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心理状况调查

刘林修;刘端海

关键词:暴力, 工作场所, 医护人员, 院前急救, 心理健康水平
摘要: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医护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的心理压力状况.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所综合医院204名院前急救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比较观察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组与未遭受暴力组的基本资料及SCL-90心理健康量表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遭受工作场所暴力者126名(61.8%),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组在年龄(x2=11.687,P<0.05)、随车(x2=8.453,P<0.05)、职称(x2=8.843,P<0.05)、上夜班(x2=27.245,P<0.05)均小于未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组的医护人员产生躯体化(t=4.08,P<0.05)、强迫(t=3.52,P<0.05)、人际敏感(t=3.26,P<0.05)、焦虑(t=3.83,P<0.05)、敌对(t=3.15,P<0.05)、恐怖(t=3.62,P<0.05)、精神病性症状程度(t=3.62,P<0.05)、阳性项目数(t=3.46,P<0.05)及总分(t=3.87,P<0.05)均比未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组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抑郁、偏执项目得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常见心理症状以焦虑、抑郁、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躯体化较突出.结论 院前急救医护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现象严重,建议规范院前急救流程,给予受暴者人文关怀,采取措施预防和干预工作场所暴力.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黔南少数民族地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生活现况,掌握其生活、就学和教育情况及健康状况,找出影响他们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贵州省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未满18岁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访谈,内容包括生活、教育、医疗、社会救助等四方面情况.结果 调查HIV感染者子女314人,252个家庭,分布在我州12个县(市);HIV/AIDS 18人,占5.73%,非HIV/AIDS 296人,占94.27%,儿童平均年龄8.72岁.抚养人90%以上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农民占69.75%;人年人均收入3 868元,低于我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且40个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1000元(250~ 20 000).学校给孩子减免学杂费或学费的仅占27.40%.孩子生病在乡镇以下医疗机构就诊的占71.87%;有基本医疗保险的占83.76%,有一定困难但能承受的占27.39%,很困难但能承受的为29.94%,不能承担的占24.84%.结论 黔南州社会对儿童关注程度较弱,对儿童的支持缺乏全面性和可持续性,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建立并完善涵盖依靠农村、社区、学校建立对受AIDS影响儿童长效的支持体系是艾滋病防控当务之急.

    作者:田应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2012-2013年河南省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河南省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2013年河南省传染病突发事件特征进行分析,应用PHGIS1.7.0制作事件地区分布图.结果 2012-2013年,河南省共报告传染病突发事件34起,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69.39%;发病526例,死亡1例,病死率为0.19%.27起(79.41%)为一般级别事件,未分级事件7起,占20.59%.其他类传染病突发事件报告多,占44.12%.呼吸道传染病27起,占传染病突发事件总数的79.41%.事件持续时间为0~184d,平均为8d.卫生部门调查处置投入时间为6~158 d,平均为26.5 d.事件分布在14个省辖市29个县区,城市10起,农村24起,分别占事件总数的29.41%和70.59%.事件主要集中在3-6月和9-12月.25起事件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学校,占传染病突发事件总数的73.52%;发病472例,占病例总数的89.73%.结论 河南省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传染病突发事件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托幼机构和学校是传染病突发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

    作者:尤爱国;潘静静;李凤丽;聂轶飞;郭大城;苏佳;许汴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心理状况调查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医护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的心理压力状况.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所综合医院204名院前急救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比较观察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组与未遭受暴力组的基本资料及SCL-90心理健康量表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遭受工作场所暴力者126名(61.8%),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组在年龄(x2=11.687,P<0.05)、随车(x2=8.453,P<0.05)、职称(x2=8.843,P<0.05)、上夜班(x2=27.245,P<0.05)均小于未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组的医护人员产生躯体化(t=4.08,P<0.05)、强迫(t=3.52,P<0.05)、人际敏感(t=3.26,P<0.05)、焦虑(t=3.83,P<0.05)、敌对(t=3.15,P<0.05)、恐怖(t=3.62,P<0.05)、精神病性症状程度(t=3.62,P<0.05)、阳性项目数(t=3.46,P<0.05)及总分(t=3.87,P<0.05)均比未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组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抑郁、偏执项目得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常见心理症状以焦虑、抑郁、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躯体化较突出.结论 院前急救医护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现象严重,建议规范院前急救流程,给予受暴者人文关怀,采取措施预防和干预工作场所暴力.

