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兰索拉唑、生长抑素、血凝酶联合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90例临床观察

黄志勇

关键词:兰索拉唑, 生长抑素, 血凝酶, 老年, 上消化道出血
摘要:目的:探索兰索拉唑、生长抑素、血凝酶联合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优选治疗方案。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6月治疗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兰索拉唑60 mg、静脉滴注,1次/d,生长抑素0.25 mg静脉推注,再以生长抑素6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48 ml静脉泵泵入,速度为0.25 mg/h,持续72 h,血凝酶1000 u静脉推注,2次/d;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血凝酶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治疗方法同治疗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平均治疗起效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0325,﹤0.05),平均治疗起效时间治疗组(5.85±1.34)h,对照组(8.67±1.92)h,治疗组优于对照组(=8.782,﹤0.05),治疗期间,治疗组出现呕吐1例、恶心2例,对照组出现腹泻2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治疗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无异常。结论联合应用兰索拉唑、生长抑素、血凝酶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安全可靠,疗效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7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组(US组)、超声引导组(U)组、传统解剖定位组(C)组,根据患者疼痛神经根支配区域和X线、MRI显示的病变所累及椎间隙节段情况进行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术,观察三组的穿刺成功率、术后第1 d的痛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的发生率和1个月后的效果。结果穿刺成功率US组优于U组和C组,U组优于C组(<0.05);术后第1 d VAS评分US组和U组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0.05),但均低于C组(<0.05);三组并发症的发生率US组低于U组,显著低于C组(<0.05);治疗后1个月的疗效比较US组为90%、U组为80%、C组为72%(<0.05)。结论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高了治疗的精准性、安全性、有效性。

    作者:周艳;姜钦勇;彭娟;郑艳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评价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切除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比较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切除胃间质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我院选取了2005年6月~2015年6月的40例行胃间质瘤切除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均低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与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明显高于开腹手术切除术,其临床疗效显著,预后良好。

    作者:殷喆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心功能、血脂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治疗后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心率、心功能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建忠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与切除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与缝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半月板损伤镜下修复患者95例,从发病年龄、受伤情况、半月板切除及半月板的缝合进行比较。结果半月板损伤采用缝合方法49例,占52%,其手术成功优良率为91.5%;采用半月板部分切除38例,占40%,其手术成功优良率为85.3%;半月板全切除7例,占8%,其优良率为65.1%;2例少年儿童半月板石膏外固定,占1.3%,优良率为100%。结论半月板缝合术效果良好,患者反应良好,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训练快,是一种很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应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并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24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并乳突根治术用于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015年我院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并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24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6个月后复查,24例患者中移植筋膜成活22例,鼓膜再穿孔1例,复发流脓1例,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其中11例听力提高10 dB,6例听力提高15~20 dB,4例听力提高25~30 dB,3例听力无明显改善。结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并乳突根治术用于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不仅可以对中耳和乳突病灶进行彻底清除,鼓膜成活率高,还可显著提高患者听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储宇霄;钱小飞;陈建良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一专多能护理模式在疗养院优质护理中的实践

    目的:探讨一专多能护理模式在疗养院优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强化业务培训,建立激励机制,合理岗位设置,弹性排班、固定护士和机动护士结合,强化安全管理及护理文化建设等措施,实施一专多能护理模式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实践。结果一专多能护理模式实施后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护理质量,疗客员满意度提高。结论一专多能护理模式能充分发挥护士的能力,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体现护士价值,优化了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在护理人员短缺的现阶段,能更好的完成各项医疗护理任务。

    作者:费秀霞;吴月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肝胆手术后的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对肝胆手术后的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45例肝胆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感染相关因素。结果本组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不同时机使用抗生素、不同体重指数、不同手术切口类型以及手术时间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也各不相同。结论肝胆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因素主要是患者的年龄、抗生素使用方法、患者的体重指数、切口类型、手术时间。

    作者:任玲;李玉环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钝针扣眼顺血流穿刺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钝针扣眼顺血流穿刺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动静脉内瘘穿刺法,观察组患者接受钝针扣眼顺血流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相关指标、內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按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明显高于对照组,穿刺点渗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0.05);穿刺后血管瘤形成、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內瘘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0.05)。结论钝针扣眼顺血流穿刺有助于缩短穿刺时间,减轻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

