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玮;雷世光;李杨;宋群峰;杨敬源;安竹;余浪;杨莉
目的 了解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MSM)浴室型寻找性伴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辖区内MSM为对象,应用滚雪球抽样法,在固定场所、知情同意下进行调查对象招募及相关行为学调查和生物学检测.结果 选取符合要求的调查对象583例,寻找性伴场所浴室型90例(15.4%),寻找性伴地方为当地10例(11.1%)、外地80例(88.9%),不同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41.873、55.813,P均<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年龄、认识当地MSM朋友数、寻找性伴主要地方、近6月男性商业性行为、近1周肛交次数是浴室型寻找性伴的独立影响因素(OR分别为3.233、3.055、27.791、6.211、0.138,P<0.05).结论 浴室型寻找性伴是MSM,尤其是县级城市MSM的重要途径,以异地为主,保护意识相对较强,但多种危险因素并存,是HIV传播的重要媒介和防治重点.
作者:王毅;李六林;杨琛;樊静;赵西和;杨晓玲;刘江;杨干金;李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江西省麻疹病毒分离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掌握该省目前麻疹病毒流行株的基因特性.方法 采用Vero/SLAM细胞对2008-2012年疑似麻疹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麻疹病毒分离,分离到的毒株通过RT-PCR方法扩增麻疹病毒核蛋白(Nucleoprotein,N)基因,并对扩增出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与GenBank中麻疹病毒各基因型参考株比较并分析毒株变异情况.结果 2008-2012年江西省麻疹病毒分离株均为麻疹H1基因型,属于我国麻疹病毒的优势株.13株分离株之间N基因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8.1%~ 100%;与H1基因代表型China93-7的N基因氨基酸同源性为97.5%~98.7%;与中国疫苗株沪191株的N基因氨基酸同源性为95.0% ~ 96.2%.结论 2008-2012年江西省麻疹病毒流行株为H1基因型,说明江西省近年来麻疹的流行株仍然是H1基因型.
作者:施勇;熊英;李健雄;张艳妮;周珺;周顺德;龚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2008-2012年江西省分离的B型流感病毒株HA1基因变异特征.方法 采集监测医院和疑似流感疫情的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对分离到的B型流感病毒进行核酸的提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病毒基因后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用DNAStar5.0、Mage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推导出氨基酸序列,进行基因特性分析.结果 10株Yamagata系B型毒株HA1基因之间的同源性为97.5%~100.0%,14株Victoria系B型毒株HA1基因之间的同源性为97.0%~ 99.9%.我省2008年分离的Yamagata系流感病毒与疫苗株间有5~7个变异,2009-2011年分离的Victoria系流感病毒与疫苗株间有5~7个变异,2012年分离的Yamagata系流感病毒与疫苗株间有1~4个变异,其中多只有1个变异位于抗原决定簇.结论 2008-2012年江西省B型流感HA1基因未发生明显变异,WHO推荐的B型流感疫苗株对我省流行的B型流感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健雄;周珺;施勇;龚甜;肖芳;刘师文;徐刚;张艳妮;刘晓庆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大学新生超重和肥胖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血尿酸(UA)检测结果的影响,探讨超重和肥胖与ALT及U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对5269名大学新生入学体检检测ALT、UA及身高体重,分析大学新生超重和肥胖和ALT及UA的异常率,并对体质指数(BMI)正常组和超重组及肥胖组的ALT和UA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5269名大学生的超重率为17.14%;肥胖率为5.9%; ALT异常率为3.51%; UA异常率为15.43%;各项指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ALT和UA的异常率在超重组和肥胖组明显高于BMI正常组,且随着BMI增高而增高(P<0.01).结论 大学生超重和肥胖与ALT和UA水平密切相关,应早期加强大学生超重和肥胖的干预,加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者:雍雪莲;叶勇;吴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布鲁氏菌病血清检测结果,描述该地区人群血清抗体在职业、年龄、性别、民族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对三江源地区的九县一镇范围内的人群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按《全国人间布病监测方案(试行)》中的要求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血清,用虎红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聚试验(SAT)、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补体结合试验(CF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水平.结果 检测6310人份,RBPT阳性141人份,SAT阳性25人份,CFT阳性28份,SAT阴性、CFT阳性的有15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不同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614,P<0.05),在141例感染者中,年龄小的10岁,大的74岁,不同年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192,P>0.05)男女感染比例为1∶1.2,经检验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6,P>0.05);藏族占82.27%,蒙族占13.48%,汉族占2.84%,回族占0.71%,撒拉族占0.71%.