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敏;刘晓辉;韩海津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对自己病情的知晓程度将其分为完全知情组(7例)、不完全知情组(38例)和不知情组(5例)。比较三组患者化疗后3~5 d和出院前的焦虑和抑郁程度。结果化疗后3~5 d不同组别患者焦虑和抑郁分值有显著性差异(<0.05),其中完全知情者焦虑和抑郁评分高;出院前所有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有所改善,其中不知情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高,完全知情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0.05)。结论对于胃癌患者需要采取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缩短患者的否认心理期,避免患者出现情绪低绝望感,促进患者的接受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钱红花;王婧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关系,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方法(HC2)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1800例妇女HR-HPV DNA和宫颈细胞学,对有指征的妇女行阴道镜下活检。比较不同病变患者中高危型HR-HPV的感染率,分析病毒负荷量与CIN的关系。结果 CIN I、CINII和CINIII中HR-HPV感染率分别为58.33%(49/84)、86.21%(50/58)、93.55%(29/31),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CIN I患者HR-HPV载量低于CINII和CINIII(<0.05),但CINII、CINIII患者HR-HPV病毒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HR-HPV感染率随CIN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较高的的HR-HPV病毒载量与高度CIN密切相关。
作者:李利;杨良勇;龙峥嵘;何凌志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病变特征及预后,提高对本病的识别及治疗。方法选择41例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年龄<45岁的青年患者,分析患者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预后特点。结果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男性患者较多,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腹型肥胖、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是主要危险因素;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暴饮暴食,酗酒是主要诱因;胸痛症状往往较典型,且多为突发胸痛;心电图以前壁梗死多见;冠脉造影以单支病变为主,累及次序为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结论吸烟及高脂血症、腹型肥胖、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是青年急性心肌梗死重要危险因素,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单支病变多见,急诊冠脉介入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预后好。
作者:陈健 刊期: 2016年第24期
投诉举报是群众反映食品药品经营者违法行为的基本渠道,也是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目前,投诉举报的方式有很多,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短信、微博等,但在众多的投诉举报方式中,电话举报一直是群众投诉举报采用多直接的方式。12331投诉举报平台的建立,不仅提升了食品药品监管效能,延伸了监管触角,而且创新了监管手段,是新形势下投诉举报工作的又一新举措。
作者:孙丽;王丽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探讨中药汤剂白虎桂枝汤内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在相同的基础治疗前提下下,对照组患者在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治疗组患者则给予中药汤剂白虎桂枝汤治疗,疗程为2 w,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尿酸水平,有效率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①两组症状评分,治疗前后对比均有显著差异,治疗后优于治疗前。两组之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②尿酸水平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③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④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于对照组。结论白虎桂枝汤在改善痛风性关节炎湿热内蕴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降低血尿酸方面有明显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董斌 刊期: 2016年第24期
小肠是全身消化道长的器官,病变隐匿难以发现,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钡剂造影、内镜、CT和MRI在小肠病变的诊断中各有优势。本文就这些技术对小肠疾病的诊断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冰雪;钱银锋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非住院患者行专科医生兼职联合全职家庭医生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糖尿病非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给予糖尿病非住院患者专科医生兼职联合全职家庭医生管理模式取得了确切的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吴文莉;杨莉玲;张林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门诊慢性宫颈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单位2012年3月~2015年3月慢性宫颈炎患者98例,根据患者到门诊挂号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9例。对照组在对应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传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根据健康教育标准给予连贯性的护理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宫颈炎复发率相比较,观察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给予慢性宫颈炎患者规范、定期、连续的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宫颈炎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及治疗依从性,对预防疾病复发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丽萍;张舟;戴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婴幼儿先天性斜颈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46例CMT患儿的声像图特征并分型。结果Ⅰ、Ⅱ型43例均经非手术治疗治愈;Ⅲ型2例经手术治疗治愈。Ⅳ型1例手术治疗,临床症状改善。结论超声对婴幼儿CMT诊断具有安全、及时、准确的优点,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疗效观察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赵建婷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通过监测脑电图变化,了解疾病、长病程、抑郁与焦虑等因素对脑电图的影响,试探讨情感事件与脑电图相关性。方法以2015年1月~10月,筛选医院门诊接待的100例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病例组,另据年龄(±1)、性别一对一选择同期体检中心接待正常人100例纳入对照组,进行脑电图分析。结果患者SAS、SDS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病例组与对照组FP1、F3、C3、Q1、F7、T3脑区δ功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病例组与对照组FP1、F3、C3、P3、Q1、T3脑区δ功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等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脏神经症、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与基本脑电图诊断存在相关性(<0.05),年龄、病程、SDS、SAS与脑电图诊断无相关性。结论脑电图表现影响因素较多,某些疾病对不同脑区不同脑波存在显著性影响,较长一段时间内的焦虑抑郁、疾病延长等因素本身不会影响脑电图评价,脑电图更易短时因素影响。
