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在胃肠穿孔治疗中的102例临床体会

唐海峰;唐程

关键词:胃肠穿孔, 腹腔镜, 修补术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治疗胃肠穿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5年2月采用腹腔镜下胃肠穿孔修补术治疗的102例胃肠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9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采用腹腔镜下全层缝合结扎,再加盖大网膜后原结扎线结扎固定;5例小肠穿孔在腹腔镜下全层缝合,7例在腹腔镜下探明病变部位后于近邻腹壁开一小切口手术。结果9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及5例小肠穿孔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修补,7例小肠穿孔在腹腔镜协助下开腹完成修补术。手术时间35~90 min,平均(51.6±21.1)min,出血量平均为(8.2±3.1)ml;术后3~5 d开始进流质,平均住院时间为(6.8±2.1)d,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治疗胃肠穿孔具有创伤小、腹腔冲洗彻底、对腹腔脏器干扰小,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明显减少、恢复快、患者痛苦轻等优点。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包装的碘伏成本核算及感染控制分析

    目的:探讨磨口瓶盛装碘伏与一次性小瓶碘伏的成本效益及控制医院感染的细菌学检测的效果分析。方法对我院临床使用的磨口瓶盛装碘伏(对照组)与一次性小瓶碘伏(观察组)在相同用量下进行成本核算及细菌学检测。结果磨口瓶盛装碘伏的成本价格是10.11元,细菌学检测合格率为87.50%;一次性小瓶碘伏成本价格是1.88元,细菌学检测合格率为97.91%。结论使用一次性小瓶碘伏显著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碘伏的细菌检测合格率,有效控制了医院的感染,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美芹;吕淑林;王翠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某基层医院2011~2014年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某基层医院2011~2014年4年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及有关特点,为更好地进行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与描述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2011~2014年某基层医院297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97例药物不良反应中,门急诊40例(13.47%),病区257例(86.53%)。男性125例(42.09%),女性172例(57.91%),女性略多于男性。年龄分布中以60岁以上老人居多,占38.05%。科室分布中以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和全科(社区)为主,分别占20.88%、11.45%和8.75%。致敏药物共13类59种药品,其中以抗菌药物为主,占54.19%,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2.46%。用药途径以静脉给药居多,占87.43%。临床表现常累计皮肤及附件,其次为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等。结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重因素密切相关,在用药过程的各个环节均可引起,针对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有关因素,制定出适宜的干预对策,有利于临床合理安全的药物使用。

    作者:汤敏婷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品管圈活动提高老年患者照顾者误吸知晓率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老年患者照顾者误吸知晓率中的作用。方法组立品管圈,调查30例老年患者照顾者(对照组)对误吸知识的了解情况,分析知晓率低的真正原因,确立改善对策,对32例(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老年患者照顾者丰富教育内容,实施多元化宣教,进行效果跟踪及制定制度,评价品管圈活动效果。结果观察组误吸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1)。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照顾者误吸知晓率。

    作者:黄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下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与治疗

    目的:研究下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及治疗,探讨头孢噻肟钠与左氧氟沙星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14年1月~6月的360例确诊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症状及治疗进行观察、记录,通过回忆、整理、归纳、对比等方式对治疗的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以提高下呼吸感染治疗的有效性,降低治疗风险。结果显效280例,约占患者总数的77.8%;有效339例,约占患者总数的94.2%;效果不明显或无效占21例。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复杂,治疗多会用到抗生素类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对症用药是确保治疗有效性的根本,同时要注重基础治疗的配合,以确保患者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鹿庆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基于个案的系统追踪在护理核心制度落实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通过对护理核心制度落实的个案追踪,从个案中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以不断完善培训方式,修订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应急预案,同时将典型案例进行全员分享,使同类型的问题不再反复出现。方法结合上一年核心制度检查结果,成立追踪小组,对我院外科12个单元在护理核心制度落实中落实不到位,缺陷发生率高的单项项目进行追踪检查,找出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增订或修改、完善有关的制度、流程、预案。结果应用追踪检查与传统方法比较,结果显示原缺陷发生率高的5个单项项目(用药护理、输血床边采血双人核对、交接班中四看五查、医嘱执行者与处理者交叉核对、手术部位标识核对)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运用追踪方法学能够对护理核心制度落实的全过程进行检查,真实评价落实过程,制定相应整改措施后,追踪整改效果,对核心制度落实持续改进起到实效,有效保证了患者安全。

    作者:傅春霞;周玉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时间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应用时间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基础护理对精神分裂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时间护理的护理方案。通过院内健康教育测评表及综合症状评分表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掌握健康教育知识的程度达95.1%,显著性的高于对照组的掌握程度70.7%,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综合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时间护理疗效疗效好,患者掌握健康知识的程度较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莉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痊愈妥用于ICU危重患者预防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痊愈妥粘性敷料预防和治疗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12月120例压疮高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压疮易发部位使用痊愈妥粘性敷料预防压疮,再辅以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的情况。将院内外带入I、II期压疮各20例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各10例,传统组用无菌纱布覆盖创面,改良组使用痊愈妥粘性敷料贴于创面治疗压疮。结果实验组压疮预防效果明显,无压疮发生。改良组愈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改良组压疮愈合时间比传统组明显缩短(<0.05)。结论痊愈妥粘性敷料预防压疮发生效果显著,对已发生的压疮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立君;宋莉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综合语言康复疗法在改善脑血管病后失语症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综合语言康复疗法在改善脑血管病后失语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我院神经内科收治70例脑血管病后失语症患者,将其平均分为A组与B组,各35例,B组患者给予神经营养、改善循环等常规治疗;A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综合语言康复疗法治疗。结果 A组语言功能评分显著高于B组,A组总治疗有效率91.4%明显较B组高,对比结果均为p<0.05。结论治疗脑血管病后失语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综合语言康复疗法,能够促进患者语言功能快速恢复,并增强疗效。

