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高校医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动手能力的探讨

刘宇琨;赵娜

关键词:高校, 医学实验, 课堂教学, 动手能力, 教学气氛, 教学策略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文章立足于高校医学实验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高校医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这一问题。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塞伴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用药分析

    目的:急性心肌梗塞伴左束支传导阻滞中的针对性用药分析。方法急性心肌梗死伴左束支传导阻滞(left bundle bunch block, LBBB)病例1例,予以阿斯匹林300 mg嚼服,硝酸甘油10μg/min静脉滴注,普奈洛尔3 mg缓慢静脉注射,普通肝素60U静脉注射,卡托普利6.25 mg Tid,氯沙坦50 mg Qd,洛伐他汀30mg Qn。结果30 min后患者心绞痛症状得到缓解,心电图ST段恢复正常,但V4、V5导联R仍波宽大呈双峰状;1 h后R波双峰消失,但仍宽大;5 d后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LDH)1降至正常。结论针对性地使用辅助药物能有效地在短期内缓解急性心肌梗塞及左束支传导阻滞症状。

    作者:顾蓓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切口保护套在预防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切口保护套的应用在预防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作用。方法对我科2014年9月~12月份收治的170例行上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使用切口保护套的患者有95例(观察组),未使用切口保护套的患者有75例(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有3例患者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对照组有8例患者发生切口脂肪液化,两组有明显差异(<0.05)。结论术中使用切口保护套可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作者:李阳阳;赵永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需求及认知现状

    目的:了解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需求及认知现状。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我校337名非医学专业学生,利用自设急救知识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基本知识(22.30±5.87),意外事故损伤急救(25.50±7.63),心肺复苏(5.85±2.26),处于较低水平。结论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知识处于较低水平,应该采用相应措施提高急救知识水平。

    作者:向希;刘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策略分析

    目的:研究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的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诊治的22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患者,完善相关的检查,确定病变发展情况,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药物及手术治疗措施。结果通过药物治疗,4例痊愈;8例实施清宫术,8例患者恢复较好;4例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将瘢痕妊娠病灶切除,终康复。另外6例患者自愿实施开腹手术切除病灶,得到痊愈。在进行药物治疗期间,未见有1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术后未见患者出现子宫破裂或者大出血等明显不良症状,预后效果良好。结论实施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患者,需要及早实施相应的检查,明确病变的大小、部位等性质,之后运用药物、清宫术、腹腔镜手术以及开腹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根据不同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保证病灶彻底清除,确保患者的健康。

    作者:徐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单采血小板输注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单采血小板输注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308例单采血小板输注治疗患者,分析低频、中频、高频输注患者的有效率、不同病变患者输注情况以及输注频率与血小板输注有效率。结果输注次数增加时临床输注有效率下降,肿瘤、外科手术、其他病变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具有较高有效率,输注后lh、24h中PLT、CCI、PPR对比,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血小板减少患者需要把握好输注佳时间,严格把握输注指征,从而提高血小板输注治疗的效果。

    作者:苟丽琼;李莉;谭勇;刘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品管圈活动提高患者尿标本留取率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者尿标本留取率的实施效果。方法开展以“提高患者尿标本留取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根据品管圈活动步骤对患者尿标本留取率提高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原因解析、拟定对策并实施、评价实施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尿标本留取率显著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患者尿标本留取率,并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作者:姚红梅;李翠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PICC置管患者过敏性皮炎的分级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提高PICC导管维护质量。方法采用过敏性皮炎分级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对照观察40例PICC置管患者出现过敏性皮炎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非预期拔管和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明显改善。结论 PICC置管患者过敏性皮炎的发生影响患者整个治疗过程,因此科学的护理干预手段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建议,既保障了导管使用安全性又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董元玲;鲁华;叶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骨肉瘤化疗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预防骨肉瘤化疗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04例骨肉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6.15%、69.23%,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肾毒性、肝毒性、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0.05。但观察组和对照组心脏毒性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0.05。结论骨肉瘤患者给予循证护理进行干预,护理效果较佳,能有效起到一定的预防并发症情况,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喻田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快速康复理念在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TUP-P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68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输液量、进食时间、时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减少了TUP-P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有效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佳;太荣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腰椎椎弓峡部不连X线及CT诊断的探讨

