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活动提高患者尿标本留取率

姚红梅;李翠红

关键词:尿液留取率, 提高, 品管圈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者尿标本留取率的实施效果。方法开展以“提高患者尿标本留取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根据品管圈活动步骤对患者尿标本留取率提高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原因解析、拟定对策并实施、评价实施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尿标本留取率显著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患者尿标本留取率,并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4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舒适有效的护理方法,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前列腺电切术在治疗前列腺增生等病症上临床效果显著,为增大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健康,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应在整个手术前后对患者实施舒适有效的护理。

    作者:覃献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高动力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高动力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治疗措施。方法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67例高动力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治疗措施,67例患者分为(A组)37例:利尿剂及倍他乐克治疗组及(B组)30例常规强心(洋地黄类及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利尿、扩血管治疗组。观察心率、呼吸频率、BNP、及LVEF检测结果,及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A组临床症状较B组症状改善明显,检测指标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0.05,<0.05)。结论高动力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治疗措施不同于低心排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治疗措施,低心排时禁用的倍他乐克可以根据情况加量应用,而洋地黄类及非洋地黄类强心剂及扩血管药物慎用甚至有害。

    作者:杨金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并且探讨对于肿瘤为晚期患者使用临终关怀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2例肿瘤为晚期的患者实行研究,并将其分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选择一般护理,研究组则选择临终关怀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不仅生活质量的评分比对照组好,且抢救率和死亡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0.05)。结论对于肿瘤为晚期的患者选择临终关怀的护理,不仅能能将其生活质量有效提高,还能减少住院期间的抢救和死亡几率。

    作者:曹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高龄初产妇分娩前后的心里特点及护理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妇分娩前后的心里特点及护理在临床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63例高龄初产妇,设为观察组,根据其分娩前后的心理特点,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同时随机抽取同期在我院接诊的63例高龄初产妇,设为对照组,给予产妇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高龄初产妇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调查分娩后两组高龄初产妇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两组高龄初产妇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明显(<0.05)。两组高龄初产妇分娩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0.05)。结论通过对高龄初产妇心理特点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给予其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产妇分娩后的抑郁、焦虑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勉予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应用3M液体敷料联合电吹风护理新生儿红臀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3M液体敷料联合电吹风护理新生儿红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红臀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臀部皮肤后外涂损红臀软膏,观察组臀部涂抹3M液体敷料,并用55℃恒温负离子电吹风辅助吹干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4.42%(2=5.460,<0.05);观察组患儿皮疹、皮肤潮红改善时间及肛周皮肤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593~8.352,<0.05)。结论3M液体敷料联合电吹风护理能促进新生儿红臀损伤皮肤的修复,提高治疗效果,维系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杨岳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改良胃镜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术中配合及护理

    目的:探讨改良胃镜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术中配合及护理。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胃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实施改良后空肠营养管置入术进行治疗,并对患者实施的术中护理,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情况情况等。结果1例患者出现腹泻,1例患者出现无吻合口瘘,并发症率为4.00%;术后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为(48.23±6.03)h。结论改良后空肠营养管置入术配合全面的术中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尽快恢复患者肠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吕建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减少小儿静脉置管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对静脉置管小儿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影响。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7月~2014年8月间我院行静脉置管的患儿124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2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6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间并发症情况、家属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导管阻塞1.61%、导管渗漏4.84%、静脉炎8.06%、局部出血6.45%相比于对照组9.68%、14.52%、17.74%、24.19%有所提高,<0.05。护理后研究组患儿家属总满意率87.10%相比于对照组56.45%有所提高,<0.05。结论对小儿静脉置管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明显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家属满意程度。

    作者:郑丽雯;薛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后外侧结合内侧手术切口在三踝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研究后外侧结合内侧手术切口在三踝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前内侧结合前外侧手术切口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后外侧结合内侧手术切口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骨折处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痊愈、显效以及有效人数均多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后外侧结合内侧手术切口治疗三踝骨折患者,能够显著提高治疗质量,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预后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易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妊娠中晚期妇女动态心电图异常情况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分析妊娠中晚期妇女动态心电图异常情况的特点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2年在我院纳入的妊娠中晚期妇女300例,根据心电图的类型分为常规心电图组(150例)与动态心电图组(150例),分别对两组孕妇的心电图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重点分析动态心电图的特点。结果动态心电图组的ST-T段改变检出率(20.00%)、窦性心动过速检出率(32.00%)、异常检出率(90.00%)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组的ST-T段改变检出率(4.67%)、窦性心动过速检出率(12.00%)、异常检出率(37.33%),其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妊娠中晚期妇女来说,动态心电图检测的心脏异常情况以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等为主,其能够更加精准监测,及时发现孕妇心脏异常情况,提高胎儿的成活率,保护好妊娠中晚期妇女的生命安全。

    作者:李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理延伸服务网络化的实施方式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网络化实施的价值。方法创建了科室的APP,分析使用APP后护士工作倦怠量表及患者对软件的使用情况。结果①大部分患者认为软件很实用,很方便。②护士使用后认为职业获益感增加。结论护理延伸服务网络化可以提高提升护士职业的获益感将,为患者提供便捷。