    作者:黄碧琴;谢根萍;林惠钗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宫颈癌手术后患者放射治疗的护理必要性。方法对2014年6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行放射治疗的护理技术资料行回顾性调查。结果通过对57例宫颈癌放疗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的控制了原发病灶,未出现放疗并发症,提高了护理质量,有效率达95%,例外3例并发症的患者经护士的尽心护理也得以愈合。结论对行放疗的宫颈癌患者施行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尽快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并明显减少放疗的副作用与痛苦。

    作者:黄菊梅;刘华之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目的:分析讨论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成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4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为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加强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风险事故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满意度低于观察组(<0.05)。结论采取风险管理可以有效规避医疗事故,患者术后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张永春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中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文选取36例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生活能力评分等指标结果。结果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是(29.22±6.30)pg/ml、(68.55±5.20)分,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是(41.15±7.13)pg/ml、(53.42±3.88)分,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后,可以有效调节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生活能力。

    作者:王秋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中同期所选的86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其中,43例患者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43例为未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正常患者,两组患者分别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在入院后采用超声诊断仪对两组患者的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及血管狭窄状况进行检测。结果经本文研究结果得出,研究组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软斑、硬斑及混合斑的总体例数要显著多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组间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在血管狭窄检测结果上,观察组患者发生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的几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组间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颈部血管超声检测能够及时有效发现患者的病灶根源,降低病灶恶化几率,使病症得到早发现与早治疗。

    作者:乔静;卢泽民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和探讨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临床诊治的疗效情况。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05月~2015年05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0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根据抽签法将他们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4例),分别采用单纯氨氯地平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治,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临床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较之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1.48%),组间各项对比的差异性明显,均存在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70%,7.41%)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性不大,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降压明显,并发症少,因此,它是一种有效、安全、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黄福典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治概况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指以尿急为特征的症候群,其患者在泌尿外科门诊的就诊比例不断增高,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治疗方法有限。现在对于OAB的病因研究有多种学说,膀胱ICC细胞与其发生有密切联系。OAB的治疗包括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神经调节等。

    作者:王鹏;黄后宝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在大面积皮肤缺损并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封闭式负压引流在大面积皮肤缺损并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60例大面积缺损并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所用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疗效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并感染的效果显著,可控制感染,加快创面愈合,提高创面愈合率,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夏树斌;程云华;冯声昌;黄文兵;吴明烟;戴艳新;陈隆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式探究

    目的:探究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式。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4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不良反应提出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在40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在经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均得到了有效的缓解。结论关注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情况,才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并发症,提高无痛胃镜检查的质量,起到更好的检查效果。

    作者:苏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口腔溃疡行西地碘含片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口腔溃疡行西地碘含片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诊治的115例口腔溃疡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单纯西瓜霜喷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西地碘含片治疗。结果研究组红肿、灼痛症状消失时间与溃疡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复发率3.08%显著低于对照组18.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口腔溃疡行西地碘含片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可减少复发。

    作者:周素婷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三维阴道彩超、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腹腔镜对不孕症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腹腔镜对不孕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5年2月前收治的不孕症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阴道彩超、宫腹腔镜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对宫腹腔镜及阴道彩超对于不孕症病因的诊断结果和子宫输卵管造影及宫腹腔镜对输卵管病变的诊断结果进行观察记录。结果80例女性不孕症患者中,以盆腔感染所引起的不孕症为常见,占整体的40%(32/80),其次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肿瘤;宫腹腔镜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对于输卵管病变的检查符合率为76.0%(114/150),不符率为24.0%(36/150)。结论宫腹腔镜检查在不孕症中的应用优于三维阴道彩超及输卵管碘油造影,能够更加直观的找出不孕症病因,能够更加直观的找出不孕症病因,但是宫腹腔镜作为有创检查及治疗手段并不能完全取代三维阴道彩超,子宫输卵管造影的作用,并且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提升,因此,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我们要将这四项检查结合应用,以期达到佳效果。宫腹腔镜可以有效的反应宫腔及双侧输卵管开口处的病变情况,可作为不孕症的有效检查手段,建议作为不孕症的首选检查方法,并同阴道彩超、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结合以对患者进行全面筛查。

    作者:潘瓷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26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32例)按照常规流程实施救治,研究组(128例)采用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实施救治,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急救时间、预后等。结果研究组的救护车到达时间、急救时间、接受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0.05。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2.97%,对照组为83.3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中实施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能有效缩短救护车达到时间,提高患者的急救成功率。

    作者:冯霞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急性胃炎患者整体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胃炎患者整体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胃炎患者50例,通过随机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应让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促进患者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郑姣 刊期: 2016年第2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