    目的:探讨腰椎椎弓峡部不连X线及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于我院骨科的15例腰椎椎弓峡部不连患者的临床资料,腰椎椎弓峡部不连的X线、CT表现及特征。结果其中摄X线正位显示有3例发生于第3腰椎,诊断的准确率为20.0%;8例侧位片显示椎弓后下方上下关节突间自后上斜向前下的透亮影,诊断的准确率为53.33%;15例患者摄双斜位片均能显示峡部不连,诊断的准确率为100%。有7例做了L1~S1椎间盘CT平扫侧位定位像显示椎弓骨性环连续性中断,其中4例发生Ⅰ度滑脱,2例发生在L4~L5段,2例发生在L5~S1段,椎体脱落占腰椎椎弓峡部不连的,26.67%;其中单侧椎弓峡部不连2例,双侧椎弓峡部不连3例。结论在对腰腿疼患者进行X线检查时,应该增加双斜位摄影,从而有效的提高腰椎椎弓峡部不连的诊断准确率,同时必要时为患者增拍CT片,以避免漏诊。

    作者:陈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理延伸服务网络化的实施方式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网络化实施的价值。方法创建了科室的APP,分析使用APP后护士工作倦怠量表及患者对软件的使用情况。结果①大部分患者认为软件很实用,很方便。②护士使用后认为职业获益感增加。结论护理延伸服务网络化可以提高提升护士职业的获益感将,为患者提供便捷。

    作者:庄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鼻咽癌患者行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同期化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行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同期化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同期化疗的鼻咽癌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差异(<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接受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同期化疗的鼻咽癌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秦孟娴;周慧;陈慧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无创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无创持续气道正压呼吸(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5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25例,早期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NCPAP,B组25例,单用盐酸氨溴索。所有患儿于治疗后24、48、72h行血气分析,并观察氧合情况;另外记录并发症情况,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0.05);经治疗后,两组患儿PaO2和a/APO2均逐步升高,PaCO2、OI逐步降低,经F检验,<0.05。治疗后24 h开始,A组PaO2和a/APO2显著高于B组, PaCO2、OI显著低于B组。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显著低于B组的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NCPAP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临床治疗中,效果肯定,可有效改善患儿氧合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激素替代治疗后的妊娠结局观察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激素替代治疗后的妊娠结局。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30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30例患者应用激素替代治疗后的妊娠结局进行研究设定为观察组,30例正常孕妇设定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妊娠结局与胎儿情况。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应用激素替代治疗直到足月妊娠生产后,有22例患者为剖宫产,有3例患者为自然分娩,2例流产,2例引产,1例先兆子痫。观察组各项指标(流产、引产及先兆子痫)等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0.05);25例新生儿未见先天甲状腺功能低下、畸形等情况发生;观察组胎儿体重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0.05)。结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应用激素替代治疗能预防发生妊娠不良结局,有效降低新生儿发生畸形和先天甲状腺低下等情况。

    作者:孟杰;乔丽莹;杨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回顾1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对其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革兰阴性菌67.6%、革兰阳性菌18.1%、真菌14.3%,主要病原菌有铜绿假单细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菌则对氨芐西林的耐药率较高。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医师应根据病原菌特点及其耐药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徐利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提高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研究

    目的:分析提高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162例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对观察组患者给予为期6个月社区护理干预;参照组患者不采取其他出院后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出院后的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率、依从性等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饮食控制、运动控制、服药等方面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同样显著(<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出院之后给予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张银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消毒供应工作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地位与作用浅析

    目的:对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消毒供应工作的地位与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根据国家卫生部发布的相关规范要求,采取回顾性调查法,将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外科手术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将2013年的外科手术治疗感染率与2011年及2012年进行对比。结果我院2013年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2011年及2012年的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医院建立完善的消毒供应制度,严格执行消毒操作规程,规范消毒供应中心环境与清洗消毒灭菌管理制度,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良好地控制预防医院感染。

    作者:赵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提高助产质量及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提高助产质量及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选取226例在我院分娩产妇,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提高助产质量与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加行护理干预后,产妇的总产程明显缩短,产后出血量显著减少,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0.05)。结论在分娩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助产质量,减少产后出血量,促进母婴预后的改善,可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付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术(EVLT)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40例(44条患肢),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EVLT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静脉剥脱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溃疡愈合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9.9%,对照组81.7%,观察组溃疡复发率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有很好的疗效,其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以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邢汉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超声联合CT用于临床分组诊断小肝癌的随机对照评价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CT用于诊断小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放射科收治的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小肝癌的32例(42个病灶)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分别对其进行单纯超声检查、单纯CT检查及两者联合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结果两者联合检查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纯CT或超声(<0.05)。结论超声联合CT用于诊断小肝癌的临床价值较高,优于单纯CT或超声检查,能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管海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