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立茵
在进行实际的教学中需要将PBL和LBL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探讨,对这两者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指导,对教学的方式进行分总结,使得眼科的教学更加科学可预见,促使眼科实际的教学工作更加合理的安排,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枯燥的教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更好的进行学习.本文主要针对PDL和LBL结合双轨教学模式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作者:董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比较DR双能量减影和MSCT三维重建两种影像技术在法医鉴定肋骨骨折中的确认效果.方法 选取我局法医门诊2012年9月~2014年9月接诊的64例临床诊断肋骨骨折的伤者,将伤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伤者给予MSCT三维重建复查,对照组伤者给予DR双能量减影复查,比较两组伤者的复查确认结果.结果 观察组伤者复查确认肋骨骨折32例58根61处,对照组伤者复查确认肋骨骨折32例54根55处.与伤者临床诊断结果相比,观察组发现临床漏诊7根,误诊4根;对照组发现临床漏诊5根,误诊3根;两组数据对比,在发现临床漏诊误诊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双能量减影和MSCT三维重建技术是临床法医学确认肋骨骨折的可靠技术方法,两技术在发现临床漏诊和误诊肋骨骨折方面无明显差异.
作者:任杰;贾淑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如何提高腰椎骨折患者导尿管护理的工作质量以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自2012年1月~2015年4月所收治的100例腰椎骨折留置导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正确的导尿管的护理方式,以降低腰椎骨折患者恢复期间出现尿路感染的发病率.结果 100例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人数为3例,发病率为3%.分析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期出现尿路感染的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留置导尿管护理工作出现问题.结论 针对各个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导尿管护理办法,可以有效降低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期间出现尿路感染的发病率.
作者:罗来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采用规范化、数字化、科学化的方式进行病案管理,运用电子病历系统及缩微数字一体化技术使病案管理员摆脱了手工操作模式,优化了病案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使病案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作者:张艳;任杰;贺晓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将患者分2组,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接受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吲达帕胺缓释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8w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降压有效率为90.00%(36/40);对照组的患者降压有效率为70.00%(28/40),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x2=5,P=-0.026).观察组冠心病治疗有效率为82.50%,对照组冠心病治疗有效率为52.50%(x2=8.21,P=0.0042).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卫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热敷对于降低氯化钾液体导致血管刺激的效果.方法 80例同速度输入同浓度氯化钾液体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外周血管正常输入该液体,观察组输入液体时热敷,评估两组的疼痛评分,观察热敷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 热敷能够缓解输注氯化钾液体导致疼痛.
作者:张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基层党务干部队伍是具体落实党的各项文件精神和专题活动,规范管理和开展基层组织生活基层的执行者.培养建设一支合格的基层党务干部,熟悉和掌握工作中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规范、流程,开展好各项基层党务管理工作,将关系基层党组织能否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基层党建工作和卫生事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王蓬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持续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经验.方法 应用持续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31例.结果 31例患者经持续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后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经二期缝合、植皮或用肌辩、筋膜皮瓣、游离皮瓣修复,创面完全愈合,愈合时间为4~6w,其中28例经VSD治疗后一次游离植皮创面愈合;1例经2次VSD治疗后一次游离植皮创面愈合;2例经VSD一次治疗后两次游离植皮后创面愈合;平均随访6~8个月发现植皮区部分色素沉着,部分疤痕粘连但不影响功能,无溃疡复发.结论 应用持续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邱学红;徐雄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孕期胎儿发育检测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于2013年1月~2014年8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超声检查的860名胎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超声检查结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60名胎儿经过分娩或者引产后发现其中有12名婴儿属畸形胎儿,而在分娩或引产前通过超声检查检出的畸形胎儿为11名,超声产前检查畸形胎儿的检出率为91.67%.结论 超声产前检查能够检出胎儿的发育情况,筛查畸形胎儿,帮助了解胎儿的发育状况等,为优生优育提供了条件.
