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处方干预情况分析

杨佳丽;李惠英;秦利芬;鲁萍;严爱花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不合理医嘱, 干预
摘要:目的 通过对不合理输液医嘱进行总结分析,提高门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用药合理性和安全有效性.方法 依据《处方点评管理办法》、查询《临床静脉用药调配与配伍速查》和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文献资料对我院门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5年1月~12月113066份门诊输液医嘱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审核不合理医嘱共591例,占0.52%,主要包括配伍不当258例,用法用量不当182例,重复用药64例,数量剂量录入错误44例,给药途径不适宜43例.结论 加强审方药师对门诊静脉配置中心医嘱审核,及时有效干预不合理医嘱,保证静脉用药安全、经济、有效.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0.1%双氯芬酸钠透明质酸钠滴眼液治疗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0.1%双氯芬酸钠透明质酸钠滴眼液治疗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自2010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患者86例172只眼,包括季节性与常年性变态反应性结膜炎,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使用2%色苷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0.1%双氯芬酸钠透明质酸钠滴眼液和2%色甘酸钠联合治疗,分别在治疗7d和14 d进行随访,就眼痒、畏光、流泪及异物感等症状与结膜充血、水肿、睑结膜乳头和滤泡等体征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在第7d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1.5%、82.6%,在第14 d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6.4%和88.4%.使用0.1%双氯芬酸钠透明质酸钠滴眼液联合色甘酸钠滴眼液的治疗组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短时间内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结论 非甾体类抗炎药能快速、有效缓解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症状与体征,联合0.1%双氯芬酸钠透明质酸钠滴眼液与色甘酸钠滴眼液治疗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患者其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对患者恢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王琴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WPS轻办公在提高护理管理者办公满意度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护理管理者办公满意度和护理管理的工作效率.方法 应用WPS软件组件中的轻办公功能完成护理管理者的电子版文件下发阅览、回收汇总工作.结果 护理管理者在节约工作时间,随时随地办公、掌握信息化管理方法,上下级沟通方面的满意度均有提高.结论 WPS轻办公在提高护理管理者办公满意度中的应用成效明显(P<0.01).

    作者:杨小荣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垂体后叶素与欣母沛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垂体后叶素与欣母沛在处理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天津市黄河医院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60例,常规处理方法无效后分为两组,子宫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6 u(A组)38例,子宫局部注射欣母沛250 ug(B组)22例,比较两种止血方法的疗效.结果 两组均能有效控制出血,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垂体后叶素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效果佳,具有使用方便、安全特点,而且价格仅为欣母沛的0.4%,值得医院推广.

    作者:李蕾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ICU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及分析

    目的 探讨ICU气管切开患者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随机将我院ICU接诊的气管切开患者160例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模式处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气管切开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促进他们更快恢复,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

    作者:朱雅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循经点按足三阳经、督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0例

    目的 观察循经点按足三阳、督脉经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科2006年1月~2007年12月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取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和甲氨喋呤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口服西药的基础上循经点按足三阳经、督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6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循经点按足三阳经对强直性脊柱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叶仿武;李国健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腰大池引流术防治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引发脑血管痉挛(CVS)的患者实行腰大池引流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均为45例.于栓塞术后1d,对A组患者实行腰大池引流术治疗,对B组实行腰椎穿刺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栓塞前、后颅内压、脑脊液SP100及红细胞数量等指标的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CVS的发生率.结果 栓塞后,A组各项指标均优于B组,P<0.05.结论 对颅内动脉瘤CVS患者实行腰大池引流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颅内压、脑脊液SP100及红细胞数量等指标,降低患者CVS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洪滨;杨慧;姜广宇;张世华;关雪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妇产科医疗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随着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医疗纠纷的发生却呈现日益加重的趋势.本文分析妇产科发生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并找到相关的防范措施,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蓝碧波;覃祖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系统化健康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在围产期内坚持参与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门诊产检筛查出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n=86)和对照组(n=86),对照组进行一般健康告知、发放相关宣传册子、自由参加健康讲座;干预组自觉并持续参与,制订系统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转变方案,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健康教育,利用信息化手段督促孕产妇加强自我管理,定期追踪随访,干预到产后42d后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经过系统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后,干预组孕产妇健康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在健康知识、健康信念转变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d复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干预组的理想的血糖例数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坚持系统的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手段可以增强GDM孕产妇自我管理意识并达到较理想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叶惠香;陈玉婵;李冬玲;王惠莲;雷丽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分析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2月~2015年2月我院诊断为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25例研究组和25例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均为早期复苏、抗生素治疗、感染源控制、液体疗法等,研究组加用CWH治疗.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平均动脉压、心率、FIB、吸气峰压及MODS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72h平均动脉压、心率、FIB、吸气峰压及MODS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本次研究认为连续性血液净化能够改善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预后,提高治疗疗效.

