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洁
目的:了解我区在职育龄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状况,为开展卫生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供依据。方法以2015年6月1日~9月30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健康体检资料中,2541名在职育龄妇女健康体检妇科检查登记表作为原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区2541名在职育龄妇女妇科病患病率为74.38%,前5位疾病依次为慢性宫颈炎、阴道炎、慢性附件炎、乳腺疾病及子宫肌瘤,患病率分别为35.4%、26.9%、18.7%、16.2%、1.5%。结论目前已婚育龄妇女妇科病的患病率很高,在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应加强对其普查普治及生殖保健咨询,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开展特色生殖保健服务项目,使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得到及时治疗和早期预防,不断提高我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作者:李莉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收治于我院的102例孕产妇为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51例以及对照组51例,给予观察组循证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抑郁情况和焦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孕产妇满意度为96.08%(49/51);对照组孕产妇满意度为84.31%(43/51);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能够降低孕产妇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提升孕产妇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朱金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签约式家庭责任医生制度是转变传统医生坐诊模式、构建新型医患关系的创新举措,也是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重要途径。2011年天津市和平区正式启动签约式家庭责任医生工作,几年来在家庭责任医生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本文通过对和平区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进行回顾,对于现阶段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今后和平区家庭责任医生制度的发展以及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董婧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了解普陀山僧尼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状况。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类型分类量表对560例普陀山僧尼进行现状调查。结果90例为平和质,58例为单纯偏颇体质,400例为兼夹偏颇体质。8种偏颇体质分布状况显示气虚质例数多,为123例,其次为阴虚质(103例)、阳虚质(61例)、气郁质(46例)、痰湿质(37例)、特禀质(31例)、湿热质(30例)和瘀血质(27例)。结论9种中医体质在僧尼中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兼夹体质在僧尼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作者:余晴;顾舟霞;钟素亚;林永红;乐维君;张芬娜;缪睿;李飞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卫生类高职院校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对与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发展以及培养合格的医药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卫生类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指出了卫生类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的原则,并详细地探讨了卫生类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作者:张武晓 刊期: 2016年第15期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专业为基础性的专业学科,对于学生今后的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因此,必须重视这一门学科教学。尤其是在教育面临着改革的背景下,其教育改革工作更应当成为中医学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分析了医学院对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的措施。
作者:杨小红;程率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改善心理状况和护理质量的临床分析。方法将276例2014年9月~2015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时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治疗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改善心理状况和护理质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56例对照组患者中腹胀13例、腹痛9例,其他10例,不良反应率为19.87%,生命体征稳定者150例,稳定率96.15%,患者满意85例,满意度一般56例,满意率为90.38%,治疗的总有效132例,总有效率为84.61%,明显低于120例观察组患者中14腹胀6例、腹痛3例,其他5例,不良反应率为11.67%,生命体征稳定者116例,稳定率96.67%,患者满意51例,满意度一般66例,满意率为97.50%,治疗的总有效115例,总有效率为95.83%(<0.05)。结论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中实施实施舒适护理改善心理状况和护理质量的可以明显的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使用推广。
作者:李宇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进入21世纪以后,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女性常见的癌症(占23.0%)和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占14.0%)[1]。腋窝淋巴结的状态是乳腺癌预后重要的因素之一。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长期以来一直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对临床分期、判断预后、指导术后治疗和防止局部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然而,ALND也是引起术后伤口感染、皮肤感觉异常、臂丛神经损伤、淋巴水肿、患肢麻木疼痛、上肢活动范围受限等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而且增加了患者的治疗费用,至今难以有效解决。
作者:姜皖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3年内收治的结肠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是对结肠癌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若患者证型和身体状况允许,可以对其实施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治疗。
作者:杨诗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实施早期护理干预预防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我院行血液透析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50例行血液透析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增加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为6.7%,对照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6.3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血液透析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低血压发生,降低低血压发生率,值得各大医院的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焦良菊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对我国社区老年人尿液常规检验结果进行研究,并且了解异常指标检出率并分析其因素。方法400例老年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老年人群年龄在50~80岁,男性有175例,女性有135例,使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器对其400例研究对象进行尿液样本的筛查,能够检测白细胞(WBC)、亚硝酸盐、红细胞(RBC)、糖尿、蛋白质的情况,并且对其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并研究有关原因。结果400例老年人中总阳性率占30%,在这里有既往史的老年人占4.5%,在以前没有临床诊断但是已经出现了相关症状的老年人占7.5%,没有临床诊断并且没有症状的为21.5%,每个年龄段分组之间经行比较,发现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0.05;男女组之间,红细胞、白细胞、亚硝酸盐的检测结果出现明显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0.05。结论老年女性比老年男性更容易患有泌尿疾病,但是老年人对轻微的症状并不能引起重视,因此需要建议老年人少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早发现早针对性的治疗。
