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复方治疗气虚痰阻型乳腺癌化疗引起胃肠道反应临床观察

何健飞;阮兴秋

关键词:中药复方, 乳腺癌, 化疗, 胃肠道反应, 中医药疗法
摘要:目的:对中药复方治疗气虚痰阻型乳腺癌化疗引起胃肠道反应探讨。方法以中药复方香砂六君子合橘皮竹茹汤治疗气虚痰阻型乳腺癌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40例,并设对照组40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药物毒副反应、两组化疗后第1、5 d恶心,呕吐缓解程度等。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2.5%,对照组为70%(<0.05);化疗第1 d两组呕吐及腹胀、纳差等副反应症状改善程度,治疗组为82.5%,对照组为50%(<0.05);化疗第5 d两组呕吐及腹胀、纳差等副反应症状改善程度,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0%(<0.05)。结论该药配合化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胃肠道反应,其通过健脾利湿,理气和胃,改善胃肠道的内分泌功能,并且调节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从而达到减轻胃肠道反应的目的。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及并发症情况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手术情况。结果本组120例患者均痊愈,手术成功率93.33%,中转开腹8例;手术时间18~145min,平均(55.31±5.43)min,住院时间3~5d,平均(3.10±1.21)d。6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2例胆道损伤,2例胆漏,1例切口感染,1例出血,总并发症发生率5.00%。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可减少患者损伤,且手术时间短,但术后存在并发症,医生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技巧并规范操作,可降低中转开腹率,预防并发症发生。

    作者:邹乔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乳糖酸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患者时使用乳糖酸阿奇霉素的效果。方法收集小儿支气管炎患者共110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儿的治疗药物为红霉素注射液,而观察组为乳糖酸阿奇霉素。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2=9.565,=0.002;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6%,2=5.636,=0.018;观察组患儿咳嗽、发热、肺部湿罗音、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乳糖酸阿奇霉素的疗效更佳,且用药安全可靠。

    作者:李荣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康复护理训练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康复护理训练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60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0例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方式护理;30例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性康复护理训练。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N-BPR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N-BPRS评分与生活质量均有显著的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01。结论康复护理训练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精神分裂症状,提高预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杜明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疼痛评估的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究疼痛评估及护理干预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胃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外科护理,干预组采用疼痛专项干预护理,比较两种护理结局。结果干预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结论给予胃肠手术患者专项疼痛干预护理,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情况,降低术后疼痛情况,值得临床护理借鉴使用。

    作者:王明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动脉导管未闭的68例早产儿分成治疗组和一般组,予以治疗组早产儿布洛芬混悬液治疗,一般组为空白对照,不予以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外,采用我院常规治疗方法对一般组患儿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动脉导管比和率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动脉导管闭合率为91.2%,高于一般组患儿的70.6%(=4.660,<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低于一般组患儿的23.6%(=4.221,<0.05),住院时间为(7.6±1.1)d,短于一般组的(9.2±1.4)d(=4.019;<0.05)。结论布洛芬混悬液用于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肖凤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中青年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干预分析(附60例报告)

    目的:讨论中青年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果本组45例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对治疗和护理效果。结论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慢性肾小球患者的治愈率和控制率。

    作者:黄春梅;潘园;张秀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大石桥市1例狂犬病疫情调查及控制对策

    2015年6月22日,大石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金桥防保站报告,该镇李屯村发生1例疑似狂犬病病例,接到报告后我中心主任与该村村医沟通后,立即上报市卫生局并与疾控中心相关人员到患者家中开展调查。现将患者流调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姜宏;王双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青春期卵巢非妊娠性绒癌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青春期卵巢非妊娠性绒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卵巢原发性非妊娠性绒癌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表达特征,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青春期卵巢非妊娠性绒癌与生育期成人绒癌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相似,免疫表型:CK、CK7、CK8/18、β-HCG、HLA-G、PLAP均阳性,CD99、HpL、α-inhibin阴性。结论青春期绒癌与妊娠无关,起源于原始生殖细胞,发病率极低,组织形态学、血清学检测联合免疫组织化学可获得明确诊断,手术切除瘤体后多药联合化疗,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邢荣格;周玮玮;张晓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深入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优势。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进行人性化护理,后对两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能够加强患者的护理水平,大程度的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舒琦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不孕症患者的实践与体会