结论 布病流行强度有增强趋势应加大布病监测力度,开展人畜防治合作,综合评价流行风险因素,为布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胡桂英;马丽;徐立青;田广;杨旭欣;秦豫民;魏荣杰;赵延梅;杨宁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钠尿肽受体基因1 (NPR1) G1023C多态性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易感性和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入选DCM组患者152例和正常对照组150例,采用PCR和DNA测序法检测NPR1基因G1023C位点的基因型,比较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计算优势比(OR);测定并比较DCM组不同基因型患者各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DCM组和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具有群体代表性.DCM组GC+CC基因型频率比对照组高4.4%,GC+CC对GG的优势比为1.345,95%置信区间(95%CI)为0.747~ 2.4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M组突变型等位基因C频率比对照组高2.84%,C对G的优势比为1.385,95%CI为0.802 ~2.3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DCM组GC+CC基因型患者的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GG基因型患者(P<0.05).结论 NPR1基因1023位点突变型等位基因C与DCM的易感性无关;突变型等位基因C与DCM患者的血浆NT-proBNP浓度升高显著相关,提示突变型等位基因C可能与DCM心衰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郭新华;王敬章;赵朝贤;刘宇宁;李建秀;杨永忠;杨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趋化因子是一系列具有趋化功能的细胞因子,不仅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前列腺癌作为全球范围类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日渐升高,威胁着广大男性的身体健康.新的研究显示,趋化因子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生和演进过程,并发挥着重要作用.趋化因子对肿瘤的发生、生长、粘附、转移相关联,相关机制也在进一步完善.已有实验证实,运用趋化因子受体抗体等手段可以明显减少肿瘤的浸润及转移,而以趋化因子为主的炎症与肿瘤的相关研究将为以后前列腺癌等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靶点.在本综述中,我们通过复习文献资料着重讨论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家族在前列腺癌中的重要意义.
作者:杨璐;李恒平;刘振华;曾浩;韩平;李响;魏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行性出血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2008-2012年海淀区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海淀区报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12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年报告率分别为0.04/10万、0、0.04/10万、0.15/10万和0.15/10万,在全区约一半的街道均有病例的发生,呈散发态势,但某村出现了家庭聚集病例,发病的街乡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主要在春季发病,3-5月发病9例,占75% (9/12).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3∶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以青壮年为主,20-50岁年龄组发病10例,占总病例数83.3%(10/12).发病人群以农民、民工、无固定职业为主,文化层次较低.结论 2008-2012年海淀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以散发为主,但近几年呈现升高趋势,应加强灭鼠防鼠相关工作.
作者:华伟玉;赵振;刘锋;韦懿芸;何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一起以发热、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因,查找传染源.方法 开展病例个案调查和现场勘察,并采集病例、食堂厨师粪便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从病例粪便和厨师肛拭子样本中均检出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血清型为O136∶K78),且其PFGE带型一样,菌株间呈高度同源.结论 这是一起由侵袭性大肠埃希菌感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建议规范和落实学校餐饮卫生监管,注意食品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做好从事食品加工和餐饮服务行业人员的健康体检,无症状带菌者对人群的威胁应引起重视,防止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发生.
作者:杨梦;熊长辉;王鹏;徐晓倩;刘晓青;潘欢弘;袁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掌握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防控能力现状.方法 问卷调查三江源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10-2012年间布病防控的资源、执行能力及核心职责履行情况.结果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CDC)系统:(1)资源:保护区范围内共有17个县(市)级CDC,专业人员总数257人,兼职布病防控的地方病科人员43人,检验人员27人.有17.7%的县为《布鲁氏菌病防治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项目》县,有专项经费支持. (2)执行能力:各CDC均设有负责布病防控工作的地方病科和检验科,有41%实验室具备布病血清学检测能力.布病防控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占20.0%,高级职称占12.9%. (3)核心职能的履行:2010-2012年间仅有17.7%的县级CDC开展布病监测或干预项目.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系统:均未设置布病防控专职或兼职人员,检验科均未开展布病实验室检测项目.结论 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布病防控资源匮乏,人员经费与防控任务严重失衡,布病防控能力亟待提高.