作者:张妍;张蓝心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总结分析护理干预对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术患者所起到的临床效果,为今后该疾病的治疗护理提供借鉴参考。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内镜下大肠息肉摘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平均各40例。其中一组患者行常规护理,为参照组;另外一组行全面的临床护理干预,为护理组。评价两种方法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的临床护理干预对内镜下大肠息肉手术患者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从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琼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与护理方法。方法从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选取100例躁狂症患者,医护人员要在精神病患者入院后的1~3 d内,对于产生攻击行为的患者采用MOAS作为评论记录,并根据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次数进行计分,总分在≥4分的为攻击组,分数<4分的为无攻击组。对躁狂症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同时对躁狂症患者的躁狂症患者进行相应的处理。在护理时,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等。结果在对躁狂症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后,患者攻击行为有所减少,躁狂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症状得到了较好的治疗。结论及早的对躁狂症的攻击行为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及健康指导,可以将攻击行为减少到低的限度。
作者:雍小敏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尿液中黏液丝和上皮细胞对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管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实验室收集的4784份尿液标本分,进行显微镜检查上皮细胞、各种管型尿、黏液丝和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管型结果。观察其阳性检出率、假阳性发现率,探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管型结果。结果正常尿液与管型尿液标本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测定结果与显微镜检查相符,但存在108份样本因上皮细胞和黏液丝被误认为管型尿液。结论尿液中的黏液丝和上皮细胞对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管型结果有影响,因此在进行尿液沉淀分析时,分析结果提示管型时,应进一步进行离心镜检。
作者:徐萌 刊期: 2016年第24期
本文主要通过对所在医院总值班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总值班工作在医院管理和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完善制度,提升质量,文章对总值班管理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孔海霞;王昊宇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临床诊治的疗效情况。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05月~2015年05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0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根据抽签法将他们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4例),分别采用单纯氨氯地平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治,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临床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较之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1.48%),组间各项对比的差异性明显,均存在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70%,7.41%)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性不大,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降压明显,并发症少,因此,它是一种有效、安全、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黄福典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观察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7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n=89)和对照组(n=89),对照组予以力美松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赛普,治疗12w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疗效、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疗效及实验室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熊丽桂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15例患者,男74例,女41例,患者年龄5~65岁,平均年龄(41±8.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门诊组患者55例实施门诊治疗,住院组患者60例实施住院治疗。结果门诊组患者中有48例得到根除,6例患者由+++转为+,1例无明显改变;住院组患者中有45例得到根除,5例由++转为+,4例由+++转为+,6例无变化,门诊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优于住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另外两组患者中出现恶心、腹胀、呕吐、腹泻、便秘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益生菌具有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同时不会改变患者的不良反应率。
作者:高志霞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应用股方肌大转子筋膜骨瓣移植加3枚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新鲜股骨颈GardenⅢ、Ⅳ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髋关节后外侧入路,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股骨颈骨折,取带股方肌大转子筋膜骨瓣移植于凿除后缘部分骨皮质的股骨颈骨折的后方,术后卧床休息3个月,3个月后扶拐下地功能锻炼,治疗25例血运损伤较重的移位股骨颈骨折。结果25例经1.5~5年(平均2年6个月)随访,股骨颈骨折均在6个月~1年内愈合。其中1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Ⅱ期,另一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Ⅳ期。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6例,良7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2%。结论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并股方肌大转子筋膜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早期股骨颈骨折,固定牢固,提供了血运丰富的骨瓣,促进骨折愈合,降低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是治疗青壮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
作者:宋国全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手转胎头术治疗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例头位难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生产方式,观察组采用手转胎头术,对比两组患者产后出血率、转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健康状况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头位难产患者采用手转胎头术操作可达到更优临床疗效,新生儿状况更佳,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涂秋菊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完成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行以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于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普通组,每组54例患者,对普通组患者行以神经外科常规性护理服务,干预组则需要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适当添加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服务前后的生活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可见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普通组,且干预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出现率显著低于普通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完成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恢复期中行以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理想,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作者:肖春雪 刊期: 201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