    为了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水平”的工作宗旨,作为以人为服务对象的护理队伍,要紧紧抓住服务对象的需求,改变护理观念,探索新的护理方法,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一流的服务,预测服务对象的需求,主动提供服务[1]。通过努力开展工作,从根本上改善了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真正将基础护理落到实处,做到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我院是一所于1996年成立的以主要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症的民营专科医疗机构,成立20年来,妇科与男科的医护人员每年要接诊不孕不育症患者数千例,为8万余个家庭圆了生儿育女的梦想,为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现将我院住院部护士在不孕不育症患者中开展优质护理的实践与体会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王楚霞;邱宁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110例急性左心衰竭救治研究报告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患者佳的救治方疗。方法把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科接诊收治的11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不同的急救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实行急诊救治后,记录两组患者自发病开始到救治的时间,并观察其病情发展变化和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自发病-救治的时间,其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24h的死亡率为6.45%有效率高达93.55%,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为19.35%,总有效率为80.65%。结论对急性左心衰患者采取及时有效地急救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者:刘洪艳;胥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每年均有上升趋势。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学检查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诊断作用越发重要,然而,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临床的应用中各有优势,本文拟就原发性肝细胞癌的CT、MRI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作者:陈素静;夏兆云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助产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及对职业意向的意义

    为探索职业认同感对个人职业意向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简述了稳固、主动的职业认同感能对助产护生的职业选择有一个积极的价值导向作用。然而,许多研究也表明积极稳固的职业认同感同时受到家庭、环境、个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作者:连芯笛;黄文娟;张秋实;冯蔚;赵凡;陈敏月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6σ管理在医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6σ管理在医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的50例医院患者作为常规组,开展医院常规质量管理。我院自2015年1月~12月将6σ管理在医院质量管理中应用,选取50例医院患者作为6σ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医疗纠纷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平均住院日、会诊等候时间。另外,对两组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质量、电子处方质量进行调查。结果6σ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医疗纠纷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经2检验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0.05)。6σ组平均住院日、会诊等候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质量、电子处方质量明显高于常规组,经检验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6σ管理在医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医疗和护理服务质量,加强电子处方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科学管理,有助于缩短患者会诊等候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和纠纷的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华;刘惠玉;陈晓荣;惠园园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3种真空采血管对部分生化项目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

    目的:评估肝素锂抗凝血浆和分离胶促凝血清对常规生化项目测定结果的影响,探讨以此方法缩短正流转时间(TAT)的可行性。方法用含肝素锂的真空采血管和含促凝剂的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分别采集37份静脉血液,测定18项常规生化项目,并与不含添加剂的普通红管血清进行比较。结果与普通红管比较,肝素锂抗凝血浆除Cre、UA、CKMB等3项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外,其余15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分离胶促凝血清TP、ALB、ALP、Che、Urea、Cre、CK、Ca、GLU等9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外,其余9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肝素锂抗凝血浆、分离胶促凝血清对常规生化项目的测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若为了缩短正流转时间(TAT)而选择血浆,应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关血清血浆的换算体系,或者建立相应的血浆正常参考区间;若选择分离胶/促凝剂,在投入应用前,应进行全面评估,选用质量过关的产品。

    作者:黄立伟;杨建彬;何丹枫;覃迎春;马凌波;滕顺文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手术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手术室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013~2015年对我院手术室采取多项手卫生干预措施,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各年度医院感染发生率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5年我院手术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59.55%、62.135和65.16%,呈逐步增升高趋势(2=10.018,=0.002);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13、1.48和1.06,呈逐渐下降趋势(2=82.377,<0.001);2015年共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指征2029例次,实际手卫生1322例次,手卫生依从率为65.16%;医生的手卫生依从率显著低于护士,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97 vs 65.97,2=5.241,<0.05);不同时刻的手卫生中,操作前(接触患者之前和无菌操作前)与操作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的体液后、接触患者环境后及脱手套后)的依从率为57.54、67.4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5.354,<0.01),接触患者之前的手卫生依从率为低(41.32%),接触患者的体液后的依从率为高(76.47%)。结论我院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综合干预措施效果明显,说明改善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对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很大帮助。

    作者:沈爱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0例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了精心得护理及指导功能锻炼。结果通过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功能锻炼,使患者治愈出院。结论对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及正确指导功能锻炼,可促进病情的康复,尽早恢复肢体功能,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春秀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1月~2015年2月,所收治的46例急性胰腺患者,对其给予护理干预。结果本组86例患者,经过细致护理,均治愈,顺利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出现并发症6例,占6.25%。结论细致的护理对于急性胰腺患者病情的快速改善,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降低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窦蕾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微信在风湿免疫科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运用效果

    目的:探讨微信在风湿免疫科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健康宣教,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出院健康宣教的同时,利用微信对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结果护理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按时复诊率、遵医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风湿免疫科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中,应用微信能让患者的按时复诊率和遵医嘱率显著提高,促进患者更好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万京梅;佟琳琰;玄春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7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脂蛋白(a)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脂蛋白(a)检测在急性脑梗塞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脂蛋白(a)检测结果,并与我院同期5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脂蛋白(a)检测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脂蛋白(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0.05),脂蛋白(a)治疗前后无明细差异(>0.05)。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脂蛋白(a)检测对急性脑梗塞的诊断及病情监测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刘强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