    作者:庄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本科生科研训练带教体会

    我校通过实行本科生科研训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总结了在本科生科研训练教学活动中的一些体会和经验,为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作者:王一卓;黄东生;张玉洁;张谊;胡慧敏;洪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放阑尾切除术的效果对比探析

    目的:观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放阑尾切除术的效果对比。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5年8月50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微创组采取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开放组采取的手术方式为开放阑尾切除术。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跟开放组接近,组间数据差异不显著,经对比后无统计学意义(>0.05);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中失血量均优于开放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经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0.05)。微创组术后1例切口感染,发生率4.00%,开放组3例切口感染、3例肠粘连,发生率24.0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经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疗效确切,创伤小,可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感染、肠粘连发生率,加速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减轻其痛苦。

    作者:刘建红;杨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对比不同麻醉方式在痔疮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比不同麻醉方式在痔疮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肛肠科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思路。方法以我院肛肠科收治的100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阴部神经阻滞,观察组采用骶管麻醉,两组均行相同的手术方法,对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疼痛视觉模糊评分(VAS)、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其它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痔疮手术中应用骶管麻醉,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中的疼痛,麻醉效果理想,耐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杜怀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3种方法治疗宫颈糜烂临床疗效初评

    目的:探究波光姆、TCRC(宫腔镜宫颈锥形切除术)以及LEEP(环形电切术)对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183例患有宫颈糜烂患者,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患者为61例,分别采用波光姆,TCRC以及LEEP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对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其波光姆组、TCRC组以及LEEP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分别为95.08%、91.8%以及88.52%,由此能够看出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较为接近,并未存在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使用波光姆,TCRC以及LEEP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存在相应的优点以及缺点,在临床治疗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取治疗方案。

    作者:孙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CD34+细胞与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

    目的:检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AECOPD)外周血中CD34+细胞的数量变化。方法收集2015年1月~10月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病例50例,同时收集45例性别、年龄无差别的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密度梯度离心法,取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免疫磁珠分选方法,分离出CD34+细胞,一并计数,比较两组试验者外周血CD34+数量的变化。结果 AECOPD患者组外周血CD34+数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0.05。结论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数量较健康人减少,CD34+细胞数量可作为评价COPD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杨浩;孙丽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硝苯地平导致牙龈增生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策略

    目的:分析硝苯地平导致牙龈增生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策略。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接收1例服用硝苯地平患者出现牙龋增生者作为调查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硝苯地平药物服用后通常表现为牙龈边缘和牙龈乳头增生,发生该现象原因和胶原代谢紊乱、激素、炎症与免疫反应等因素相关。结论牙龈增生影响患者美观度,降低生存质量,故而需引起高度重视,以找寻更加有效的疗法治疗,提高整体效果。

    作者:代红蕾;王佩显;李宇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1例高龄机械通气肺不张患者经支气管镜治疗成功拔管的护理体会

    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是运用器械使患者恢复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方法,肺不张是一种较常见的呼吸内科病症,尤其是高龄患者在应用呼吸机的过程中,常常会因各种并发症而使上机时间延长、撤机困难,甚至导致治疗失败患者死亡。此高龄机械通气肺不张患者经支气管镜治疗,通过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患者康复出院。

    作者:蔡传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两种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两种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新生儿资料76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通过间歇蓝光照射方式,蓝光照射8 h,间歇5 h,照射时间为72 h;对照组患者通过持续蓝光照射方式,持续照射72 h,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病情改变情况和不良反应,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92.1%,两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10例,对照组患者20例,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持续蓝光照射以及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相当,但是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

    作者:谯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某三甲医院医患沟通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某三甲医院患者的调查研究,初步了解患者对医患沟通的认知情况,并提出针对性对策。方法在南京市某三甲医院,采用问卷调查法、现场访谈法的形式对医患沟通现状进行调查,共收集1385例调查问卷,核查获得有效问卷1385份。结果①70%的患者认为医患关系类型属于合作型,权威型和消费型各占15%;②对医方首--求中,服务态度好占39.3%,业务水平高占30.8%,简单交流与理解患者心理分别占22.7%、7.1%;③影响医患沟通医方因素中,医生繁忙没时间占62.4%,服务态度、沟通技巧和医技水平分别占26.5%、9.7%、1.4%;④影响医患沟通患方因素中,对医疗知识不了解和不信任医生分别占60.4%、28.0%,沟通愿望不强和文化层次低分别占10.2%、1.4%。结论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保证医疗安全。

    作者:张蕾;王晶;祁玉丽;张卉;洪琴;池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硫酸镁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硫酸镁应用于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于我院实施常规治疗后腹痛无明显改善的急性肠胃炎患者共44例,按照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品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硫酸镁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22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两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有0例(占0.00%),对照组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有9例(占40.91%),组间不良反应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常规治疗失效急性肠胃炎患者时,采用硫酸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腹痛症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王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