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检查在孕期胎儿发育检测的价值研究

付丽

关键词:超声检查, 孕期, 胎儿发育, 检测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孕期胎儿发育检测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于2013年1月~2014年8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超声检查的860名胎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超声检查结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60名胎儿经过分娩或者引产后发现其中有12名婴儿属畸形胎儿,而在分娩或引产前通过超声检查检出的畸形胎儿为11名,超声产前检查畸形胎儿的检出率为91.67%.结论 超声产前检查能够检出胎儿的发育情况,筛查畸形胎儿,帮助了解胎儿的发育状况等,为优生优育提供了条件.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右美托咪定在预防剖宫产术中缩宫素不良反应和寒战的作用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中注射缩宫素后的不良反应和术中寒战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实施择期剖宫产手术产妇90例,ASA Ⅰ或Ⅱ级,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45例.于胎儿娩出后根据组别给予A组右美托咪定0.4 μg/kg/h,B组生理盐水0.1 ml/kg/h.于胎盘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10 U,静脉滴注缩宫素20单位(0.02 U/min).记录注射缩宫素后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记录术中发生寒战的例数.结果 与B组相比A组发生缩宫素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B组相比A组发生麻醉后寒战的例数也明显减少,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够预防剖宫产术中缩宫素的不良反应,也能够降低麻醉后寒战的发生.

    作者:邢雅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的早期临床诊治研究

    目的 分析探讨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的早期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6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整合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早期临床诊治策略,进一步对比评价存活患者(观察组)、死亡患者(对照组)的各项诊疗数据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有必要在早期临床诊治全过程中采取合理、规范、科学的方法,注重患者具体病情及体征的及时评估、监测,及时抢救,进而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俸小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射血分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郭云;陈晓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温针灸治疗肩周炎与电针治疗的效果比较

    目的 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对我院诊断为肩周炎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温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电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陶志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浅谈卫生系统举办基层党务干部培训班的实效性探讨

    基层党务干部队伍是具体落实党的各项文件精神和专题活动,规范管理和开展基层组织生活基层的执行者.培养建设一支合格的基层党务干部,熟悉和掌握工作中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规范、流程,开展好各项基层党务管理工作,将关系基层党组织能否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基层党建工作和卫生事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王蓬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效果对比.方法 本研究选取10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为对象,根据住院号尾数奇偶将其随机分组.传统组患者行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新型组患者行环乳晕切口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乳房对称率、切口甲级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美观满意率和复发率.结果 新型组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 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均有一定效果,但环乳晕切口治疗手术并发症更少,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更好,乳房对称、美观度更高,且可降低复发率,患者接受度高.

    作者:石磊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论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建设

    目的 分析探讨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的建设情况.方法 通过对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的可靠性和安全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安全建设方案.结果 通过有效的管理,建设成立了一套安全稳定的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网络体系.结论 通过对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实施立体化的多重防护措施,并在应用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能够有效提高其网络的安全性,保证医院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作者:张磊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此研究中的7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社区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治疗药物的差异性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药物分别为缬沙坦以及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比对其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经过治疗后,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压水平显著改善.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药物应选择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此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有助于血压的控制.

    作者:王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优质护理在儿科肺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1月~11月接诊治疗的100例儿科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传统的常规护理,其中实验组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了优质护理,对照组仅仅进行常规护理,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等,进行对比实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在情绪、食欲、治愈信心以及康复时间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康复状况较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儿科肺炎患者护理工作中加入优质护理有效的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使得护理者把他们的临床护理知识和经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效缩短了患儿的康复时间,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得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陈婵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不同方式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方式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内固定组(30例)、外固定组(20例)以及人工置换组(100例),内固定组实施传统的内固定手术,外固定组利用外固定架进行治疗,人工置换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比三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人工置换组在住院时间以及下地活动的时间明显短于另外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另外两组;随访12个月,人工置换组骨折复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轩中勋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耳鼻喉患者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的护理分析

    目的 本文将对耳鼻喉患者进行阶段性健康教育,进而探析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对耳鼻喉患者所产生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的护理,旨在为耳鼻喉患者提供更好效果的护理,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分阶段性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耳鼻喉患者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常淑琴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性肺炎治疗效果和佳护理方法.方法 对1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仔细观察病情变化,提供佳的护理.结果 通过精心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300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加强对小儿支气管肺炎观察和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儿的痛苦,降低复发率.

    作者:林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产后保健护理对产妇心理和生理康复的影响

    目的 分析产后保健护理对产妇心理和生理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1,实施普通护理指导)和试验组(n=41,实施产后保健护理),比较两组生理和心理康复效果.结果 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保健护理可显著改善产妇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不良现象,加快产后恢复速度,提升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黄艳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优质护理对冠心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对CHD患者心理状态与治疗依从性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2例CHD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为优质组、对照组,两组中的CHD患者均为61例,治疗对照组中的61例CHD患者时仅采用了常规化护理方案.结果 护理后优质组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优质组对于治疗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CHD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同时能让CHD患者依从于临床治疗.

