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溃疡行西地碘含片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周素婷

关键词:口腔溃疡, 西地碘含片, 西瓜霜喷剂, 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溃疡行西地碘含片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诊治的115例口腔溃疡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单纯西瓜霜喷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西地碘含片治疗。结果研究组红肿、灼痛症状消失时间与溃疡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复发率3.08%显著低于对照组18.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口腔溃疡行西地碘含片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可减少复发。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7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组(US组)、超声引导组(U)组、传统解剖定位组(C)组,根据患者疼痛神经根支配区域和X线、MRI显示的病变所累及椎间隙节段情况进行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术,观察三组的穿刺成功率、术后第1 d的痛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的发生率和1个月后的效果。结果穿刺成功率US组优于U组和C组,U组优于C组(<0.05);术后第1 d VAS评分US组和U组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0.05),但均低于C组(<0.05);三组并发症的发生率US组低于U组,显著低于C组(<0.05);治疗后1个月的疗效比较US组为90%、U组为80%、C组为72%(<0.05)。结论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高了治疗的精准性、安全性、有效性。

    作者:周艳;姜钦勇;彭娟;郑艳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200例急诊危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全程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急救成功率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急救成功率分别是98.00%和100.00%,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急救成功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危重患者采用全程护理方式后,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的急救成功率,进一步加强患者对于急救工作开展的正确认识,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青少年甲状腺功能亢进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青少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对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检测50例青少年甲亢患者(甲亢组)及健康青少年45例(对照组)的血清游离甲状腺素、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及股骨颈密度(BMD),并对比分析。结果甲亢组患者血清FT3、FT4、ALP和BGP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但是TSH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甲亢组患者的股骨颈BMD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青少年甲亢可影响骨代谢,导致骨密度降低,引起骨质疏松,故在治疗青少年甲亢时应该注意骨质疏松的预防。

    作者:张友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无痛人流术中丙泊酚复合利多卡因和阿托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液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300例无痛人工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丙泊酚组,丙泊酚+阿托品组,丙泊酚+阿托品+利多卡因组。观察患者的诱导时间、诱导量、苏醒时间、离院时间、效果分析、注射部位疼痛分级。结果丙泊酚+阿托品+利多卡因组患者各项指标都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丙泊酚复合利多卡因、阿托品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可增强丙泊酚的镇痛效果、消除注射部位的疼痛,明显减少丙泊酚的用量。

    作者:拉错;李占福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内镜下微波及注射化疗药物治疗食道癌数例报道

    食管癌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的食管癌发病率居世界首位,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3.5%,居第二位,仅次于胃癌[1]。因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一经做出诊断,半数以上已有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失去手术机会。此类患者多为老年高龄,体质较差,消瘦,耐受能力下降,不能经受全身化疗、放疗;所以本研究对食管癌患者进行内镜下微波+局部化疗,现将几例诊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冯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优质护理应用于护理教学查房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将优质护理工作程序贯穿于整个护理教学查房中的效果。方法通过指导年轻护士和实习护士参加护理教学查房时,将优质护理工作程序应用在采集病史、护理体格检查、护理措施的实施及健康宣教中。结果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实习护士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明显提高,更能准确掌握病人情况找出问题,制定可行护理计划并实施,同时明白护理查房不只是单一与患者问与答的关系,而是护士对患者真正的关怀与了解。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护理教学查房可以提高实习护士学习能力,能更好的把握病情,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毛红梅;何绍勤;张远春;谭月英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针刀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神经科及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6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单一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针刀联合针刺治疗。经过1 w、2 w、1月的治疗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MAS)、简化Fugl-Meyer(FMA)、Barthel(BI)指数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研究组MAS、FMA、BI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针刀与针刺结合在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肢体功能方面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郭淑君;余生源;浦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内科病房试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

    目的:浅析临床优质护理服务心得,总结相关护理经验,全面提升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对2010年6月~2015年12月以来本院内科开设的护理服务试点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将本院内科收治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10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采取优质护理。并对两组患者展开满意度调查,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推进优质护理模式有助于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具有很高的时代服务创新意义。

    作者:高凤英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腹部八卦推拿配合穴位贴敷对脊髓损伤康复期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腹部八卦推拿配合穴位贴敷对脊髓损伤康复期便秘的疗效。方法将43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综合护理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腹部八卦推拿配合穴位贴敷。观察两组患者大便的性状、排便情况、1w排便次数以及1 w内使用缓泻药次数等便秘指标。结果两组大便排便相关指标明显改善(<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0.01)。结论腹部八卦推拿配合穴位贴敷能较好地改善脊髓损伤康复期便秘,有助于脊髓损伤后排便功能的重建。