作者:杨宁海;李超;熊浩民;杨旭欣;马俊英;薛红梅;秦豫民;马丽;田广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的肠球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以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基因型.方法 统计分析2013年1月-2014年3月,临床分离的肠球菌与药敏结果,VRE进一步用E-test药敏试验确认,PCR法检测VRE的耐药基因.结果 共分离出肠球菌属菌676株,以粪肠球菌354株(占52.4%)和屎肠球菌299株(占44.2%)为主;标本分布中以中段尿(占33.9%)、痰等呼吸道标本(占23.1%)和创面分泌物(占21.2%)为主;肠球菌属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仍极敏感,万古霉素耐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检出率分别为0.3%、2.7%.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呋喃妥因、青霉素和磷霉素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6%、6.0%、6.9%和8.2%,对左氧氟沙星和氯霉素耐药率<30%;屎肠球菌耐药性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和青霉素的耐药率都超过95%,对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和利福平的耐药率均在90%左右,但对氯霉素的耐药率明显低于粪肠球菌,仅为5.1%.检出9株VRE,其基因型均为VanA.结论已发现9株VRE,应该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防止VRE的暴发流行.
作者:宋刚;吴月红;王国红;李刚;赵金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专科护士核心自我评价和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并明确两者的关系,为护理管理工作提供新的线索.方法 使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和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量表,对288名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专科护士的核心自我评价总均分为(3.55±0.48)分,工作满意度总均分(3.43±0.39)分;年龄、工作年限、健康自评、高学历和职称是专科护士核心自我评价的相关因素(P<0.05);健康自评是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因素(P<0.05);核心自我评价总分与工作满意度各维度总分呈正相关(P<0.01),不同核心自我评价水平的专科护士在工作满意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科护士的核心自我评价和工作满意度水平中等,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护士的身心健康及人格特征,提高其工作满意度.
作者:张婷;李惠萍;窦婉君;梅雅琪;王德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奥马哈系统对housebound老年人健康行为领域的干预效果,为有效干预老年housebound状态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7-10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唐山市363个社区中随机抽取1个社区,对该社区804名老年人进行housebound状况调查,其中housebound老年人108例,将108例housebound老年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4人.干预组按照奥马哈系统干预从健康教育、治疗规程、个案管理、监督四个方面进行每周1~2次,为期6个月的干预.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干预0、6个月时分别应用奥马哈评价表进行健康行为领域的评价.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行为领域的各项目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除了睡眠/休息外,营养、身体活动、自我照顾、健康照顾的督导、药物治疗方案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经过6个月干预后除了睡眠/休息外,其余各项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健康领域中的身体活动得分有所提高(P<0.05),其余各项均有所下降.但就身体活动而言,干预组提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奥马哈系统干预可以提高housebound老年人群的营养、身体活动、自我照顾、健康照顾的督导和药物治疗方案项目的评分.但要想帮助housebound老年人建立健康的行为模式还需更长时间的跟踪干预.
作者:宋玉钰;景丽伟;邢凤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浆亚油酸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以昆山市中医院为基础的1∶1病例对照研究,根据纳入标准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根据性别;年龄±2岁;收缩压±2mm Hg选择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人口统计学特征、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资料.按血浆亚油酸水平的四分位数将其分为4等分位,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血浆亚油酸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的血浆亚油酸水平低于对照组.以血浆亚油酸水平<228.77 μg/ml为参比组,在调整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因素后发现,亚油酸水平在228.77 ~ 283.59μg/ml时,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OR值为0.139 (95%CI:0.012~ 1.639),亚油酸水平在283.59~352.90 μg/ml时,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OR值为0.085(95%CI:0.007~ 0.973),亚油酸水平在≥352.90 μg/ml时,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OR值为0.021 (95%CI:0.001~0.407),且随着血浆亚油酸水平的升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逐步降低(趋势性检验P值为0.009).结论 高浓度的血浆亚油酸水平可以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作者:蔡晓琴;冯佩;胡健伟;彭浩;牛晓虎;沈恒山;张永红;佟伟军;许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用不同剂量的141株鼠疫菌对实验豚鼠鼠蹊部皮下接种后引起的病理特征变化,并进行其组织形态学观察.方法 采用141株鼠疫菌分25个(低剂量组)、100个(中剂量组)、5000个(高剂量组)三个剂量组接种成体实验豚鼠鼠蹊部皮下,接种后,有病死的立即取材、未病死的14d分别处死实验豚鼠取材.取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及心脏等实质性脏器固定灭菌做病理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同时对所取的脏器材料做鼠疫细菌学培养和鼠疫噬菌体裂解实验,以确定各脏器是否含菌,豚鼠是否是特异性死亡.结果 接种不同剂量141株强毒鼠疫菌的实验豚鼠的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心脏均分离出鼠疫菌;其组织巨检均有显著的病理变化,镜检除心脏外均有明显的病理变化,且呈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脂肪变性及组织坏死表现.结论 141株鼠疫菌的不同剂量组均引起实验豚鼠急性炎症反应,豚鼠肝、脾、肺、肾、心等实质性脏器的病理变化显著,并随接种剂量增大而出血及组织坏死逐渐严重.