作者:刘玉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讨论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手术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35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疾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经过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后,对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获得显效的患者为18例(51.43%),获得显效的患者为14例(40.00%),临床总有效率为91.43%;而获得无效的患者为3例(8.57%)。结论对于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手术患者来说,有针对性给予临床护理具备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提升临床疗效,促进疾病康复,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毛慧敏;方家香;胡庭香;廖新艺 刊期: 2016年第15期
以往我们对支部工作的考核存在一些问题:目标不明确、标准不系统、内容不全面、方法不科学,这往往导致结果的导向性和激励性不足。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把积分制管理引入对支部的考核工作中,使支部工作在客观的数据面前变得清晰可见。在考核体系的设计中,我们将支部工作分为三个层级:支部书记、党小组长、党员个人,建立了客观、有效的三级指标和评价体系,采取一年一考、一年一评、一年一奖的形式对支部工作进行综合考评,在支部书记的群体内形成了一个比、学、赶、帮、超的自激励机制。
作者:张林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产房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及相关预防措施,从而提高助产安全质量,减少医患纠纷,保障母婴。方法采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产房接受分娩的410例产妇,对这410例产妇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生产房护理安全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法律意识淡薄及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部分助产士服务态度不端正及专业能力欠缺、产妇心理因素。通过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包括,加强法律意识、专业知识后,产房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在产房护理工作中,针对高度重视护理安全隐患,根据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能有效地降低产房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增进医患之间的情谊,减少医患纠纷,为母婴的健康提供保障。
作者:凯丽比努尔·木合塔尔;韦尼拉·尤力瓦斯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了解我院康复科住院患儿医院感染情况,为医院感染管理科制订院内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2月我院康复科住院患儿从感染发生率,感染发生部位,感染发生时间,感染发生月份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602例患儿,发生院内感染46例,感染率7.64%;住院第5d发生院内感染者多,占17.4%;2月份及10月份院感发生率高,分别为18.9%和20%;感染部位主要为上呼吸道29例(63.0%)。结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能为患者、医院和国家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进行规范化管理,积极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春明;刘芸;王艳华;张杨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降低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品管圈的手法及步骤进行持续改进,比较活动前后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由活动前的37.78%降低至活动后的10.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并且改善了患者对留置针的认知,使留置针的使用得到推广。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的降低了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提高留置针的使用率,减少了一次钢针的使用。
作者:宋进欣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足踝科实行医护一体化责任小组模式对提高护理人员专科能力的效果。方法在足踝科实行“医护一体化责任小组模式”,明确其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并对科室13名护士进行培训(包括护士长)医护共同查房,加强理论知识培训,护士参加术前讨论、配合医生进行病历质控的检查等。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的检查结果、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及护士对医护一体化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责任小组模式后,护士专科能力总分及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临床能力、专科护理操作考试达标率、护理记录达标率、病历质控检查合格率提高(<0.05);医生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0.05)。结论医护一体化责任小组模式的实行,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能有效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有效促进医护合作,推动科室团队文化的良性发展,提高满意度。
作者:高垚;徐虹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142例有效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2例ADR报告中,静脉给药引起ADR多,占83.80%;涉及药品52种;ADR主要是由抗感染药物引起,占48.59%,其次是中药制剂,占13.38%;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60.56%。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姜疆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产房护理对安全产生影响的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诊治的1172例产妇,其中92例出现护理安全事件,占7.85%,对其出现不安全事件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对出现的护理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导致产科护理安全的原因主要有人员因素、管理因素、技术因素以及环境因素,42例为人员因素,占45.65%;其次为技术因素,24例(26.09%);20例为管理因素,占21.74%;6例为环境因素,占6.52%。结论通过对产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找到同时分析相关的安全隐患,提升产房护理的安全管理,加强业务学习能力,让护理人员提升护理风险意识、证据意识、法律意识,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升产房人员的整体素质,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金梦竹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探讨尿毒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无肝素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尿毒症并上消化道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实施无肝素血液透析,并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实施96次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配合,凝血程度均在2级以下,透析治疗未受影响,预后均得到改善。结论在尿毒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无肝素血液透析期间,给予其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的顺利实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关永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