    作者:刘林修;刘端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2012年山东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2012年山东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特征,评价AEFI系统运转情况.方法 通过AEFI系统,收集2012年个案,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系统进行评价,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2年山东省142个县均有数据报告,48 h报告率99.22%,48 h调查率100%.全省共收到个案12 665例,其中≤1岁占77.43%,男女性别比1.44∶1.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NIP)疫苗占76.67%,首剂接种占58.56%,85.94%发生在接种后≤1d;一般反应占97.59%,异常反应占2.14%,其中以过敏反应和卡介苗淋巴结炎为主.全省NIP疫苗常见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0.18/100万~43.62/100万.12656例治愈或好转;5例死亡,其中异常反应1例;4例后遗症.结论 山东省AEFI监测敏感性和质量仍需提高.小年龄、NIP疫苗、首剂接种、接种后≤1d,为监测重点.

    作者:张英洁;许青;李震;张伟燕;肖作奎;宋立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400份学龄儿童尿碘浓度监测分析和方法验证

    目的 了解市区和县区碘营养状况,并对改进后的方法进行验证.方法 随机抽取400名8~ 10岁学龄儿童进行尿碘测定,尿碘检测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结果 改进后方法的检出限为7.12μg/L,相对标准偏差介于1.61%~ 3.44%,不同浓度尿样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介于98.25%~102.45%,市区和县区的尿碘中位数相近.结论 改进后的方法线性,准确度和精密度符合要求,被监测地区儿童碘营养状况良好.

    作者:耿国兴;吕群;覃旺尚;徐钰琪;陈少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武汉市吸毒人群HIV、HC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分析

    目的 探讨武汉市美沙酮门诊吸毒患者的社会学特征及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螺旋体的感染情况,为有效防治毒品引起的相关传染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美沙酮门诊的143位接受美沙酮替代治疗的吸毒患者问卷调查,并取其静脉血检测血清中的HIV、HC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 (1) HIV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HCV抗体检测阳性率为75.52% (108/143);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阳性率为6.29% (9/143),毒品种类以海洛因为主. (2)吸毒人群HCV阳性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梅毒阳性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青少年吸毒现象较突出:初次接触毒品在18岁以下者占15.39% (22/143). (4)无业或待业人员占84.62% (121/14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66.43% (95/143),文化程度低是对毒品及相关疾病认知差的主要原因. (5)未婚或离异人员占60.84% (87/143),情感、婚姻问题是吸毒主要诱因之一.结论 针对武汉市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特点,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在青少年和低文化程度人群中加强对毒品及相关疾病的宣教,强调毒品相关疾病的传播途径,提高易感人群对毒品及相关疾病的认识; (2)应重点关注吸毒人群严重的HCV感染状况,积极研究危险因素及防治手段,在宣教时正确引导,使患者克服恐惧心理,正确认识丙型肝炎,及时监测肝功能; (3)在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咨询等活动时,积极推荐吸毒人员进行梅毒螺旋体检测,并在开展行为于预时更多关注女性患者; (4)加强社区和家庭宣教,充分发挥社区和家庭亲情的积极作用,帮助吸毒患者远离毒品,重树对生活的希望.