作者:付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86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CT扫描检查,观察组采用手术前透视和X胸片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异物取出率并分析两组患者所用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43例患者中39例一次性将异物取出,对照组43例患者中32例患者是一次性取出,观察组患者的异物取出率是显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例未能一次性将异物取出的患者初次检查时并未发现异物,采用三维重建联合螺旋CT检查后成功将异物取出.三维重建联合螺旋CT的检查成功率明显较CT扫描、透视和X胸片检查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86例患者均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采用放射影像技术进行诊断的同时结合临床其他诊断方法,可以避免漏诊误诊,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陈小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运用移动平均法对小儿科门诊量进行预测.方法 选择我院小儿科2010~2013年各季度门诊量,采用移动平均法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根据回归模型对2014年各季度数据进行评估预测并做95%置信区间检测.结果 2014年各季度小儿科的门诊量均在置信区间内.结论 移动平均法可以为我们提供较准确的预测数据,为科室的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作者:杨宏伟;边维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齐某,女性,76岁.腹泻,皮肤瘙痒10 d于2014年06月21号入院.查体:全身满布暗红色皮疹,突出皮面,无触痛,颈部及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大20 mm×12mm,可活动,无压痛,无粘连.心肺腹查体无异常.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21×109/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6.4×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率:30.45%,血红蛋白:98 g/L,血小板:254 ×109/L,查bcr/abl,FIP1L1/PDGFRa及PDGFRβ融合基因:阴性.
作者:尹利剑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乡村计生人员管理计划生育,同时干预老年家庭,兼管老年人的可操作性,以及卫生、计生人员在乡村所起的协同作用.方法 通过卫生院医疗专业人员对计生干部组织、培训、学习,了解一定的医疗专业知识.结果 在计生人员积极动员及配合下,我公共卫生科2015年健康管理人数(居民建档人数)为36124人,建档率达到95.6%,其中高血压管理人数3465人;糖尿病管理人数697人;65岁以上老年人4579人.均比上一年翻一番.结论 计生干部转型为社会干部,妇联大嫂转型为社会大嫂,兼管老年人,与卫生院一起定期走访独居老人、孤寡老人、独生子女家庭,动态掌握其心里、身体情况,进行健康体检,建立慢病健康管理行之有效.
作者:刘荣;张桂云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结石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40名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以mPCNL治疗,对照组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PL)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输血量、拔尿管时间、碎石清除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①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拔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研究组碎石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结石碎石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晓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用于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视作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个组,观察组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77.78%;观察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98±1.04)d、(7.84±2.91)d,对照组分别为(5.52±2.63)d、(10.45±3.62)d.结论 综合护理用于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护理中,效果较常规护理更为显著,能够有效减轻出血症状,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朱美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清化止痛消癥汤及中药灌肠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0月以来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观对照组患者给予清化止痛消癥汤单独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清化止痛消癥汤及中药灌肠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清化止痛消癥汤及中药灌肠应用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段文芳;刘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会阴无保护接生和会阴侧切患者效果的对比.方法 选择1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传统接生组产妇选择会阴侧切传统托肛会阴保护接生方式,会阴无保护接生组产妇选择会阴无保护接生方式,对比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第二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会阴伤口肿胀程度和会阴伤口愈合级别.结果 传统接生组和会阴无保护接生组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第二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会阴无保护接生组会阴伤口肿胀程度明显低于传统接生组,会阴伤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传统接生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会阴无保护接生可在不影响新生儿结局、不延长第二产程时间和不增加产妇产时出血风险的基础上,有效减轻会阴伤口肿胀程度,促进其愈合,值得推广.
作者:李蕊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干预护理应用在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住院部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4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7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干预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患儿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8.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度87.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使家属对护理更满意,该护理模式更人性化.
作者:刘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提高普通气管导管经鼻盲探插管的成功率.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筛除有经鼻插管禁忌的病例.将普通气管导管用一有韧性的导丝在头侧沿上呼吸道在头侧的投影塑形为一弧形,肾上腺素滴鼻收缩鼻腔粘膜.在快速诱导后将导管经鼻插入,导管尖端进入咽喉部后将气囊注气,接螺纹管手控呼吸,观察胸廓起伏情况来判断导管尖端的位置,再通过各种调节方法使导管尖端进入声门,后抽空气囊,拔出导丝,将导管送入气管固定.结果 目前已完成操作的统计病例80例,其中60例成功,20例失败,盲探插管成功率为75%.结论 采用“上呼吸道投影法”可以明显提高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成功率,虽然目前的成功率稍低,但经过操作者对该技术的不断熟练,成功率将会进一步提高.
作者:范成高;刘冬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如何减少临床中留置针输注吡柔比星外渗及降低外渗后药物对组织的损伤.方法 通过对28例输注吡柔比星外渗后的成功处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患者经及时有效的护理,外渗部位痊愈.结论 使用留置针输注化疗药物时,有效的健康教育、输液中的及时巡视及护士自身对化疗药物的认识可有效减少外渗;外渗后及时正确处理,可以避免组织溃疡、坏死.
作者:王春;蒋小娟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