    作者:盛艳珍;钟兵;赵亚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微创腹腔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微创腹腔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全肠外营养支持,研究组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微创腹腔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患者白细胞、淋巴细胞、白蛋白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患者血淀粉酶、内毒素、CD4/CD8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微创腹腔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艾克热木?艾沙;阿布拉?斯地艾合买提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与切除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与缝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半月板损伤镜下修复患者95例,从发病年龄、受伤情况、半月板切除及半月板的缝合进行比较。结果半月板损伤采用缝合方法49例,占52%,其手术成功优良率为91.5%;采用半月板部分切除38例,占40%,其手术成功优良率为85.3%;半月板全切除7例,占8%,其优良率为65.1%;2例少年儿童半月板石膏外固定,占1.3%,优良率为100%。结论半月板缝合术效果良好,患者反应良好,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训练快,是一种很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舒适护理在减少患者全麻术后寒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全麻术后患者寒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5年1月~8月实施舒适护理的50例全麻术后患者与2014年未实施前的50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观察统计患者术后寒战的发生程度及病员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患者寒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0.05)。结论舒适护理明显减少了全麻术后寒战的发生程度,提高了病员的舒适度及满意度。

    作者:王伶俐;陈代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目的:了解实习生对医院带教情况的评价,分析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出优秀的护理人员。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3月在本院实习的实习生共290人,实习结束前由护理部发放问卷。结果结果表明带教老师方面居于首位,总体教学评价分数低,其次为带教管理。而带教老师方面以自身修养分数高,业务能力分数低,其次为带教能力。结论临床实习是护生实现理论向实际工作能力转化必不可少的过程,是认识护士角色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护士规范护理行为的关键时期。

    作者:王惠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100例病例资料回顾

    目的:对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观察组的50例患儿予以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的方法进行治疗,并且治疗周期为5 d。对对照组的50例患儿予以乳糖酸红霉素静脉滴注方法进行治疗,并且治疗周期为5d。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4%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0%相比,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的方法对于小儿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淑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行为干预对老年功能性便秘的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功能性便秘的防治方法,分析行为干预对老年功能性便秘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全科医学科门诊中260例明确诊断为功能性便秘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0例;对照组采取必要时给予开塞露塞肛处理,同时给予传统腹部按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疗效及症状积分。计量资料采用检验,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观察期结束后便秘症状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580,﹤0.05),治疗组在观察前和观察期结束后便秘症状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110,﹤0.05),对照组在观察前和观察期结束后便秘症状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21,﹤0.05);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4.58,﹤0.05)。结论行为干预是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一种根本、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大大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并且,没有任何不良反应,与传统腹部按摩有协同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文敏;刘晓辉;韩海津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内镜下微波及注射化疗药物治疗食道癌数例报道

    食管癌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的食管癌发病率居世界首位,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3.5%,居第二位,仅次于胃癌[1]。因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一经做出诊断,半数以上已有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失去手术机会。此类患者多为老年高龄,体质较差,消瘦,耐受能力下降,不能经受全身化疗、放疗;所以本研究对食管癌患者进行内镜下微波+局部化疗,现将几例诊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冯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检验及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检验及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100例生殖道感染女性患者临床资料,均进行正常妇科检查、实验室和临床检查,观察检验结果。结果100例患者中阳性检出率为93.0%,93例患者有阴道病原体感染,其中细菌源性生殖感染49例,感染率为49.0%;真菌生殖感染38例,感染率为38.0%;滴虫源性感染6例,感染率为6.0%。结论临床应该加强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检验,这样可以防止误诊、漏诊现象,进一步促进临床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廖文秀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手术室高值耗材收费准确性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高值耗材收费管理中的效果和体会。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出现手术室高值耗材收费错误的原因,制定高值耗材使用登记本和收费备忘本,完善收费管理制度。结果开展QCC活动后,我科高值耗材参与管理人员和工作满足感和责任感。结论 QCC活动在手术室高值耗材收费管理中取得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蹇琳;吴荷玉;李丽;刘杏娥;刘红;邓晶;叶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完成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行以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于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普通组,每组54例患者,对普通组患者行以神经外科常规性护理服务,干预组则需要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适当添加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服务前后的生活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可见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普通组,且干预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出现率显著低于普通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完成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恢复期中行以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理想,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作者:肖春雪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浅议《金匮要略》治则

    仲景开创辨证论治之先河,在《金匮要略》一书中提出了主要治则六大类,在各篇中又分述了各类具体治则,根据病症分别提出相应的治法。本文探讨了《金匮要略》一书中的基本治则与各篇中治则,通过对各篇中的治则的列举,加以论述《金匮》中的治疗原则。

    作者:李冬冬;艾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治概况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指以尿急为特征的症候群,其患者在泌尿外科门诊的就诊比例不断增高,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治疗方法有限。现在对于OAB的病因研究有多种学说,膀胱ICC细胞与其发生有密切联系。OAB的治疗包括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神经调节等。

    作者:王鹏;黄后宝 刊期: 2016年第2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