    作者:舒榕;王强;刘静;吴淋果;李静;张玉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2013年黎平县重性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2013年黎平县重性精神疾病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重性精神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由乡、村、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医生进行线索逐一登记上报,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配合州级精神卫生专科医生逐个诊断排查.重性精神病的分类、诊断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ICD-10)的判断标准执行,患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黎平县现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共计1 002例,患病率为1.90‰.其中:精神分裂症779例、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160例、双相(情感)障碍25例、分裂性情感障碍20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15例、偏执性精神病3例,分别占发病总数77.74%、15.95%、2.50%、2.00%、1.50%和0.30%.职业以农民为主,占92.31%.年龄在18~ 59岁之间,占78.84%,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8:1.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92.72%,居家治疗或社会治疗占94.91%.结论 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是黎平县重性精神疾病的防控重点,需要加大人力、财力投入和开展有效合理治疗及持续的健康心理干预,普及大众心理卫生知识,才能大限度地减少精神疾病患者的发生.

    作者:杨继宝;曾晓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26例21三体综合征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目的 分析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核型,探求病因,提出预防与遗传咨询策略.方法 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制备染色体标本,G显带技术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和遗传咨询.结果 26例确诊的21三体综合征染色体核型中,单纯型23例(占88.46%),嵌合型1例(占3.85%),易位型2例(占7.69%);26例患儿的母亲在生育患儿时的年龄>35岁6例(占23.08%),父亲年龄>39岁5例(占19.23%);26名患儿中有1位易位型患儿的母亲为罗伯逊平衡易位携带者.结论 21三体综合征是造成小儿先天智力障碍的重要原因,其中单纯型比例高,易位型和嵌合型较少;其发生与父母年龄、遗传和环境因素相关.细胞遗传学分析是诊断21三体综合征必不可少的方法;产前筛查和遗传优生咨询是降低21三体综合征患儿出生率、提高人口素质的有效手段.

    作者:罗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疗机构5年间消毒监测状况研究

    目的 为了解宝鸡市医疗机构消毒监测质量状况,探讨消毒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预防医院感染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2年间宝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监测的数据,并用SPSS18.0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每年的监测合格率分别是90.73%、92.39%、92.04%、92.66%和93.67%,5年的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6,P>0.05).5年间不同的监测项目合格率分别是90.15%、71.03%、93.75%、99.17%、97.20%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3.03,P<0.05).将这五年的样本来源分为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及厂矿医院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合格率分别是95.83%、91.19%和92.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32,P>0.05).结论 医疗机构消毒监测的合格率总体比较平稳保持在90.73%~93.67%,平均合格率在92.30%;不同级别医院的合格率没有差异;采样的项目中医务人员手合格率低,相关部门应该给予关注.

    作者:薛莉;毕育学;高涛;席桂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北京14372例企事业单位人员血脂异常分析

    目的 研究北京市部分企事业单位人群血脂异常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为血脂异常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2年在北京同仁医院接受常规体检的14 372人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年龄段分为6组,分别测定身高、体重及空腹血脂指标,血脂指标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北京部分企事业单位人群总血脂异常率为30.75%,男性为44.75%,女性为18.66%.男性、高血压、糖耐量异常、肥胖者更易于患有血脂异常,随年龄增长患病风险升高血脂异常率增高.结论 该体检人群血脂异常的患病率较高,且与年龄、性别有关,提示30岁以后应每年进行健康体检.

    作者:刘相佟;霍达;陶丽新;王召平;陈东宁;郭秀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社区空巢老年冠心病患者社会支持、心理健康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社区空巢老年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的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状况其及相关性,为预防干预措施的制定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以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Scale,SQA)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研究工具,对眉山市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482例空巢老年CH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空巢老年CHD患者生存质量的总得分为60.36±10.82分;社会支持的总得分为(38.92±8.04)分;SCL-90量表总得分为(141.56±20.64)分;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状况与生存质量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巢老年CHD患者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和生存质量水平均较低,且都呈正相关关系,提高患者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水平将有助于其生存质量的改善.

