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波;王珂;陈吉东
目的 分析术中胆道损伤的原因以及处理的对策.方法 对在1995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入治的35例术中胆道损伤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这些患者占同期的胆道手术的患者的比例0.7%.男性患者有15例,女性患者有2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是42.9岁.结果 死亡的患者有2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严重感染以及肝功能衰竭),治愈的患者有33例,治愈率达到了94.29%.结论 在手术之中胆道损伤的发生率是0.09%~4%,多为胆囊的切除术.主观原因术者对Clot三角的解剖变异认识不足,盲目自信,一味追求“微创”降低中转率;客观原因胆囊炎反复发作,胆囊三角区粘连,胆管变异、Mirizzi综合症等是胆道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等原因.手术之中出现胆道损伤的患者需要进行再次的手术者显著增加.
作者:何悦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雾化吸入疗法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以提高雾化吸入疗法的效果.方法 对120例哮喘患儿雾化吸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找出相关原因.结果 通过对雾化疗法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总结,予以护理干预.结论 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达到治疗目的,提高治疗效果,以减少患儿的痛苦.
作者:王静 刊期: 2016年第22期
PBL的全称是problem based learning,即基于问题基础上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式已成为国际流行的教学模式.本文就临床医学教育中应用PBL教学的亲身体会和感受以及结合文献复习,对PBL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对比.
作者:孙吉平;张亚莉;李燕;王文涛;冯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胃癌围手术期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对胃癌围手术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100例胃癌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研究组在护理后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进食时间、拔尿管的时间和下床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经不同的护理后,研究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8.00%(4/50)、腹泻发生率为6.00%(3/50)、便秘发生率为10.00%(5/50)、腹胀发生率为8.00%(4/50);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0.00%(15/50)、腹泻发生率为32.00%(16/50)、便秘发生率为28.00%(14/50)、腹胀发生率为26.00%(13/50)),可见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在胃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早期康复,还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
作者:温凤鸾;朱芳芳;徐亚香;万万;李琴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0.1%双氯芬酸钠透明质酸钠滴眼液治疗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自2010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患者86例172只眼,包括季节性与常年性变态反应性结膜炎,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使用2%色苷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0.1%双氯芬酸钠透明质酸钠滴眼液和2%色甘酸钠联合治疗,分别在治疗7d和14 d进行随访,就眼痒、畏光、流泪及异物感等症状与结膜充血、水肿、睑结膜乳头和滤泡等体征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在第7d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1.5%、82.6%,在第14 d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6.4%和88.4%.使用0.1%双氯芬酸钠透明质酸钠滴眼液联合色甘酸钠滴眼液的治疗组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短时间内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结论 非甾体类抗炎药能快速、有效缓解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症状与体征,联合0.1%双氯芬酸钠透明质酸钠滴眼液与色甘酸钠滴眼液治疗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患者其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对患者恢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王琴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文章论述了数学与医学的关系,指明了当前医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数学学习对医学生培养的重要意义.
作者:张明慧;卢振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应急预案情景模拟演练对提高ICU护士应急综合处理能力的作用.方法 护士长为总指挥,将48名ICU护士分为6组,每月针对ICU常发案例,分组拟定情景,根据预案流程制定脚本进行演练,演练结束后进行个人、组长及护士长三级效果评价.结果 48名ICU护士较好地完成了演练过程,实现了学与练的结合,应急演练后ICU护士急救意识及应急综合处理能力与演练前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通过应急预案情景模拟演练能够提高ICU护士对突发事件的综合应急处理能力,增强小组合作精神和凝聚力.
作者:李昱;倪水芹;廖惠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齐某,女性,76岁.腹泻,皮肤瘙痒10 d于2014年06月21号入院.查体:全身满布暗红色皮疹,突出皮面,无触痛,颈部及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大20 mm×12mm,可活动,无压痛,无粘连.心肺腹查体无异常.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21×109/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6.4×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率:30.45%,血红蛋白:98 g/L,血小板:254 ×109/L,查bcr/abl,FIP1L1/PDGFRa及PDGFRβ融合基因:阴性.
作者:尹利剑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预防创伤骨科患者手术前后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创伤骨折手术前后的患者,入院24 h采用深静脉血栓风险因素评估表评分≥3分的高危风险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分别给予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护理管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统计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模式干预后,观察组血流峰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DVT发生率(2.38%)明显低于对照组(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满意度评分为(69.57±8.0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42±6.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采用PDCA循环持续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后,可显著降低DVT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振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分析卫生管理在医院感染中的作用,为降低医院感染提供管理依据.方法 在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检索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文献,以医院感染、卫生管理/Health management AND hospital infection为检索词,时间在1994年1月~2014年12月的相关文章,按照Cochrane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循证分析,比较分析卫生管理前后的医院感染率、手卫生合格率、手细菌菌落数以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等,结果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篇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中,实施卫生管理干预后,2篇医院感染率分别下降了1.2%、2.01%;手卫生合格率:医务人员、保洁员、患者、陪护人员分别提高了5%、8.5%、53%、38%;手细菌菌落数减少了22.04 cfu/cm2;MRSA检出率降低了51%.结论 实施卫生管理后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减少手细菌菌落数,阻断MRSA的传播.
