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肖春雪

关键词:护理干预, 高血压性脑出血, 颅内血肿清除术,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分析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完成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行以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于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普通组,每组54例患者,对普通组患者行以神经外科常规性护理服务,干预组则需要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适当添加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服务前后的生活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可见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普通组,且干预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出现率显著低于普通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完成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恢复期中行以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理想,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救治颅底骨折并耳鼻大出血的临床探究

    目的:对颅底骨折并耳鼻大出血的临床急救方法进行探索,为患者的专科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对我院急诊科于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2例颅底骨折并耳鼻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改良止血法的止血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能成功止血,成功率为100%。其中有27例经急救,平稳进入脑外科接受进一步治疗,约为84.38%,剩余5例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为15.62%。经统计,本组患者的平均操作时间为(4.25±0.36)min。结论颅底骨折并耳鼻大出血患者可采用改良止血方法对其进行快速止血救治,可以有效止血,效果显著,有助于为患者的抢救争取宝贵时间,降低死亡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熊光福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儿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目的:探讨在儿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具体措施和效果。方法采用转变护理理念,加强人员培训,规范护理行为,营造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强化基础护理,重视技能培训及健康教育。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改善了护理工作质量,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在儿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雷琤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腹内压及腹腔灌注压监测及护理对危重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腹内压及腹腔灌注压监测及护理对危重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100例危重患者,其中肾功能正常数量54例,肾功能异常46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腹内压以及腹腔灌注压监测,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肾功能、腹内压以及腹腔灌注压均有改善,但异常组腹内压明显高于正常组,异常组腹腔灌注压明显低于正常组。同时异常组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高于正常组,尿肌酐明显低于正常组。所有差异均为显著差异(<0.05),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危重患者的腹腔灌注压和腹内压会出现明显差异,而这种差异和肾功能异常有着较大关系,肾功能的异常会导致患者出现腹腔灌注压下降和腹内压升高,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缓解肾功能、腹腔灌注压以及腹内压的异常。

    作者:董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评价针灸对高眼压症患者眼压的针后即时效应

    目的:观察针灸对高眼压患者眼压的针后即时效应。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所有患者采用统一的针灸操作方法,将30例眼压已控制的高眼压症患者共58只眼行针灸治疗,记录治疗前、治疗后30分与60分的即时眼压、临床症状与即时效应。结果治疗30 min与60 min眼压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眼球胀痛、视物模糊、头疼头胀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9.31%和9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针灸疗法治疗高眼压症,能迅速有效降低眼压,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眼的血液供应与眼部微循环,保护视神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朝廷;杨迎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耳穴压豆法治疗青少年近视

    目的:研究耳穴压豆技术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5年5月~2016年1月来我院治疗近视的患者选出64例,将其分为两组。对其中一组患者单纯采用眼周穴位手法按摩法,作为对比组选取耳部的穴位进行压豆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中疗效显著者共35例,治疗有效患者共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比组患者中疗效显著者为23例,治疗有效患者共8例,治疗无效患者共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4.39%。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利用中医耳穴压豆疗法可以有效提升青少年近视,效果显著。

    作者:徐恒博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浅谈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的临床认识

    眼部神经作为病毒的天然宿主,当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时,无法抑病毒的复制引起眼内炎的急性发作。本文就针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疗进行概述。

    作者:周瑛;金康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方法对60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实验观察,总结常见的并发症类型并分析有效的护理应对措施。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针对并发症的护理应对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明显比对照组少,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PICC置管后容易出现局部皮肤感染、导管堵塞、静脉炎、穿刺部位出血、静脉血栓、导管脱落等并发症,针对常见并发症采取预防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保证治疗安全有效的进行。

    作者:杜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兰索拉唑、生长抑素、血凝酶联合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9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索兰索拉唑、生长抑素、血凝酶联合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优选治疗方案。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6月治疗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兰索拉唑60 mg、静脉滴注,1次/d,生长抑素0.25 mg静脉推注,再以生长抑素6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48 ml静脉泵泵入,速度为0.25 mg/h,持续72 h,血凝酶1000 u静脉推注,2次/d;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血凝酶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治疗方法同治疗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平均治疗起效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0325,﹤0.05),平均治疗起效时间治疗组(5.85±1.34)h,对照组(8.67±1.92)h,治疗组优于对照组(=8.782,﹤0.05),治疗期间,治疗组出现呕吐1例、恶心2例,对照组出现腹泻2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治疗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无异常。结论联合应用兰索拉唑、生长抑素、血凝酶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安全可靠,疗效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志勇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浅谈血站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成本核算与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血站财务管理中内部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虽然我国血站财务管理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还需要对其进行不断完善,特别是要不断完善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机制,使财务数据更加清晰,大程度上减少财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误差。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也要做到认真细致,使工作更具条理性。从以往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将血站财务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建立并完善成本核算相关管理体系,促进财务管理质量的逐渐提高。

    作者:刘凯锋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并股方肌大转子筋膜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早期股骨颈骨折

