联合全职家庭医生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糖尿病非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给予糖尿病非住院患者专科医生兼职联合全职家庭医生管理模式取得了确切的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吴文莉;杨莉玲;张林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EGCG与临床常用三联疗法对胞内幽门螺杆菌的抗菌活性研究

    目的:探究EGCG与临床常用三联疗法对胞内幽门螺杆菌的抗菌活性进一步探究EGCG对临床常用疗法抗胞内幽门螺杆菌的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AGS细胞建立幽门螺杆菌胞内感染模型,胞内活菌计数法测定胞内幽门螺杆菌数量。结果EGCG具有较强的胞内抗菌活性,临床常用抗Hp疗法不能有效清除胞内幽门螺杆菌,EGCG在其4~64 mg/L浓度范围内,能够明显增强临床常用抗Hp疗法的胞内抗菌作用。结论兰索拉唑+阿莫西林+莫西沙星具有较强的抗胞内幽门螺杆菌能力, EGCG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临床常用疗法的抗胞内幽门螺杆菌能力,有望用于治疗胞内幽门螺杆菌感染。

    作者:李魁;陈向东;汪辉;纪乃琪;栗飞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