作者:党占翠;杨永海;于守鸿;郑谊;于志敏;张爱萍;王梅;赵海龙;魏荣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梳理网络健康信息研究的基础知识,分析其研究热点与前沿.方法 以ISI 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1995-2014年网络健康信息的论文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工具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共获取有关网络健康信息研究的文献9 389篇,分析得出21篇重要基础文献、20个高频共现关键词和11个前沿突现术语.结论 网络健康信息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信息质量的评估控制、使用情况分析、社会影响、信息需求和获取等方面.其研究对象患者、医生,信息的质量和使用行为以及对疾病的干预、护理和保健等是研究的热点问题.社会媒体、调查统计方法、临床实践指南和电子病历等是其领域突现出的研究前沿.
作者:吴浩;涂嘉玲;赵文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贵港市低档场所≥50岁老年男性嫖客HIV/梅毒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贵港市2012年专题调查数据使用SPSS19.0进行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430名≥50岁老年男性嫖客,平均年龄(61.06±7.67)岁,文化程度以小学为主,占65.8%;85.5%在婚或同居,职业以农民为主占90.0%,70.47%人知道艾滋病.首次发生商业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50.82±10.02)岁;近一个月内发生商业性行为的平均次数为(1.73±0.89)次,与商业性伴发生异性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9.30%,有时使用占33.5%,从未使用过安全套的占57.2%;未使用安全套中有77.85%人“认为不舒服”,11.16%“认为双方都是健康的”其他原因占9.74%.14.90% (64/430)使用过壮阳药.调查对象中HIV、梅毒、丙肝阳性率分别是1.16%、5.35%、3.49%,HIV多因素分析仅发现,梅毒阳性是为HIV感染的危险因素,有配偶或固定性伴是老年嫖客梅毒感染保护因素.结论 贵港市老年男性嫖客人群中,商业性性行为是HIV感染的主要途径,安全套使用率低是感染的主要原因,而壮阳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老年嫖客感染HIV的风险.
作者:覃春伟;李晓华;覃雄林;黄运轩;林愈凤;徐月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布鲁菌病(简称布病)传播特征,探讨预防布病的有效措施.方法 结合兴安盟布病的特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了周期动力学传播模型.结果 利用人间报告病例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获得人间布病的发病率及羊群布病的阳性率.结论 将出生高峰期和免疫高峰期控制在4月份,检测高峰期控制在3月份时,兴安盟3年内可以变为控制区.
作者:邓明明;靳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离心涂片法、夹层杯法和改良罗氏培养法3种方法检测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对于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高度可疑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共50例(结脑组)和30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对照组)的脑脊液标本采用离心涂片法、夹层杯法和改良罗氏培养法进行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结脑组标本中,离心涂片法、夹层杯法和改良罗氏培养法阳性率分别为1.79% (1/56)、8.93% (5/56)和21.4% (12/56),对照组均未检测到结核菌,比较结脑组3种方法的阳性检测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养法阳性率高,但其检测时间长,不利于对结脑进行及时诊断,夹层杯法较离心涂片法阳性率高,有条件的医院可适当推广.
作者:高建超;柳晓金;齐海亮;谢兰品;陈颜强;冯建纯;郑立恒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分析四川泸县地区不同宫颈病变患者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情况,为该地区HPV感染的预防和宫颈癌筛查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宫颈液基细胞技术所获宫颈细胞及手术切除宫颈石蜡组织进行基因分型检测,统计HPV各基因型的感染及分布情况.结果 275例宫颈病变样本中,HPV检出阳性率为53.09% (146/275),其中高危感染占84.25% (123/146),低危感染占30.14% (44/146),单一感染占88.36%(129/146),混合型占11.64% (17/146).高危型中常见前6种亚型依次为:HPV16、39、58、52、18和66,低危型中常见前4种亚型依次为:HPV11、6、54和44.总感染率中表现出两个年龄分布高峰,20 ~ 29岁和50~70岁年龄段.高危型感染在各年龄段没有显著差异,低危型感染主要集中在20 ~29岁,显著高于其余各年龄段(P<0.01).结论 泸县地区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有较高的高、低危型HPV感染率,具有较强的区域和年龄段分布特点.本研究可为该地区HPV感染的预防和宫颈癌筛查防治及疫苗使用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唐红;刘雪梅;刘勇;刘志秀;阮思蓓;张元;罗霞;唐明希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