    目的:探讨应用股方肌大转子筋膜骨瓣移植加3枚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新鲜股骨颈GardenⅢ、Ⅳ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髋关节后外侧入路,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股骨颈骨折,取带股方肌大转子筋膜骨瓣移植于凿除后缘部分骨皮质的股骨颈骨折的后方,术后卧床休息3个月,3个月后扶拐下地功能锻炼,治疗25例血运损伤较重的移位股骨颈骨折。结果25例经1.5~5年(平均2年6个月)随访,股骨颈骨折均在6个月~1年内愈合。其中1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Ⅱ期,另一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Ⅳ期。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6例,良7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2%。结论3枚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并股方肌大转子筋膜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早期股骨颈骨折,固定牢固,提供了血运丰富的骨瓣,促进骨折愈合,降低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是治疗青壮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

    作者:宋国全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门诊慢性宫颈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门诊慢性宫颈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单位2012年3月~2015年3月慢性宫颈炎患者98例,根据患者到门诊挂号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9例。对照组在对应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传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根据健康教育标准给予连贯性的护理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宫颈炎复发率相比较,观察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给予慢性宫颈炎患者规范、定期、连续的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宫颈炎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及治疗依从性,对预防疾病复发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丽萍;张舟;戴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毫针与腹针的治疗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毫针与腹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30例毫针组患者与30例腹针组患者。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毫针组各项指标均优于腹针组,<0.05。结论采用毫针和腹针都可以有效治疗患者颈椎症状,应严格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治疗方法的选择,若患者病情较严重且体质好,应选择毫针进行治疗,若患者为老年患者或者属于气血亏虚型患者应选用腹针进行治疗。

    作者:衡莉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100例病例资料回顾

    目的:对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观察组的50例患儿予以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的方法进行治疗,并且治疗周期为5 d。对对照组的50例患儿予以乳糖酸红霉素静脉滴注方法进行治疗,并且治疗周期为5d。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4%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0%相比,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的方法对于小儿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淑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完成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行以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于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普通组,每组54例患者,对普通组患者行以神经外科常规性护理服务,干预组则需要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适当添加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服务前后的生活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可见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普通组,且干预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出现率显著低于普通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完成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恢复期中行以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理想,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作者:肖春雪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内镜下微波及注射化疗药物治疗食道癌数例报道

    食管癌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的食管癌发病率居世界首位,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3.5%,居第二位,仅次于胃癌[1]。因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一经做出诊断,半数以上已有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失去手术机会。此类患者多为老年高龄,体质较差,消瘦,耐受能力下降,不能经受全身化疗、放疗;所以本研究对食管癌患者进行内镜下微波+局部化疗,现将几例诊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冯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危险因素分析在老年冠心病护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危险因素分析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给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两组,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将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危险因素护理管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状况和出现护理安全事故情况。结果对照组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为13.33%,观察组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为3.33%,观察组的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心功能障碍再发率、心肌梗死再发率、心绞痛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护理中应用危险因素分析,能显著降低危险事故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康复情况,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贝妮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微创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观察分析微创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行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术,观察组行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血红蛋白下降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碎石成功率、结石排尽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郑士涛;叶永飞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扁桃体周围脓肿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扁桃体周围脓肿的佳治疗方案。方法108例确诊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分为非创伤性治疗组、穿刺切开排脓组、脓肿期手术组及择期手术组四组。观察比较复发率、住院天数、疼痛持续时间,手术组患者另需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率、术后褪膜时间。结果非创伤性治疗组住院时间长,复发率高,仅适用于不能配合创伤性治疗患者。穿刺切开排脓组住院天数较短,与手术组比较复发率较高。穿刺切开排脓后局部行脓腔药物灌洗不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手术组比较择期手术术后褪膜时间延长,脓肿期手术患者住院天数较长。结论穿刺抽脓,脓肿期手术及择期手术均为治疗扁桃周围脓肿较为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脓肿期手术更具有术中出血来少,术后褪膜快等优点,可综合考虑患者情况后选择适当治疗方式。

    作者:高云;杨萍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综合语言康复疗法在改善脑血管病后失语症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综合语言康复疗法在改善脑血管病后失语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我院神经内科收治70例脑血管病后失语症患者,将其平均分为A组与B组,各35例,B组患者给予神经营养、改善循环等常规治疗;A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综合语言康复疗法治疗。结果 A组语言功能评分显著高于B组,A组总治疗有效率91.4%明显较B组高,对比结果均为p<0.05。结论治疗脑血管病后失语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综合语言康复疗法,能够促进患者语言功能快速恢复,并增强疗效。

    作者:盛艳珍;钟兵;赵亚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膀胱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膀胱镜或手术病理确诊为膀胱癌的36例患者的超声资料,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超声诊断膀胱癌诊断符合率91.7%(33/3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膀胱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具有方便、简捷、无创、可重复性强等优点,特别是CDFI的应用更提高了超声诊断符合率。

    作者:马晓俊 刊期: 2016年第2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