    作者:周睿;刘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南宁地区新生儿地中海贫血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在南宁地区新生儿中进行地中海贫血(地贫)筛查,为临床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毛细管电泳法对19 419例新生几干血斑进行血红蛋白分析,对筛查阳性新生儿召回进行地贫基因分析.结果 19 419例样本中,检出α地贫表型2 085例,β地贫表型1 428例,包括α合并β地贫77例,异常血红蛋白121例.1 085例进行基因分析,d地贫确诊符合率为94.16% (645/685)显著高于β地贫的41.10% (164/399) (x2=430.067,P<0.01),基因型以α α/--SEA、CD41-42 (-TCTT)常见.α地贫确诊率男与女(x2=0.029,P>0.05)、壮族与汉族间(f=0.02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地贫确诊率女性高于男性(x2=17.207,P<0.01)、壮族显著高于汉族(x2=9.539,P<0.01).结论 南宁地区新生儿地贫的基因突变类型、携带率及表型与人群有关,在本地区开展新生儿地贫筛查很有必要.

    作者:罗超;李东明;何升;郑海洋;玉晋武;陈少科;郑陈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蒙古族人群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与平均动脉压的关系

    目的 探讨蒙古族人群血浆肾素活性(PRA)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平均动脉压的(MAP)关系.方法 对2589例蒙古族对象进行人口统计学特征、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的调查、身高体重和血压的测量以及PRA和AngⅡ等指标的实验室检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方法,分析PRA和AngⅡ与MAP的关联关系.结果 蒙古族人群中,PRA与MAP之间呈负相关(r=-0.125,P<0.001).多因素调整后,与低分位组相比,PRA高分位组的MAP升高的OR值(95%CI)为0.57 (0.42~ 0.76).AngⅡ与MAP之间呈正相关(r=0.119,P<0.001).多因素调整后,与低分位组相比,AngⅡ高分位组的MAP升高的OR值(95%CI)为2.25 (1.71~ 2.98).结论 在蒙古族人群中,PRA水平降低和AngⅡ水平增加可增加MAP升高危险.

    作者:孔凡龙;徐娟;刘永跃;汤玲燕;赵丽;张永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2013年泰州市腹泻病人中腹泻病毒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2013年泰州市腹泻病人中腹泻病毒的病原学特点.方法 运用荧光定量PCR对泰州市336份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腹泻病毒检测.结果 腺病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Ⅰ型、诺如病毒Ⅱ型、星状病毒、札如病毒检出率分别为3.57%、5.36%、0.59%、7.14%、2.68%、2.08%.全年以1-4月以及11-12月病毒性腹泻发病率高,且0~10岁年龄组婴幼儿更易感染.结论 2013年泰州市病毒性腹泻主要以诺如病毒Ⅱ型和轮状病毒为主,应进一步加强病毒性腹泻监测和阳性毒株分型,为病毒性腹泻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董洪燕;马智龙;杨建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体外膜肺氧合对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 评估体外膜肺氧合对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今后临床救治重症ARDS患者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3年3月至我院ICU救治的患者中,由于呼吸窘迫综合症机械通气效果不佳进行ECMO支持治疗的重症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静脉(V-V)体外膜肺流转模式,同时采用保护性肺通气策略,监测中心静脉压.评估治疗前后患者血气指标、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患者的转归.结果 治疗前患者平均SaO2为0.81±0.03、PaCO2为47.3±6.9,pH值为7.10±0.14,经ECMO治疗后的三项指标分别为0.98±0.02、33.5±4.6及7.42±0.08,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患者APACHEⅡ评分为17.1±7.3,SOFA评分为7.5±2.2,经过ECMO治疗后APACHEⅡ评分为6.8±3.0、SOFA评分为6.0±1.8,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1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2例死亡,其余19例均顺利出院,死亡率为9.52%.结论 ECMO能减轻重症患者心肺负荷,改善患者缺氧症状,促进心肺的恢复,减少有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亚昆;戴丽星;胡东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氟西汀对抑郁大鼠模型海马组织BDNF,TrkB表达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氟西汀对抑郁大鼠模型海马组织BDNF,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 经强度应激方法复制抑郁大鼠模型,随机分成3组:模型对照组、氟西汀干预组(灌胃,4,8 mg/kg,连续30 d),同时增加正常对照组.记录动物体重变化并采用旷场实验评估大鼠精神状况.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以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海马组织酪氨酸激酶B(TrkB)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对照比较,氟西汀明显抑制抑郁大鼠的体重减少并改善其精神状况(P<0.01).而海马组织BDNF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1),同时增加内源性TrkB蛋白表达(P<0.01).结论 氟西汀对抑郁大鼠海马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与调节内源性BDNF,TrkB表达而发挥抗抑郁作用有关.