    作者:罗小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二甲双胍联合那格列奈治疗2型新诊断糖尿病32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初诊T2DM患者32例,随机分为二甲双胍治疗组和二甲双胍联合那格列奈组,疗程12w,观察其降糖效果、体重变化、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FBG、PBG、HBA1C均显著下降(P<0.001),体重、肝、肾功无变化,无严重低血糖发生.结论 那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初诊T2DM患者,具有稳态降糖,减轻体重,副作用轻微、安全.

    作者:宋洁;陈艳丽;王亚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超声影像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影像对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效果和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的30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对他们的病变段血管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在30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中,患者的病变段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现弥漫性增厚的趋势,并且回声偏低,管腔显现狭窄,狭窄的程度范围为30%~96%.其中有4根颈总动脉、8根锁骨下动脉闭塞.超声对颈总动脉狭窄或闭塞程度的诊断符合率达到了96.7%,对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程度的诊断符合率达到了93.3%,这两个诊断结果与血管造影的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的声像图特征是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现弥漫性增厚的趋势,并且回声偏低,管腔狭窄或闭塞,而对于患者的血管受累的性质和范围,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较准确、直观地显示出来,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彩色多普勒超声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赵海燕;肖春;孙广宏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对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及护理风险分析

    目的 探讨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对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及护理风险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方式,观察组采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82.22%的发生率(P<0.05).结论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方式能够更加有效的控制血糖,且能较好的降低护理风险,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庆宴;张燕;刘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脑出血的护理

    目的 总结脑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通过对25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根据不同的病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25例患者中,治愈8例,好转10例,2例无明显改变,死亡5例.结论 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小柴胡颗粒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小柴胡颗粒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方法 143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柴胡颗粒,连续治疗14 d后分析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FVC、FEV1及FEV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5.77%)显著高于对照组(86.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701,P<0.05).结论 小柴胡颗粒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蒂力努尔·力提甫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女性盆腔因素不孕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女性不孕的诊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宫、腹腔镜子术治疗的女性不孕患者共40例,做为研究组,并与同时期40例子宫输卵管通液治疗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其子宫输卵管等盆腔病变情况,术后输卵管复通率及妊娠率.结果 研究组输卵管复通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输卵管积液并盆腔粘连以及宫腔内异常影像两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宫腹腔镜手术对子宫、输卵管等盆腔疾患引起的不孕可以明确诊断,并提高输卵管阻塞的复通率及妊娠率,对女性不孕症有积极的诊治意义.

    作者:杨海燕;张莉;马立荣;丁媛;李晓颖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清醒患者行床旁CRRT治疗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目的 对清醒患者做床旁CRRT治疗时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进行探讨.方法 对床旁行CRRT治疗的清醒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积极配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结论 合理有效的心理护理能使患者积极配合,顺利完成治疗.

    作者:王雪玉;陈翠芝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PBL教学方法在神经内科轮转教学中的实践

    目的 分析PBL教学方法在神经内科轮转教学中的实践效果及教学意义.方法 对我院神经内科科室内2014级毕业的90名临床神经内科专业见习学员进行实验观察,对照组45名学员采用常规LBL教学方法教学,观察组45名学员采用PBL教学方法教学,实践一个学期,观察两组学员学习成果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学员理论成绩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其它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启发学员思考、创新,解决问题可以提高学会的学习兴趣,更好的掌握神经内科学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作者:侯丽淳;杨慧;毕胜;王复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产妇产程中因疼痛所致焦虑和抑郁情绪对分娩方式的影响与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产妇产程中因疼痛所致焦虑和抑郁情绪对分娩方式的影响与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分娩的4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产妇情绪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判,根据评分结果将产妇分为两组,SDS、SAS平均评分>40分者240例为A组,其余160例为B组,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并总结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结果 A组产妇剖宫产率组明显高于B组,P<0.05;A组产妇平均分娩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结论 产妇产程中疼痛所致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可增加剖宫产率,对分娩方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减轻或消除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继而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刘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风险管理护理对院内风险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应用院内护理管理的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护士47例,采用风险管理护理,比较风险管理前、后院内风险事件发生率,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 风险管理护理实施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实施前,P<0.01.结论 风险管理应用于院内护理中,可一定程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比例,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县级医院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初探

    目的 探索新医改体制下县级医院实施护士岗位管理的方法,合理配置护理人力,稳定护理队伍,推动护理改革.方法 护理部按照护理岗位设置的原则,通过对各护理单元的分类、定岗及护理人员的分级情况,对全院护士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岗位设置,加强培训考核,逐步从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结果 完善了护理岗位分类,制定了各层级岗位说明书,明确了岗位职责,加强护士分层级培训、考核及晋级工作,使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结论 科学实施护士岗位设置,创新人事管理体制,优化了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作者:沈余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