作者:安莉;张安琴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我校实行学分制,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课堂授课学时大幅度缩减以增加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时间.我们分别在2012级临床医学三、四大班和2013级临床医学十一、二大班教学中对自主性学习内容采用以学生自学为主,结合讨论、汇报、网络学习、布置作业、网络考试等多方式、多途径进行,对怎样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走出自主性学习等于自学,而自学等于不学的误区进行了探讨,为下一步在所有专业本科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奠定了较好基础,也为我校其他课程的自主性学习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作者:张东葵;李晓文;郭小兵;杨力;郭泽云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构建一种糖尿病管理新模式,更好应用于社区,便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达标,做到糖尿病患者管理重心下沉,关口前移,终目的是延缓与减轻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从虹梅社区在册管理1040人糖尿病之中,按照50~70岁年龄段,随机抽取112人,通过自行设计技术路线图,采用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患者家属再教育,再结合饮食、运动、药物应用、护理等多方面的指导.结果 干预前后糖尿患者对“知信行”认识度明显提高,由干预前50.1%提升到干预后的72.3%,另外患者的体重、血压、糖化血红蛋白、BMI各项指标干预前后改善明显;体重前后变化率8.3%,BMI变化率7.11%,血压收缩压变化率4.35%,舒张压变化率7.31%,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率0.882%.结论 创新糖尿病管理模式,能使糖尿病患者树立正确“知信行”观念,主动采取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减少药物应用,从而使血糖得到理想控制,这种糖尿病管理新模式值得在社区推广.
作者:安仕广;吕奇玮;黎慧婷;郁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内窥镜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措施.方法 分析内窥镜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结果 内窥镜室护士职业损伤因素客观存在.结论 加强内窥镜室护士专业素质,增强自身安全防护意识,规范内窥镜室管理,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激能力,尽可能降低职业损伤.
作者:余藕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比较DR双能量减影和MSCT三维重建两种影像技术在法医鉴定肋骨骨折中的确认效果.方法 选取我局法医门诊2012年9月~2014年9月接诊的64例临床诊断肋骨骨折的伤者,将伤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伤者给予MSCT三维重建复查,对照组伤者给予DR双能量减影复查,比较两组伤者的复查确认结果.结果 观察组伤者复查确认肋骨骨折32例58根61处,对照组伤者复查确认肋骨骨折32例54根55处.与伤者临床诊断结果相比,观察组发现临床漏诊7根,误诊4根;对照组发现临床漏诊5根,误诊3根;两组数据对比,在发现临床漏诊误诊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双能量减影和MSCT三维重建技术是临床法医学确认肋骨骨折的可靠技术方法,两技术在发现临床漏诊和误诊肋骨骨折方面无明显差异.
作者:任杰;贾淑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中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彻底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8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98例接受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90例于开放途径下行肺癌根治术(传统开胸63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27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清扫淋巴站数、枚数,转移的淋巴结阳性数目以及围术期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围术期死亡,全胸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与开放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在ICU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胸引时间、胸引总量以及盐酸哌替啶使用量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全胸腔镜组每例清扫N1、N2淋巴结站数、数目以及总淋巴结数方面与开胸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全胸腔镜下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安全可行,能够达到肺癌手术的根治性目标.
作者:黄浩;葛明建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真菌性阴道炎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及健康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总满意度为94.0%,比对照组高14.0%(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佳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无创呼吸机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分析两种呼吸机在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在治疗效果上,观察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8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在临床指征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在不良反应上,观察组2例不良反应,分别为气胸和心动过缓.对照组9例不良反应,4例心动过缓,5例乏力.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 无创呼吸机在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在临床中替代传统呼吸机.
作者:殷铮;费长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他汀类药物对社区心血管疾病的干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社区中心治疗的2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脂控制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头晕、6例患者皮疹,4例肝功能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6%.结论 他汀类药物对社区心血管疾病的干预疗效理想,可以有效降低血脂水平,使血脂水平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友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不同牙周治疗技术在牙周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口腔临床美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牙周炎治疗患者60例(60颗牙),根据牙周治疗技术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牙周治疗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Gracey刮治器牙周治疗技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对口腔美学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超声牙周治疗技术相比,牙周炎患者采用Gracey刮治器牙周技术治疗效果理想,能提高口腔美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广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经口70°内镜下应用弯头切吸器联合自制带吸引器电凝在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对74例腺样体肥大患者采用弯头切吸器手术切除并用自制带吸引器电凝止血.结果 74例腺样体肥大患者无术后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弯头切吸器切除腺样体优于传统腺样体刮除手术,自制电凝止血器在腺样体切除术中可有效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汪志坚;巫荣辉;龚志龙;周新宜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