    作者:潘小平;李东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水源致病菌检测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受污染水体中可能会含有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致病菌.部分致病菌在水中含量少,难分离,而且多变异,所以传统的检测方法难以得到准确的结果.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很多分子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水源致病菌的检测和动态跟踪中.比如荧光定量PCR、环介导等温扩增,以及新发展起来的基因芯片和宏转录组技术等.本文将针对这些分子检测方法以及其他新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作者:高丽娟;何开泽;谢天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2008-2013年淮安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2008-2013年淮安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情况和特征,评价系统运行情况,为提高疫苗的安全性提供科学资料,有助于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8-2013年报告的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3年淮安市AEFI监测系统共收到2 743例个案报告,报告发生率为29.99/10万,其中一般反应占93.22%,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异常反应以过敏性皮疹为主,88.44%的AEFI都发生在24 h内,发生率较高的疫苗分别为无细胞百白破(85.53/10万)、麻疹/麻风(66.53/10万),麻腮风(23.57/10万)、乙脑(37.73/10万).结论 疫苗AEFI发生率都很低,免疫规划疫苗均是安全的;AEFI监测系统运转正常,监测的敏感性在逐步提高,将AEFI系统建成公众能报告的开放系统,有利于提高监测系统的敏感性.

    作者:蒋蔓;李卓;范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2005-2012年济南市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讨2005-2012年济南市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的流行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为进一步控制该病流行,及时修改并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2年济南市菌痢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2年济南市共报告菌痢发病11339例,发病率呈逐年下降,年均发病率为22.50/10万;每年发病集中在6-9月,发病高峰期为7-8月,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年均发病率自城市中心区到周边郊区逐渐降低,占前三位的是市中区、天桥区、槐荫区,年均发病率分别为38.69/10万,37.33/10万和36.60/10万,发病率低的是章丘、济阳,年均发病率分别为9.71/10万,8.66/10万;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其次是农民;发病率年龄段以0~,1~,2~为高;男女发病率比例为1.29∶1(x2=22.17,P<0.001);大部分为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率仅为15%.结论 济南市近8年来菌痢发病率逐年下降,散居儿童、学生和农民为重点防治对象,需提高菌痢的实验室确诊率,以降低菌痢临床诊断的误诊率,应在本病流行季节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的教育防治工作.

    作者:任玲香;杨晓倩;赵建云;许华茹;李战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亚砷酸钠对大鼠学习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亚砷酸钠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选用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并给予不同亚砷酸钠染毒剂量:高剂量组(1.5 mg/ (kg·w))、中剂量组(1.0 mg/ (kg·w))、低剂量组(0.5 mg/ (kg·w))以及空白对照组(0 mg/ (kg·w)).利用水迷宫实验及跳台实验观察比较饮用亚砷酸钠大鼠与对照组大鼠神学习记忆的差异,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彗星实验)等方法对染毒大鼠脑组织中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及DNA损伤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饮用高砷水组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抵达平台游泳时间较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跳台实验结果显示,饮用高砷水组的第一次错误次数(EN1)、第二次错误次数(EN2)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用高砷水大鼠脑组织中DA含量及MAO酶活力较空白组均有明显下降,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结果显示,饮用高砷水可引起大鼠脑组织细胞DNA的损伤(P<0.05).结论 高砷暴露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具体表现为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其影响机制可能与DNA损伤有关.

    作者:张杰;马艳;郑玉建;吴军;朱玉龙;胡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