    作者:王艾敏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手术切除治疗中央型肝细胞肝癌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治疗中央型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其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中央型肝细胞癌患者70例,22例患者肿瘤位于Ⅷ段,其中14例采取Ⅷ段切除术、8例采取右半肝上段切除术进行治疗;14例患者肿瘤位于门静脉前、右后支夹角,其中8例采取右肝下段切除术、6例采取右半肝切除术+门静脉取栓术进行治疗;14例患者肿瘤位于下腔静脉背段,其中4例采取右后叶切除术、4例采取Ⅶ、Ⅷ段切除术、6例采取Ⅴ、Ⅵ段切除术进行治疗;10例患者肿瘤位于第一肝门,均采取中肝叶切除术进行治疗;6例患者肿瘤位于肝Ⅳ、Ⅴ段,其中4例采取左半肝切除术、2例采取肿瘤局部切除术进行治疗;4例患者肿瘤位于门静脉、左、右支、肝右静脉、肝中静脉及下腔静脉之间,其中1例直接采取肿瘤局部切除术、1例采取左右半肝劈开术+肿瘤局部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7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切除治疗,且无手术相关死亡发生,也无1例发生下腔静脉或肝静脉破裂导致的空气栓塞和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36~266min,平均手术时间为(178.2±23.6)min;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00~600ml,平均出血量为(280±120)ml.70例患者术后,胆漏2例,膈下积液8例,右侧胸腔积液12例.70例患者术后均给予0.5~3年时间的随访,术后1年生存率为87.85,术后3年生存率为63.0%.结论 只要熟悉掌握肝脏的解剖、并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情况选取合理的手术切除方式,掌握有效的控制术中肝脏出血的方式,则手术切除方式治疗中央型肝细胞癌仍是可行其安全的临床首先方式.

    作者:马加成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丙泊酚静脉全凭麻醉在老年无痛消化内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对行无痛消化内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应用丙泊酚静脉全凭麻醉的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 选取来我院行消化内镜检查的11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内镜检查,观察组则应用丙泊酚静脉全凭麻醉的无痛内镜检查,对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及麻醉效果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 与手术前相比,对照组患者术中的HR、DBP及SBP有所上升,观察组患者术中这三项指标则有所下降,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SpO2均降低,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施行无痛消化内镜检查中,通过应用丙泊酚静脉全凭麻醉,可实现快速诱导及清醒,不会对患者的呼吸及循环产生太大的抑制作用,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婷婷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内瘘手术护理中的科普实践

    目的 总结科普实践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内瘘手术过程中的重要性,提高护理科普水平,使患者减轻痛苦,减少、预防发生并发症.方法 总结多年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内瘘手术围手术期的健康问题:出血、伤口愈合不良、感染、血栓形成、血管狭窄、饮食不合理等,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科普宣教方案,应用于本组2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使患者和家属知晓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及内瘘的相关疾病和护理知识,学会自我护理,从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结果 科普宣教后20例患者顺利渡过术后康复期,内瘘全部成熟,未发生感染、闭塞、血栓形成及狭窄等并发症,患者的生活习惯得到改善,并发症显著降低.结论 在护理实施科普宣教,提高了这类患者的护理能力,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作者:张容;张力维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门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处方干预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不合理输液医嘱进行总结分析,提高门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用药合理性和安全有效性.方法 依据《处方点评管理办法》、查询《临床静脉用药调配与配伍速查》和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文献资料对我院门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5年1月~12月113066份门诊输液医嘱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审核不合理医嘱共591例,占0.52%,主要包括配伍不当258例,用法用量不当182例,重复用药64例,数量剂量录入错误44例,给药途径不适宜43例.结论 加强审方药师对门诊静脉配置中心医嘱审核,及时有效干预不合理医嘱,保证静脉用药安全、经济、有效.

    作者:杨佳丽;李惠英;秦利芬;鲁萍;严爱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清化止痛消癥汤及中药灌肠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清化止痛消癥汤及中药灌肠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0月以来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观对照组患者给予清化止痛消癥汤单独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清化止痛消癥汤及中药灌肠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清化止痛消癥汤及中药灌肠应用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段文芳;刘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术中胆道损伤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术中胆道损伤的原因以及处理的对策.方法 对在1995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入治的35例术中胆道损伤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这些患者占同期的胆道手术的患者的比例0.7%.男性患者有15例,女性患者有2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是42.9岁.结果 死亡的患者有2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严重感染以及肝功能衰竭),治愈的患者有33例,治愈率达到了94.29%.结论 在手术之中胆道损伤的发生率是0.09%~4%,多为胆囊的切除术.主观原因术者对Clot三角的解剖变异认识不足,盲目自信,一味追求“微创”降低中转率;客观原因胆囊炎反复发作,胆囊三角区粘连,胆管变异、Mirizzi综合症等是胆道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等原因.手术之中出现胆道损伤的患者需要进行再次的手术者显著增加.

    作者:何悦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