    作者:陈晓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良庆区老年人血压、血糖、血脂调查

    目的:了解良庆区5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的发生率,提高老年人对定期进行健康体检重要性的认识,并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508例的良庆区5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对其血压、空腹血糖、及血脂进行测量,回顾性分析老年人群体高血压、高血糖及血脂异常的发生率,从中发现老年人群体中这三种疾病的发病情况及变化趋势,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结果体检,高血压占57.69%,血糖升高者占16.21%;血脂异常者(至少TC/TG两者有一种升高)占1%。结论老年健康体检者中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检出率较高,对其进行定期健康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极为重要的。

    作者:韦成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品管圈在降低长期留置尿管患者漏尿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长期留置尿管患者漏尿发生率的应用价值。方法成立品管圈,运用品管工具手法管理长期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其漏尿发生。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长期留置导尿患者漏尿发生率从活动前的15.8%降至活动后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长期留置尿管漏尿发生率,其不仅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了患者医疗成本并且降低了护理工作量,减少了护患矛盾。

    作者:何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EGCG与临床常用三联疗法对胞内幽门螺杆菌的抗菌活性研究

    目的:探究EGCG与临床常用三联疗法对胞内幽门螺杆菌的抗菌活性进一步探究EGCG对临床常用疗法抗胞内幽门螺杆菌的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AGS细胞建立幽门螺杆菌胞内感染模型,胞内活菌计数法测定胞内幽门螺杆菌数量。结果EGCG具有较强的胞内抗菌活性,临床常用抗Hp疗法不能有效清除胞内幽门螺杆菌,EGCG在其4~64 mg/L浓度范围内,能够明显增强临床常用抗Hp疗法的胞内抗菌作用。结论兰索拉唑+阿莫西林+莫西沙星具有较强的抗胞内幽门螺杆菌能力, EGCG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临床常用疗法的抗胞内幽门螺杆菌能力,有望用于治疗胞内幽门螺杆菌感染。

    作者:李魁;陈向东;汪辉;纪乃琪;栗飞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7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7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n=89)和对照组(n=89),对照组予以力美松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赛普,治疗12w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疗效、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疗效及实验室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熊丽桂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冠心病患者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护理

    目的:强化冠心病PCI术后护理管理,建立新的护理模式。方法选取医院心导管室开展的冠心病PCI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90例,分别在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强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胡大栋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小针刀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运用传统中医学理论,探讨小针刀合并半夏白术天麻汤对颈源性眩晕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将符合诊断的颈源性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小针刀治疗。进而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0.05),且无显著不良反应。结论小针刀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颈源性眩晕可以提高颈源性眩晕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绍卫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26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32例)按照常规流程实施救治,研究组(128例)采用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实施救治,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急救时间、预后等。结果研究组的救护车到达时间、急救时间、接受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0.05。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2.97%,对照组为83.3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中实施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能有效缩短救护车达到时间,提高患者的急救成功率。

    作者:冯霞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沈阳医院恶性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方案研究

    目的:探讨适合恶性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方案。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整体护理,干预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整体护理外,还接受临终关怀干预。干预前后均采用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实施干预后,干预组在食欲、睡眠、对治疗的态度、等方面得分均高于干预前或干预后对照组(<0.05);而对照组在食欲、精神、对治疗的态度等方面得分均有所下降(<0.05)。结论临终关怀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观满意度、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

    作者:宋艳丽;刘伟;朱江;刘静茹;毛智慧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探讨优质护理在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系统地探究在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80例2013年11月~2015年2月期间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期成两组,对照组行疾病的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对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的效果。结果两组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和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由于均<0.05)。结论在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的实际价值显著。

    作者:万向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计算机流体力学于睡眠医学中的应用及进展

    计算流体力学(CFD)是利用高速计算机求解流体流动的偏微分方程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流体流动的物理现象而改进设计的一门学科。现CFD应用于航空航天、气象、海洋、水利等之外,现亦将其利用于医学相关上面,如血管内的血液流动,鼻腔、器官及气管内的流动等。近年来,随着民众生活质量的上升以及医学知识的普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已经渐渐的得到更多的民众的看重。人体呼吸过程是一个动态生理过程,气道中流场特征随呼吸时刻的不同而不同,建立合理的OSAHS患者上呼吸道的数值模型对于从力学角度理解OSAHS的阻塞机制十分重要。现本文将就上呼吸道流场数值模拟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蔡期勋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门诊慢性宫颈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门诊慢性宫颈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单位2012年3月~2015年3月慢性宫颈炎患者98例,根据患者到门诊挂号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9例。对照组在对应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传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根据健康教育标准给予连贯性的护理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宫颈炎复发率相比较,观察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给予慢性宫颈炎患者规范、定期、连续的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宫颈炎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及治疗依从性,对预防疾病复发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丽萍;张舟;戴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